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四下科學知識點梳理總結(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四下科學知識點梳理總結(全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
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
1.?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
2.?綜合運用感官并用比較的方法能觀察到種子更多的特征。
(1)?用眼睛看:①肉眼
觀察顏色、大小、形狀及其他顯著特征。②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細微結構和顆粒較小的種子的特征。
(2)?用手摸:軟硬和光滑程度。
(3)?用鼻子聞:氣味。
(4)?用工具測量:重量、大小等
3.?不同植物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
1.2種植鳳仙花
1.?挑選飽滿、沒有受過傷的鳳仙花種子可以將種子放入水中,觀察種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夠飽滿的種子會浮在水面上,這樣的種子挑出去,可以保證種子的發芽率。
2.?在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填寫記錄表、寫觀察日記、拍照、畫圖、使用測量紙袋等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
3.?播種是指用播種的方式種植。播種的好季節是春天。
4.?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5.?做一個種植杯可以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發生的變化。
(1)?杯壁和衛生紙之間擺放4粒種臍方向不同的種子。
(4)向土壤中澆適量的水,不要讓種子浸在水里。
6.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來繁殖后代。
1.3種子長出了根
1.?種子萌發時先長出根,然后長出莖和葉,根的生長速度很快。
2.?無論把種子的種臍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終都是向下生長的。
3.?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實驗
(1)?選用紅色的水是為了便于觀測。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為了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到空氣中。
(3)?實驗現象: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中的水面下降。
(4)?實驗結論:試管中水面下降說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4.?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態特征不同。常見的有直根系、須根系和變態根。
1.4莖和葉
1.?植物的葉子平展而且在莖上交叉生長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接受陽光.
2.?植物的葉子能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自身生長發育所需的養料。
3.?莖的運輸作用實驗
(1)?實驗現象:將鳳仙花的莖縱切開,發現莖的縱切面上有紅色的線狀結構。將鳳仙花的莖橫切開,發現莖的橫切面上有紅色的點狀結構。
(2)?實驗結論:莖具有運輸的作用。
4.?葉具有吸收陽光及蒸騰水分的作用的實驗
(1)?將葉子用黑色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5天后,觀察到被遮住光的這片葉子會變黃。
(2)?在葉子上套上一個干燥的塑料袋。觀察到塑料袋內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
5.不同形態的莖
6.不同形態的葉
1.5鳳仙花開花了
1.?觀察花的結構:從外到內,分類擺放。
雌蕊:柱頭——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發。
?
?
?花柱——花粉萌發形成的花粉管是精子由柱頭進入子房的通道。
?
?
?子房——內含胚珠,胚珠受精后發育成種子。
雄蕊:花藥——內含花粉,花粉內含精子。
?
?
?花絲——支持花藥。
2.?像鳳仙花一樣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3.?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兩性花。有雄蕊沒有雌蕊的花叫雄花,有雌蕊沒有雄蕊的花叫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單性花。
4.?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它們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傳粉的過程。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發育成果實。
1.6果實和種子
1.?果實一般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
2.?果皮的作用是能保護胚珠,使種子正常發育。
3.?植物的種子具有繁殖作用,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發育成新的植物。
4.?觀察鳳仙花的果實
(1)?鳳仙花的果實呈紡錘形,有白色茸毛;成熟過程中,果實顏色由綠色逐漸變成了黃色。
(2)?果實里大約有18粒種子,呈黑褐色,形狀似桃形。
5.觀察鳳仙花的果實生長過程
(1)鳳仙花開花、結果期間,植株的高度變化不明顯。
(2)鳳仙花的花瓣逐漸枯萎凋零,而子房越來越大。
(3)鳳仙花的果實是在植株開花的地方長出來的。
5.?6.經常吃的食物中,有些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實;有些食用的是植物的種子。
蘋果、桃子、西瓜等我們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實。
豌豆、蓮子、花生等我們食用的是植物的種子。
1.7種子的傳播
1.?果實里面有種子。果實成熟后,就要把種子傳播出去,在適宜的環境下,種子萌發長出新的植物。
種子的傳播方式
彈力傳播
果皮自動爆裂
鳳仙花、油萊、噴瓜、豌豆
動物傳播
果實外有倒鉤
蒼耳、鬼針草、蒺藜
果實美味多汁
櫻桃、番茄、葡萄、西瓜
風傳播
種子輕、帶翅或有絨毛
蒲公英、榆樹、楓樹、薊、槭樹
水傳播
種子的種皮包有海綿狀
蓮蓬、椰子、水葫蘆、睡蓮
2.種子掉落在植株的近旁,會造成種子密度過大,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不利于植物種族的延續。將種子傳播出去,有利于擴大植物的生存空間,有利于植物種族的延續。
1.8鳳仙花的一生
1.?鳳仙花的生長周期大約是95天。
2.?鳳仙花生長變化的規律
(1)?在發芽之后,開花之前,鳳仙花有一個生長高峰期,植株迅速地長高長粗,葉子的數量快速增多。
(2)?鳳仙花生長出花蕾之后,生長速度變慢,這與開花有關,因為葉片產生的養料主要供給了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果實和種子)。
3.?鳳仙花的觀察總結
(1)一株成熟的鳳仙花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構成。
(2)鳳仙花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
第二單元
電路
一、電和我們的生活
1.所有的電器工作都需要電,電與生活緊密相連。
2.我們將能產生電的裝置稱為電源,生活中使用的電都是由電源提供的。
3.安全用電的措施:(1)家用電器的電流很強,所以在使用電器時,應該格外小心。(2)電器的導線破舊老化,應該及時更換,以免發生意外。(3)接臨時電源要用合格的電源線、電源插頭和插座,電源線接頭要用膠布包好。(4)濕手不能接觸帶電設備。(5)也不要用濕布擦帶電設備。(6)更不能將濕毛巾掛在電扇或電熱取暖器上。(7)遇到電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頭,應先切斷電源,再用絕緣物體(如木棒)將插頭撥開。(8)在戶外活動時,不要靠近高壓電線、架線鐵塔、變電所。(9)更不要去碰電線桿上的電線或掉落在地上的電線。(10)遇到雷雨天氣時,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下,空曠處的大樹容易遭到雷擊。
二、點亮燈泡
1.電是一種能量來源,能產生光和熱。
2.連接小燈泡和電池的線,稱為導線。
3.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4.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5.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且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6.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不僅小燈泡不能發亮,而且電池會發熱并很快消耗和損壞,所以應該盡快切斷電流。
7.小燈泡的構造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2個連接點組成。
8.能使小燈泡發光的連接方式的共同特點是電流經過燈絲,形成通路,燈泡就會發光。
9.電池是一種便攜式電源。電池的一端是銅帽,稱為正極;另一端是鋅殼,稱為負極。
10.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
三、簡單電路
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2.電從電池的正極(+)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負極(—)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最基本的電路連接方法有串聯和并聯兩種。
4.在簡單電路中,電源、導線和用電器是必須的,但開關不是必須的。
5.電路中導線的作用跟自來水管功能相似。
6.電路圖
四、電路出故障了
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
2.檢測故障電路的方法:第一種,檢查法,直接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第二種,替換法,用沒有故障的燈泡、電池、導線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需要材料多,成本較高);第三種,電路檢測器。
3.電路檢測器是一個簡單電路,由電池、小燈泡和若干導線組合而成。
4.電路檢測器只適合電池類電路,但不能檢測220V的家用電路。
5.使用電路檢測器時,先檢查電路各部分是否接上,再使用電路檢測器。
6.使用前先檢測電路檢測器是否破損,只要將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即可,如果燈亮說明可以正常使用。
7.檢測前,先把故障電路中的干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
8.檢測時,不需要逐個拆除檢測,可以直接在電路中逐一進行檢測,如果燈亮說明正常。
9.檢測小燈泡時,只要檢測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即可。
五、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1.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這兩點之間就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則就是斷路。
2.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柱之間是通路還是斷路。
3.檢測電路前,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以檢測它能否正常工作;為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需要檢測兩次。
4.在一個真正的電路中,有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
六、導體和絕緣體
1.有的物質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一般情況下多數金屬屬于導體,還有人體和水也屬于導體;有的物質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絕緣體包括塑料、布、紙張等。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3.檢測材料是否容易導電,可以借用電路檢測器進行檢測。
4.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護這些絕緣體。
5.電線外面用塑料包裹,是因為塑料為絕緣體。
6.不要用濕布擦拭電器、插座和開關,也不能用濕的手觸摸它們。
七、電路中的開關
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
2.開關進行電路連接和斷開的部分需要用金屬來做導體,而其他地方必須用絕緣體如塑料、木頭等來做。
3.常見的開關有遙控開關、閘刀開關、按壓開關、旋鈕開關和拉線開關等。
八、模擬安裝照明電路
1.一個簡單電路的構成需要電池、導線、燈泡等元件。
2.開關可以控制電流的通和斷。
3.工程設計全過程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
1.巖石與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径.斣平逃?br/>2.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
3.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他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
4.下面四種物質分別為石灰石、鐵礦石、水晶、土壤。
..
5.巖石比較堅硬,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土壤是顆粒狀的,比較松軟。
6.巖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來做建材,可以用來做裝飾品,可以提煉金屬,做顏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調節的功能,土壤是動物植物棲息的場所,土壤還具有作物生產功能。
7.有關巖石的故事
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為45.6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出來的。
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
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說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
8.有關巖石的故事(補充)
石頭上有雨痕,這是雨點留下的腳?。皇^上有波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石頭上有礦物,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
石頭上有樹葉、貝殼、小魚的化石,說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
9.土壤
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
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
10.關于巖石和土壤知識記錄表
我們知道的巖石
我們知道的土壤
巖石比較堅硬,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地球上到處存在著巖石,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還有的直接裸露出來。巖石的形成經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巖石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土壤的形成經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土壤是顆粒狀的,比較松軟。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
11.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從哪里發現它們?
與土壤相比,巖石體積大,質地硬;土壤顆粒小。
我們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巖石;在有植物生長的地方找到土壤。
12.我們可以從巖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
我們可以從巖石和土壤中知道很多東西,比如:
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是海洋。
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可以通過巖石的化學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齡。
13.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
土壤是勱植物的棲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迚作物生長。
3.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1.觀察巖石常見的工具:放大鏡、小刀、手電筒、銅鑰匙等。
2.觀察下面三種常見巖石
(1)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
花崗巖:顏色為黑麻肉粉色(肉紅色至淺灰色不等),形狀不規則,表面較無光澤。
砂巖:顏色為土黃色,形狀不規則,表面無光澤。
大理巖:顏色為白色,形狀不規則,表面有光澤。
(2)更細致地觀察這三種巖石標本。
①仔細觀察這三種巖石標本是否有條紋、層次,是否有斑點、小孔。
花崗巖無紋理、分層,有斑點,無小孔;
砂巖無紋理、分層、斑點、小孔;
大理巖無紋理、分層、斑點、小孔?!径.斣平逃齱ww.】
②組成巖石的顆粒
花崗巖由顆粒組成,顆粒粗疏,可以看出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
砂巖由顆粒組成,顆粒細密,可以看出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
大理巖由顆粒組成,顆粒粗大,可以看出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
③用手分別觸摸這三種巖石標本的表面,感覺是粗糙的還是光滑的?
花崗巖粗糙,砂巖粗糙,大理巖粗糙。
④用手電筒照射這三種巖石,看一看它們有沒有光澤。
花崗巖、大理巖有光澤,砂巖無光澤。
⑤分別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巖石,看一看它們的硬度。
花崗巖用指甲刻畫無痕跡,用銅鑰匙刻畫無痕跡,用小刀刻畫無痕跡。對照礦物硬度表,說明花崗巖很硬。
砂巖用指甲刻畫無痕跡,用銅鑰匙刻畫有痕跡,用小刀刻畫有痕跡。對照礦物硬度表,說明砂巖較軟。
大理巖用指甲刻畫無痕跡,用銅鑰匙刻畫有痕跡,用小刀刻畫有痕跡。對照礦物硬度表,說明花崗巖較軟。
3.巖石觀察記錄表。
4.礦物的硬度標準:
軟: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
較軟: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
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径.斣平逃齱ww.】
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
5.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花崗巖、砂巖、大理巖各有哪些特征?
花崗巖:花斑狀,有黑、白、肉紅等顏色或無色透明的顆粒組成,顆粒較粗,粗糙,很堅硬。
砂巖:有紅、土黃、灰等多種顏色,看起來像許多粗細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大理巖:純白色、黑色等,常有美麗的條紋,顆粒較粗,比較粗糙,晶瑩潤澤,緊密,較軟。
6.我們如何去觀察、描述一種未知的巖石?
我們可以用眼睛觀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觀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畫等方法觀察,可以從顏色、軟硬、光滑、光澤、有無層理、氣孔、斑點、條紋等等方面對巖石進行描述。
3.3巖石的組成
1.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研究巖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尋找巖石中的礦物。
2.花崗巖是一種分布非常廣泛的巖石,通常有粉紅、半透明、黑三種粗細不同的顆粒緊密結合而成。這三種粗細不同的顆粒分別是云母、長石、石英,其中粉紅色顆粒是長石,半透明的顆粒是石英,黑色顆粒是云母。
云母有閃亮的薄片;長石有肉紅色顆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顆粒。
3.觀察云母、長石、石英三種礦物
①礦物外表的顏色和條痕。
礦物的顏色:石英為無色,長石是粉紅色,云母是黑色的。
條痕顏色:與礦物外表的顏色不一定相同,石英的條痕顏色為白色,長石的條痕顏色是白色或者淺灰色,云母的條痕顏色是無色的。
②礦物的透明度和光澤。
礦物的透明度:英為透明的,長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礦物的光澤:石英為玻璃光澤,長石是玻璃光澤,云母是絲綢光澤。
除了礦物的顏色和條痕、透明度和光澤之外,硬度、形狀也是觀察礦物的重要線索。
4.礦物觀察記錄表。
5.世界上已發現的礦物近4000種。我們身邊有許多礦物制成的物品,比如:
雄黃——中藥,還可以作顏料、玻璃等
硫黃——制造染料、農藥、火柴、橡膠等【叮當云教育www.】
石墨——最軟礦物,制作鉛筆芯、潤滑劑
方鉛礦——提煉金屬“鉛”“銀”。
石膏——點豆腐,使蛋白質凝聚、工業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
金——貴重金屬、做首飾和收藏投資
6.對于礦物,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觀察?組成花崗巖的三種礦物具有什么特征?
觀察礦物,可以用眼睛觀察顏色,借助工具觀察礦物的條痕、透明度、光澤等等。
云母:黑色顆粒:透明,絲綢光澤,條痕為銀白色
長石:乳白色或肉紅色的顆粒:半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澤,條痕為白色。
石英:無色、透明的顆粒:透明,玻璃光澤,條痕為白色。
7.對于巖石和礦物,我們有哪些新的認識?
巖石是組成地球的外殼,一些巖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巖石被水或者泥沙土壤覆蓋著。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感官,借助各種工具觀察巖石的顏色、聲音、吸水性能、光滑程度、透明度和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礦物是構成巖石的積木,礦物使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我們同樣可以利用各種工具來觀察礦物的顏色、形狀、光澤、透明度、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8.巖石和礦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
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戒幾種礦物組成的。
9.利用放大鏡辨別花崗巖中的顆粒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長石,哪些是云母的方法。
黑色發光的是云母顆粒,淺色的、粉紅色的是長石,而半透明、透明的就是石英。
10.采集巖石和礦物的提示
采集巖石和礦物,得到標本后,可先記下標本的名稱等相關信息,用軟紙或毛巾包好帶回來。
如果得到的是不知名的礦物和巖石,可以先記錄下它們的采集地、采集時間等相關信息,并給它們編上號。
我們可以根據前面學到的知識,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自己采集的標本,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專業人士。
3.4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
1.收集巖石和礦物,將它們做成標本,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2.制作出巖石和礦物標本的步驟:
第1步,準備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叮當云教育www.】
第2步,給采集到的巖石和礦物編號
第3步,觀察每一塊已編號的巖石,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采集到的標本。
第4步,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
第5步,將巖石和礦物按照編號順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內,標簽要對應放好。
3.制作標本所需的工具與材料:剪刀、膠水、筆、紙盒、卡紙、棉花等。
4.概括制作標本規范的步驟:采集——編號——圖鑒——添加標簽——存放——展示。
5.為標本添加標簽,在標簽上要寫好哪些信息?
(1)巖石編號、名稱
(2)采集時間、采集地點、采集人
(3)巖石的顏色、大小等特征
6.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巖石和礦物標本,你認為應該怎么做?
首先我們要按照步驟制作精美的巖石礦物標本;
其次,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收集更多的巖石和礦物,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不斷充實我們的標本盒。
7.各種巖石的特點:
3.5巖石、沙和黏土
1.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2.我們可以在小區花壇、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巖石、沙和黏土。
3.比較巖石、沙和黏土。
(1)討論比較的方法:
..
看一看
聞一聞
摸一摸
團一團
涂一涂
結論:眼看、鼻聞、手觸摸、團小球、涂痕……
(2)比較
①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
巖石是灰黑色的,形狀不規則,最大;沙是棕黃色的,里面有小石粒;黏土是淺黃色的。
②聞一聞
巖石無明顯氣味;沙無明顯氣味;黏土有明顯氣味。
③摸一摸
巖石顆粒最大,沙顆粒較小,黏土顆粒最細密?!径.斣平逃齱ww.】
④團一團
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從而說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⑤涂一涂
沙掉下來了,沒有留在紙上,黏土牢牢粘在紙上,沒有掉落,再次證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4.觀察記錄表。
對巖石、沙和黏土的認識記錄表
巖石
沙子
黏土
看一看
是一塊一塊的
顆粒比較大
顆粒非常小
聞一聞
沒有味道
沒有味道
有泥土的氣息
摸一摸
比較堅硬、粗糙
很堅硬、粗糙
比較柔軟、細膩
握一握
沒有辦法團成小球
能團成小球,一會兒就平攤在紙上
能團成小球,要很長時間才能平攤在紙上
畫一畫
無法在白紙上涂痕
在白紙上有圖痕,顏色淡,長度短
在白紙上有涂痕,顏色深,長度長
捻一捻
無法捻
沒有變化,仍然是小顆粒
會碾成粉末
泡一泡
沒有變化
沒有變化
會泡開,變成細膩的沉淀
5.經過觀察,你知道了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巖石:顆粒大、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無法涂痕、無氣味、
沙:顆粒小、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涂痕不均勻、無氣味、
黏土:顆粒細小、感覺細膩、容易團成小球、涂痕均勻、有氣味、
6.通過觀察,你推測大自然中的巖石會如何變化?
指導學生根據上圖進行預測:巖石可能會向土壤進行轉化。
3.6觀察土壤
1.土壤中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径.斣平逃齱ww.】
3.觀察土壤:
第一步,先用肉眼觀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鏡觀察,并用鼻子聞一聞土壤的氣味,再用手捻一捻。
借助放大鏡觀察,發現土壤是褐色的,摻雜著植物的根和葉子,還有蟲子和小石子等等。
用鼻子聞一聞,發現土壤有氣味。
用手捻一捻,發現土壤有些潮濕,土壤中有水分。
第二步,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顆粒的大小
根據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的微粒進行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第三步,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觀察整個過程中出現的現象
...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現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現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還發現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4.死亡的小動物和植物的根葉子,統稱為動植物殘體,它們落到土壤里會不斷發生變化,并且腐爛,變成一種黑色物質,我們統稱為腐殖質。
5.根據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的微粒進行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以上這些稱為巖石的微粒。沙礫直徑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沒有辦法看清楚。
6.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有什么現象發生?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現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現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還發現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可以得出結論:土壤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7.根據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通過以上觀察和實驗,發現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顆粒,包括小石子、沙、黏土等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組成。
8.你對土壤有哪些新認識?
土壤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而是由多種物質組合而成。
9.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于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10.土壤中的顆粒從大到小依次可分為4類,沙礫、沙、粉沙、黏土。
3.7比較不同的土壤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2.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1號土壤為沙質土,2號土壤為黏質土,3號土壤為壤土。
顏色
氣味
顆粒
干濕
其它
沙質土
棕黃色
無氣味
顆粒較大
干的
摸起來比較硬
黏質土
淺黃色
有氣味
顆粒最小
濕的
摸起來非?;?br/>壤土
黑色
有氣味
大小不均
介于1號和2號土壤之間
介于1號和2號土壤之間
3.比較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三種土壤的黏性
(1)方法一:團一團
用手分別團揉潮濕的這三種土壤,看哪一種能夠團成小球。
黏土最易成型,砂土也可成團,土壤不易成型。
(2)方法二:搓一搓
不同的土壤黏性有什么不同,搟或揉搓三種土壤,它們都能被搓成條嗎?
黏質土能夠搓成條狀,壤土有可能搓成條狀,沙質土則不能。
(3)結論:黏性從強到弱依次為黏質土、壤土、沙質土。
4.比較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三種土壤的滲水性
(1)方法:【叮當云教育www.】
將三種土壤分別裝入漏斗(保證三種土壤所取量相同),確保達到同一高度。
分別把同樣多的水緩慢、均勻地倒入相同量的三種土壤中。
觀察當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生的現象。(實驗初期觀察哪種滲水最快,中期觀察哪種土所需時間最短,后期觀察哪種土滲水最多)
(2)結論:滲水性從強到弱依次為沙質土、壤土、黏質土。
5.結合觀察實驗結果,說說三種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不同的影響。
土壤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三種。不同的土壤各自的特征不同,沙質土滲水性強、透氣性較好;黏質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滲水性和透氣性差;壤土保水性、保肥性、滲水性,透氣性都比較好;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
6.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沙質土、壤土、黏質土三種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7.查閱資料,舉例說說三種土壤分別適合哪些植物生長。
沙質土壤一般可安排種植花生、大豆、果樹、中藥材等。
壤土宜種各種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質地。
黏質土適合種植稻米、荷花、蓮花、蘆葦、金銀花,當然也合適種植榕樹、楊樹、紫荊、紫薇、柳樹等高大,扎根深遠的樹木、花卉。
3.8巖石、土壤和我們
1.巖石、礦物和土壤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我們必須要保護這些自然資源。
2.巖石是組成地球的外殼,而礦物是構成巖石的積木。
3.巖石、礦物和土壤關系圖
從這張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知道了巖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我知道了巖石在外力作用下變成了土壤。
我知道礦物是構成巖石的重要成分。
從這張圖上,我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空氣等等。
4.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用途很廣。
5.花崗巖質地堅硬,色澤美麗,是建筑雕刻的好材料。
6.巖石和礦物的作用
(1)一些礦物可供我們制作食物食用——石膏。
(2)巖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藝術品。
(3)巖石可以鋪設道路。
(4)巖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橋梁。
(5)煤是重要的能源礦產。
(6)計算機里的許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來自石英和其他礦物。
7.人類不但在土壤中獲取食物,還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生產生活資源。
8.巖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人類開采這些資源以后,它們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合理地利用巖石和礦物。
9.礦物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在世界范圍內,80%以上的工業原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均來自礦物資源。
10.人類必須依賴土壤才能生存,因此應該珍惜土壤,保護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費。
11.怎樣保護土壤不被污染?
隨便傾倒垃圾會對土壤產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們不能隨便傾倒垃圾。
合理使用農藥,積極發展高效低殘留農藥。
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例如,保護各種以蟲為食的益鳥;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蟲、蜘蛛等益蟲來防治各種糧食、棉花、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業病蟲害。利用生物方法防止農林病蟲害可以減少農藥的污染
提高公眾的土壤保護意識。讓大家充分了解當前嚴峻的土壤形勢,喚起人們的憂患感、緊迫感和歷史使命感。
1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對巖石和土壤有哪些新的認識?【叮當云教育
我們知道了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過程記錄了地球形成與演化的歷史。巖石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13.你知道巖石和土壤有哪些用途?
巖石可以建造雕塑、鋪設道路等等。土壤是動植物的棲息地,人類不但在土壤中獲取食物,還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生產生活資源。
14.人們對巖石和土壤的利用與它們的特性有什么關系?請舉例說明。
利用巖石堅硬的特性,可以將巖石用作建筑材料。利用土壤,種植各種各樣的植物,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求。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从江县| 珠海市| 精河县| 团风县| 江安县| 府谷县| 台南市| 库尔勒市| 家居| 纳雍县| 郁南县| 南陵县| 扶风县| 绥江县| 莆田市| 文安县| 林州市| 栾川县| 东乡| 福建省| 中方县| 札达县| 库尔勒市| 普兰店市| 博兴县| 贵定县| 防城港市| 铜川市| 六盘水市| 从江县| 绥宁县| 上虞市| 房产| 疏勒县| 广昌县| 固原市| 介休市| 禹城市| 临武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