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細菌與真菌(1)細菌:按形態可分為:球菌、桿菌、螺旋菌。(2)真菌:按細胞組成可分為:單細胞真菌和多細胞真菌。細菌真菌病毒細胞結構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無成形的細胞核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無細胞結構,一般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構成形態結構十分微小,有的有莢膜(保護細菌)、有的有鞭毛(幫助細菌自由移動),單細胞個體。放大鏡看不到單個細菌,但可以看到細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細菌團,即菌落少數單細胞,多數由菌絲構成的多細胞個體極其微小,電子顯微鏡觀察葉綠體無葉綠體,不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依賴現成的有機物來生存無葉綠體,不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依賴現成的有機物來生存繁殖方式分裂生殖主要靠孢子繁殖,也可以進行無性繁殖,如:分裂自我復制繁殖與人關系多數有益,少數有害多數有益,少數有害多數有害,少數有益舉例人體內有益于健康的細菌:腸胃中的嗜酸乳桿菌,泡菜、醬油、醋的生產離不開細菌;對人類有害的細菌:肺結核、霍亂等酵母菌、霉菌、蘑菇2.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自我復制等。3.真菌單細胞真菌:酵母菌,在條件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在環境營養缺乏時進行孢子生殖。(2)多細胞真菌A.霉菌,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霉菌的直立菌絲頂端有孢子囊,顏色是由孢子囊中孢子的顏色決定。常見的霉菌有根霉、青霉、曲霉。B.大型食用真菌4.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①配置培養基②高溫滅菌③接種④恒溫培養5.保存食物(1)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2)冷藏法:低溫環境可減緩微生物生長的速度。(3)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裝袋中的空氣,使食物與空氣隔絕。(4)腌制法:用糖、鹽、醬油、醋等腌制食物。例1.對下列生物分類正確的是( )①顫藻 ②酵母菌 ③變形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⑥HIV⑦大腸桿菌 ⑧埃博拉病毒 ⑨肺炎雙球菌A.有細胞壁的生物是①②④⑥⑧B.具有葉綠體的生物有③④⑤C.無染色體的是⑥⑦⑧⑨D.①②④⑤能進行光合作用例2.如圖是觀察青霉實驗和青霉結構圖,根據實驗和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在觀察時所借助的實驗用具是 A.只用放大鏡.B.只用顯微鏡C.放大鏡和顯微鏡D.以上都不用(2)通過實驗觀察和本圖觀察,對青霉孢子的著生狀態描述正確的是 A.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掃帚狀B.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圓柱狀C.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顆粒狀D.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條狀(3)通過實驗還可以觀察到,青霉細胞沒有的結構是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葉綠體(4)圖中①指的是 A.細胞核B.直立菌絲C.營養菌絲D.孢子(5)深入營養物質的內部,能夠從中吸收有機物的是 A.①和②B.③C.②D.②和③(6)通過實驗觀察和青霉結構圖,判斷青霉繁殖后代是通過 A.孢子B.芽孢C.芽體D.分裂.例3.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了。請回答:(1)甲圖中肉湯仍然保鮮的是A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肉湯變質的原因是空氣中的進入瓶內。(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乙圖中控制該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則是。(3)這個實驗證實了細菌。A.是自然發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1.下列屬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的共同特點是()A.都是單細胞生物B.都只利用孢子繁殖后代C.都具有成形細胞核D.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2.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和細菌的生殖方式一樣的是()A.酵母菌B.霉菌C.木耳D.變形蟲3.細菌和真菌是生物界的兩大類群,下列關于細菌、真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鵝頸瓶實驗”證實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B.蘑菇個體大是真菌,酵母菌單細胞是細菌C.做泡菜時利用乳酸菌,釀酒時需要用到酵母菌D.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4.下面是四種生物的形態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屬于原核生物B.乙類生物細胞中不具有DNAC.乙、丙、丁生物都通過孢子繁殖D.甲生物必需生活在其它活細胞中5.將4個相同的饅頭分別存放在下列環境中,其中可能最早長出霉菌的是( )A.溫暖干燥的空氣中B.低溫干燥的空氣中C.溫暖潮濕的空氣中D.低溫潮濕的空氣中6.細菌和真菌在結構上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下列關于他們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細菌和植物細胞一樣具有細胞壁B.某些真菌和植物細胞一樣具有液泡C.蘑菇不會動更不會捕食,它是自養的D.細菌不具有成形的細胞核7.細菌和真菌生活的必要條件是( )①水分②空氣③有機物④適宜的溫度⑤陽光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8.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某生物小組取經過消毒的甲、乙、丙三個相同錐形瓶,按如表要求進行了實驗.瓶號甲乙丙加入物質50毫升滅菌牛奶50毫升滅菌牛奶50毫升滅菌牛奶瓶口處理不作處理不作處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溫度25℃5℃25℃請據表分析,本實驗設計中能完成幾組對照實驗探究?研究的變量是什么?( )A.三組,溫度、空氣、牛奶多少B.二組,溫度、消毒棉球C.二組,溫度、細菌D.一組,細菌9.細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們既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也可能是我們的敵人.下列是“檢測教室中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步驟: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與瓊脂混合配制培養基;②將配制好的培養基平鋪在兩個培養皿中進行高溫處理,冷卻后使用;③在教室打開培養皿A,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培養皿B不做任何處理.④將兩套培養皿同時放入恒溫箱中培養,幾天后觀察培養皿中菌落的生長情況.(1)在第一步配置培養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A.使培養基聞起來很香,容易吸引細菌B.使培養基表面看起來很黏稠C.為細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無機鹽D.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機物(2)在第2步操作中培養皿和培養基進行了高溫處理,目的是 .(3)在實驗過程中選取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 10聲明:試題解析著110.一到春季,保存不當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發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環境因素的影響呢?某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組別ABC實驗處理將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溫暖環境中將新鮮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溫暖環境里將①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②環境里實驗結果(一周后觀察)不發霉發霉?請回答下列問題:(1)A與B兩組構成對照實驗,其實驗變量是 ;實驗小組針對這組對照實驗應作出的假設是: .(2)如果C組中的①、②的條件分別是新鮮和低溫(0℃以下),那么B與C兩組也構成對照實驗,C組的實驗結果是 ;實驗結論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3)上述探究實驗對我們保存食品有什么啟示? 有利于食品的長時間儲存.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1.營養學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細菌對腸道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下列有關蘑菇和乳酸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能進行孢子生殖B.?都有細胞壁?C.?由蛋白質外殼和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D.?都是單細胞生物2.據圖回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物A是細菌,沒有細胞核,靠分裂生殖?B.?圖B這種生物可以用來釀酒,它的名稱是酵母菌,靠出芽生殖?C.?以上生物屬于真菌的是圖B、C、D,屬于多細胞真菌的是圖C、DD.?生物D能進行光合作用,主要是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的3.很多人一旦發生感冒,就有可能引起扁桃體的炎癥。這是由于鏈球菌或葡萄球菌及分泌物積存于扁桃體窩導致的疾病。由此可知扁桃體發炎的誘因是因為(??)?A.?病毒?B.?真菌?C.?霉菌D.?細菌4.關于下列各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①這種生物可以用來釀酒,它的名稱是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B.?以上生物屬于真菌的是圖①和②,屬于多細胞真菌的是圖②C.?生物③是細菌,靠分裂生殖,對人體都是有害的?D.?生物④主要也是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的5.圖1為某微生物細胞結構圖。圖2為該微生物的一種生殖方式模式圖。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圖1所示的細胞屬于真核細胞?B.?圖2所示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與圖1細胞相比,植物細胞沒有液泡和細胞壁?D.?為了減慢該微生物的生長,可以將其保存在較濕潤的環境中6.下列四種生物中,其細胞結構不同于其他幾種的是(??)A.?細菌B.?曲霉C.?蘑菇D.?酵母菌7.“超級細菌”曾一度引起人們關注,超級細菌是指因為抗菌藥物的濫用,使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而出現的具有多重耐藥性質的細菌。圖甲是日本研究人員首次拍攝到的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照片。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形態上分,細菌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圖中的這種超級細菌屬于__________菌。(2)細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生殖,細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8.洗手能否減少手上的細菌數量?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用盛有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進行探究,甲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1)甲同學洗手后在培養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蓋上培養皿蓋。這種將手上少量細菌轉移到培養基上的過程叫做________,設定實驗溫度為28℃的理由是。(2)甲同學設計的實驗并不完善,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減少手上的細菌數量?”,你修改后的實驗步驟是。(3)預測正常情況下的實驗結果是。參考答案例1.C例2.(1)C;(2)A;(3)D;(4)D;(5)B;(6)A例3.(1)細菌(2)B;高溫滅菌(3)B1.D2.D3.B4.D5.C6.C7.B8.C9.(1)D(2)高溫滅菌(3)設置對照10.(1)水分;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2)低溫(0℃以下)環境中新鮮的桔皮不發霉;適宜的溫度(3)低溫干燥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1.B2.D3.D4.C5.A6.A7.(1)桿?(2)分裂8.(1)接種 適宜于細菌的繁殖和生長 (2)洗手前在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中央按上指印,迅速洗手后在另一個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中央上按上同一手指印,將兩裝置分別貼上標簽,同時放到28℃相同的環境中培養,過一段時間觀察 (3)洗手前按上指印的培養裝置中細菌菌落數量多,洗手后按上指印的培養裝置中細菌菌落數量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