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啟蒙運動》教學設計課程標準2—3—2列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評析他們的主要成就。解讀:本課講述的是18世紀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以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作為主要代表,以理性主義為核心,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進行批判,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思想基礎。教學目標1.了解啟蒙運動產生的背景;2.掌握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3.結合相關史料分析,理解啟蒙思想對歐洲社會產生的影響,感受其對整個人類社會進步做出的貢獻。教學重難點重點: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難點:區分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主要斗爭對象的不同所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復習回顧,新知導入師:科學革命的意義是什么?生:科學革命產生了近代科學,科學受到推崇,科學知識得到普及;人們的信心空前高漲,相信人類有能力理解和駕馭世界;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類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師: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有何聯系?生:……這場變革促使舊的觀念被打破,科學受到推崇,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不斷深化,促使人類能憑借自己的理性去發現自然界的法則與規律。到了18世紀,歐洲先進的思想家們相信,人類社會同自然界都一樣存在規律,人類既然能夠用自己的理性認識自然界的規律,也一定能憑借這種理性的力量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因此,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反對愚昧與專制,宣揚科學、自由、平等,追求人身的解放。這場以法國為中心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活動環節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原因)自主閱讀,思考:閱讀教學書P37的第二、三段正文并結合已學,思考概括啟蒙運動的背景(原因)經濟原因: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政治原因:封建專制制度和教會實行專制統治,壓迫著不斷壯大的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基礎:文藝復興傳播了人文主義,解放了人的思想。科學基礎: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社會規律的思考。二、啟蒙運動的概況自主閱讀,梳理請同學們閱讀書本p37—p39,完成對啟蒙運動概況的梳理1.時間:18世紀2.高潮:18世紀后半期,在法國達到頂峰3.性質: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4.斗爭矛頭: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5.核心思想:理性主義(所謂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斷。啟蒙思想家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著一種法則,人類憑借自己的理性去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6.追求目標:自由、平等7.代表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一)伏爾泰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樣的騙子”,“天主教的歷史就是反人類的犯罪史,是人類理性的敵人,歷史前進的障礙。”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項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1.抨擊封建教會神權2.相信法律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思想與言論自由(1)歸納主張: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反對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天賦人權”)(2)地位: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巨匠。(二)孟德斯鳩材料: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如果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便都完了。1.反對君主專制2.要求“三權分立”Q:提出此方案的目的?防止君主專制,確保公民政治自由。歸納主張:①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他認為國家避免暴政的辦法就是將立法、行政、司法三個權力分開,使其分別屬于三個不同的機構。國王只有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分別屬于議會和法院。②孟德斯鳩還強調三權互相制約的重要性,即防止腐敗和極權。合作探究:伏爾泰說:“本身自由,周圍的人與自己平等——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們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鳩也對自由作了解釋:“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1.伏爾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主要是思想與言論自由,要把人們從中世紀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來,最終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會。2.結合孟德斯鳩的話,你覺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嗎?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條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許可的事情。(三)盧梭材料一:盧梭認為,只有全體社會成員經過協議,訂立社會契約,“才可以成為人間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材料二:盧梭認為,以絞殺或廢除暴君為結局的起義行動是合法的。1.政府的合法權力來源于人民人民主權就是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法律必須由人民來創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權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們,也可以撤換他們,直至有權舉行起義,消滅壓迫人民的統治者。2.支持人民暴力革命即起義歸納主要觀點:提出“人民主權”的理論,宣揚自由與、平等。意義:人民主權的思想對后世具有深遠影響。階段小結:用表格歸納三個代表人物及其主張代表人物地位思想主張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三、啟蒙運動的意義結合下列材料,分析啟蒙運動的意義。材料1: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頒布的《人權宣言》第一條中提到“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路易十六在獄中閱讀了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1.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材料2:辛亥革命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指出: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組織形式上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2.極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對世界)3.啟蒙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性質)拓展提升:對比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異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異時間主要國家批判對象核心影響同根源性質影響結束環節板書總結的形式,進行本堂知識的梳理,提問鞏固,答疑解惑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新知導入科學革命的意義是什么?1.科學革命產生了近代科學,科學受到推崇,科學知識得到普及。2.人們的信心空前高漲,相信人類有能力理解和駕馭世界。3.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類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有何聯系?“啟”——“揭開”“開啟”;“蒙”——“懵懵懂懂、蒙昧”;“啟蒙”——幫助人們離開那種懵懵懂懂的狀態,啟迪智慧,把人們從迷信和偏見中解放出來。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追求人身的解放。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14-16世紀16-17世紀18世紀新知講解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1.經濟2.政治3.思想4.科技封建專制制度和教會實行專制統治,壓迫著不斷壯大的新興資產階級。文藝復興傳播了人文主義,解放了人的思想。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社會規律的思考。閱讀教學書P37的第二、三段正文并結合已學,思考概括啟蒙運動的背景(原因)1.時間(請同學們閱讀書本p37—p39,完成對啟蒙運動概況的梳理)18世紀18世紀后半期,在法國達到頂峰頂峰2.性質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5.追求目標自由、平等6.代表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3.斗爭矛頭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4.核心思想理性主義所謂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斷。啟蒙思想家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著一種法則,人類憑借自己的理性去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伏爾泰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樣的騙子”,“天主教的歷史就是反人類的犯罪史,是人類理性的敵人,歷史前進的障礙。”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項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1.抨擊封建教會神權2.相信法律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思想與言論自由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內容,概括伏爾泰思想主張伏爾泰代表人物——伏爾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反對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1)主張(2)地位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巨匠。孟德斯鳩材料: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如果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便都完了。1.反對君主專制2.要求“三權分立”司法權行政權立法權法院君主議會制約與平衡提出此方案的目的?防止君主專制,確保公民政治自由。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基本原則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內容,概括孟德斯鳩思想主張代表人物——孟德斯鳩①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他認為國家避免暴政的辦法就是將立法、行政、司法三個權力分開,使其分別屬于三個不同的機構。國王只有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分別屬于議會和法院。②孟德斯鳩還強調三權互相制約的重要性,即防止腐敗和極權。主張孟德斯鳩合作探究伏爾泰說:“本身自由,周圍的人與自己平等——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們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鳩也對自由作了解釋:“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2.結合孟德斯鳩的話,你覺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嗎?1.伏爾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主要是思想與言論自由,要把人們從中世紀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來,最終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會。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條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許可的事情。盧梭材料一:盧梭認為,只有全體社會成員經過協議,訂立社會契約,“才可以成為人間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1.政府的合法權力來源于人民2.支持人民暴力革命即起義材料二:盧梭認為,以絞殺或廢除暴君為結局的起義行動是合法的。人民主權就是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法律必須由人民來創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權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們,也可以撤換他們,直至有權舉行起義,消滅壓迫人民的統治者。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內容,概括盧梭思想主張代表人物——盧梭提出“人民主權”的理論,宣揚自由與、平等。觀點盧梭意義人民主權的思想對后世具有深遠影響。《社會契約論》代表人物地位思想主張伏爾泰啟蒙運動的巨匠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反對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君主立憲制度。孟德斯鳩重要的啟蒙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提出三權分立。盧梭重要的啟蒙思想家闡述“人民主權”理論,宣揚自由、平等。階段小結材料2:辛亥革命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指出: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組織形式上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材料1: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頒布的《人權宣言》第一條中提到“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路易十六在獄中閱讀了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3.啟蒙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性質)1.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2.極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對世界)板書設計啟蒙運動封建專制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發展18世紀后半期,在法國達到頂峰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理性主義18世紀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性質頂峰核心追求目標斗爭矛頭時間影響代表人物自由,民主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異時間主要國家批判對象核心影響同根源性質影響14-16世紀18世紀意大利法國教會“神權至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人文主義理性主義使人們的思想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拓展提升課堂練習3.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②都是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③都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④都提出了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反映了啟蒙思想家( )A.主張限制王權,保障議會自由???B.提倡君主立憲,提倡言論自由C.宣傳權利平等,爭取政治自由???D.反對教權主義,倡導信仰自由1.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們發起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為了張揚( )A.自然力量B.人文的力量C.理性的力量D.宗教的力量CCA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第三框啟蒙運動(教案).doc 第一課第三框啟蒙運動(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