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時政熱點復習 專題一 北斗閃耀,澤沐八方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習近平充分肯定北斗系統特別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對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對推動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對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6年來,參與北斗系統研制建設的全體人員迎難而上、敢打硬仗、接續奮斗,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時代北斗精神,要傳承好、弘揚好。要推廣北斗系統應用,做好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等后續各項工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北斗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啟動,2000年完成北斗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斗二號系統建設。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標志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斗系統。 1.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什么?(九上P3) 強國富民。 2.中國的騰飛證明了什么道理?(九上P5—11) ①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3.中國夢是什么?(九上P105—106)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4.怎樣實現中國夢?(九上P112—113) 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②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③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5.自信的中國人表現在哪些方面?(P115) ①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②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③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 6.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九上P106) ①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7.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核心、特點是什么?(九上P67—68) ①內涵與核心: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人民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②特點: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8.怎樣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九上P69) ①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②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 9.為什么要堅持創新發展?(九上P14—18) 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 10.我國為什么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九上P20) 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成就: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③不足: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 11.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九上P21—24) 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12.創新精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九上P26) 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 13.創新的時代要求我們怎樣對待知識產權?(創新的時代應注意什么?)(九上P27) 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②尊重創造、保護創新;③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1.為什么要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為什么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 答:①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④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⑤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促進科技進步,有利于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我國科技取得巨大的成就,得益于哪些方面的原因? 答:①改革開放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科技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②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③優秀的科研工作者們發揚了民族精神、創新精神。 3.北斗三號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斷涌現的意義是什么? 答:①有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創新熱情。②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③有利于促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④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⑤有利于把我國建設成創新型國家,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青少年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答:①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②運用創新意識,敢于質疑、善于創新。③積極參加小制作、小發明的活動,把創新熱情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