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專題:物體的內能 1.理解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 2.理解做功和熱傳遞過程中能量轉化和轉移的實質。 1.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1)內能和溫度的關系 物體內能的變化,不一定引起溫度的變化.這是由于物體內能變化的同時,有可能發生物態變化.物體在發生物態變化時內能變化了,溫度有時變化有時卻不變化. 如晶體的熔化和凝固過程,還有液體沸騰過程,內能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溫度卻保持不變.溫度的高低,標志著物體內部分子運動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體的溫度升高,其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動能增大,因此內能也增大,反之,溫度降低,物體內能減小.因此,物體溫度的變化,一定會引起內能的變化. (2)內能與熱量的關系 物體的內能改變了,物體卻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熱量,這是因為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即物體的內能改變了,可能是由于物體吸收(或放出)了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了功(或物體對外做了功). 而熱量是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變化的量度.當物體與外界不做功時,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因此物體吸熱或放熱,一定會引起內能的變化. (3)熱量與溫度的關系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不一定變化,這是因為物體在吸熱或放熱的同時,如果物體本身發生了物態變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這時,物體雖然吸收(或放出)了熱量,但溫度卻保持不變. 物體溫度改變了,物體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熱量,也可能是由于對物體做功(或物體對外做功)使物體的內能變化了,溫度改變了. 2.物體內能的改變 改變系統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1)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 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系統的內能,這兩種方式是等效的,都能引起系統內能的改變,但是它們還是有重要區別的. (2)做功和熱傳遞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體的內能改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內能之間的轉化(不同形式能量間的轉化). 熱傳遞使物體的內能改變,是物體間(或物體不同部分)內能的轉移(同種形式能量的轉移). 考點一: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經典例題】1.(2020?衢州)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物體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 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 2.(2020?淮濱縣校級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沒有內能 B.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多 C.一個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 D.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3.(2020?寧波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B.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C.一個物體舉得越高,內能一定增大 D.一個物體內能越大,機械能也越大 4.(2020?溫州模擬)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熱量越多 B.內能大的物體,具有的熱量也多 C.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D.熱量是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的改變量 5.(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吸收熱量而不對外做功,溫度不一定升高 B.物體吸收了熱量,內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的溫度越高,它所具有的熱量就越多 D.100℃的水蒸氣具有的內能一定比100℃水具有的內能大 6.(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 B.物體的溫度升高,不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功 C.內能少的物體不可能將能量傳給內能多的物體 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7.(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B.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C.物體的內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D.內能少的物體也可能將能量傳給內能多的物體 8.(2019?富順縣一模)關于溫度、比熱容、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塊0℃冰的分子不會運動 B.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會升高 C.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內能增加 D.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散熱器的冷卻劑,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熱容較小 9.(2018?湖州)下面是兩個有關熱學方面的觀點,請用實例說明它們是錯誤的。 (1)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 (2)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 考點二:物體內能的改變 【經典例題】10.(2018?寧波)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柴火燒水 B.壓縮空氣發熱 C.冬天搓手取暖 D.鉆木取火 11.(2020?泰山區一模)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柴火燒水 B.壓縮空氣發熱 C.冬天搓手取暖 D.鉆木取火 12.(2019?杭州三模)如圖所示,某種自動洗衣機進水時,洗衣機缸內水位升高,與洗衣缸相連的細管中會封閉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壓力傳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氣壓力,從而控制進水量。當洗衣缸內水位緩慢升高時,設細管內空氣與外界沒有熱交換,則被封閉的空氣( ) A.內能增大 B.分子體積變小 C.體積增大 D.壓強不變 考點三:熱傳遞的概念與方式 【經典例題】13.(2020?寧波)如圖為一種自熱火鍋的構件圖。該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內有鐵粉、鋁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質,將發熱包放到水中,會放出大量的熱。有關該自熱火鍋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A.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 B.設計出氣孔的目的是避免使用時盒內氣壓過高 C.遇水能放出熱量的物質都能作為發熱包的內容物 D.使用過的發熱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復使用 14.(2019?杭州模擬)有甲、乙兩個不同金屬物體,已知m甲>m乙,c甲>c乙,現將兩物體同時放入標況下的沸水中充足時長。現取出后將兩物體相互接觸(兩物體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則有( ) A.熱量將從甲物體傳遞給乙物體 B.熱量將從乙物體傳遞給甲物體 C.甲、乙兩物體始終處于熱平衡狀態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考點四: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經典例題】15.(2019?寧波)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實驗,其中為了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 A.圖甲:手帕摩擦塑料絲后,塑料絲散開 B.圖乙:縫衣針與磁鐵摩擦后,有了磁性 C.圖丙:加熱后,水蒸氣把木塞沖出試管 D.圖丁:迅速下壓活塞后,浸過乙醚的棉花燃燒 16.(2020?鹿城區校級模擬)下列對于圖片中過程的描述與分析正確的是( ) A.甲活塞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 B.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彈出時,瓶內空氣的內能增大 C.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時,試管內水蒸氣的內能減少 D.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汽缸內氣體的內能增大 17.(2019?下城區一模)歸納推理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推理正確的是( ) A.圖甲:對水加熱,水會汽化,遇冷又液化,則溫度改變,物質的狀態就一定改變 B.圖乙:小車在越粗糙的水平面上速度變化越快,則小車滑到光滑水面上將保持勻速向右運動 C.圖丙:小球浸入水中越多,測力計示數越小,則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與深度有關 D.圖丁:推動活塞可使棉花燃燒,則要改變物質內能一定要對物體做功 18.(2019?寧波一模)下列四個改變物體內能途徑的事例中,與鐵絲快速彎折十余次后彎折處溫度升高不同的是( ) A. 鐵鍋熱得燙手 B. 冬天搓手取暖 C.壓縮空氣發熱 D. 鉆木取火 19.(2019?寧波模擬)下列四個改變物體內能途徑的事例中,與鐵絲快速彎折十余次后彎折處溫度升高不同的是( ) A.鐵鍋熱得燙手 B.冬天搓手取暖 C.壓縮空氣發熱 D.鉆木取火 20.(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試管內的空氣推動塞子彈出時,該空氣的內能增大 B.試管口出現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試管中的水蒸氣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D.試管內空氣對塞子做功,塞子內能增加 21.(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或機器均改變了物體的內能,其中改變內能方法相同的是( ) A.A B C B.A B D C.B C D D.A C D 22.(2019?湖州一模)下列圖形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太陽能熱水器 B.彎折鐵絲 C.做功沖程 D.壓縮點火 23.(2019?蘄春縣一模)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如圖所示,在軟木塞被沖出試管口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蒸氣對軟木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增大 B.試管口的“白氣”是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 C.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 D.能量的轉化形式與熱機壓縮沖程能量轉化相同 24.(2020?寧波模擬)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甲、乙是兩個演示實驗示意圖;丙、丁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兩個沖程示意圖。其中丙圖是 沖程,它與 圖所示的演示實驗原理相同。現有一種單缸汽油機在原有四沖程的基礎上增加兩個沖程,成為六沖程汽油機,也就是在原有四沖程汽油機完成排氣沖程后向氣缸內噴水,水在氣缸內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膨脹對外做功,這種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有六個沖程。這種汽油機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 25.(2020?泰順縣一模)如圖是空氣壓縮引火儀,先往容器中裝入少量硝化棉,緩緩提起活塞,后用力快速向下壓活塞,看到底部的硝化棉迅速燃燒。 (1)該現象說明 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2)實驗結束后小明發現里面還有硝化棉,馬上按同樣的操作重做,卻沒有看到硝化棉再次燃燒的現象。第二次硝化棉不能燃燒的主要原因是 。 26.(2020?樂清市模擬)夏天,突然打開汽水瓶時,隨著“嘭”一聲響,往往可以看到瓶口處冒“白氣”,這是因為當突然打開瓶蓋時,瓶內氣體迅速膨脹對外做功,氣體的內能 ,溫度 ,瓶口附近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氣”。 27.(2020?寧波模擬)在吹氣球時,吹大了的氣球沒握住,它叫嘯著飛跑了!你及時撿起氣球會發現它的嘴部溫度 ,是因為當球內氣體噴出來時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8.(2020?和平區二模)如圖所示,在空氣壓縮引火儀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團干燥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可觀察到棉花著火燃燒,此過程中活塞對筒內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 (選填“增加”或“減少”),這與四沖程汽油機的 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 29.(2019?義烏市模擬)城市中到處可見的違章“小廣告”,嚴重影響著城市市容市貌,被稱為“城市牛皮癬”,已成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頑癥”,在創建“美麗商城”活動中,我校學生到街頭巷尾用粗糙的砂紙清除那些違章“小廣告”。過了一會兒小敏感覺砂紙發熱,是因為機械能轉化為 能,這是通過 方式改變的。 30.(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用的熱水瓶,其外壁采用鍍銀的雙層玻璃,并將中間抽成真空,這是為了減少 引起的內能變化。注入一定量的熱水后,立即蓋上軟木塞,軟木塞會跳起來。這一過程中水蒸氣對軟木塞做的功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軟木塞增加的機械能,瓶內氣體的 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 31.(2019?慈溪市一模)在試管里裝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然后用酒精燈加熱,使水沸騰,一會兒后,我們可以明顯 地看到兩個現象,一是軟木塞沖出試管口,二是試管口有“白氣”出現。軟木塞被沖出瞬間,高溫高壓的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 能。我們看到的“白氣”其實是在軟木塞被沖出過程中,水蒸氣膨脹體積增大,溫度降低,進而 而成的小水珠。 32.(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在一個厚壁筒里放一個浸透乙醚的棉花團,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壓,觀察到棉花燃燒,從這個現象說明棉花的內能是通過 改變的。如圖乙中用打氣筒向瓶內充氣,一段時間后,瓶塞突然跳起,此時瓶內空氣的內能 。(后一空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3.(2019?寧波模擬)18世紀末,科學家為研究摩擦生熱,用鈍鉆頭給炮膛鉆孔,把炮膛浸在水里,隨著鉆頭不停地轉動,水可以在兩個半小時之內沸騰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是通過 途徑使炮膛的內能增加,水的沸騰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現象。 考點五: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經典例題】34.(2020?西湖區一模)以下事例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上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冬天,通過搓手來取暖 B.劃火柴時,火柴燃燒 C.把袋裝牛奶放在熱水中加熱 D.鐵絲反復彎折,彎折處變熱 35.(2020?瑞安市一模)下列事例中,物體間因發生熱傳遞而導致內能改變的是( ) A.夏天雙手緊緊捂住冰袋感覺涼爽 B.冬天兩手相互摩擦感到暖和 C.用力將“摔炮”扔在地上而爆炸 D.用鋸條鋸木頭,鋸條會發熱 36.(2019?寧波模擬)下列生活實例中,屬于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汽油機的壓縮沖程 B.用手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發熱 C.冬天人們在室外曬太陽感覺暖和 D.鉆木取火 37.(2020?杭州)如圖一只瓶子,內裝一些鐵屑。我們既可以通過振蕩,也可以通過加熱,使鐵屑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來看,前者是通過 方法,后者是通過 方法來增大鐵屑的內能。如果你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僅憑鐵屑溫度的改變,能否確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變了鐵屑的內能? (能或不能),這是因為 。 38.(2018?溫州)如圖是小明制作的簡易“蒸汽船”模型。將盛有一定量水的銅制容器安裝在“船體”上,用蠟燭對銅制容器底部加熱,一段時間后銅管會向右噴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駛。 (1)蠟燭對銅制容器底部加熱導致容器內水溫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 (2)當銅管向右噴蒸汽時“船體”獲得噴出的蒸汽對其向左的推力,這說明了 。 39.(2020?南湖區二模)小明去修電腦時,發現主板上有一根粗粗的銅條連著風扇(如圖)。師傅說,電腦的散熱就是靠它來完成的。銅條散熱是利用它的 (填一條物理性質),其內能的改變方式是 。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共9小題) 1.(2020?衢州)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物體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 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 【解答】解:由圖可知,物體甲的溫度是降低的,即物體甲放出熱量,內能減小;物體乙的溫度是升高的,即物體乙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所以物體甲是飲料,乙是冰塊;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2020?淮濱縣校級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沒有內能 B.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多 C.一個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 D.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解答】解:A、因為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0℃的冰具有內能。故A說法錯誤。 B、熱量是過程量,描述它的術語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說法錯誤。 C、一個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C說法正確。 D、內能的多少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有關,溫度不是決定物體內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D說法錯誤。 故選:C。 3.(2020?寧波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B.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C.一個物體舉得越高,內能一定增大 D.一個物體內能越大,機械能也越大 【解答】解:A、對于同一物體,其溫度升高了,其內能一定增加了,故A正確; B、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功,故B錯誤; C、一個物體舉得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勢能就會越大,但機械能與內能是無必然聯系的,故C錯誤; D、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而與整個物體機械能無關,故D錯誤。 故選:A。 4.(2020?溫州模擬)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熱量越多 B.內能大的物體,具有的熱量也多 C.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D.熱量是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的改變量 【解答】解: A、溫度越高的物體,分子運動越劇烈,內能越多,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內能多少,不是含有熱量多,故A錯誤; B、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故B錯誤; C、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功,故C錯誤; D、熱量總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熱量只存在于熱傳遞或熱交換過程中,因此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內能的改變量,故D正確。 故選:D。 5.(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吸收熱量而不對外做功,溫度不一定升高 B.物體吸收了熱量,內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的溫度越高,它所具有的熱量就越多 D.100℃的水蒸氣具有的內能一定比100℃水具有的內能大 【解答】解: A、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繼續吸收熱量(不對外做功),但是溫度不變,故A正確; B、物體吸收了熱量,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在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 C、熱量是指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用“具有”來描述,故C錯誤; D、內能不僅與溫度、狀態有關,還與質量有關,所以100℃的水蒸氣具有的內能不一定比100℃水具有的內能大,故D錯誤; 故選:A。 6.(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 B.物體的溫度升高,不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功 C.內能少的物體不可能將能量傳給內能多的物體 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解答】解: A、內能的大小和溫度、質量、狀態等因素有關,故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故A正確。 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變大,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故B正確。 C、內能小的物體溫度可能高,內能大的物體溫度可能低,故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故C錯誤; 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并不變化,故D正確。 故選:C。 7.(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B.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C.物體的內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D.內能少的物體也可能將能量傳給內能多的物體 【解答】解:A、內能的多少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有關,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不一定大;故A錯誤; B、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B錯誤; C、物體內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功;故C錯誤; D、內能少的物體有可能比內能大的物體溫度高,所以有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多的物體;故D正確。 故選:D。 8.(2019?富順縣一模)關于溫度、比熱容、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塊0℃冰的分子不會運動 B.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會升高 C.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內能增加 D.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散熱器的冷卻劑,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熱容較小 【解答】解:A、因為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0℃冰的分子是運動的,故A錯誤; B、一個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的熔化過程,故B錯誤; C、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其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內能一定增加,故C正確; D、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可作為冷卻劑,故D錯誤。 故選:C。 9.(2018?湖州)下面是兩個有關熱學方面的觀點,請用實例說明它們是錯誤的。 (1)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冰在熔化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 (2)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溫度升高 。 【解答】解:(1)晶體熔化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1)錯誤; (2)物體的內能增大,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體對它做了功;如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溫度升高,故(2)錯誤。 故答案為:(1)冰在熔化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2)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溫度升高。 二.物體內能的改變(共3小題) 10.(2018?寧波)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柴火燒水 B.壓縮空氣發熱 C.冬天搓手取暖 D.鉆木取火 【解答】解: A、柴火燒水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 BCD、壓縮空氣發熱、搓手取暖、鉆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體的內能增加的; 顯然A選項與其它三個選項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不同。 故選:A。 11.(2020?泰山區一模)下列事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柴火燒水 B.壓縮空氣發熱 C.冬天搓手取暖 D.鉆木取火 【解答】解: A、柴火燒水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 BCD、壓縮空氣發熱、搓手取暖、鉆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體的內能增加的; 顯然A選項與其它三個選項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不同。 故選:A。 12.(2019?杭州三模)如圖所示,某種自動洗衣機進水時,洗衣機缸內水位升高,與洗衣缸相連的細管中會封閉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壓力傳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氣壓力,從而控制進水量。當洗衣缸內水位緩慢升高時,設細管內空氣與外界沒有熱交換,則被封閉的空氣( ) A.內能增大 B.分子體積變小 C.體積增大 D.壓強不變 【解答】解:當洗衣缸內水位緩慢升高時,壓縮氣體對氣體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A正確; 當洗衣缸內水位緩慢升高時,封閉空氣的質量不變、氣體的體積減小,分子間的距離變小,但分子的體積不變,封閉的空氣的壓強增大,故BCD錯誤。 故選:A。 三.熱傳遞的概念與方式(共2小題) 13.(2020?寧波)如圖為一種自熱火鍋的構件圖。該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內有鐵粉、鋁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質,將發熱包放到水中,會放出大量的熱。有關該自熱火鍋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A.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 B.設計出氣孔的目的是避免使用時盒內氣壓過高 C.遇水能放出熱量的物質都能作為發熱包的內容物 D.使用過的發熱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復使用 【解答】解: A、由化學知識可知,生石灰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故A正確; B、盒蓋上有出氣孔,這樣會避免使用時盒內氣壓過高,能防止危險的發生;故B正確; C、發熱包用于自熱食品,要注意發熱材料不能有強腐蝕性和毒性,所以不是遇水能放出熱量的物質都能作為發熱包的內容物,故C錯誤; D、使用過的發熱包發生了化學變化,干燥后不能重復使用,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 14.(2019?杭州模擬)有甲、乙兩個不同金屬物體,已知m甲>m乙,c甲>c乙,現將兩物體同時放入標況下的沸水中充足時長。現取出后將兩物體相互接觸(兩物體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則有( ) A.熱量將從甲物體傳遞給乙物體 B.熱量將從乙物體傳遞給甲物體 C.甲、乙兩物體始終處于熱平衡狀態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解答】解:將兩物體同時放入標況下的沸水中充足時長,兩物體的溫度相同,現取出后,現取出后將兩物體相互接觸(兩物體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由于兩物體的溫度相同,所以不會發生熱傳遞,即兩物體始終處于熱平衡狀態,故C正確。 故選:C。 四.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共19小題) 15.(2019?寧波)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實驗,其中為了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 A.圖甲:手帕摩擦塑料絲后,塑料絲散開 B.圖乙:縫衣針與磁鐵摩擦后,有了磁性 C.圖丙:加熱后,水蒸氣把木塞沖出試管 D.圖丁:迅速下壓活塞后,浸過乙醚的棉花燃燒 【解答】解:A、圖甲:手帕摩擦塑料絲后,塑料絲散開,說明了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故A錯誤; B、圖乙:縫衣針與磁鐵摩擦后有了磁性,說明縫衣針被磁化。故B錯誤; C、圖丙:加熱后,水蒸氣把木塞沖出試管,說明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C錯誤; D、圖丁:把活塞迅速地壓下去,浸過乙醚的棉花會燃燒,這是因為壓縮筒內空氣做功,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了乙醚的著火點,棉花才燃燒起來,故D正確。 故選:D。 16.(2020?鹿城區校級模擬)下列對于圖片中過程的描述與分析正確的是( ) A.甲活塞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內能減少 B.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彈出時,瓶內空氣的內能增大 C.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時,試管內水蒸氣的內能減少 D.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汽缸內氣體的內能增大 【解答】解: A、圖甲,圓筒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筒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 B、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 C、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 D、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缸內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錯誤。 故選:C。 17.(2019?下城區一模)歸納推理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推理正確的是( ) A.圖甲:對水加熱,水會汽化,遇冷又液化,則溫度改變,物質的狀態就一定改變 B.圖乙:小車在越粗糙的水平面上速度變化越快,則小車滑到光滑水面上將保持勻速向右運動 C.圖丙:小球浸入水中越多,測力計示數越小,則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與深度有關 D.圖丁:推動活塞可使棉花燃燒,則要改變物質內能一定要對物體做功 【解答】解:A、對水加熱,水會汽化,遇冷又液化,這是由于周圍的溫差比較大,才發生汽化或液化的,但是溫度改變時,不一定改變物質的狀態,故A錯誤; B、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粗糙,受到阻力越大,滑行的距離越小,速度減小的越快,所以,小車滑到光滑水面上時,不受到阻力作用,速度不在減小,則將保持勻速向右運動,故B正確; 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小球的重力減去受到的浮力,小球浸入水中越多,浸入體積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 可見,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說明小球所受的浮力增大,不能說明浮力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故C錯誤; D、推動活塞可使棉花燃燒,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通過點燃也可以使棉花燃燒,說明改變物質內能除了做功,還有熱傳遞,故D錯誤。 故選:B。 18.(2019?寧波一模)下列四個改變物體內能途徑的事例中,與鐵絲快速彎折十余次后彎折處溫度升高不同的是( ) A. 鐵鍋熱得燙手 B. 冬天搓手取暖 C.壓縮空氣發熱 D. 鉆木取火 【解答】解: 將鐵絲快速地彎折,對鐵絲做功,使鐵絲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A、鐵鍋熱得燙手,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鐵鍋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B不符合題意; C、壓縮空氣發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C不符合題意; D、鉆木取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木頭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9.(2019?寧波模擬)下列四個改變物體內能途徑的事例中,與鐵絲快速彎折十余次后彎折處溫度升高不同的是( ) A.鐵鍋熱得燙手 B.冬天搓手取暖 C.壓縮空氣發熱 D.鉆木取火 【解答】解: 將鐵絲快速地彎折,對鐵絲做功,使鐵絲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A、鐵鍋熱得燙手,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鐵鍋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B不符合題意。 C、壓縮空氣發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C不符合題意。 D、鉆木取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木頭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0.(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試管內的空氣推動塞子彈出時,該空氣的內能增大 B.試管口出現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試管中的水蒸氣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D.試管內空氣對塞子做功,塞子內能增加 【解答】解: AC、試管內的水蒸氣膨脹對塞子做功,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會減小,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形成“白霧”,故A錯誤,C正確; B、試管口出現的白霧是試管內的水蒸氣噴出時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錯誤; D、試管內的水蒸氣對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塞子機械能增加,故D錯誤。 故選:C。 21.(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或機器均改變了物體的內能,其中改變內能方法相同的是( ) A.A B C B.A B D C.B C D D.A C D 【解答】解: A圖中:觀察水的沸騰,利用酒精燈加熱,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的過程; B圖中:空氣膨脹做功,推動塞子,空氣的內能減少,是通過做功的方法使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圖中:用力將活塞迅速壓下,壓縮空氣做功,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 D圖中:是內燃機壓縮沖程,是活塞壓縮工作物質做功,改變物質內能; 綜合上述BCD三實驗改變內能方法相同。 故選:C。 22.(2019?湖州一模)下列圖形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太陽能熱水器 B.彎折鐵絲 C.做功沖程 D.壓縮點火 【解答】解: A、太陽能熱水器中的水變熱,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屬于能量的轉移,不是能量的轉化,不符合題意; B、彎折鐵絲,鐵絲發熱,是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不符合題意; C、內燃機正在工作,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符合題意; D、壓縮點火,是對空氣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了棉花的燃點,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3.(2019?蘄春縣一模)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如圖所示,在軟木塞被沖出試管口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蒸氣對軟木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增大 B.試管口的“白氣”是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 C.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 D.能量的轉化形式與熱機壓縮沖程能量轉化相同 【解答】解:A、水蒸氣對軟木塞做功,水蒸氣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A不正確; B、試管口的“白氣”是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不正確; C、在軟木塞被沖出試管口的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故C正確; D、在此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與熱機的做功沖程能量轉化相同,故D不正確。 故選:C。 24.(2020?寧波模擬)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甲、乙是兩個演示實驗示意圖;丙、丁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兩個沖程示意圖。其中丙圖是 做功 沖程,它與 甲 圖所示的演示實驗原理相同。現有一種單缸汽油機在原有四沖程的基礎上增加兩個沖程,成為六沖程汽油機,也就是在原有四沖程汽油機完成排氣沖程后向氣缸內噴水,水在氣缸內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膨脹對外做功,這種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有六個沖程。這種汽油機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提高了熱機的效率 。 【解答】解: (1)甲圖對試管中的水加熱,使試管中水的內能增大,水蒸氣體積膨脹,對外做功,使塞子飛出去,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 乙圖是用力將活塞壓下,活塞對空氣做功,空氣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了棉花的著火點,棉花就會燃燒。是通過對物體做功來增大物體內能的,即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 丙圖中兩氣門都關閉,活塞下行,汽缸容積變大,是做功沖程,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它與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原理相同。 (2)由題知,六沖程汽油機比原有的四沖程汽油機多做一次功,因此一個工作循環中共做功兩次,因為利用了排氣沖程后的余熱,所以大大的提高了熱機的效率,節約了能源。 故答案為:做功;甲;提高了熱機的效率。 25.(2020?泰順縣一模)如圖是空氣壓縮引火儀,先往容器中裝入少量硝化棉,緩緩提起活塞,后用力快速向下壓活塞,看到底部的硝化棉迅速燃燒。 (1)該現象說明 做功 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2)實驗結束后小明發現里面還有硝化棉,馬上按同樣的操作重做,卻沒有看到硝化棉再次燃燒的現象。第二次硝化棉不能燃燒的主要原因是 引火儀內缺少氧氣 。 【解答】解:(1)迅速向下壓活塞,活塞壓縮筒內空氣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硝化棉的燃點時,硝化棉就會燃燒,該現象說明做功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2)由于第一次燃燒耗盡了引火儀內的氧氣,則可知第二次硝化棉不能燃燒的主要原因是引火儀內缺少氧氣。 故答案為:(1)做功;(2)引火儀內缺少氧氣。 26.(2020?樂清市模擬)夏天,突然打開汽水瓶時,隨著“嘭”一聲響,往往可以看到瓶口處冒“白氣”,這是因為當突然打開瓶蓋時,瓶內氣體迅速膨脹對外做功,氣體的內能 減少 ,溫度 降低 ,瓶口附近的水蒸氣遇冷 液化 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氣”。 【解答】解: 突然打開汽水瓶時,瓶內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內能減少、溫度降低; 瓶口附近的水蒸氣遇冷會發生液化現象形成大量的小水珠。 故答案為:減少;降低;液化。 27.(2020?寧波模擬)在吹氣球時,吹大了的氣球沒握住,它叫嘯著飛跑了!你及時撿起氣球會發現它的嘴部溫度 變低 ,是因為當球內氣體噴出來時 氣體對外做功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解答】解: 當球內氣體噴出來時,氣體會對外做功,發生的能量轉化情況是氣體的內能轉化為氣球的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它的嘴部溫度會變低。 故答案為:變低;氣體對外做功。 28.(2020?和平區二模)如圖所示,在空氣壓縮引火儀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團干燥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可觀察到棉花著火燃燒,此過程中活塞對筒內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 增加 (選填“增加”或“減少”),這與四沖程汽油機的 壓縮 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 【解答】解: 在空氣壓縮引火儀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團干燥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棉花燃燒起來;此過程中壓縮筒內空氣做功,使筒內氣體的內能增加;在該實驗中,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筒內空氣的內能,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 故答案為:增加;壓縮。 29.(2019?義烏市模擬)城市中到處可見的違章“小廣告”,嚴重影響著城市市容市貌,被稱為“城市牛皮癬”,已成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頑癥”,在創建“美麗商城”活動中,我校學生到街頭巷尾用粗糙的砂紙清除那些違章“小廣告”。過了一會兒小敏感覺砂紙發熱,是因為機械能轉化為 內 能,這是通過 做功 方式改變的。 【解答】解: 用粗糙的砂紙清除那些違章“小廣告”時,砂紙在摩擦的過程中發熱,這是一個摩擦生熱的現象,此過程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物體內能增加的。 故答案為:內;做功。 30.(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用的熱水瓶,其外壁采用鍍銀的雙層玻璃,并將中間抽成真空,這是為了減少 熱傳遞 引起的內能變化。注入一定量的熱水后,立即蓋上軟木塞,軟木塞會跳起來。這一過程中水蒸氣對軟木塞做的功 大于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軟木塞增加的機械能,瓶內氣體的 內能 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 【解答】解: (1)熱水瓶中間為雙層玻璃瓶,兩層之間抽成真空,真空可以避免空氣產生對流,避免熱傳遞的產生,減少熱量散失,起到保溫作用; (2)瓶塞跳起來,其機械能增大,這是由于暖瓶內氣體膨脹做功造成的,水蒸氣的內能轉化成瓶塞的機械能; 水蒸氣對木塞做功時,要克服軟木塞的重力(使木塞的機械能增大)以及阻力做功,所以,水蒸氣對軟木塞做的功大于軟木塞增加的機械能。 故答案為:熱傳遞;大于;內能。 31.(2019?慈溪市一模)在試管里裝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然后用酒精燈加熱,使水沸騰,一會兒后,我們可以明顯 地看到兩個現象,一是軟木塞沖出試管口,二是試管口有“白氣”出現。軟木塞被沖出瞬間,高溫高壓的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 機械 能。我們看到的“白氣”其實是在軟木塞被沖出過程中,水蒸氣膨脹體積增大,溫度降低,進而 液化 而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軟木塞沖出的過程中是水蒸氣對軟木塞做功,水蒸氣內能減小,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的機械能的過程;試管口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故選:機械;液化。 32.(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在一個厚壁筒里放一個浸透乙醚的棉花團,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壓,觀察到棉花燃燒,從這個現象說明棉花的內能是通過 做功 改變的。如圖乙中用打氣筒向瓶內充氣,一段時間后,瓶塞突然跳起,此時瓶內空氣的內能 減小 。(后一空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答】解: 迅速向下壓活塞,活塞會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乙醚的燃點時,乙醚就會燃燒,通過此實驗可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圖乙中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瓶內氣壓增大,空氣推動瓶塞跳起,瓶內空氣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機械能,瓶內空氣的內能減小。 故答案為:做功;減小。 33.(2019?寧波模擬)18世紀末,科學家為研究摩擦生熱,用鈍鉆頭給炮膛鉆孔,把炮膛浸在水里,隨著鉆頭不停地轉動,水可以在兩個半小時之內沸騰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是通過 做功 途徑使炮膛的內能增加,水的沸騰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汽化 現象。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用鈍鉆頭給炮膛鉆孔,屬于摩擦生熱現象,是通過做功途徑使炮膛的內能增加; 水的沸騰,是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屬于物態變化中的汽化現象。 故答案為:做功;汽化。 五.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共6小題) 34.(2020?西湖區一模)以下事例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上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冬天,通過搓手來取暖 B.劃火柴時,火柴燃燒 C.把袋裝牛奶放在熱水中加熱 D.鐵絲反復彎折,彎折處變熱 【解答】解: A、寒冷的冬天,搓手取暖,要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B、劃火柴時,要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C、用熱水加熱牛奶,牛奶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D、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變熱,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所以,C與ABD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不同,C符合題意。 故選:C。 35.(2020?瑞安市一模)下列事例中,物體間因發生熱傳遞而導致內能改變的是( ) A.夏天雙手緊緊捂住冰袋感覺涼爽 B.冬天兩手相互摩擦感到暖和 C.用力將“摔炮”扔在地上而爆炸 D.用鋸條鋸木頭,鋸條會發熱 【解答】解: A、夏天雙手捂住冰袋感覺涼爽,這里沒有能量的轉化,而是能量的轉移,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故A符合題意; B、兩手相互摩擦時,機械能轉化為手的內能,手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了物體的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 C、用力將“摔炮”扔在地上時,使鞭炮與地面發生碰撞,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即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 D、用鋸條鋸木頭,鋸條會發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了物體的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6.(2019?寧波模擬)下列生活實例中,屬于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汽油機的壓縮沖程 B.用手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發熱 C.冬天人們在室外曬太陽感覺暖和 D.鉆木取火 【解答】解: A、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活塞對氣體做功,內能增加,汽缸內的溫度升高,故A不符合題意; B、用手來回彎折鐵絲,手對鐵絲做功,鐵絲的內能增加,彎折處鐵絲溫度升高,故B不符合題意; C、冬天人們在室外曬太陽,人體從太陽光中吸收熱量,溫升高感覺暖和,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符合題意; D、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7.(2020?杭州)如圖一只瓶子,內裝一些鐵屑。我們既可以通過振蕩,也可以通過加熱,使鐵屑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來看,前者是通過 做功 方法,后者是通過 熱傳遞 方法來增大鐵屑的內能。如果你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僅憑鐵屑溫度的改變,能否確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變了鐵屑的內能? 不能 (能或不能),這是因為 二者效果相同 。 【解答】解:使鐵屑內能增加的方法:①用力晃動塑料瓶,對塑料瓶和鐵屑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鐵屑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②將裝鐵的瓶子加熱,鐵屑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鐵屑的內能; 如果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單憑鐵屑溫度的升高,不能判斷出具體的方法,因為做功與熱傳遞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故答案為:做功;熱傳遞;不能;二者效果相同。 38.(2018?溫州)如圖是小明制作的簡易“蒸汽船”模型。將盛有一定量水的銅制容器安裝在“船體”上,用蠟燭對銅制容器底部加熱,一段時間后銅管會向右噴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駛。 (1)蠟燭對銅制容器底部加熱導致容器內水溫升高,這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 (2)當銅管向右噴蒸汽時“船體”獲得噴出的蒸汽對其向左的推力,這說明了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解答】解: (1)蠟燭燃燒放出熱量被水吸收而增大水的內能,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內能的; (2)由圖可知,水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時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噴出時給空氣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給水蒸氣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推動蒸汽船前行。 故答案為:熱傳遞;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9.(2020?南湖區二模)小明去修電腦時,發現主板上有一根粗粗的銅條連著風扇(如圖)。師傅說,電腦的散熱就是靠它來完成的。銅條散熱是利用它的 導熱性 (填一條物理性質),其內能的改變方式是 熱傳遞 。 【解答】解:電腦的散熱就是靠銅條來完成的,銅條的導熱性很好,銅條會傳遞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 故答案為:導熱性;熱傳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