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2021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二單元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2021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二單元提綱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內容:
(1) 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共同綱領》規定國家政權屬于人民;實行民主集中制,政協暫時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
(2)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采用公元紀年。
(4)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4.意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國慶節”來歷)。
2.地點:天安門城樓。
3.概況:,毛澤東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門禮炮齊鳴28響。
4.意義: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5.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2)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西藏和平解放。
2.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2課 抗美援朝
1.出兵原因:
(1)美國侵略朝鮮,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2)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
(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性質: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4.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5.總司令:彭德懷(領導過百團大戰)。
6.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跡)。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為了掩護戰友前進,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邱少云(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在大火燒身的情況下嚴守潛伏紀律,直至壯烈犧牲)。
7.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8.榮譽稱號:最可愛的人。
9.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第3課 土地改革
1.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新中國成立后,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地區:新解放區。
3.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工業化開辟道路。
4.起止時間:1950年~1952年底。
5.法律依據: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6.內容: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7.具體實施辦法:從1950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8.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9.意義:
(1)政治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2)經濟意義: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第4課 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
1.原因:建國初期,我國工業落后。
2.起止時間:1953年~1957年。
3.目的: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5.成就: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
(1)工業方面: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建成投產。
(2)交通運輸業方面:新建寶成、鷹夏等鐵路30余條;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6.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1)時間:1954年9月。
(2)制定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憲法性質: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4)選舉主要領導人: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1)確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地位: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第5課 三大改造
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原因:我國的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2.形式: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3.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
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時間:1953年~1956年。
2.形式: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起止時間:1954年~1956年。
2.原因:一些私營工商業中有不利于國計民生的消極方面,嚴重擾亂經濟秩序。
3.形式:公私合營(公私雙方共同經營企業,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
4.政策:贖買政策。
5.贖買政策意義: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結果:
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積極意義:
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一、中共八大
1.時間地點:1956年,在北京召開。
2.內容:根據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我國建立起來的新形勢,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影響:中共八大以后,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
二、探索中的失誤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原因: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2)后果: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3.調整國民經濟
(1)時間:1961—1965年。
(2)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3)結果: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
三、“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開始: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起來,陳伯達、江青、康生、張春橋等人組成的中央文革小組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實際指揮部。
3.表現:各地到處出現打、砸、搶事件,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鬧革命”;一些黨政機關受到沖擊;大批各級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與法律受到踐踏。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成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4.結束
(1)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外逃,在蒙古機毀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2)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央一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5.影響:“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6.教訓:要健全民主與法制;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反對個人崇拜。
四、建設成就
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1)成就:①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原有的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內地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②交通方面: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③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④國防尖端技術取得巨大進展。⑤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模范人物: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
2.“文化大革命”時期
(1)1967年6月,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2)1970年4月,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3)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清水河县| 淳安县| 祁门县| 镇坪县| 阳曲县| 黑河市| 英超| 保靖县| 平阴县| 连云港市| 长春市| 普定县| 平南县| 开鲁县| 永州市| 岳普湖县| 济宁市| 秀山| 金寨县| 临邑县| 东乡县| 齐河县| 广丰县| 佳木斯市| 牙克石市| 石景山区| 精河县| 玛多县| 佛坪县| 三亚市| 胶州市| 贵德县| 宝应县| 台江县| 班玛县| 高台县| 丹巴县| 白沙| 曲松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