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計劃教材分析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電路”、“巖石與土壤”三個單元組成。“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是從“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開始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等一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鳳仙花的一生”,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且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念。新教材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電路”單元是從“點亮小燈泡”開始的,這一個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于電路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巖石與土壤”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土壤的觀察、描述和分類,使學生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且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學情分析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我已經對他們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另外,學生在進行觀察、提問、假說、預測、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但是由于學生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和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較靈活運用。在開展探究活動時,課堂上常有耗時低效的現象,另外,由于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在本學科上所能投入的精力有限,有些活動只是形式上的走過場,部分學生只是喜歡湊熱鬧而沒能深入研究。教學目標本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教師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教學措施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教學進度安排周次課題課時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222、種子長出了根233、莖和葉244、果實和種子255、鳳仙花的一生26單元一小結276、點亮小燈泡287、簡易電路298、電路出故障了2109、里面是怎樣連接的21110、導體和絕緣體212單元二小結213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113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1143、巖石的組成215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2165、巖石、沙和黏土2176、觀察土壤1177、比較不同的土壤1188、巖石、土壤和我們219單元三小結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