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生 (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源又叫發聲體,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是聲源. 2.聲音的傳播條件 (1)聲音靠介質傳播.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傳聲的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 (2)真空不能傳聲. 真空罩里面放鬧鈴的實驗、登月的宇航員無法直接交談的現象都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通過水波來類比聲波. 3.聲速 (1)定義:聲音在介質中每秒傳播的距離叫聲速,用符號v來表示. (2)公式:v=s/t表示聲速,單位是m/s;s表示路程,單位是m;t表示時間,單位是s. (3)常數:15℃空氣中聲速是340m/s. (4)影響因素:介質種類和介質溫度. (5)聲音在傳播時由聲速大處向聲速小處偏折. 4.回聲 (1)當聲投射到距離聲源有一段距離的大面積上時,聲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聲能要反射回來,如果聽者聽到由聲源直接發來的聲和由反射回來的聲的時間間隔超過十分之一秒,它就能分辨出兩個聲音這種反射回來的聲叫“回聲”. (2)當回聲比原聲晚0.1s以上,能分辨出回聲; 當回聲比原聲晚不到0.1s,分辨不出回聲,此時回聲對原聲起加強作用. (3)回聲應用:根據s=vt,可以測距離或測深度 二、耳和聽覺 結構 功 能 外 耳 耳廓 收集聲波 外耳道 聲波進入外耳道后撞擊鼓膜 中 耳 鼓膜 產生振動 鼓室 與咽鼓管連通 聽小骨 骨傳導、放大振動 內 耳 耳蝸 內有聽覺感受器,把振動轉化為聲音信號 前庭 內有位覺感受器 半規管 內有位覺感受器 聽覺的形成: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聽小骨(將聲波擴大并傳導)→耳蝸(接受刺激、產生信息)→聽神經(傳導信息)→大腦(產生聽覺)。 三、聲音的特征 (一)響度 1. 響度:是指感覺到聲音的強弱。 2. 分貝: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分貝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強弱。分貝的符號為 dB。 3. 響度的影響因素 響度的大小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聲源到聽者的距離有關,越遠,響度就變得越小。 (二)音調 1. 音調:指感覺到聲音的高低。 2. 振動的頻率:物體振動有快慢,1 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叫頻率。單位:赫茲。 3. 音調的影響因素: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物體振動越慢,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4. 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 20~20000 赫。低于20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高于 20000 赫茲的聲波叫做超聲波。 (三)音色 1. 音色:是指感覺到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2. 音色的影響因素: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發聲方法不同,發出的音色就不同。 四、噪音及其防控 1. 噪聲:狹義上講凡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所發出的聲音,均屬于噪聲;從聲波對人的干擾講,凡是環境中不需要的聲音都可判定為噪聲。 2. 減弱噪聲的途徑: (1)在聲源處減弱;如無聲手槍、進入市區禁止鳴笛等。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高架橋上的隔音屏。 (3)在人耳接收處減弱。如機場地勤人員戴上耳罩。 例1、下列現象中跟回聲無關的是( ) A.船只利用“聲吶”測定海底中的暗礁 B.雷雨天時聽到轟隆隆的雷聲 C.蝙蝠利用超聲波捕捉蚊蟲 D.夜深人靜時說話特別響亮 例2、聽覺形成的過程是( ) A. 聲波→外耳→中耳→耳蝸 B. 聲波→鼓膜→聽小骨→聽神經 C. 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聽覺中樞 D. 聲波→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 例3、美國貝爾公司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信用卡,它只能對主人的聲音作出反應,其設計的主要依據( ) A. 不同人聲音的響度不同 B. 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 C. 不同人聲音的音調不同 D. 以上三個都是 例4、根據如圖回答: (1)外界聲波經外耳道引起[ ] 振動,并經三塊聽小骨傳遞給[ ] 中的聽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并將興奮通過[ ] 傳遞到大腦皮層上的 中樞產生聽覺。 (2)[ ] 和[ ] 中的位覺感受器,可感受頭部位置的變化。藝術家有時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梵高有一幅畫叫《自己的傷兵》,描繪的是用紗布裹住耳部傷口的自己。這幅畫是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潰的時候,用剃須刀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后畫的。這里的“耳朵“實際上是指耳的哪一部分結構? 沒有了這只耳朵,他的聽力將 ( ) A.喪失 B.減弱 C.不變 D.增強 例5、利用聲吶可以測量海底的深度.若在海面發出超聲波信號 8s 后,接收到海底反射回來的聲波,已知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 1500m/s,求海的深度是多少? 1、某人失聰(沒有聽覺能力)后,經檢查,醫生認為耳的結構沒有損傷。那么發病的可能部位是( ) A.聽神經和聽覺中樞 B.鼓膜 C.中耳 D.內耳 2、用手按在自行車的銅鈴上,無論怎樣用力敲打,鈴聲也不會清脆,這是因為( ) A. 手按在鈴上,聲音傳不出來 B. 手按在鈴上,鈴根本不振動 聽覺頻率/赫 蝙蝠 1000~120000 海豚 150~150000 貓 60~65000 大象 1~20000 C. 手按在鈴上,影響了鈴的正常振動 D. 手按在鈴上,周圍沒有介質 3、 地震時會產生頻率低于20赫的聲波。在遠離地震中心、人無震感的區域,次聲波會引起某些動物的聽覺反應。由下表提供的數據可知,在遠離地震中心的區域,聽覺上有較明顯反應的動物是( ) A. 蝙蝠 B. 海豚 C. 貓 D. 大象 4、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假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且聲速與車速均保持不變)( ) A.汽車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204m B.汽車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68m C.汽車的速度約為26.15 m/s D.汽車兩次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為1.3s 5、根據圖中所給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蝙蝠可以發出頻率為1000Hz的聲音 B.人能聽到蝙蝠發出的所有頻率的聲音 C.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發聲頻率范圍大 D.15Hz的聲音只要響度足夠大,人耳是能聽到的 6、小明在吉他演奏中發現,琴弦發出的音調與弦線的長度、粗細和張力有關.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計做研究,如圖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張力相同. ①若他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 ②若他要研宄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和 兩弦線做實驗.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結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弦線越長,發出的音調越低;弦線越粗,發出的音調越低. (2)請你據圖2判斷,在張力相同的情況下,分別按住A點、B點、C點后撥動琴弦,發出的音調最高的是按住 點,最低的是按住 點. 7、某同學乘坐的汽艇遙對著一座懸崖,他向懸崖大喊一聲,經過6秒聽到回聲. (1)若汽艇靜泊在水面,他離懸崖多遠?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對懸崖駛去,他喊時離懸崖多遠? 1、下列各項中,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雨滴打在窗戶上的“嗒嗒”聲 B.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2、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廓后邊,就會感到前方傳來的聲音變得更大了,這說明耳廓的功能是( ) A. 收集聲波 B. 傳遞聲波 C. 感受外界刺激 D. 感覺位置變化 3、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簌俱寂。探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 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D. 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4、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Dou(1)”“Ruai (2)”“Mi(3)”“Fa(4)”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 )若用棒敲擊瓶子,則音調由低到高相對應的瓶子序號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甲、乙、丙 5、醫生為心臟病患者診斷時,常用聽診器聽患者的心跳,使用聽診器是為了( ) A.增大心臟跳動時的振幅 B.加快心臟跳動時的頻率 C.增強人聽到聲音的響度 D.改善心臟跳動時的音色 6、下面為耳的結構圖,請回答: (1)某同學乘船到大連,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頭暈、目眩、惡心,這是因為內耳中的[5] 和[7] 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導致的。這兩種結構的作用是 。 (2)李晨同學首次乘飛機。在飛機升空過程中,前一段時間他沒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動作),由于氣壓降低,致使鼓室內壓相對增大,[3] 向 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鳴。 (3)挖“耳屎”是不良的習慣,易將圖中的 損傷。聽覺感受器位于圖中的 所指的結構。聽覺形成的部位在 (均填數字)。 (4)老年人耳聾眼花,耳聾一般是傳導性耳聾,是因為 受損不能發揮其正常作用。 (5)明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發炎,后又引起中耳炎,這是為什么? (6)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 或 并同時雙手 ,前者的原因是使[8] 張開,使[3] 內外的 保持 ,以免震破[3] 而失去聽覺。 (7)聽覺產生的過程:外界的聲波經[2] 傳到[3] ,其振動通過[4] 傳到 ,刺激了[6] 內對聲波 ,并將聲音信息通過 給 ,人就產生了聽覺。 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超聲波及其應用 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 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申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學診斷等. (1)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 (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 . (3)探測船發出聲音是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波(超聲波/次聲波),原因是 .此處利用聲波來傳遞 . (4)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山之間的距離,是因為 . 參考答案 例1、D 例2、C 例3、B 例4、(1) 2 鼓膜;5 耳蝸;9 聽覺相關神經;聽覺神經中樞 (2)6 半規管;8 前庭;耳廓;B 例5、6000m 1、A 2、C 3、 D 4、A 5、C 6、(1)長度;a b(2)A、B 7、(1)1020m (2)1050m 1、C 2、A 3、C 4、A 5、C 6、(1)半規管、前庭;判斷位置變化,維持審題平衡變化(2)鼓膜;外 (3)3,6,9 (4)鼓膜或聽小骨 (5)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進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6)張開口;閉嘴;堵耳;8 咽鼓管 ;大氣壓力;平衡 (7)2 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內耳;耳蝸;敏感的感覺細胞;聽覺神經;聽覺神經中樞 7、(1)大于20000Hz ;(2)能量;(3)超聲波;超聲波具有定位性好、穿透能力強的特點(4)月球表面沒有空氣,不能傳播聲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