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說出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說明呼吸道各器官的結構特點及功能。(核心目標) 3、認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教學重點:通過資料分析,歸納出呼吸道的作用。 教學難點:呼吸道作用的分析與總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嬰兒總是啼哭著來到人間,這第一聲啼哭就標志著開始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這個過程是通過呼吸系統來完成的。 二、自主學習:學生帶著問題看書P40—44回答下列問題 1、呼吸系統的組成??各有什么作用? 2、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什么? 3、認真閱讀課本P41資料,觀察相關圖片,思考回答P42討論題。 4、呼吸與吞咽的關系。 三、合作探究任務一:呼吸系統的組成 1、肺的位置:通過圖片明確肺的位置 2、體驗推測:深呼吸。感受氣流變化,嘗試說出外界氣體進入肺需經過哪些器官 3、驗證:看課本圖片驗證呼吸道的組成和各自的位置關系。 4、構建:呼吸系統的組成知識結構。(板書) 鼻 咽 呼吸道 喉 呼吸系統組成 氣管 支氣管 肺——氣體交換的器官 四、合作探究任務二:呼吸道各器官結構特點與功能 過渡:明確了呼吸道和肺的位置,那你認為呼吸道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是什么結構保證了呼吸道的通暢? 合作探究:閱讀P41資料分析討論下列問題: 1.呼吸道有什么結構能保證氣流通暢 2.呼吸道除了保證氣流的通暢外,還有哪些作用?這些作用是如何實現的? 3.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 4.痰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不要隨地吐痰 5.北歐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狀可能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展示交流:學生回答后展示課件歸納。 【評價檢測】生活中,總有一些條條框框限制自己,說出其中原理。 1、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2、在餐廳吃飯的時候,有的同學邊吃飯邊大聲說笑,你想對他說什么?理由? 3、為什么不能隨地吐痰?有痰想吐的時候該怎樣做?(播放痰形成視頻后問) 五、合作探究任務三:呼吸道疾病簡介與能力局限觀點認同 過渡:是不是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這些處理能力,就意味著人就不會得呼吸道疾病了呢? 看課本資料。 1、交流:那呼吸道在哪些情況下無能為力呢? 2、在保護呼吸系統方面,我們能做什么?從保護、防御和改善等方面交流。 (設計意圖:本部分處理相對簡單,出示資料,學生通過分析發生呼吸道疾病的共性,即能夠明白在惡劣的環境中,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通過交流如何預防呼吸道疾病和如何改善環境兩個方面,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并能在呼吸方面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3、觀察“吃飯時大笑會嗆著”的小漫畫:觀察吞咽與呼吸關系圖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呼吸道對空氣具有一定的處理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我們在保護呼吸系統的同時,也要努力改善環境,讓更多的人能和我們一樣生活在最適于人類居住的環境中,和我們一起享受這藍天白云。 對本課知識總結后讓學生觀看一段微視頻(內容為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功能),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 七、拓展提升: 1、由細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是怎樣傳播的? 2、在患重感冒時,往往用嘴呼吸,早上醒來時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為什么? 3、在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以前,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內的污物? 八、達標檢測: 1、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按順序排列應當是 A.鼻? 咽? 喉? 支氣管? 氣管? 肺 B.鼻? 喉? 咽? 氣管? 支氣管? 肺 C.鼻? 口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D.鼻?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肺 2、下例敘述中哪一項不是用鼻呼吸的優點 A.鼻粘膜內的嗅細胞可以感受氣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能溫暖吸入的冷空氣 C.鼻毛能阻擋吸人的空氣里的塵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潔濕潤吸人的氣體 3、邊說笑邊吃東西,食物容易誤入氣管,其原因是 A、會厭軟骨沒能蓋住喉的入口 B、氣流沖擊,喉腔擴大 C、氣流沖擊,聲門裂開大 D、環狀軟骨擴大 4、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氣都必須經過的器官是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5、痰生成的部位是 A、鼻腔黏膜 B、喉腔側壁 C、食道黏膜 D、氣管和支氣管黏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