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教案 教學目標: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說出呼吸道作用及呼吸道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 3、認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教學重點:呼吸道的作用。 教學難點:“資料分析”活動的組織和完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新授: 【模塊一】呼吸系統的組成 【一】{自主學習} 1、觀察課本41頁“呼吸系統的組成”圖,填寫右圖中1—7的名稱。 2、思考下列問題:(1)人體的呼吸系統包括哪兩部分? (2)呼吸道由哪些器官組成? 【二】{小試牛刀} 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你能試著說一說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 【模塊二】呼吸道的作用 【一】{自主學習} 1、呼吸道都有 或 作支架,保證氣體的順暢通過。 【二】{走進生活} 1、在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以前,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內的污物? 2、患了重感冒為什么常常用嘴呼吸? 【三】{請你來體驗} 將手放在鼻腔前面,比較呼出氣體和吸入氣體,在溫度和濕度方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溫度 ,濕度 , 【四】{合作探究} 結合課本41頁資料②、③及42頁圖文小組合作討論: 1、鼻腔內的三部分結構各自發揮怎樣的功能? 2、氣管內的腺細胞和纖毛有什么作用? 3、痰是怎樣形成的? 【五】{連線生活} 北歐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狀普遍具有什么特點?請你解釋原因。 【六】{共同總結} 呼吸道的功能二:使到達肺部的氣體 、 、 。 【七】{考考你} 1.呼吸時,保證氣管和支氣管氣流通暢的結構是( ) A .甲狀軟骨 B.會厭軟骨 C.平滑肌 D.C型軟骨環 2.氣管和支氣管中對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平滑肌 B.腺細胞和纖毛 C.喉 D.毛細血管 【八】{閱讀了解} 1、朗讀課本41--42頁⑤--⑧,了解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2、明確: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九】{共同回顧}呼吸系統的組成及作用 【十】知識卡片:呼吸道的凈化作用 【十一】呼吸系統疾病產生的原因,滲透環保意識。 【模塊三】會厭軟骨的作用 1、結合屏幕事例及課本43頁二、三自然段,同桌交流:進食過程中導致人體窒息的原因是什么? 2、結合圖示及相關動畫演示了解吞咽與呼吸的關系,對學生進行良好飲食習慣的教育。 三、盤點收獲,歸納整理 四、達標檢測:{曬收獲} 1.人體在吞咽食物時,能夠遮住喉嚨的入口,防止食物進入氣管的結構是( ) A 喉結 B 會厭軟骨 C環狀軟骨 D甲狀軟骨 2.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 ) A 呼吸道和肺 B 氣管、支氣管和肺 C 鼻腔、氣管和肺 D 呼吸道和鼻腔 3.下列關于呼吸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我們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內形成的 B 北歐人的鼻子明顯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這有利于預熱冬天寒冷的空氣 C 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能保證氣流通暢 D 在患重感冒時,往往用嘴呼吸,這對吸入的空氣起到了充分的預熱和清潔作用。 {拓展提升} 如圖是呼吸系統的組成,請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 ] 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它能使氣體 變 、 、 ,以減少對肺的刺激。 (2)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 。 (3)[ ] 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共同通道。 屯咽時,食團不易進入氣管的原因是 及時 蓋住喉口。 五、教師寄語,布置作業: 課下每人設計一份有關護綠、環保的手抄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