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生物七下2第10章 人體的能量供應復習“導學案”設計 執教教師: 學科( 生物 ) 班級( 八年級 ) 時間( ) 學習時數(5課時 ) 課題 第10章 人體的能量供應 復習 目標 1.探究食物中的能量,說明燃燒與呼吸的區別 2.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3.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呼吸作用的實質、意義 4.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5.肺部的氣體交換、組織處的氣體交換 復習重點 1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呼吸作用的實質、意義 2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3肺部的氣體交換、組織處的氣體交換 復習難點 呼吸運動的原理 學習方式 ■獨立學習為主( )■合作學習為主( )■獨立與合作為主( √ ) 教學準備 復 習 流 程 自主 合作展示 訓練 一、學生完成考點初步梳理 1、學生對照七下教材 47—57 頁,完成《中考總復習》“中考考點回顧”的內容。 2、有疑問之處,小組內交流,做上記號。 二、教師點撥 帶領學生梳理考點,做重難點點撥: 氣體交換 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動力:呼吸運動產生的壓力差。 (2)交換過程: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動力:氣體的壓力差造成的擴散作用。 (2)交換過程: 3.組織處的氣體交換 (1)動力:氣體的壓力差造成的擴散作用。 (2)交換過程: 呼吸運動、呼吸、呼吸作用的比較 1.區別 (1)呼吸運動: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包括吸氣和呼氣。 (2)呼吸:生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四個連續的過程,如圖所示: 20066027940 (3)呼吸作用: 650240154305①特點: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活細胞所具有的生命活動,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反應式: 2.聯系 呼吸運動完成了呼吸全過程的第一個環節——肺通氣;呼吸的四個過程為呼吸作用提供氧,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點睛】 1.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等)的呼吸作用的場所及反應式都是相同的; 2.氣體穿過肺泡壁到達血液需經過兩層細胞,一層為肺泡壁細胞,另一層為毛細血管壁細胞; 3.吸氣結束的瞬間和呼氣結束的瞬間肺內氣壓等于外界氣壓; 4.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糖類,其次是脂肪,最后才是蛋白質; 5.氣體具有“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的特性 三、當堂訓練 1、學生完成“練習”。 2、講解高頻錯題。 四、記憶當堂知識點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 板 書 設 計 -177804133857321557826375 課 后 反 思 診斷評價 1、肺泡內的氣體進入血液,需要經過幾層細胞 ( ) A.一層 B.二層 C.三層 D.四層 2、下列過程中,能使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的是( ) A肺的通氣 B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D細胞里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 3、氧氣從肺部擴散入血后,絕大部分( ) A與靜脈血結合; B與動脈血結合; C與血紅蛋白結合; D與白細胞結合 4、人體內,氧與血紅蛋白分離的場所是 ( )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 D 肺部毛細血管 5、氧和二氧化碳進行氣體交換的實質是( ) A氧和二氧化碳分子一對一的交換; B氧和二氧化碳完全的位置交換 C氧和二氧化碳各自擴散,直到平衡; D肺泡內和外界氣壓的平衡 6、人體內氧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部位分別是 ( ) A.組織細胞、肺泡 B.肺泡、細胞 C.肺泡、心臟 D.肺部毛細血管 7、人體吸入的氧氣最終將用于 ( ) A.構成細胞 B.分解有機物 C.交換二氧化碳 D.與血紅蛋白結合 8、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適宜的體力勞動會使 ( ) A.肺泡的數目增多 B.呼吸肌的數目增多 C.呼吸的頻率增多 D.參與呼吸的肺泡數目增多 9、補全呼吸系統組成及呼吸全過程的概念圖。要求學生在空白出填上適當的概念。 (1)圖中一過程稱為 ,是通過 實現的。二過程稱為 ,是通過 實現的。③⑤代表的氣體是 ,④⑥代表的氣體是 。三過程稱為 ,其中氧氣是依靠 (血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運輸的,運輸的形式是 。二氧化碳主要是依靠 運輸的。四過程稱為 ,是通過 實現的。 (2)氣體與b氣體相比較,a中 比b中少,用 的實驗可以證明。煤氣中毒時,主要就是因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與 結合,且很難分離,從而散失了運輸氧氣的能力,最終導致人體組織細胞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冬季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 。 10、在下列概念圖中A——E處填上適當的概念,使概念圖完整。 1371600139700A ,B ,C ,D ,E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