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專題:細胞 1.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且知道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能說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別及各自的特點; 3.知道細胞學說的基本觀點; 4.能清楚地知道細胞分裂,生長和分化及其意義。 1.溫度計的使用及其讀數 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細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動的結構上的基本單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單位。從結構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結構層次依次是由:器官、組織、細胞組成的,動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結構層次依次是由:系統、器官、組織、細胞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組成的基本單位也是由細胞組成的。從功能上看,細胞能獨立的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是代謝的基本單位,具有分裂、遺傳的功能,是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基礎。除病毒外,最小的生物體為單細胞生物。 2.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植物細胞中,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細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種營養物質,這些物質進入細胞,都要經過細胞的邊界﹣﹣細胞膜.細胞膜將細胞的內部與外界分隔開來,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但是它并沒有將細胞封閉起來.細胞膜有適于運輸物質的結構,能夠讓細胞生活需要的物質進入細胞,而把有些物質擋在細胞外面.細胞在生活過程中產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也要通過細胞膜排出.可見,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 3.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1.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從細胞核的結構可以看出,細胞核中最重要的結構是染色體,染色體的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遺傳物質.當遺傳物質向后代傳遞時,必須在核中進行復制.所以,細胞核是遺傳物儲存和復制的場所. 2.細胞核是細胞遺傳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遺傳物質能經復制后傳給子代,同時遺傳物質還必須將其控制的生物性狀特征表現出來,這些遺傳物質絕大部分都存在于細胞核中. 考點一: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經典例題】1.(2020?浙江模擬)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發現“細胞自噬”機制而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細胞自噬是指當細胞接收到誘導信號后。胞內的一些膜會把周圍的細胞質吞進去形成“自噬體“。隨后與溶酶體融合,經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質被送回細胞質循環利用。下列推論不合理的是( ) A.細胞“自噬體”對細胞質成分的吞噬具有特異性 B.當營養物質不足時,細胞的自噬作用會明顯加強 C.胚胎發育過程中需要通過自噬作用來處理廢棄的細胞器 D.自噬機制發生缺陷。會導致細胞內廢物和垃圾增多 2.(2021?寧波模擬)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象,請據圖回答: (1)科學家依據 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填標號)。 (2)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標號)(可多選)。 (3)圖中能表示生命系統個體層次的是 (填標號)。 (4)提取細胞膜時通常選用D圖中的 細胞,原因是 。 (5)將C放入1mol/L的KNO3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的現象,在此過程中,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是 。 考點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經典例題】3.(2018?鎮海區模擬)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幾分鐘,水變成綠色,而把它放入冷水中并不加熱,則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見高溫會破壞植物細胞的 ,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該綠色物質存在于細胞內的 中。 4.(2019?杭州模擬)莧菜中有一些紅色的物質,無論用清水怎么洗,清水都不會變紅,但把莧菜放在沸水中一燙,水會立刻變成紅色。這是什么原因呢? 【查閱資料】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使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細胞膜,因而色素不會從細胞中出來;當放入沸水中,細胞死亡,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細胞中的 色素就進入清水中,水變成紅色。 【提出問題】酸性物質會影響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嗎? 【實驗步驟】①給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標上A 和B,并加入等量的新鮮莧菜; ②向A 燒杯加入清水,向B 燒杯加入稀鹽酸;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燒杯中溶液的顏色變化。 【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得到結論:在鹽酸溶液中,細胞膜的結構被破壞,選擇透過性功能喪失,色素分子從細胞內進入外界溶液。請回答: (1)莧菜中的紅色物質存在于細胞的 結構中。 (2)預期的實驗現象是 。 (3)上述實驗步驟有什么不足之處? 。 考點三: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經典例題】5.(2020?溫州模擬)指紋由遺傳物質決定,每個人的指紋各不相同。決定指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 ) A.細胞壁上 B.細胞膜上 C.細胞質中 D.細胞核中 考點四: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中兩種能量轉換器 【經典例題】6.(2020?寧波模擬)海洋中有一種能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動物,名叫綠葉海天牛,綠葉海天牛幼體通過吃一種藻類,將藻類中的葉綠體完整地保存在身體內。這樣,它就能不吃東西,而依靠體內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得到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根據以上描述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綠葉海天牛體細胞內一定有細胞壁 B.營養方式包括自養和異養 C.生命活動所需能量都直接來自光能 D.綠葉海天牛自身能制造葉綠體 考點五: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經典例題】7.(2019?寧波模擬)金秋十月,余姚大嵐的柿子掛滿了枝頭。柿子味道爽口,甜而不膩,它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含多種維生素、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同時它又含有大量的鞣酸(C76H52O46)物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與其他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凝結成大小不等的塊狀,不被人體所吸收,所以柿子不宜多食。 成熟的柿子吃起來甜甜的,這種甜性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的 (填細胞結構名稱)。 考點六:細胞的分裂 【經典例題】8.(2020?江西模擬)如圖所示植物個體發育不同時期的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由小長大,是從 開始的。 (2)細胞從圖甲到圖乙過程中,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 數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從而確保了親、子代細胞內所含的 一樣。 (3)[b]過程叫做細胞的 ,所形成圖丙所示的四種結構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叫做 。 (4)圖丁所示的植物葉在結構上可叫做 。 考點七: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經典例題】9.(2020?溫州模擬)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細胞,如圖所示。該過程屬于細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長 D.分類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共2小題) 1.(2020?浙江模擬)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發現“細胞自噬”機制而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細胞自噬是指當細胞接收到誘導信號后。胞內的一些膜會把周圍的細胞質吞進去形成“自噬體“。隨后與溶酶體融合,經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質被送回細胞質循環利用。下列推論不合理的是( ) A.細胞“自噬體”對細胞質成分的吞噬具有特異性 B.當營養物質不足時,細胞的自噬作用會明顯加強 C.胚胎發育過程中需要通過自噬作用來處理廢棄的細胞器 D.自噬機制發生缺陷。會導致細胞內廢物和垃圾增多 【解答】解:A、當細胞接收到誘導信號后,細胞內的一些膜會把周圍的細胞質吞進去形成“自噬體”,細胞“自噬體”對細胞質成分的吞噬沒有特異性,A錯誤; B、由于“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經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質被送回細胞質循環利用,可知當營養物質不足時,細胞的自噬作用會明顯加強,B正確; C、胚胎發育過程中需要通過自噬作用來水解廢棄的細胞器,C正確; D、自噬機制發生缺陷。會導致細胞內廢物和垃圾不能及時清理而增多,D正確。 故選:A。 2.(2021?寧波模擬)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象,請據圖回答: (1)科學家依據 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B (填標號)。 (2)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BC (填標號)(可多選)。 (3)圖中能表示生命系統個體層次的是 細胞 (填標號)。 (4)提取細胞膜時通常選用D圖中的 紅 細胞,原因是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 (5)將C放入1mol/L的KNO3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的現象,在此過程中,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是 自由擴散、主動運輸 。 【解答】解:(1)科學家根據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B是藍藻沒有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D人的紅細胞最初有細胞核,成熟過程中慢慢退化了,因此屬于真核細胞。 (2)C小麥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而B藍藻不含葉綠體,但都含有光合色素,因此能夠進行光合作用。A為口腔上皮細胞,B為藍藻細胞,都有核糖體。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圖中BD都是單細胞生物,能表示生命系統個體層次。 (4)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膜和各種細胞器膜,是制備細胞膜的理想材料。 (5)將C放入1mol/L的KNO3溶液中,細胞首先失水(水的跨膜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發生質壁分離,之后由于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能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升高,因此又會發生質壁分離的自動復原。 故答案為: (1)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 (2)BC (3)細胞 (4)紅;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5)自由擴散、主動運輸 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共2小題) 3.(2018?鎮海區模擬)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幾分鐘,水變成綠色,而把它放入冷水中并不加熱,則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見高溫會破壞植物細胞的 細胞膜 ,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該綠色物質存在于細胞內的 葉綠體 中。 【解答】解: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既不讓有害的物質進來,也不讓有用的物質輕易出去,具有選擇透過性,也有保護作用。結合題意可知,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幾分鐘,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湯,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會變成菜湯。這是因為沸水破壞了菠菜細胞的細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植物的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葉綠體在光下形成葉綠素,葉綠素是綠色的色素。 故答案為:細胞膜;葉綠體 4.(2019?杭州模擬)莧菜中有一些紅色的物質,無論用清水怎么洗,清水都不會變紅,但把莧菜放在沸水中一燙,水會立刻變成紅色。這是什么原因呢? 【查閱資料】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使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細胞膜,因而色素不會從細胞中出來;當放入沸水中,細胞死亡,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細胞中的 色素就進入清水中,水變成紅色。 【提出問題】酸性物質會影響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嗎? 【實驗步驟】①給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標上A 和B,并加入等量的新鮮莧菜; ②向A 燒杯加入清水,向B 燒杯加入稀鹽酸;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燒杯中溶液的顏色變化。 【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得到結論:在鹽酸溶液中,細胞膜的結構被破壞,選擇透過性功能喪失,色素分子從細胞內進入外界溶液。請回答: (1)莧菜中的紅色物質存在于細胞的 液泡 結構中。 (2)預期的實驗現象是 A燒杯溶液不變色,B燒杯溶液顏色變紅 。 (3)上述實驗步驟有什么不足之處? 第②步應該加入等量的清水和稀鹽酸 。 【解答】解:(1)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營養物質、有味道的物質、色素等。紅色物質屬于色素類物質,存在細胞中的液泡結構中。 (2)根據實驗結論:在鹽酸溶液中,細胞膜的結構被破壞,選擇透過性功能喪失,色素分子從細胞內進入外界溶液。可以推知,B燒杯里由于加入的稀鹽酸,細胞膜結構被破壞,莧菜中的紅色色素物質分子進入外界溶液,因此B燒杯會變紅色;A燒杯由于加入的是清水,細胞膜并沒有被破壞,色素分子不能透過細胞膜進入外界溶液,因此溶液的顏色不會變紅色。 (3)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這就是實驗中所有探究的問題,是可以改變的量,本實驗的變量是稀鹽酸,為控制單一變量,第②步應該加入等量的清水和稀鹽酸。 故答案為:(1)液泡; (2)A燒杯溶液不變色,B燒杯溶液變紅; (3)第②步應該加入等量的清水和稀鹽酸。 三.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共1小題) 5.(2020?溫州模擬)指紋由遺傳物質決定,每個人的指紋各不相同。決定指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 ) A.細胞壁上 B.細胞膜上 C.細胞質中 D.細胞核中 【解答】解:A、細胞壁不屬于人體細胞的結構,A不符合題意; B、細胞膜是緊貼在細胞壁內表面的一層極薄的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的進出功能,B不符合題意; C、細胞質不斷地流動,它的流動,加快了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C不符合題意; D、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遺傳信息,控制人指紋信息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D符合題意。 故選:D。 四.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中兩種能量轉換器(共1小題) 6.(2020?寧波模擬)海洋中有一種能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動物,名叫綠葉海天牛,綠葉海天牛幼體通過吃一種藻類,將藻類中的葉綠體完整地保存在身體內。這樣,它就能不吃東西,而依靠體內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得到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根據以上描述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綠葉海天牛體細胞內一定有細胞壁 B.營養方式包括自養和異養 C.生命活動所需能量都直接來自光能 D.綠葉海天牛自身能制造葉綠體 【解答】解:A、海天牛屬于動物,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A錯誤; B、海天牛能夠通過進食藻類補充營養,屬于異養;而其體內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補充營養,屬于自養,B正確; C、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C錯誤; D、海天牛是幼體進食藻類獲得的葉綠體,D錯誤。 故選:B。 五.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共1小題) 7.(2019?寧波模擬)金秋十月,余姚大嵐的柿子掛滿了枝頭。柿子味道爽口,甜而不膩,它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含多種維生素、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同時它又含有大量的鞣酸(C76H52O46)物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與其他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凝結成大小不等的塊狀,不被人體所吸收,所以柿子不宜多食。 成熟的柿子吃起來甜甜的,這種甜性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的 液泡 (填細胞結構名稱)。 【解答】解:液泡里,含有大量的細胞液,里面溶解了帶甜味的物質,其形態是液體狀,成熟的柿子吃起來甜甜的,這種甜性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的液泡。 故答案為:液泡。 六.細胞的分裂(共1小題) 8.(2020?江西模擬)如圖所示植物個體發育不同時期的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由小長大,是從 受精卵 開始的。 (2)細胞從圖甲到圖乙過程中,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 染色體 數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從而確保了親、子代細胞內所含的 遺傳物質 一樣。 (3)[b]過程叫做細胞的 分化 ,所形成圖丙所示的四種結構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叫做 組織 。 (4)圖丁所示的植物葉在結構上可叫做 器官 。 【解答】解:(1)植物體是通過甲細胞(受精卵)的生長和分裂長大的。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因而生物體也由小長大。 (2)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為明顯。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會進行復制,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也就是說,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 (3)(4)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圖中[b]的過程表示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圖中丙表示植物的主要四種組織。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輸導組織、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圖中丁是植物的葉,屬于器官,戊表示植物體。 故答案為:(1)受精卵 (2)染色體;遺傳物質 (3)分化 組織 (4)器官 七.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共1小題) 9.(2020?溫州模擬)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細胞,如圖所示。該過程屬于細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長 D.分類 【解答】解: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就是細胞的分化。圖示表示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