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六單元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導入新課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春季學期不得不延期開學,但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依托空中課堂、老師們開展線上直播授課,學生在線下學習,這些得益于什么技術的發展呢? 二戰期間,賓州大學莫奇來博士據美軍方要求,設計了ENIAC用來計算炮彈彈道。它長約30.48米,寬1米,占地170平方米,30個操作臺,重30多噸,耗電量150千瓦,造價48萬美元。包含17468個真空管,7200個水晶二極管,1500個中轉,70000個電阻器,10000個電容器,1500個繼電器,6000個多開關,每秒執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運作了9年之久。ENIAC(埃尼克森)(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一、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建立起來。(2)普及: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第一媒體:以紙質為媒介的報紙第二媒體: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第三媒體:以圖像為媒介的電視“第四媒體”:以數字化的方式存儲、處理和傳播的互聯網大眾傳播媒體的變遷互聯網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互聯網除了造福人類外,也帶來了網絡犯罪等問題,還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網絡帶來的問題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影響?①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會開始出現。②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③傳統產業也借助互聯網提高管理水平,并通過全球營銷和采購擴大市場。④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樂趣。⑤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發生著改變。(1)積極方面:(2)消極方面:互聯網消極影響虛假信息、網絡欺詐、病毒與惡意軟件、色情與暴力、網癮、數據丟失、網絡爆紅、陰謀論、過于公開、過于商業化、黑客攻擊網絡,也給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學生應該怎樣對待網絡?(1)網絡是把“雙刃劍”,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二者都不可忽略。(2)我們要趨利避害。既不能因為它的積極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因素而因噎廢食。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網絡觀,讓網絡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二、婦女地位的提高19世紀中葉,美國發起了女性選舉權運動,首次會議于1848年在紐約州的塞內卡福斯爾舉行。19世紀后半期,婦女選舉權運動在英、美、新西蘭等國壯大起來。最早承認婦女選舉權地位的國家是新西蘭。婦女地位提高的原因和表現1、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2、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婦女的獨立意識增強。3、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的婦女都有了選舉權。4、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婦女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越來越多的婦女擺脫家庭的束縛,參加社會工作。丹麥女首相托寧·施密特尼泊爾首位女總統班達里巴西女總統羅塞夫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活躍在政壇的女性智利第一位女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阿聯酋首位女性聯邦國民議會議長阿邁勒·古拜希新西蘭80后女總理阿德恩德國總理默克爾活躍在政壇的女性受歷史、文化傳統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婦女在許多方面還沒有取得與男性完全平等的權利。實現婦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還需要人類社會不斷努力。面臨的問題《聯合國召開“婦女地位委員會”大會》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婦女的發展與進步,把男女平等作為促進國家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獲得通過,明確提出:“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三、生態與人口問題生態環境問題一般可以分為兩類:(1)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2)城市化和工農業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噪聲污染、農藥污染等環境污染。原因:隨著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環境惡化成為嚴重的問題。大氣污染化學污染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人類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氣中的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生命,但化學污染破壞了臭氧層,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污染和浪費也使有限的淡水資源面臨短缺危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導致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生態平衡。三、生態與人口問題大氣污染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水體污染?海洋污染?固體廢物污染臭氧層破壞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全球主要環境問題根據海溫和山地冰川的觀測分析,估計由于近百年海溫變暖造成海平面上升量約為2~6厘米。其中格陵蘭冰蓋融化已經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2.5厘米。全球冰川體積平衡的變化,對地球液態水量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南極及其他地區冰蓋全部融化,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類將失去立足之地。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土地荒漠化嚴重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發表公報指出: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時至今日,全球僅有森林不足3億公頃。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世界熱帶雨林的面積也在劇減,1999年仍以每分鐘20公頃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2030年世界將無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消失淡水資源短缺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到2025年將有多達35億人面臨缺水。總部位于華盛頓的世界水資源研究所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曾經難以想象的水危機正在變得司空見慣”。危害破壞了生態平衡和人類居住的環境。加劇了資源短缺,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存。環境問題的危害世界人口增長圖人口(億)人口問題1950年,世界人口為25億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億2011年,全球人口達到70億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重視。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哪些問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尖銳。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也構成了新的挑戰。由于發展程度不同,不同國家人口的生存質量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在不少發展中國家,人們的衛生和健康狀況難以迅速改善。同時,耕地和水資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經常導致普遍的饑餓。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與人口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①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努力,認真應對;②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如何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緩解經濟發展與環境和資源的矛盾問題,加強國際合作,加大禁毒和反恐的力度,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定。生態環境危機、核戰爭威脅、人口爆炸性膨脹、資源日益匱乏、國際恐怖主義和貧富差距拉大等等。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生態與人口問題婦女地位的提高影響:1.人類進入“信息時代”2.拓展人類的生活空間3.推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2.女性就業率持續增長1.生態問題:環境惡化、淡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2.人口問題:環境壓力、糧食問題、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表現:1.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婦女有了選舉權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背景:二戰后,__________________的發明和普及;標志:________________以來,____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__________________。影響:1、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____________________;2、推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問題日益凸顯。)(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1、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獲得__________,婦女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2、聯合國先后召開4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提高婦女地位作出了積極的努力;3、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婦女地位的提高)(1、隨著_________的推進,______________成為嚴重的問題2、人類社會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態與人口問題)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1、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樹智《20世紀科技革命與世界歷史進程》一書中,應重點闡釋的是A.瓦特改進的蒸汽機B.法拉第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C.本茨制造的汽車D.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及應用2、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對此應有的認識是①人類面臨著許多挑戰②當今世界并不太平③挑戰與變革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④應充分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1964-1965年在紐約舉行的世界展覽會上,出現了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廣告語:世界太小了。導致“世界太小”的原因是A.兩極格局的結束B.第二次工業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工業革命的影響4、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之處是A.從發明交通工具開始B.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C.電力得到廣泛的應用D.促進生產力的大發展據5、2011年統計:中國、印度、巴西的男性就業率相對較高且走勢穩定,基本上是接近80%的水平,中國女性就業率接近70%,巴西女性就業率為50%,而印度女性就業率為27.7%。以上數據不能說明A.中國女性就業率相對較高B.印度女性就業率相對較低C.巴西男女就業率基本持平D.男性就業率相對高于女性6、2017年6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為發展經濟宣布退出保護全球氣候的《巴黎協定》。吳國盛在《科學的歷程》中寫道:“……在科學成功的背后,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觀點認為科技革命影響了A.人類社會的生態環境B.世界經濟的發展C.國家之間的關系D.人類生活的方便舒適【答案】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背景:二戰后,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標志: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影響:1、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2、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3、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1、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獲得選舉權,婦女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2、聯合國先后召開4次世界婦女大會,為提高婦女地位作出了積極的努力;3、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婦女地位的提高)(1、隨著工業化的推進,環境惡化成為嚴重的問題2、人類社會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是人口過快增長)(生態與人口問題)【習題答案】DCCDCA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十大環境問題.mp4 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課件.pptx 第22課學案.docx 聯合國召開“婦女地位委員會”大會.mp4 計算機博物館濃縮計算機發展歷史.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