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2021學年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專題:物態變化(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2021學年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專題:物態變化(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1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專題:物態變化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熔化過程的不同
3.經過海波和蜂蠟熔化的探究過程,體會控制變量法的方法
4.了解汽化和液化。
5.能通過實驗觀察水的沸騰現象,了解沸點的概念。
6.能區分沸騰和蒸發。
7.知道汽化和液化過程中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8.通過觀察和實驗領會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9.會用學到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升華和凝華現象。
1.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
熔化是通過對物質加熱,使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變化過程。
熔化要吸收熱量,是吸熱過程。
  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與其凝固點相等。晶體吸熱溫度上升,達到熔點時開始熔化,此時溫度不變。晶體完全熔化成液體后,溫度繼續上升。熔化過程中晶體是固液共存態。
  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非晶體熔化過程與晶體相似,只不過溫度持續上升,但需要持續吸熱。
2.凝固與凝固放熱的特點
(1)凝固:物質從液體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2)凝固規律
①晶體凝固規律:晶體凝固時要不斷放熱,但溫度保持在凝固點不變。
②非晶體凝固規律:非晶體凝固時,隨著物質不斷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3)晶體凝固條件:晶體要凝固,首先溫度要達到晶體的凝固點,其次晶體還要不斷放出熱量。
3.熔點和凝固點
熔點與凝固點是物質在其氣壓下液態﹣固態達到平衡時的溫度稱為熔點或凝固點(凝固點指的是物體由液態轉變為固態的臨界溫度值,熔點指的是物體由固態轉變為液態的臨界溫度值).這是由于固體中原子或離子的有規則排列因溫度上升,熱運動變得雜亂而活化,形成不規則排列的液體的一種現象,相反的過程即為凝固.對于液體變為固體時的溫度常稱為凝固點或冰點,與熔點不同之處在于放出熱量而不是吸收熱量.其實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是一致的.
4.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要明確知道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分清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凝固點)熔化時溫度不變,晶體凝固時溫度不變;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凝固點).
凝固、熔化圖象:

晶體
非晶體
熔化
凝固
5.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老師先演示,然后讓學生分組到實驗室再做實驗.我們一般以石蠟和海波為例,來研究晶體和非晶體正在熔化時,它們在硬度、彈性方面的不同.例如:海波的熔化
(1)把裝有海波的試管(高度約3cm)放在盛有熱水(稍低于熔點,海波的熔點是48℃)的大燒杯里.試管內裝有溫度計和攪拌器(玻璃棒),隨時攪拌海波,并每半分鐘記錄一次溫度.
(2)等海波的溫度接近熔點時,稍減慢加熱速度.注意觀察海波的變化.
6.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
(1)汽化:物質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過程,汽化時要吸收熱量.
(2)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形式:
①蒸發是溫度低于沸點時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過程.故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此外表面積加大、通風好也有利蒸發.
②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汽化過程.每種液體僅當溫度升高到一定值﹣﹣達到沸點時,且要繼續吸熱才會沸騰.
(3)沸騰與蒸發在相變上并無根本區別.沸騰時由于吸收大量汽化熱而保持液體溫度不變.沸點隨外界壓力的增大而升高.
7.沸騰及沸騰條件
(1)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汽化現象叫沸騰.
(2)沸騰時的規律:液體沸騰時要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3)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即使同一液體,它的沸點也要隨外界的氣壓而變:大氣壓強越高,液體沸點越高,反之就越低.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C,這是最為常見的.在一定的外界壓強下,沸騰只能在某一特定溫度(沸點)并持續加熱下進行.不同液體在相同的壓強下的沸點是不同的.
(4)滿足沸騰的條件是:①達到沸點;②能繼續從外界吸熱.
8.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1)沸點是指物體由液態轉化為氣態的溫度;
(2)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但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3)理由:液體在揮發的時候產生蒸氣壓,當蒸氣壓(飽和蒸氣壓)等于外界的壓力時,液體就會沸騰,此時的溫度就是液體的沸點.
(3)當外界的壓力增大時,必須升高溫度才能使蒸氣壓增大以等于外界壓力,達到沸騰.當外界壓力降低時,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就能夠使蒸氣壓等于外界壓力,達到沸騰.
9.液化及液化現象
(1)定義: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熱過程.
(2)液化方法:
①降低溫度:只要科學條件允許,任何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的時候,都可以液化.
②壓縮體積:有的氣體在常溫下壓縮體積就能液化,如一次性打火機中的丁烷.
10.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1)探究目的: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和水沸騰時的溫度情況
(2)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間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秒表.實驗裝置如圖:
(3)實驗步驟
①用燒杯裝適量熱水,按實驗裝置圖組裝 各器材;
②點燃酒精燈對燒杯加熱,水溫達90℃后,每隔1min記一次溫度值,直到水沸騰5min為止;
③據記錄的溫度值,作水的沸騰圖象.
(4)實驗結論
①水沸騰時發生劇烈汽化現象;
②水沸騰時溫度不變;
③水沸騰時需要吸熱.?
11.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
(1)升華:物質從固態不經過液態而直接轉化為氣態的相變過程,是物質在溫度和氣壓低于三相點的時候發生的一種物態變化.升華過程中需要吸熱.
(2)凝華:物質從氣態不經過液態而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是物質在溫度和氣壓高于三相點的時候發生的一種物態變化,凝華過程物質要放出熱量.
(3)升華和凝華區別:
物態變化
升華
凝華
定義
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
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
吸放熱
吸熱
放熱
舉例
碘升華、樟腦球變小、干冰升華
霜、冰花、霧凇的形成
識別方法
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中間不經液態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中間不經液態
考點一: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
【經典例題】1.(2018?寧波)如圖是某網友在四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
C.太陽輻射導致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
2.(2019?永康市一模)水無常形,變化萬千。下圖所示的各種自然景觀,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仲夏露珠晶瑩
C.深秋白霜滿枝 D.寒冬冰花剔透
考點二:凝固與凝固放熱的特點
【經典例題】3.(2019?紹興)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4.(2020?天臺縣一模)用濕手到冰箱冷凍室取食物,常常感覺手被食物粘住,其原理與以下各種現象相同的是(  )
A.干冰長胡須 B.干手器干手
C.巖漿變固態 D.茶壺冒白氣
考點三:熔點和凝固點
【經典例題】5.(2020?浙江模擬)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塊粗大的冰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請你一起完成以下問題:
(1)在此過程中,冰塊發生的物態變化主要有   。
(2)對此現象的出現,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
猜想1:冰塊的厚度越小,冰的熔點越低。
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于冰的熔點。
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
①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   。
②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案:   。
考點四: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經典例題】6.(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1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
C.水的凝固點是0℃
D.物質在AB段比CD段比熱大
7.(2019?杭州)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8.(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某種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該物質的熔化時間為   分鐘。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9.(2018?溫嶺市模擬)用電熱器給某一晶體加熱,得到如圖所示的圖象,其中BC段圖象表示   過程(填物態變化的名稱),該過程物體內能將   (選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不變”)。
考點五: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
【經典例題】10.(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某同學做探究“冰和蠟燭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分別如圖1、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所示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不可行的
B.圖2水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使蠟受熱均勻
C.圖3為冰的熔化過程,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但要繼續吸熱
D.比較AB段、CD段的傾斜程度可知,水的比熱比冰大
考點六: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像
【經典例題】11.(2020?金華)科學創新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能將水溫調控在48℃左右的自動控溫杯,結構示意圖如圖甲,其夾層填充物為海波晶體(熔點為48℃)。小組同學為檢測該自動控溫杯控溫功能,做了如下測試: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下降到48℃并穩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檢測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圖乙中ac段水溫變化的原因。(提示:圖乙中de段不必作答)
考點七: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
【經典例題】12.(2020?樊城區一模)外科醫生做小手術或緊急治療運動員肌肉扭傷時,常用蒸發快的液態氯乙烷做麻醉劑,把液態氯乙烷噴到局部皮膚上,使皮膚快速冷卻,在一段時間內失去疼痛感,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熱 B.汽化吸熱 C.凝固放熱 D.熔化吸熱
13.(2018?寧波模擬)空氣能熱水器是吸收空氣的熱量來加熱水的裝置,其工作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液態制冷劑進入A時,從空氣中吸收熱量,迅速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
(2)從A出來的氣態制冷劑沿著管道進入B后,在活塞向上運動時溫度再次上升,這說明   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14.(2020?蕭山區一模)干濕球濕度計是用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玻璃泡裸露的稱為干球溫度計,用濕布包裹住的稱為濕球溫度計。
(1)如圖所示的干濕球濕度計,球泡部分已被遮擋,根據圖示可以推測濕球溫度計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2)根據兩溫度計的示數,對照如表可知該天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   。
干濕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3)干濕球濕度計放在1.5米高的百葉窗中進行測量,如果某日的風速較大,則測得的相對濕度將   (填“偏小”、“偏大”或“不變”)。
考點八: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經典例題】15.(2020?蘭山區模擬)燒瓶中的水沸騰后,停止加熱,沸騰現象消失,溫度降低。當對燒瓶抽氣時,瓶中的水又沸騰起來,如圖所示,這表明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   。(選填“升高”或“降低”)
16.(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高壓鍋為尋常百姓家最常用的炊具,請解釋一些現象。
(1)燒飯速度快,因為鍋內氣壓比鍋外   ,水沸騰時的溫度較高。
(2)用高壓鍋將粥煮沸,熄火后馬上用冷水使鍋冷卻,至出氣小孔不再有明顯的出“汽”現象時,去閥后打開鍋蓋,可以看到鍋內的粥還在沸騰,原因是   。
17.(2019?余杭區三模)用高壓鍋煮食物熟的快,是因為鍋內氣壓比標準大氣壓   ,使得水的沸點   的緣故。(填“升高”或“降低”)
考點九:液化及液化現象
【經典例題】18.(2020?三門縣一模)小科發現浴室的兩根水管(如圖),甲上布滿水珠,乙上完全見不到水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水管是熱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氣
C.甲水管出現的水珠是汽化的結果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溫度傳給冷水
19.(2020?杭州模擬)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湖水結冰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20.(2020?蘭陵縣二模)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的是(  )
A.冰凌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露珠的形成 D.霧凇的形成
21.(2020?玉環市一模)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深夜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22.(2020?慈溪市模擬)熱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汽化現象
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汽”,這是凝華現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象
23.(2020?瑞安市一模)小亮發現:開著空調的小車車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時,都會慢慢變得模糊(有水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內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外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C.水霧冬天在車內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外側的玻璃上
D.水霧冬天在車外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內側的玻璃上
24.(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歡吃火鍋:而到了夏天,天氣一暖和,小金就喜歡吃雪糕。小金也觀察到,火鍋沸騰時會冒“熱氣”,而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5.(2019?杭州二模)小金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白氣”,對”白氣”的認識合理的是(  )
A.雪糕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
B.“白氣”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
C.雪糕中的水汽化形成“白氣”
D.雪糕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的結果
26.(2019?寧波模擬)小吃街上出現了一種“冒煙”的冰激凌。只見店員將﹣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體牛奶和五顏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間冷凍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碗里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氣
C.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汽化的現象
27.(2018?湖州一模)如圖是小桂家的電熱水器下面連接的熱水管和冷水管,小桂洗熱水澡時經常發現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卻沒有水珠,仔細觀察這些水珠并不是濺上去的,這些水珠的形成是屬于   (填物態變化)現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   (選填“冷”或“熱”)水管。
28.(2018?下城區一模)易拉罐拉環拉斷后就很難打開,若將A4紙對折幾次后,用紙的硬尖角摩擦原拉環邊緣(如圖所示),一會兒罐口就會自動沖開,并看到一團“白汽”。出現這團“白汽”是因為水蒸氣發生了   (選填“液化”或“汽化”)現象。摩擦后,罐口會自動沖開,是因為罐內氣體對罐口拉片壓力增大,使罐口打開。
考點十: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經典例題】29.(2019?西湖區一模)小金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他先后使用了三個實驗裝置,分別如圖a(加蓋)、b、c所示,其中酒精燈和燒杯均為同一規格,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甲、乙、丙三幅圖象,則a裝置所對應的圖象為   。
考點十一:生活中的升華現象
【經典例題】30.(2019?余杭區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夏天吃棒冰時,棒冰在嘴里發生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共2小題)
1.(2018?寧波)如圖是某網友在四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現: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
C.太陽輻射導致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
【解答】解:
A、“雪饅頭”是固態積雪,空氣溫度較低,低于雪的熔點,積雪長時間不能熔化,才會出現這一現象,故A正確;
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使得地面溫度不同,溫度較高處積雪熔化,形成“雪饅頭”現象,故B正確;
C、太陽對條形磚和方形地磚的輻射相同,故C錯誤;
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溫度較高,積雪更易熔化,故D正確;
故選:C。
2.(2019?永康市一模)水無常形,變化萬千。下圖所示的各種自然景觀,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仲夏露珠晶瑩
C.深秋白霜滿枝 D.寒冬冰花剔透
【解答】解:A、河流中冰雪消融是固態的冰雪變成了液態的水,是熔化現象,故A正確;
B、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屬于液化現象,故B錯誤。
C、固態的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
D、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二.凝固與凝固放熱的特點(共2小題)
3.(2019?紹興)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解答】解:A.湖水結冰是水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是凝固現象,故A符合題意;
B、霧氣消散是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液化現象,故C不合題意;
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4.(2020?天臺縣一模)用濕手到冰箱冷凍室取食物,常常感覺手被食物粘住,其原理與以下各種現象相同的是(  )
A.干冰長胡須 B.干手器干手
C.巖漿變固態 D.茶壺冒白氣
【解答】解:冰箱中的物體溫度很低,手上的水接觸物體后放熱,發生凝固現象,這就是“黏住”的原因。
A.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它的溫度非常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干冰表面放熱發生凝華現象,形成很多小冰晶,看似長胡須,故A不合題意;
B.手上的水從干手器吸熱,由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B不合題意;
C.巖漿變固態是凝固現象,故C符合題意;
D.茶壺冒出的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低的空氣后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這就是看到的“白氣”,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三.熔點和凝固點(共1小題)
5.(2020?浙江模擬)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在很冷的冬天,用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塊粗大的冰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請你一起完成以下問題:
(1)在此過程中,冰塊發生的物態變化主要有 熔化,凝固 。
(2)對此現象的出現,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
猜想1:冰塊的厚度越小,冰的熔點越低。
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于冰的熔點。
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
①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 金屬絲的溫度與冰的溫度相同無法使冰吸熱熔化 。
②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案: 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比較金屬絲陷進冰塊的程度 。
【解答】解:
(1)由題意可知,冰塊先發生熔化現象,由發生凝固現象;
(2)①因為金屬絲和冰塊掛在一起,所以金屬絲和冰塊的溫度應該一樣,故猜想2是錯誤的;
②為了驗證第三種猜想,應該改變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可以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比較金屬絲陷進冰塊的程度。
故答案為:(1)熔化;凝固;
(2)①金屬絲的溫度與冰的溫度相同無法使冰吸熱熔化;
②保持所掛重物不變,用粗細不同的金屬絲掛在同一冰塊上,比較金屬絲陷進冰塊的程度。
四.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共4小題)
6.(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1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
C.水的凝固點是0℃
D.物質在AB段比CD段比熱大
【解答】解:A、圖象中AB段表示冰吸熱升溫,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過程;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故A錯誤。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是冰的熔化過程、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都要吸熱,故B錯誤。
C、從圖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時溫度一直保持在0℃,說明冰是晶體,其液態是水,水的凝固點是0℃;故C正確。
D、根據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熱c和升高的溫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溫度升高的快,是因為該物質固態時的比熱容比液態時的比熱容小;故D錯誤。
故選:C。
7.(2019?杭州)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 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 80 ℃,在熔化過程中 吸熱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解答】解:由圖象知,此物質從30℃加熱經10min,溫度達到80℃,雖然繼續吸收熱量,但溫度不再升高,直到第25min后溫度繼續升高,也就是在10﹣25min時間內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屬于晶體的熔化過程,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也就是熔點為80℃;
同一加熱設備,相同時間提供的熱量是相同的,也就是這種物質每分鐘吸收的熱量相同。固態時加熱10min(0﹣10min),溫度升高80℃﹣30℃=50℃;液態時加熱10min(25min﹣35min),溫度升高100℃﹣80℃=20℃,
由公式Q=cm△t知,升高溫度越少,說明比熱容越大。即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固體。
故答案為:晶體;80;吸熱;大于。
8.(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某種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該物質的熔化時間為 10 分鐘。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 增加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解答】解:由圖可知,該物質從10min開始熔化,到20min熔化完畢,熔化時間為10mim;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由圖象知,該物質熔化時的溫度不到﹣2℃;
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時,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內能減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符合凝固結冰的條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即冰的質量將增加。
故答案為:10;增加。
9.(2018?溫嶺市模擬)用電熱器給某一晶體加熱,得到如圖所示的圖象,其中BC段圖象表示 熔化 過程(填物態變化的名稱),該過程物體內能將 逐漸變大 (選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不變”)。
【解答】解:
由圖象可知,BC段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是晶體的熔化過程;該過程物體吸熱,內能逐漸變大;
故答案為:熔化;逐漸變大。
五.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共1小題)
10.(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某同學做探究“冰和蠟燭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分別如圖1、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所示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不可行的
B.圖2水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使蠟受熱均勻
C.圖3為冰的熔化過程,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但要繼續吸熱
D.比較AB段、CD段的傾斜程度可知,水的比熱比冰大
【解答】解:A、由于冰在常溫下就可以熔化,因此在實驗過程中,不需要使用酒精燈加熱,可以仔細觀察實驗中的現象,故A錯誤;
B、圖2裝置的水浴法,能使固體均勻受熱,故B正確;
C、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物質在BC段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熔化過程,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但要繼續吸熱,故C正確;
D、冰化成水質量不變,但比熱容發生了變化,所以同樣受熱情況下,溫度變化快慢不同,比較AB段、CD段的傾斜程度可知,水的比熱比冰大,故D正確;
故選:A。
六.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像(共1小題)
11.(2020?金華)科學創新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能將水溫調控在48℃左右的自動控溫杯,結構示意圖如圖甲,其夾層填充物為海波晶體(熔點為48℃)。小組同學為檢測該自動控溫杯控溫功能,做了如下測試: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下降到48℃并穩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檢測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圖乙中ac段水溫變化的原因。(提示:圖乙中de段不必作答)
【解答】解:
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固態的海波的熔點是48℃,所以海波會吸收熱量,變為液態,由于水放出熱量,所以水的溫度會降低,水溫下降到48℃時,由于海拔是固液共存態狀態,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水會并穩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此過程為ac的圖像。
七.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共3小題)
12.(2020?樊城區一模)外科醫生做小手術或緊急治療運動員肌肉扭傷時,常用蒸發快的液態氯乙烷做麻醉劑,把液態氯乙烷噴到局部皮膚上,使皮膚快速冷卻,在一段時間內失去疼痛感,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熱 B.汽化吸熱 C.凝固放熱 D.熔化吸熱
【解答】解:外科醫生做小手術或緊急治療運動員肌肉扭傷時,常用蒸發快的液態氯乙烷做麻醉劑,把液態氯乙烷噴到局部皮膚上,使皮膚快速冷卻,在一段時間內失去疼痛感,這是因為液態氯乙烷急速汽化吸熱的特點。故A、C、D錯誤。
故選:B。
13.(2018?寧波模擬)空氣能熱水器是吸收空氣的熱量來加熱水的裝置,其工作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液態制冷劑進入A時,從空氣中吸收熱量,迅速發生 汽化 (填物態變化名稱)。
(2)從A出來的氣態制冷劑沿著管道進入B后,在活塞向上運動時溫度再次上升,這說明 做功 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解答】解:(1)液態制冷劑進入A時,從空氣中吸收熱量,迅速發生汽化變成氣態;
(2)從A出來的氣態制冷劑,活塞向上運動時壓縮氣體做功,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制冷劑的內能,所以制冷劑的溫度再次上升。
故答案為:(1)汽化;(2)做功。
14.(2020?蕭山區一模)干濕球濕度計是用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玻璃泡裸露的稱為干球溫度計,用濕布包裹住的稱為濕球溫度計。
(1)如圖所示的干濕球濕度計,球泡部分已被遮擋,根據圖示可以推測濕球溫度計是 乙 (填“甲”或“乙”),理由是 乙濕布上的水份蒸發吸熱,使玻璃球泡的溫度降低,所以示數較低 。
(2)根據兩溫度計的示數,對照如表可知該天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為 76% 。
干濕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3)干濕球濕度計放在1.5米高的百葉窗中進行測量,如果某日的風速較大,則測得的相對濕度將 偏小 (填“偏小”、“偏大”或“不變”)。
【解答】解:
(1)干球溫度計放置在空氣中,顯示的是空氣的正常溫度;濕球溫度計下端包著濕布,濕布上的水分蒸發吸熱,所以濕球溫度計的示數比干球溫度計的示數低,則由圖可知乙是濕球溫度計;
(2)圖中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讀數分別為25℃和22℃,即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溫差為3℃,由表中數據可知,空氣的相對濕度為76%;
(3)當風速較大時,濕球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快,濕球溫度計的示數更低,即干濕差更大,由表中數據可知,測得的相對濕度將偏小。
故答案為:
(1)乙;乙濕布上的水蒸發吸熱,使玻璃球泡的溫度降低,所以示數較低;(2)76%;(3)偏小。
八.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共3小題)
15.(2020?蘭山區模擬)燒瓶中的水沸騰后,停止加熱,沸騰現象消失,溫度降低。當對燒瓶抽氣時,瓶中的水又沸騰起來,如圖所示,這表明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 降低 。(選填“升高”或“降低”)
【解答】解:當對燒瓶抽氣時,瓶中的氣壓降低,所以水的沸點也會降低,當沸點降到水的溫度以下時,會出現瓶中的水又沸騰起來的現象;
故答案為:降低。
16.(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高壓鍋為尋常百姓家最常用的炊具,請解釋一些現象。
(1)燒飯速度快,因為鍋內氣壓比鍋外 大 ,水沸騰時的溫度較高。
(2)用高壓鍋將粥煮沸,熄火后馬上用冷水使鍋冷卻,至出氣小孔不再有明顯的出“汽”現象時,去閥后打開鍋蓋,可以看到鍋內的粥還在沸騰,原因是 打開鍋蓋,鍋內的氣壓會立即降低,粥的沸點也會隨之減小,所以粥還在沸騰 。
【解答】解:
(1)高壓鍋鍋內氣壓大,水的沸點也高,用高壓鍋煮粥,粥的溫度會在100℃以上;
(2)打開鍋蓋,鍋內的氣壓會立即減小,粥的沸點也會隨之減小,所以粥還在沸騰。
故答案為:(1)大;(2)打開鍋蓋,鍋內的氣壓會立即減小,粥的沸點也會隨降低,所以粥還在沸騰。
17.(2019?余杭區三模)用高壓鍋煮食物熟的快,是因為鍋內氣壓比標準大氣壓 高 ,使得水的沸點 升高 的緣故。(填“升高”或“降低”)
【解答】解:
因為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煮食物時高壓鍋的氣壓比普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沸騰時高壓鍋內的溫度高于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食物熟的越快。
故答案為:高;升高。
九.液化及液化現象(共11小題)
18.(2020?三門縣一模)小科發現浴室的兩根水管(如圖),甲上布滿水珠,乙上完全見不到水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水管是熱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氣
C.甲水管出現的水珠是汽化的結果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溫度傳給冷水
【解答】解:
A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分布在冷水管上,故甲管通的是冷水,乙管通的是熱水;故A正確,C錯誤;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小水珠,故B錯誤;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熱量傳給冷水,故D錯誤。
故選:A。
19.(2020?杭州模擬)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湖水結冰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解答】解:A、湖水結冰,液態水變為固態冰,屬于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A錯誤;
B、霧、露都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B錯誤;
C、冰雪消融,固態冰變為液態水,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C正確;
D、樟腦丸變小是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D錯誤。
故選:C。
20.(2020?蘭陵縣二模)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的是(  )
A.冰凌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露珠的形成 D.霧凇的形成
【解答】解:
A、冰凌的形成是水由液態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冰雪消融,冰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C符合題意;
D、霧凇出現,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1.(2020?玉環市一模)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深夜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解答】解:
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是因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甲蟲背部放熱液化形成小水滴,則可知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低,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2.(2020?慈溪市模擬)熱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汽化現象
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汽”,這是凝華現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象
【解答】解: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冰棒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選項說法正確;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現白色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23.(2020?瑞安市一模)小亮發現:開著空調的小車車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時,都會慢慢變得模糊(有水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內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外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C.水霧冬天在車內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外側的玻璃上
D.水霧冬天在車外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內側的玻璃上
【解答】解:冬天車內溫度比車外溫度高,車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車內側。夏天車內溫度比車外溫度低,車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車外側。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24.(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歡吃火鍋:而到了夏天,天氣一暖和,小金就喜歡吃雪糕。小金也觀察到,火鍋沸騰時會冒“熱氣”,而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火鍋沸騰時會冒“熱氣”,是火鍋內冒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所以“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5.(2019?杭州二模)小金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白氣”,對”白氣”的認識合理的是(  )
A.雪糕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
B.“白氣”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
C.雪糕中的水汽化形成“白氣”
D.雪糕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的結果
【解答】解:雪糕周圍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6.(2019?寧波模擬)小吃街上出現了一種“冒煙”的冰激凌。只見店員將﹣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體牛奶和五顏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間冷凍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碗里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氣
C.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汽化的現象
【解答】解:氮在常溫常壓下是氣態,所以液氮倒入容器后迅速吸熱汽化,導致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白氣。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7.(2018?湖州一模)如圖是小桂家的電熱水器下面連接的熱水管和冷水管,小桂洗熱水澡時經常發現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卻沒有水珠,仔細觀察這些水珠并不是濺上去的,這些水珠的形成是屬于 液化 (填物態變化)現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 冷 (選填“冷”或“熱”)水管。
【解答】解:這些水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只有當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時才能發生液化現象,因此左水管為冷水管。
故答案為:液化;冷。
28.(2018?下城區一模)易拉罐拉環拉斷后就很難打開,若將A4紙對折幾次后,用紙的硬尖角摩擦原拉環邊緣(如圖所示),一會兒罐口就會自動沖開,并看到一團“白汽”。出現這團“白汽”是因為水蒸氣發生了 液化 (選填“液化”或“汽化”)現象。摩擦后,罐口會自動沖開,是因為罐內氣體對罐口拉片壓力增大,使罐口打開。
【解答】解:看到罐口的“白汽”是因為水蒸氣遇冷發生了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為:液化。
一十.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共1小題)
29.(2019?西湖區一模)小金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他先后使用了三個實驗裝置,分別如圖a(加蓋)、b、c所示,其中酒精燈和燒杯均為同一規格,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甲、乙、丙三幅圖象,則a裝置所對應的圖象為 丙 。
【解答】解:由實驗裝置abc圖可知,a裝置燒杯上面加了一個蓋,受氣壓變化影響,水的沸點高于100℃,所以用a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丙圖。
由乙、丙兩圖象可知,水的初溫相同,乙圖加熱較長時間水才能沸騰,原因可能是水過多,然后比較bc裝置可知,c裝置總燒杯內的水的質量較多,所以用c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乙圖;則用b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甲圖。
故答案為:丙。
一十一.生活中的升華現象(共1小題)
30.(2019?余杭區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夏天吃棒冰時,棒冰在嘴里發生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解答】解: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升華,需要吸熱。故A錯誤;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B錯誤;
C、冰棍是固體,吃在嘴里變成液體是熔化,熔化吸熱。故C正確;
D、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溧阳市| 延长县| 宁城县| 论坛| 福贡县| 四川省| 嘉荫县| 枝江市| 长武县| 桐梓县| 嘉义县| 麦盖提县| 凌源市| 华宁县| 舒城县| 松桃| 北碚区| 宁夏| 从化市| 万宁市| 海宁市| 岗巴县| 北宁市| 海南省| 和顺县| 五指山市| 柏乡县| 林甸县| 南溪县| 榆社县| 冀州市| 虹口区| 鹤岗市| 柳河县| 娱乐| 石门县| 龙井市| 沙湾县| 青川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