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三年級科學下冊 知識點 準備單元《比較液體的輕重》 ? 1我們制定簡單的探究計劃應該包括 實驗目的、 實驗器材、實驗方法、實驗記錄等 ?2.?分層飲料就是根據不同的液體輕重不同而調制的。? 3.?相同體積的水和油相比,水比油重。 第一單元《小小建筑師》 1.?當天然洞穴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時,人們開始用樹枝、石塊等搭建棚穴,實現遮風避雨、防止野獸侵襲的目的,房屋建筑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使用的工具更先進,材料也發生了變化…… 原始的房屋 ?材料:草木土石 ? ?工具:鋤 斧 錛 ??古代的房屋 ?材料:磚 瓦 ?木頭 ? 工具:鋸子 斧子 墨斗 ?刨子 ?錘子 ??現代的房屋 材料:鋼筋 水泥 混凝土......工具:吊車 挖掘機...... 3.?現代的房屋有了巨大變革,無論是結構、功能還是外觀,都遠遠超過了古代房屋。 4.?從古至今,(材料)和(工具)的變遷推動了建筑技術不斷發展? 5.人造材料:磚、瓦、鋼筋、水泥、混凝土?天然材料:草、木、石頭、樹木? 6.?博物館展示的建筑各式各樣,它們都是由建筑師設計的。建筑師開始工作之前,必須調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 7.?做一個適合小狗住的房子要求:小狗能自由進出,自由活動;能擋風雨;保溫隔熱;適度透光,要用窗戶;方便打掃等。 8.?繪圖是建筑師表達設計思路最常用的方法。 9.?測試不同材料的性能可使用的方法有:?(1)劃痕法——判斷硬度;?(2)滴水法——防滲水性能;?(3)觀察法——透明度。 10.鋁箔擠塑板是一種人造材料,輕便保溫,便于加工; ? 木板是一種天然材料,取材方便;?鋼筋很硬,加工有難度;?玻璃透明度較好,可做窗戶。 11.梳理施工任務,制訂一份合理的施工計劃,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12.為了完成制作活動,我們要樂于分享和接受彼此有益的想法。 13.用萬能膠把預制好的材料組裝起來,必要時用螺釘加固。 14.小狗的房子做成尖頂 ,是為了?防水。 ? 15.給小狗做的房子 是否符合要求:?大小、防水、保暖、透光、堅固等方面檢測。 第二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 1.?停電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停電后我們會無法收看電視、沒有電燈照明、無法乘坐電梯、電飯煲中的飯也無法做.....沒有電,整個社會簡直就要癱瘓了。 2.?電冰箱、電視機等電器用的電是發電廠提供的交流電;手機、手電筒等用的是電池提供的直流電。? 3.?電是一種能量形式,可以使燈泡發光、給食物加熱、推動機器運轉、使音箱發出聲音。太陽發出的光和熱、物體發出的聲音等也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 4.?電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 5.?小燈泡的結構包括:燈絲、玻璃泡、金屬架、金屬殼、絕緣材料、金屬觸點。 6.?如果把電源的兩極直接用導線連在一起,就會造成短路。短路 會產生巨大的電流,會燒毀電源或導線。甚至引起火災。所以我們連接線路時要避免短路。 7?電流通過小燈泡時,小燈泡就發光了。由電源、導線、燈泡 組成的閉合回路就叫電路。 8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可以通過開關隨時控制電燈的亮和滅。 9根據自己的設計連接電路時,要先讓開關處在 斷開狀態。 10.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常用方法。? 11.像銅絲、鐵釘等易于導電的物體被稱作導體,像塑料、橡膠 等不容易導電的物體被稱作絕緣體。絕緣體的絕緣性并不是絕對的。在特殊情況下,絕緣體也會導電。比如干燥的木棒不導電,潮濕的木棒就能導電。 12.安全用電:?(1)不攀爬電線桿,遠離高壓設備,不在高壓線下放風箏或釣魚。?(2)不在電線上晾曬衣物,不用濕手操作電器。?(3)不用電線破損的電器。?(4)不直接去拉觸電者。? (5)不拉拽軟線拔插頭等。 第三單元《植物的一生》? 1.我們用圍通常生長著許多有價值的植物。它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2.?人們把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稱作經濟作物,比如棉花、油菜、蓖麻等。把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稱為觀賞植物,如牡丹、玫瑰等;把那些稀少而又珍貴的植物叫珍稀植物,如水杉、銀杏等。 ? 3.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包括胚根、胚軸、胚芽、子葉。 4.植物不一定要在土壤里才能發芽、生長。利用營養液也可以種植植物---水培植物。? 5.種子能萌發成幼苗,根能幫助植物吸收水分和營養。種子和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 6.黃瓜是蔓生植物,長到一定高度就需要支架。搭支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木棍或竹竿、細鐵絲或細繩等。 7.?植物的莖內有許多“導管”,它們能夠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營養輸送到植物的葉等器官里。 8.?像油菜花這樣,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組成的花叫作完全花;像黃瓜花這樣,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作不完全花。 9.?花是一些植物的重要生殖器官,擔負著繁殖后代的重任。花的雄蕊會產生花粉,這些花粉傳到雌蕊上,雌蕊底部的胚珠受精長成能夠發育出新生命的種子。 10.風和昆蟲是很多植物傳播花粉的“媒介”。 11.種子只有傳播到更廣闊的空間里,才能長出更多的新植株。動物、流水和風等能夠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12.植物通常會經歷經歷了從種子萌發成幼苗,再到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 13.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通過產生足夠的種子來繁殖后代,但有的植物則可以通過根、莖、葉等來繁殖后代。 14.長壽花莖經歷了生根、長新葉、開花的過程。 15.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 第四單元《土壤,生命的家園》 1?我們可以找一塊土地,用木棍或者小鏟子挖開土壤,看看土壤里有什么。 2不要直接觸摸不認識的物體。也不要傷害王壤中的動植物。?用小棍子、小鏟子等尖銳、鋒利的工具時要注意安全。 3.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屬于生物。絕大多數生物都能生長、會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環境。 ? 4.?石子、沙子、瓶蓋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叫非生物。 土壤里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和非生物。 ? 5.?地球上的陸地表面大部分都覆蓋著土壤。土壤孕育了生機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養了種類繁多的動物。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 6.?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燒的物質,主要是由土壤里動植物殘體腐爛以后變成的,叫作腐殖質。土壤含腐殖質越多就越肥沃。 7.?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土壤中含有絕大多數的化學元素,基本上可以滿足植物對礦物質的需求。 8.?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僅有石塊、礫石、沙粒、粉粒、黏粒,還有水、空氣、腐殖質等多種物質。 9.人們根據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質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質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10.土壤里腐殖質含量的不同和礦物質組成的不同,就造就了五顏六色的土壤。 如:我國東北的黑土,中南地區的紅土、黃土,四川地區的紫色土。 11.不同土壤對同一種植物生長的影響是不同的。土壤類型對植物的生長非常重要,不同的土壤適宜種植不同的植物。 ? 12.人類活動對土壤造成的影響:亂砍濫伐會造成水土流失;過度放牧會使土地沙化;向土壤里排放有害物質會造成土壤污染。 13.為了保護土壤我們要多植樹種草、施用有機肥、輪換種植、 退牧還草等。 第五單元《不一樣的物體》 1.小木塊、小石子、粉筆等都是固體,水、牛奶、飲料等都是液體。 2.固體有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它們能流動。 3.?固體有確定的形狀,我們可以用長、寬、高等數值來描述它的大小。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又稱物體的體積。 4.?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稱為物體的質量。天平是常見的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克、千克是表示物體質量的常用單位。 ?5.?天平的使用說明:?(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在分度盤中間,這時橫梁平衡;?(3)?把被測物體放在天平左盤,向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的 位置,直到指針恢復平衡。(左物右碼) 被測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所在刻度數值; 使用時要注意待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量程。 6?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機械臺秤、皮尺、米尺、卷尺等工具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和大小。 7.?固體有確定的形狀,我們能測量到確定的體積和質量。 8.?量筒和量杯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專用工具。使用量筒或量杯時,要將其放置平穩,視線要與杯內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然后讀出讀數。 9.液體會流動,沒有確定的形狀,但它具有確定的體積和質量,所以我們能夠測量出它的確定數據。 10.空氣沒有確定的體積,但空氣有質量。 ? 11.一些分離物體的方法:用吹風機吹走綠豆中的糠(運用了糠比綠豆輕) ? ?用磁鐵吸走木屑中的曲別針(運用了磁鐵能夠吸引鐵質物品的特性) ? ? ? ?用篩子篩面粉和綠豆(運用了面粉粉末比綠豆的體積小的特性) 用水溶解沙子里的鹽(運用了鹽可以溶解于水中的特性)。 12.做一份水果沙拉拼盤的步驟:各種水果→清洗→蘋果削皮→切塊→添加沙拉醬。在制作過程中水果中的物質沒有發生變化。 反思單元《顯微鏡下的證據》 ?放大鏡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比較小的物體。 ??科學觀點的提出和反駁都需要證據。選擇恰當的工具或儀器,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觀察,從而獲得更多、更有力的證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