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的性狀和遺傳》教學設計 “人的性狀和遺傳”是第八單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第二十二章生物的生殖與發育第二節的內容,一方面,本節是對第一節教學內容的深入和具體化,另一方面本節的內容是整個遺傳學知識的基礎和入門,因此本節課的知識學得是否扎實,對本章乃至高中階段遺傳學知識的學習都至關重要。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列舉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 2、舉例說出生物的相對性狀。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調查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分析討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科學地探討生命科學問題。 【教學重點】 性狀、相對性狀以及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概念。 【教學難點】 1、不同種性狀和相對性狀的區別。 2、基因的顯、隱性與生物性狀表現的關系。 教師準備: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掛圖,一對基因的遺傳圖解掛圖等。 學生準備: 調查自己身邊的人的一些遺傳性狀:如有無耳垂、舌頭能否由兩側向中間卷起、眼皮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等,做好記錄,以備課堂上使用。 【導入新課】 師:大家經常跟隨父母拜訪過親朋好友吧?他們見面常跟你說些什么?說你長得很像你父母。你來說說,你哪些地方長得象父母? 生:積極發言。 師:剛才我們談到的這些特征,在生物學上用一個名詞來表示,叫做性狀。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知道自己有許多和父母相似的特征,此時你有哪些疑惑呢? 生:為何我和爸爸媽媽長得那么像? 生:為何也有許多地方和爸爸媽媽又不一樣呢? 師:好,這位同學的問題很有代表性,也就是說為何父母有的性狀我們也有,而父母沒有的性狀我們也可能會有。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進入《人的性狀和遺傳》探究之中。 【講授新課】 一、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 1、講述:留心觀察我們熟悉的親朋好友,不難發現凡是有血緣關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顯相似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這種可以遺傳的生物體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遺傳性狀。 2、這一節課之前,我請同學們調查自己身邊的人的一些遺傳性狀,包括有無耳垂,舌頭能不能由兩側向中間卷起,眼皮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等。 提問:誰來說說自己的調查結果? (回答:略) 講述: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人與人之間在眼皮、耳垂以及舌頭能否卷起等性狀上都存在著差異,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單眼皮和雙眼皮、有耳垂和無耳垂等。像這樣,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 提問:請大家想一想,下列選項中,哪些屬于相對性狀?哪些不屬于相對性狀?為什么? 玉米的黃粒與圓粒。 雞的玫瑰冠與單冠。 牛的黑毛與馬的白毛。 女兒的雙眼皮與母親的雙眼皮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略) 講述:剛才幾個學生談了自己的想法,回答得都很正確。通過解答這道題目,我們不難得出:生物的相對性狀應該同時滿足以下三點: ①同一種生物;②同一種性狀;③不同的性狀表現。否則,缺少其中任何一點,都不屬于生物的相對性狀。 二、基因控制生物性狀 1、生物的相對性狀一般分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能卷舌是顯性性狀,不能卷舌是隱性性狀(出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掛圖)。大家不妨試試自己能卷舌還是不能卷舌。 提問: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2、講述:我們知道,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在人的體細胞中,控制性狀的基因一般成對存在著。在成對的基因中有些還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性基因。例如,決定人有耳垂的基因為顯性基因(可以用大寫英文字母D表示),決定人無耳垂的基因為隱性基因(可以用小寫英文字母d表示)。如果體細胞內的這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DD)時,這個人表現為顯性性狀─有耳垂;如果體細胞內的這對基因,一個是顯性基因而另一個是隱性基因(Dd)時,則表現出顯性基因(D)所決定的顯性性狀,這個人也有耳垂;如果體細胞內的這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dd),這個人表現為隱性性狀—無耳垂。 提問:假如母親無耳垂(dd),而父親有耳垂(Dd),那么他們所生子女的耳垂性狀表現怎樣?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略) 講述:要弄清這個問題,還得從染色體說起。原來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分別位于一對染色體上。在通過分裂形成生殖細胞時。這一對染色體要分開,分別進入兩個生殖細胞中。位于一對染色體上的成對基因,也隨著分離開來,分別進入兩個生殖細胞中。 出示一對基因的遺傳圖解掛圖,指著圖講解:母親無耳垂(dd),她產生的卵細胞只有一種,即含有性狀為無耳垂基因d的卵細胞,而父親有耳垂(Dd),他產生二種精子,可能是含有控制有耳垂基因D的精子,也可能是控制無耳垂基因d的精子。這樣,受精卵的基因組成就有Dd 和dd兩種可能性,他們所生子女就有可能有耳垂(Dd),也可能無耳垂(dd)。 由此可見,生物的性狀能夠從親代傳給子代。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叫做遺傳。 提問:性狀是怎樣遺傳的呢? (引導學生討論,回答:略) 講述: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受精卵是由雌雄兩性生殖細胞融合而成的。可見,父母的性狀是通過他們的生殖細胞傳給其子女的。每一個生物體都有許多性狀,這些性狀在有性生殖過程中都可以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其后代。下面請同學們讀P35的“課外閱讀”——人類的ABO血型遺傳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來回顧本節所學知識的主要內容:(板書重點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追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學時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真實的情景中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展開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的認識逐步得到發展。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學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中能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的課堂學習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