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物質科學(一)第課時壓力與壓強知識導引壓強02壓力01公式、改變壓強的方法、相關計算概念、三要素、壓力作用效果流體壓強03液體壓強及特點、氣體壓強的存在及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方向:2.作用點:3.大小:壓力1.1作用在兩個物體接觸面上的力垂直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受力面上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例1 如圖分別是四位同學畫的重力G與壓力F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B1.關于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壓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總是豎直向下的B.壓力是由于物體的重力產生的,所以壓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相等C.壓力的作用點處于物體的重心位置D.壓力的大小有時大于物體的重力,有時小于物體的重力D壓力方向壓力大小壓力大小壓力作用點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壓力作用效果1.21.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設計實驗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選什么材料體現形變?(2)如何改變壓力大小?(3)如何改變受力面積大小?使物體發生形變壓強:p=2.【基礎練】老師要求同學們用身邊的物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綿和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1)小亮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海綿的凹陷程度(2)如圖所示,小亮將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綿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大小相同,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從該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實例中應用該結論的有_____。A.菜刀要經常磨一磨B.書包要用寬的背帶C.汽車限重D.啄木鳥有個堅硬而細長的喙壓力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ABD(3)接下來小亮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他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其中一瓶倒出一些水后正立(或倒立)放在海棉上,觀察其凹陷程度3.【提高題】如圖所示,在進行“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實驗時,某同學完成了圖A、B、C幾次實驗后,又將同一小桌,按如圖D和圖E的方法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1)圖C與圖____、圖____海綿的凹陷程度比較,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如圖D所示,將海綿一端用木塊墊起,仍使小桌靜止。與圖C海綿凹陷程度相比,結果是_______(選填“更大”“一樣”或“更小”)。(3)僅由圖D和圖E能否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關系”的正確結論?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更小BE不能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3.增大壓強的方法: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減小壓強的方法: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壓強:p=4.請說出下圖中改變壓強的方法4.動物的進化會使它們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更適應環境,下列用壓強知識解釋錯誤的是()A.啄木鳥的喙又尖又長——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攝食B.狗的犬齒很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C.鯽魚的身體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水中游行D.駱駝的趾特別寬大——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沙漠行走C改變壓強的方法2.15.海邊灘涂上正在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騎泥馬”比賽。比賽的人們雙手握住泥馬上的橫檔,一只腳跪在泥馬上,另一只腳在灘涂上蹬,泥馬就在灘涂上疾行如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泥馬,增大了人與灘涂的接觸面積,增大了壓強B.使用泥馬,增大了人對灘涂的壓力,增大了壓強C.若將泥馬與灘涂的接觸面積增大,則泥馬下陷的深度更淺D.在泥馬與灘涂的接觸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選擇輕質泥馬不利于比賽C例2[2019·金華麗水]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電動自行車新國家標準,小金買了一輛按新國標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如圖),部分參數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質量為60kg,假定電動自行車在水平騎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終為總重的0.08倍。(g取10N/kg)(1)車輪上刻花紋的目的是_________。(2)小金在水平地面騎行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50cm2,則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生的壓強是多少帕?(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騎電動自行車,勻速行駛10km過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4)若小金騎行過程中電動車以最大功率輸出,勻速行駛時的車速為多少?增大摩擦壓強計算2.2p=6.白色感壓紙受到的壓強達到可測最小值時才變色,且顏色隨壓強變大而變深,大于可測最大值時顏色不再變深,感壓紙A的規格如圖所示。實驗1:用250N的壓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積為0.25cm2,此壓力對A的壓強為_____N/cm2。實驗2:仍用250N的壓力垂直作用在與A規格相同的感壓紙上,要使它變色且顏色深度與實驗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積符合要求?_____(填序號)。①2cm2 ②0.8cm2 ③0.3cm2④0.1cm2 ⑤0.01cm21000②③請分析計算下列問題:(1)該機器人以運行速度勻速行駛5分鐘,行駛的路程有多少米?(2)若該機器人裝載8千克消毒液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008米2,此時該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解:(1)s=vt=1米/秒×5×60秒=300米(2)F=G=mg=(80千克+8千克)×10牛/千克=880牛;p===1.1×103帕 7.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不斷出現在賓館、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被譽為抗疫“智”先鋒的醫用消毒機器人,可在無人環境下自主導航,利用閃蒸技術360°無死角消毒,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某品牌消毒機器人部分參數如下表:1.成因: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液體的流動性→對容器側壁有壓強。2.特點:①②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③同一深度,壓強相等④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⑤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液體壓強3.1P=ρgh例4[2019·杭州]現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狀變化。(1)向管內緩緩注水,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隨著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將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裝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動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當玻璃管移動到管內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時,橡皮膜的形狀是_________(選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試說明理由。P=ρgh例3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質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別倒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體均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樣大C變大變小平面玻璃管內外液體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兩方液體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膜水平表現液體壓強探究液體壓強8.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1)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膜,U形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內水面也出現高度差,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_______法。(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過_____方法可以進行調節(填序號)①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③向U形管內加適量水(3)比較乙、丙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有關;比較丙、丁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有關。液體內部存在壓強轉換②密度深度例5 【提高題】在游泳時,小金發現越往深水區走,越感到胸悶,由此猜想液體內部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有關。于是用液體壓強計對此進行了探究。步驟一: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處,觀察現象;步驟二: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處時,發現金屬盒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步驟三:調整好器材后,重新實驗。在深度5厘米處觀察到現象如圖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處觀察到現象如圖甲B所示。得出結論:同種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請完成下列問題:(1)該實驗過程用到的科學方法有_____(填字母)。A.轉換法 B.控制變量法 C.類比法(2)步驟二中金屬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金反思:只進行兩次實驗就得出結論,結論是不可靠的,還需改變深度、更換液體進行多次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裝置氣密性不好(或裝置漏氣合理即可)獲取普遍規律(或避免偶然性)列舉證明大氣壓存在的現象:大氣壓強產生條件:馬德堡半球實驗大氣壓強3.2處在大氣中的物體例6 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柯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小柯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A.如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B.如圖乙,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C.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D.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D9.某同學用嘴對一小空瓶吸一口氣,空瓶就能“掛”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內氣壓減小了C.瓶外氣壓增大了D.瓶子質量減小了B標準大氣壓:海平面附近的大氣壓,其數值接近于_________Pa。常用氣壓計種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105水銀氣壓計空盒氣壓計拓展:還有其他測量方法嗎?大氣壓強的測量3.2例7 【提高題】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某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固定在墻上的平面鏡、刻度尺、彈簧秤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具體實驗步驟是: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10cm2;②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為0.5N;③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排盡吸盤內空氣;④用彈簧秤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100N;⑤記錄整理數據;⑥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1)以上敘述的實驗步驟中,多余的是_____(填序號)。(2)根據該同學的實驗數據,計算得到的大氣壓值等于______Pa。(3)實驗時,如果拿一個吹風機對著吸盤自上而下吹風(如圖乙),則拉動吸盤時的彈簧秤示數會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N。壓強:p=②1×105小于例8【提高題】興趣小組的同學想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③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④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_____(選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研究對象處于_____狀態。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根據_________的知識可知,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氣壓力與拉力大小相等。活塞靜止二力平衡(2)實驗時同學們發現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果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同學們聯想到去醫院打針的情景,可采取簡單的辦法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_。實驗過程中他們讓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減小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實驗的影響,從而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4)若同學們用圖乙中B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____(選填“A”或“C”)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____。偏小在注射器內裝少量水,再排出空氣(合理即可)減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C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5壓力與壓強學案知識導引壓力及其作用效果例1如圖分別是四位同學畫的重力G與壓力F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1.關于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壓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總是豎直向下的B.壓力是由于物體的重力產生的,所以壓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相等C.壓力的作用點處于物體的重心位置D.壓力的大小有時大于物體的重力,有時小于物體的重力2.【基礎練】老師要求同學們用身邊的物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綿和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1)小亮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2)如圖所示,小亮將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綿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大小相同,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從該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實例中應用該結論的有_____。A.菜刀要經常磨一磨B.書包要用寬的背帶C.汽車限重D.啄木鳥有個堅硬而細長的喙(3)接下來小亮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他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高題】如圖所示,在進行“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實驗時,某同學完成了圖A、B、C幾次實驗后,又將同一小桌,按如圖D和圖E的方法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1)圖C與圖____、圖____海綿的凹陷程度比較,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如圖D所示,將海綿一端用木塊墊起,仍使小桌靜止。與圖C海綿凹陷程度相比,結果是_______(選填“更大”“一樣”或“更小”)。(3)僅由圖D和圖E能否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關系”的正確結論?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壓強4.動物的進化會使它們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更適應環境,下列用壓強知識解釋錯誤的是()A.啄木鳥的喙又尖又長——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攝食B.狗的犬齒很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C.鯽魚的身體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水中游行D.駱駝的趾特別寬大——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有利于沙漠行走5.海邊灘涂上正在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騎泥馬”比賽。比賽的人們雙手握住泥馬上的橫檔,一只腳跪在泥馬上,另一只腳在灘涂上蹬,泥馬就在灘涂上疾行如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泥馬,增大了人與灘涂的接觸面積,增大了壓強B.使用泥馬,增大了人對灘涂的壓力,增大了壓強C.若將泥馬與灘涂的接觸面積增大,則泥馬下陷的深度更淺D.在泥馬與灘涂的接觸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選擇輕質泥馬不利于比賽例2[2019·金華麗水]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電動自行車新國家標準,小金買了一輛按新國標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如圖),部分參數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質量為60kg,假定電動自行車在水平騎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終為總重的0.08倍。(g取10N/kg)(1)車輪上刻花紋的目的是_________。(2)小金在水平地面騎行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50cm2,則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生的壓強是多少帕?6.白色感壓紙受到的壓強達到可測最小值時才變色,且顏色隨壓強變大而變深,大于可測最大值時顏色不再變深,感壓紙A的規格如圖所示。實驗1:用250N的壓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積為0.25cm2,此壓力對A的壓強為_____N/cm2。實驗2:仍用250N的壓力垂直作用在與A規格相同的感壓紙上,要使它變色且顏色深度與實驗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積符合要求?_____(填序號)。①2cm2 ②0.8cm2 ③0.3cm2④0.1cm2 ⑤0.01cm27.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不斷出現在賓館、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被譽為抗疫“智”先鋒的醫用消毒機器人,可在無人環境下自主導航,利用閃蒸技術360°無死角消毒,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某品牌消毒機器人部分參數如下表:請分析計算下列問題:(1)該機器人以運行速度勻速行駛5分鐘,行駛的路程有多少米?(2)若該機器人裝載8千克消毒液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008米2,此時該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流體壓強例3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質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別倒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體均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樣大例4[2019·杭州]現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狀變化。(1)向管內緩緩注水,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隨著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將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裝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動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當玻璃管移動到管內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時,橡皮膜的形狀是_________(選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試說明理由。8.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1)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膜,U形管內水面出現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內水面也出現高度差,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_______法。(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過_____方法可以進行調節(填序號)①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③向U形管內加適量水(3)比較乙、丙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有關;比較丙、丁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有關。例5 【提高題】在游泳時,小金發現越往深水區走,越感到胸悶,由此猜想液體內部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有關。于是用液體壓強計對此進行了探究。步驟一: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處,觀察現象;步驟二: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處時,發現金屬盒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步驟三:調整好器材后,重新實驗。在深度5厘米處觀察到現象如圖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處觀察到現象如圖甲B所示。得出結論:同種液體內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請完成下列問題:(1)該實驗過程用到的科學方法有_____(填字母)。A.轉換法 B.控制變量法 C.類比法(2)步驟二中金屬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金反思:只進行兩次實驗就得出結論,結論是不可靠的,還需改變深度、更換液體進行多次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 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柯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小柯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A.如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B.如圖乙,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C.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D.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9.某同學用嘴對一小空瓶吸一口氣,空瓶就能“掛”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內氣壓減小了C.瓶外氣壓增大了D.瓶子質量減小了例7 【提高題】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某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固定在墻上的平面鏡、刻度尺、彈簧秤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具體實驗步驟是: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10cm2;②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為0.5N;③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排盡吸盤內空氣;④用彈簧秤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100N;⑤記錄整理數據;⑥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1)以上敘述的實驗步驟中,多余的是_____(填序號)。(2)根據該同學的實驗數據,計算得到的大氣壓值等于______Pa。(3)實驗時,如果拿一個吹風機對著吸盤自上而下吹風(如圖乙),則拉動吸盤時的彈簧秤示數會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N。例8【提高題】興趣小組的同學想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③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④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_____(選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研究對象處于_____狀態。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根據_________的知識可知,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氣壓力與拉力大小相等。(2)實驗時同學們發現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果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同學們聯想到去醫院打針的情景,可采取簡單的辦法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_。實驗過程中他們讓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減小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實驗的影響,從而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4)若同學們用圖乙中B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____(選填“A”或“C”)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____。例9 【提高題】取一根吸管,在離吸管末端三分之一處,剪一水平切口P,從切口處折彎吸管,把吸管放進水里,讓切口離水面約2~3cm,用力吹氣,如圖所示,發現切口處有水沿水平方向噴出。請你運用科學知識解釋此現象形成的原因。10.【基礎題】下列四幅圖所呈現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體力學中“流速越大,壓強越小”這一原理的是()A.“德清一號”衛星升空B.C919客機升空C.復興號列車高速行駛D.“蛟龍號”深潛器下潛參考答案:例1B1.D2.(1)海綿的凹陷程度(2)壓力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AD(3)把其中一瓶倒出一些水后正立(或倒立)放在海棉上,觀察其凹陷程度3.(1)BE(2)更小(3)不能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4.C5.C例2(1)增大摩擦6.1000②③7.(1)s=vt=1米/秒×5×60秒=300米(2)F=G=mg=(80千克+8千克)×10牛/千克=880牛;p===1.1×103帕四、例3C例4(1)變大(2)變小(3)平面玻璃管內外液體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兩方液體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膜水平8.(1)液體內部存在壓強轉換(2)②(3)密度深度例5(1)AB(2)裝置氣密性不好(或裝置漏氣合理即可)(3)獲取普遍規律(或避免偶然性)例6D9.B例7(1)②(2)1×105(3)小于例8(1)活塞靜止二力平衡(2)偏小在注射器內裝少量水,再排出空氣(合理即可)(3)減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4)C例9用力往管中吹氣時,切口P處氣體流速增大,壓強減小,杯中水在外界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到切口P處。上升的水在長管氣流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噴出。10.B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壓力與壓強學案.doc 1.5壓力和壓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