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1.科學研究常要用到一些科學方法。下列選項所體現的研究方法中,有一項與其他三項不同,該項是(?? ) 例2.20.下列現象可以作為對應假說(或學說)的證據的是( ) ①如圖的氣球充氣實驗——大爆炸宇宙論 ②我國的中華龍鳥化石——自然選擇學說 ③東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塊構造學說 ④落在澳大利亞的一顆隕石中存在多種氨基酸和有機物——原始生命物質來自外星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3.小樂為了探究SO2氣體濃度對靚葉白掌幼苗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 【查閱資料】①焦亞硫酸鈉(Na2S2O5)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可產生SO2氣體。 ②靚葉白掌是一種對SO2氣體反應敏感的闊葉植物,SO2氣體會使其葉片褪綠變成黃白色。 ③SO2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 【實驗步驟】①裝上圖所示裝置4套并檢查裝置氣密性,分別貼上標簽A、B、C和D;②把4株靚葉白掌植物幼苗按圖示放置在廣口瓶中偏右位置;③用電子天平稱量0.05g、0.10g、0.15g焦亞硫酸鈉三份,各加入10毫升水配置成溶液,分別放入A、B、C裝置的小燒杯中,在D裝置的小燒杯中加入10毫升水;④4套裝置的分液漏斗中各加入10毫升(足量)相同濃度的稀硫酸;⑤同時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滴入稀硫酸,…… 【實驗記錄】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焦亞硫酸鈉(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 (2)本實驗通過改變____________的量來改變裝置中SO2氣體濃度。 (3)為了驗證SO2氣體濃度對靚葉白掌植物幼苗的影響,在實驗中,應觀察和記錄_____________。 (4)實驗室制備,收集干燥的SO2,所需儀器如下。裝置A產生SO2,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口順 序為:a接(??? )接(??? )接(??? )接(??? )接f(填接口字母)。 例4.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果人和自然不能和諧相處,人類可能面臨大量物種消失、能源危機及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科學家為了應對這種變化設計了一種“水上漂浮房”。“水上漂浮房”是由可回收的木材、金屬、塑料、布和其他材料做成,這種浮房設有立體農業園,內有肥沃土壤,種有蔬菜水果,養有家禽等,所需電能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提供。 (1)“水上漂浮房”中所有生物與非生物因素共同構成一個_________。 (2)為提高大棚內果蔬的產量,你認為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3)“漂浮房”上某太陽能路燈,白天兩塊總面積0.25m2太陽能電池板經光照給蓄電池充電,夜晚供一盞“12V,20W” LED燈照明。若該地太陽光照射地面的功率為800J/(m2·s),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為15%,則太陽能電池板光照8小時,可供一盞“12V,20W”LED燈照明_________小時。 (4)漂浮房內的飲水臺,可取水直接飲用。其中的飲用水處理步驟如下圖所示; 步驟①對應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驟③對應的作用是_________。 A.殺菌消毒??????? B.固液分離 ????????C. 吸附雜質 1.科學實驗中,有許多涉及操作上的“先”與“后”的問題,如果把“先”與“后”順序顛倒,就 會影響實驗效果或導致事故的發生。下列描述的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用伏安法測電阻時,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再閉合開關 ? B.?稀釋濃硫酸時,先將濃硫酸倒入燒杯中,后將水沿著燒杯壁慢慢倒入濃硫酸中 ? C.?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先調節細準焦螺旋,后調節粗準焦螺旋 ? D.?實驗室制取氧氣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管移出水面 2.用易于觀察的科學現象來顯示不易觀察的科學事實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這種方法的是(??? ) 3.科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模型法”、“類比法”等科學方法。在下列研究實例中,運用了“類比法”的是(??? ) A.?研究電流時,從分析水流的形成來分析電流的形成 ? B.?溫度的高低是看不見的,我們可以通過液體體積的變化去認識它 ? C.?研究磁場時,用磁感線描述空間磁場的分布情況 ? D.?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系時,保持粗糙程度不變 4.泡菜是我國北方人民廣泛喜愛的一種菜肴,但在腌制過程中,由于一些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會產生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某校自然科學課外研究小組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及其高峰期出現的時間,以及泡菜在加熱煮熟狀態下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選1、2、3號容量相同的泡菜壇,分別加入0.6kg的新鮮蓮花菜;②再在壇中加滿煮沸過的質量分數為10%的NaCl溶液;③封壇前分別測量各壇中液體未加熱和加熱煮沸后亞硝酸鹽的含量;④用水封壇,放在15~20℃環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測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夠食用為止,周期約為16天。所得數據見表1和表2。 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項研究中,要取同樣處置的3只壇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表1、表2中的數據,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項研究的設計存在著一個較明顯的缺陷,你認為是什么?如何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 5.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飛沫傳播。 (1) 下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營寄生生活 B. 僅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C. 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D. 是新冠肺炎的病原體 (2)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先突破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做? ??免疫。 (3)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公共場所可用0.5%的過氧乙酸[化學式為C2H4O3]溶液來消毒,要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0g,應稱取5g過氧乙酸、溶于? ??g水中。 (4)以下是人們在面對“新冠肺炎”時的一些認識,你認為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 A.家庭消毒時,消毒液越濃越好???? B.吸煙、喝酒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C.應經常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和通風?? D.必須每天吃藥,補充人體所需化學物質 (5)在抗疫第一線,衛生部門使用了負壓救護車。所謂負壓,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而且負壓還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等特殊疾病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下列例子中,同樣處于負壓狀態的是( ) A.充完氣的輪胎 ?????B.高空飛行中的飛機機艙 ??????? C.正在工作的吸塵器 ???D.燒煮食物的高壓鍋 6.據統計,全國發生的車禍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為此,杭州市近年 來加大了道路限速監控管理。一種是“定點測速”,即監測汽車在某點的車速;另一種是“區間測速”,就是測算出汽車在某一區間行駛的平均速度。如果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若監測點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輛轎車質量為1.8噸,通過監測點A、B的速度分別為100km/h和110km/h,通過兩個監測點的時間如圖所示。 (1)采用“定點測速”,該轎車通過監測點A、B時_______被判超速。(填“會”或“不會”) (2)采用“區間測速”,這輛轎車在該路段__________被判超速。(選填“會”或“不會”) (3)該汽車的燃料是汽油,在熱機工作過程中做功沖程是將__________能轉化為機械能。 (4)已知車內人員質量為200千克,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50cm2,當車子靜止在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為_____________。 7.從2018年開始,杭州廁所革命在不斷推進,并在人性化、科技化、智能化、生態化等方面實現全面升,建成了一批“智能生態公廁”。 (1)圖甲是某一公廁的臭氧除臭機,它利用臭氧(O3)與發出異味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將其氧化為無毒、無臭的物質(包含氧氣),臭氧和氧氣中氧元素化合價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2)圖乙是某品牌干手器的部分產品參數,按照平均每日300人次使用,平均每人次使用10s鐘計算,配備兩臺此型號干手器,平均一天消耗的電能為_________kwh; (3)圖丙為某一公廁中配備的“智能取紙機”,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短時間內無法重復取紙,有效預防了廁紙的浪費問題。從遺傳學分析,人的外貌差異由___________決定的。人臉識別成功后,電機工作,取紙機出紙,該過程的能量轉化是__________; (4)某智能生態公廁采用微生物降解技術。從生態系統的成分來分析,此項技術通過添加_________對排泄物進行處理,具有零用水、零污染、無臭味等優點,降解物可做有機肥料。 8.細菌的生長繁殖是否受酸堿性影響呢?科學興趣小組找來面包,探究細菌的生長繁殖與酸堿性的關系。在A、B、C三個培養皿中分別加入適量的酸液、蒸餾水、堿液,分別放入一塊等大的面包。 (1)實驗中需要控制的變量有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2)觀察細菌的儀器是顯微鏡,下列有關顯微鏡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和 B.當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時,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裝片需向右上方移動 C.使用高倍鏡觀察時,看到的細菌數目多 D.觀察時,如果視野太暗,可將光圈調大或使用凹面鏡 E.若有甲、乙兩位同學各自制作臨時裝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如圖所示,則甲同學的觀察效果較好,因為在乙的臨時裝片中有氣泡。 (3)下表是興趣小組觀察后記錄的細菌數,“+”的多少表示細菌數量的多少。 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細菌的生長繁殖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酸堿性的影響。 (4)小組成員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細菌都適合在中性環境中生長呢?他們通過查資料獲得甲、乙、丙三種細菌與酸堿性的關系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 A.甲細菌的對酸堿性的適應范圍最廣 B.乙、丙兩種細菌在中性環境中不能生長 C.乙細菌適合在酸性環境中生活 D.不同細菌生活環境對酸堿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9.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環境和能源問題也日益突出,研制清潔能源汽車 已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之一。 (1)傳統汽車的發動機多為汽油機。如圖甲所示,汽油機的排氣沖程是__________(選填序號),此過程會排放出大氣污染氣體;如圖乙所示為某汽油機在工作時的能量分配圖。據圖數據,該汽油機的效率為__________。 (2)氫能源汽車是清潔能源汽車的一個研究方向,但氫的儲存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①目前常用的儲氫方法是金屬儲氫法,如氫化鈣(CaH2)是一種常用的生氫劑,遇水后生成氫氣和一種堿,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2020年《科學》雜志報道,哈佛大學實驗室在超高壓條件下將氫氣轉變為金屬氫(此過程為物理變化),為氫的儲存提供了新方法。金屬氫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寫出一點)。 (3)如圖所示是負排放概念車——“葉子”。其車項上的大葉子能模擬自然界中葉片的光合作用,最終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其中的“負排放”是指該車不但不排放,反而能吸收大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減弱大氣的溫室效應。 10.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飛沫傳播。 (1)下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營寄生生活???????????B. 僅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C. 是一種單細胞生物?????D. 是新冠肺炎的病原體 (2)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先突破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做_______免疫。 (3)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公共場所可用0.5%的過氧乙酸[化學式為C2H4O3]溶液來消毒,要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0g,應稱取5g過氧乙酸、溶于________g水中。 (4)以下是人們在面對“新冠肺炎”時的一些認識,你認為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 A.家庭消毒時,消毒液越濃越好???? B.吸煙、喝酒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C.應經常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和通風?? D.必須每天吃藥,補充人體所需化學物質 (5)在抗疫第一線,衛生部門使用了負壓救護車。所謂負壓,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而且負壓還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等特殊疾病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下列例子中,同樣處于負壓狀態的是(??? ) A.充完氣的輪胎? B.高空飛行中的飛機機艙? C.正在工作的吸塵器? D.燒煮食物的高壓鍋 11.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發展新能源汽車勢在必行,如圖是一款以氫氧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模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標示的物件中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2)氫氣是理想的“綠色能源”除了以燃燒的方式釋放熱能外,它還能通過氫氧燃料電池進行能量轉換,原理如圖二所示,其能量的轉化情況是:____________,這種能量轉換效率高,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氫能源目前還很難普及,請寫出氫能源不能普及的一點原因_______________。 (4)新能源汽車將逐步替代燃油汽車,由此你對科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何感想?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例1.B 例2.D 例3.(1)+4? (2)焦亞硫酸鈉?(3)葉片變成黃白色所用時間 (4) d e c b 例4.(1)生態系統(2)晚上適當降溫或白天增加光照或白天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3)12(4)C;A 1.A 2.B 3.A 4.(1)減少誤差,使結論更可靠 (2)①不同時期泡菜壇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變;④泡菜在加熱煮熟后,亞硝酸鹽含量不變 (3)該項研究的設計存在著一個較明顯的缺陷是:沒有設立對照,改進:需1個與前3個壇同樣大小的泡菜壇,在其內加滿煮沸過的質量分數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應與上述實驗組同時進行檢測。 5. (1)C;(2)特異性免疫(3)995(4)C(5)C 6.(1)不會 (2)會 (3)內能? (4)2×105Pa 7.(1)相同(2)1(3)基因;電能轉化為機械能(4)分解者 8.(1)培養皿所處的環境溫度;酸液、蒸餾水和堿液的體積;培養皿的規格等(合理即可)(2)DE(3)受(4)ACD 9.(1)①25%(2)CaH2+2H2O=Ca(OH)2+2H2;可燃性(3)CO2 10.(1)C(2)非特異性免疫(3)995(4)C(5)C 11.(1)①③ (2)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2H2+O2==2H2O (3)儲存困難等 (4)化學材料的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