資源簡介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知識點梳理 第一單元植物的一生 第1課??? 種子發芽了1、番茄喜歡生長在溫暖且有點潮濕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陽光。60-100天可以成熟。適合在春季栽種,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種植。2、種植番茄應該:選好種子、松土、播種、蓋一小層土、定期澆水、施肥3、可以通過自己做實驗、詢問他人、查閱書籍、運用網絡等方法獲得更多的種植番茄的知識。4、不同植物的種子有不同的形狀、顏色,發芽的時間、適合生長的季節也會不同。5、種子發芽的條件:(有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1)種子完好無損且符合發芽的季節。(2)適量的水分(潮濕)(3)適宜的溫度(溫暖25℃左右)(4)充足的陽光 ?第2課 ??幼苗長大了 1、植物的根通常生長在地下,連接根和葉的部分是植物的莖。2、植物的根常見的類型:直根、須根、不定根、假根。3、植物的根的作用:(1)吸收水分和養.(2)固定植物4、樹干、樹枝都是植物的莖,我們平時吃的洋芋也是莖。5、植物的莖有很多種類:直立莖、攀緣莖、纏繞莖、匍匐莖。(了解)6、植物的莖有輸送水分和養料的作用,另外一個作用是連接根和葉。7、葉主要由葉片、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8、植物的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養料,供植物生長。所以,把幼苗的葉片摘光,幼苗就不能活了。9、植物的根、莖、葉分別負責吸收、輸送、制造養料,它們都屬于植物的營養器官。 第3課??? 植物開花了 1、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這樣的花稱兩性花。2、黃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上,這樣的花稱單性花。3、怎樣辨別黃瓜花是雌花還是雄花??答:黃瓜的雌花會長在小黃瓜上,而雄花直接長出來。4、植物有多種傳粉方式:(1)昆蟲傳粉。如桃花。(一般鮮艷、芳香)(2)風力傳粉。如玉米。(一般多、小而輕)(3)自花傳粉。(4)人工輔助授粉。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蟲傳粉。它們以鮮艷的花瓣、芬芳的氣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蟲,成為蟲媒花。常見的傳粉昆蟲有蜜蜂、蝴蝶等。6、玉米、楊樹的花依靠風力傳粉,稱為風媒花。它們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輕,也沒有花香和花蜜。風力越大,花粉傳播的距離越遠。7、豌豆、小麥能自己給自己傳粉,不需要風和昆蟲的幫忙,被稱為自花傳粉。這些花里既有雄蕊也有雌蕊。8、為了解決自然狀態下傳粉不足的問題,人們常常會對一些植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如黃瓜、絲瓜等。9、傳粉:雄蕊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10、花粉必須落在雌蕊上才有可能結果。? 第4課???植物結果了 1、果實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植物通過種子繁殖后代。花、果實、種子屬于植物的繁殖器官。2、根、莖、葉屬于植物的營養器官;3、平時吃的是植物的哪個部分?(1)根——胡蘿卜、蘿卜、地瓜、甘薯;(2)莖——甘蔗、土豆、芹菜、萵筍、藕、白菜;(3) 葉——白菜、菠菜;(4) 花——花菜、黃花菜、棠梨花;(5)果實——香蕉、豆角(帶豆皮的豆類)、南瓜、玉米粒、西瓜、辣椒;(6)種子——花生仁、豆粒。4、植物的特殊用途:?(1)為我們提供食物。例如:白菜(2)可以制作衣物。例如:棉花(3)可以作藥材。例如:貝母、三七(4)橡膠樹是輪胎的重要原材料。(5)藍靛果可以用來做染料。(6)甘蔗可以提煉糖。(7)玉米可以生產乙醇汽油。5、植物的一生一般要經歷生根、發芽、長大、開花、結果、枯萎、死亡的過程。第二單元植物與環境 第5課 ??不同環境里的植物 1、不同的植物適合生長在不同的環境里。2、沙漠里降水很少。白天陽光強烈,氣溫很高;夜晚氣溫驟降。適合生長仙人掌等耐旱的植物。3、高山上的土層很薄,氣溫很低,經常被積雪覆蓋。雪松可以在高山上生長。4、熱帶草原上的降水比較集中,一段時間干旱,一段時間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水瓶樹可以生長在熱帶草原。5、熱帶沿海地區全年高溫,有些地方常受季風影響。椰子樹可以生長在熱帶沿海地區。6、植物的形態與其生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7、葉子有正反兩面。一般正面比較光滑且顏色更深。8、比較大葉黃楊和楊樹的葉子:? (1)大葉黃楊的樹葉光滑,革質,較厚。卵形、長橢圓形、針形,冬季不落葉。? (2)楊樹的樹葉表面不光滑,較薄,心形,冬季落葉。9、楊樹是落葉木,冬天來了,樹葉會落下,落葉以后可以降低蒸發作用,減少水分的流失,以免溫度過低造成植物的凍傷。10、冬天來了,大葉黃楊靠表面的蠟質減少蒸發。? 第6課 ??沙漠中的植物 1、沙漠中常見的植物有:仙人球、仙人掌、沙棘、駱駝刺、梭梭樹、胡楊等,蘆薈、石蓮花也可以生長在沙漠中。2、仙人掌的葉像針,它的莖綠色而且有一層蠟質的外表。3、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都很厚,黏糊糊的,儲存著大量水分。4、在探究仙人掌儲水的秘密實驗中發現:用蠟紙包裹的紙保濕效果最好。結論:仙人掌針形葉和蠟質外表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以適應干旱的沙漠環境。5、駱駝刺、梭梭樹等沙漠植物有發達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范圍的水分。地上部分矮小,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6、形態不同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沙漠干旱、風沙大、溫差大,所以:(1)生長在沙漠的植物大多根系發達,才能吸收到更深更遠地方的水分;(2)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葉子會很小(3)莖和葉會有蠟質外表。 第7課 ???水里的植物 1、池塘里生長著各種植物,它們的葉子的大小、莖的粗細長短、花的形態等都不一樣。2、水里的植物,有的生長在水底,有的長在水中,有的生長在水面。3、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把它們分為三類: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4、探究水葫蘆漂浮的秘密:(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1)壓入水中后松手,會漂起來。(輕)?(2)用手擠,能輕易按下。(內部可能是空的)?(3)掰開,看到內部是空的。(內部真的是空的)?結論:水葫蘆漂浮的秘密是:內部是空的,有大量氣體,很輕。?5、觀察金魚藻:?(1)用手攪動后發現:金魚藻隨水流而扭動。?(2)加水后發現:原本沉于水底的金魚藻浮起來了。?總結:金魚藻很輕,不能固定在水底時會漂浮起來。而且它的莖柔軟,這樣就不容易折斷啦。6、蓮的葉柄和地下莖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證植株的水下部分對氧氣的需求。7、水里的植物有哪些適應環境的本領??? 答:(1)有的中空,能通氣;(2)有的柔軟,不易被折斷;(3)有的很輕,能漂浮在水面;(4)有的葉細小,可以減少阻力;8、紅樹能在海水中茁壯成長。9、為了防止海浪的沖擊,紅樹的樹干一般不會無限增長,而是從主干上長出許多支持根,扎入泥潭里以保持植株的穩定。10、紅樹還有許多指狀的呼吸根從土中伸出地面,在漲潮時幫助植株吸收空氣中的氧氣。11、碗蓮的特點:葉圓形,有浮葉,也有立葉,地下莖長而肥厚。喜光、喜熱、怕干、不耐陰,適合生長在黏土里,溫度20-30℃。 ?第8課 ??石頭上的植物 1、大多數植物長在土壤里,但也有一些長在石頭上,比如:南挺芥、青苔、虹如玉等。2、青苔沒有真正的根、莖、葉。3、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狀物其實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4、青苔生存所需的水分和養料,是通過其表面那些細小的葉狀結構直接吸收的。5、卷柏也叫九死還魂草。6、卷柏有一個特殊的本領——耐旱力極強。它一般生長在向陽山坡干旱的巖石縫中。7、卷柏在有水分供應的情況下生長得很翠綠,缺水得時候,就會卷起來,隨風飄揚,到有水分的地方又開始生長。(轉移生長的位置)8、卷柏是通過休眠或者轉移生長地的方法適應環境的。9、仙人掌是通過減少水分蒸發的方法適應環境的。 第三單元聲音的奧秘 第9課?聲音的產生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消失。2.擊打鼓面,鼓面振動發聲,引起鼓面上的積水振動,從而激起水花。3、動物有自己的“語言”,它們用不同的方式發出聲音。4.魚類會利用魚鰾、鰓蓋、骨骼等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5.哺乳動物一般靠聲帶的振動發聲。6.蛇借助舌頭與嘴唇摩擦發出輕微的“咝咝”聲。7.鳥類的發聲器官是鳴管。8.快速地往復運動也就是振動。9、一些昆蟲通過翅膀的摩擦或振動發聲。10. 敲擊音叉,為什么會激起水花?答:敲擊音叉,接近水面,音叉發聲時叉臂會振動,當叉臂接近或觸及水面時,就引起水面振動甚至激起水花。11、敲擊有水的鼓面,為什么會激起水花?答:擊打鼓面,鼓面振動發聲,引起鼓面上的積水振動,從而激起水花。12、物體發出聲音時有什么共同現象?答:物體發出聲音時都會有振動產生。 第10課?聲音的傳播 1.聲音能夠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2.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3、在吊著泡沫塑料小球的紙屏一側的較近處敲小鼓時,紙屏上吊著的小球會振動。這是因為小鼓發出的聲音沖擊紙屏,使其振動,間接引起紙屏上吊著的小球產生振動。4、聲音進入外耳道后會引起鼓膜的振動。5、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答:聲音經耳廓收集后進入到外耳道,到達鼓膜,鼓膜振動帶動聽小骨機械運動將聲音能量傳入內耳——也就是耳蝸。耳蝸內數以百計的聽毛細胞,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經聽神經傳至大腦,大腦處理獲得的聲音信號,并告知你聽到了聲音。6、聲音時怎樣通過土電話傳播的?答:打“土電話”時,一側同學發出的聲音先引起紙杯振動,然后帶動棉線振動,棉線再帶動另一側的紙杯振動,紙杯再把聲音傳到人耳里,這樣,我們就聽到聲音了。 第11課?不同的聲音 1.聲音的強弱叫作音量。音量的強弱跟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2.?聲音的高低叫作音調。音調的高低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3.?敲擊水量不等的瓶子,裝水較少的瓶子,音調更高。4.?敲擊長短不同的管子,長度較短的管子,音調更高。5.?敲擊鋁片琴,長度較短的鋁片,音調更高。6.?彈撥吉它時,細的琴弦,音調更高。7.?噪聲是聽起來讓人感到不舒服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機器的轟鳴聲、輪船的汽笛聲都是噪聲。8、有些人愛聽的搖滾樂,對一些喜歡安靜的人來說,就是噪聲。長期遭受噪聲侵擾,人就容易得病。9.噪聲和廢氣、廢水一樣,被列為主要的環境污染因素。10.發出音調高的物體通常是薄的、細的、短的、緊的,?而發出低音的物體通常是厚的、粗的、長的、松的。11.降低噪聲的做法是控制噪聲源、裝隔音或吸音屏障等。12.保護聽力的做法是什么? 答:(1)、不隨便挖耳朵。(2)、不制造噪聲;(3)、不長時間戴耳機聽;(4)、佩戴防噪聲耳塞; 13、發出高音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特點?發出低音的物體呢? 答:音調的高低與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頻率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 第四單元身邊的材料? ?第12課?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 1.直接來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們屬于天然材料。2.不是直接來自大自然,而是通過加工處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質發生變化后制造出來的,如紙、玻璃、塑料等,它們屬于人造材料。3.說說棉花和腈綸棉的區別:棉花是植物纖維,易燃,燃燒時有燒紙張的氣味,燃燒后有粉末狀灰燼。腈綸棉燃燒時呈黏膠狀熔化物,燃燒后的灰燼呈黑色固體物質。4、為什么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來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來越多?答:天然材料中,棉花雖然柔軟、吸汗、舒適,但容易起皺、起球,不如人工材料的腈綸棉色彩鮮亮、樣式新穎。再者,人工材料的成本比較低,做出來的物品就有價格優勢。因此,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來越少,而用人工材料做的物品越來越多。 ?第13課?紙 1.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東漢時期的蔡倫通過總結前人用布、麻造紙的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繩頭、破布、舊漁網等作為原料的造紙方法,生產出了輕便且價廉的紙張,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2.現在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廢紙、稻草、舊棉布等也可以造紙。為了保護樹木資源,我們要注意節約用紙。3、不同的紙,吸水性、結實程度不同。4、你能想到哪些節約用紙的辦法?(1)、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2)、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正反兩面都要用。(3)、盡量節約用紙,無論是紙巾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4)、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5)、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等等。? 第14課?金屬 1.研究金屬的共同性質的方法:①用砂紙打磨,看它們的表面。②放到熱水中,比較它們的傳熱性。③用錘子錘打,比較它們的延展性。2.研究金屬的不同之處的方法①稱一稱比較它們的輕重。②劃一劃、刻一刻比較它們的硬度。3.每一種金屬都有它的優缺點,而合金比單一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從古代的青銅到如今的鋁合金,各種各樣的合金材料應運而生,并廣泛用于各個領域。4、金屬的共同性質:常溫下一般都是固體,有金屬光澤,有良好的導熱性,有延展性。金屬的不同之處:硬度不同,輕重不同。5、用金屬鐵制作鍋,是因為它硬度大、價格低廉;用金屬鋁制作飲料盛裝罐,是因為它比較輕、延展性好;用金屬銅制作鑼,是因為它硬度大、延展性好;用金制作首飾,是因為它延展性好、價格昂貴。? 第15課?塑料 1、塑料是一種常見的材料。目前,塑料制品已經被廣泛使用于人們的生活。2、塑料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它的最大缺點,就是不易分解它埋在土里幾百年也不會發生變化,這對環境極為有害。人們把廢塑料污染環境的現象稱作“白色污染”。3、塑料的優點是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性好。4、用多種方法辨別羊毛毛線和塑料繩:(1)、用力拉,易斷的為羊毛毛線,難拉斷的為塑料繩。(2)、點燃,產生燒焦羽毛氣味、不易結球的為羊毛毛線,無燒焦羽毛氣味、易結球的為塑料繩。5、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復使用沒有破損的塑料制品,如重復使用塑料袋等;(3)、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4)、回收各種廢棄的塑料。6、不易腐爛的塑料對環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1)、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2)、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二死亡。7、我們可以為減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1)、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減少使用塑料袋。(2)、盡量使用可重復利用、可降解的容器制品。(3)、避免物品的過渡包裝。(4)、宣傳呼吁別人也減少使用塑料制品,盡量使用可重復利用、可講解的容器制品。(5)、不亂扔垃圾,能收集處理的全收集處理。 第五單元觀測天氣 第16課?測量氣溫 1.我們可以利用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測量的量,描述天氣。2.氣溫是最重要的氣象要素之一。氣溫通常用氣溫計來測量。3.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4. 為了節約能源,空調設定在26℃。5.同一時間,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氣溫高,陽光下比背陰處氣溫高。6.百葉箱是用來放置氣溫計等儀器的木箱。它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葉窗式,一面是門,箱頂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幾塊木板制成,箱內外涂白漆。一般都架設在草坪上,箱門朝北,箱底離地面1 .5?米。? 第17課?云量和雨量 1.云也是重要的氣象要素之一。2.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3.如果把天空看成一個圓,把這個圓平均分成四份,我們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來劃分云量。4.下雨后和下雨前相比,天更亮了、云少了、能見度更好。5.雨量器是測量雨量的專用器具。6.用雨量器測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7.根據天氣預報中24小時降水強度的界定標準。雨可以分為特大暴雨(>250毫米)、??大暴雨(100—250毫米)、暴雨(50—99.9毫米 )、?? 大雨(25—49.9毫米) 、?中雨(10—24.9毫米)、??? 小雨(<10毫米)?????。8.降水過多易引發洪澇,降水過少易導致干旱。洪澇和干旱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常常無法估量。??9、下雨了,怎樣知道一場雨下得有多大?答:測量24小時降水強度,根據降水量判斷雨的大小。10、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嗎?答:行,雨量器的口徑越大,所接觸雨水的面積就越大,因此,雨水上升的程度與小口徑的是一樣的。11、下雨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哪些好處?答:下雨可以①補給水源、②灌溉農田、③凈化空氣、④調節氣溫。? 第18課?風向和風力 1.天氣預報中從風向和風力兩個方面去描述風。2.風也是重要的氣象要素之一。3.風吹來的方向叫作風向,風的強度叫作風力。4.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力可以用風力計來測量。5.我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6.風級歌:零級煙柱直沖天;? 一級輕煙隨風飄;二級輕風吹臉面;? 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 五級帶葉小樹搖;六級舉傘步行艱;? 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二級陸上很少見。7.龍卷風、臺風這些極端的天氣現象,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很多危害。臺風有時候也會帶來降水的好處。8.風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答:①傳播種子、②帆船航行、③風力發電。9.龍卷風、臺風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哪些危害?答:(1)龍卷風的危害有:拔起大樹、摧毀建筑、交通中斷、毀壞莊稼等。(2)臺風的危害有:驟降暴雨,樹木、房屋倒塌,摧毀莊稼,引發泥石流等。? 第19課?天氣和氣候 1.天氣是指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等氣象要素在短時間內的綜合狀況。2.在一定的地區,年復一年,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就是該地區的氣候。3.地球上的氣候類型有雨林氣候、草原氣候、極地氣候等。4.不同類型的氣候,造就了不一樣的動物植物。 專項學習與科學閱讀? ? 1.?科學有不同的領域,科學家也有他們各自的研究領域。 2.?還有更多領域的科學家,如生態學家、氣象學家、電磁學家等,他們都在努力揭開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規律,讓科學為人類服務。 3.三年級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應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搜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分享交流等八個方面。 4.在提出問題階段,練習提出能通過實驗來尋找答案的問題; 5.在設計方案階段,注意對比實驗要公平,設計對比實驗時要注意控制變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