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二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考點解析☆目標分解a級目標:增大或者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知道大氣壓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深度的定性關系;知道浮力的概念;描述阿基米德原理。b級目標:直接用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進行計算;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系解釋有關的現象;認識物體浮沉條件;運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簡單計算。目標分解:①理解壓強的概念。②大氣壓與生活中的現象解釋,高壓鍋問題。③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的簡單計算。④理解物體浮沉條件⑤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者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考點剖析☆聚焦高頻考點一:理解壓強的概念1.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②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③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象和甲圖中的對比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答】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都等于小桌和砝碼的重力之和,因此壓力相等,故①正確;②甲圖中海綿凹陷的更深一些,因此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故②正確;③甲、乙兩次實驗,壓力相等但是受力面積不同,因此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故③錯誤;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從而改變壓力,還要將小桌腿朝下保證受力面積相等,再和甲圖對比即可,故④錯誤。【關鍵點撥】根據對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的認識分析即可。2.如圖所示,將一截兩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個小氣球,另一端穿過雙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個U形管相連,向一個盛滿二氧化碳的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迅速塞緊橡皮塞。觀察到的現象是(??)A.?氣球沒有明顯變化,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氣球膨脹變大B.?氣球膨脹變大,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氣球又癟下去C.?氣球膨脹后又癟下去,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變D.?氣球比原來更癟了,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水全部進入到錐形瓶中【答案】B【解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從而使錐形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氣球內空氣增多,體積膨脹。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左邊壓強減小,那么左邊的水柱高度上升,右邊高度下降。由于錐形瓶內氣體體積減小,因此壓強會增大,導致氣球內的空氣被擠壓一部分出去,即氣球又癟下去了,故B正確,而A、C、D錯誤。【易錯點】忽略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氣體減少,據此分析判斷。3.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于大氣壓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于大氣壓③噴泉停止時,容器A中的氣壓等于大氣壓④最后若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上述四點說明中,正確的是(??)A.?只有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答】“噴泉實驗”的原理是球體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時,水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球體中,形成“噴泉”,故①錯誤,②正確;當噴泉停止時,內外壓強平衡,此時容器中的氣壓與容器內水的壓強之和,等于外界大氣壓,因此容器內的氣壓小于大企業,故③錯誤;如果最后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因為大氣壓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正確。【解析】液體總是從壓強大的地方流向壓強小的地方,據此結合大氣壓強的知識分析解答。4.端午節,小敏提著一盒粽子去看望長輩時,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壓強最大的是(???)A.?用單手提單繩??????????????????B.?用單手提雙繩??????????????????C.?用雙手提單繩??????????????????D.?用雙手提雙繩【答案】A【解答】小敏提著一盒粽子去看望長輩時,所以手受到的壓力是固定的;比較受力面積即可,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對比四種提法可知,單手提單繩時,手的受力面積最小,則其壓強最大;故A符合題意;【解析】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5.如圖所示,在盛滿水的燒杯中放入一個塑料小球,小球最終靜止在水面上,那么與放入小球前相比,燒杯底受到水的壓強將(??)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答案】C【解答】原來燒杯盛滿水,放入小球后,水會溢出,但水面的高度不變;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不變。【分析】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液體壓強與深度和密度有關,分析小球放入前后水面高度的變化對壓強的影響即可。6.某同學利用小桌、砝碼、泡沫塑料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是通過________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可以選用________兩次實驗;(3)由甲、乙兩圖所示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________。【答案】(1)泡沫塑料形變程度(凹陷程度)(2)乙丙(3)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解答】(1)該實驗是通過泡沫塑料形變程度(凹陷程度)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比較控制壓力相等而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因此可以選用乙丙;(3)甲和乙中,接觸面積相同,但是乙圖中小桌上有砝碼,因此壓力大,那么得到結論: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解析】(1)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控制相同的因素和改變的因素,進而確定對照實驗;(3)分析甲和乙兩圖中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然后根據控制變量法描述實驗結論。考點二:大氣壓與生活中現象解釋以及高壓鍋問題1.拔火罐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正常情況下,人體皮膚內外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的。拔火罐時先用火將罐里的空氣加熱,然后迅速將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膚上,冷卻后罐內的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罐子就會吸附在皮膚上。人體血液因體內壓強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內壓強而聚集在皮膚處,可觀察到皮膚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圓形的血印。【答案】相等;小于;大于【解答】(1)正常情況下,人的皮膚保持平整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皮膚內的壓強與皮膚外的壓強是相等的;(2)拔火罐時先用火將罐里的空氣加熱,然后迅速將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膚上,冷卻后皮膚向罐內凸起,那么罐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罐子就會吸附在皮膚上。人體血液因體內壓強大于罐內壓強而聚集在皮膚處,可觀察到皮膚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圓形的血印。【解析】(1)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比較皮膚內外壓強的大小關系;(2)皮膚總是向壓強減小的方向凸起,據此比較罐內氣壓和血液壓強大大小。2.在五一游藝晚會上,陳思同學演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排在一條線上的三個碗,中間碗內放一個乒乓球,當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氣,乒乓球將(??)A.?仍靜止??????????????????????????B.?運動到左碗??????????????????????????C.?運動到右碗???????????????????D.?無法確定【答案】C【解答】當用小管向乒乓球斜上方吹氣時,碗口上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乒乓球受到一個向上的壓力差,所以會上升。當乒乓球上升后,其右側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左側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所以乒乓球受到一個向右的壓力差,那么它會運動到右側,故A、B、D錯誤,而C正確。【解析】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分析即可。3.如圖為醫院為病人輸液的部分裝置,圖中A為輸液瓶,B為滴壺,C為進氣管,C與大氣相通。則在輸液過程中液體勻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不變;②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隨液面的下降而增大;③在瓶中藥液輸完以前,滴壺B中的氣體壓強保持不變;④滴壺B中的氣體壓強隨A中液面的下降而減小。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答】當藥液勻速下滴時,輸液瓶口的壓強始終等于一個標準氣壓,即p大氣=p內+p液;當瓶A中的液面下降時,p液減小,那么p內增大,即A上方氣體壓強增大,故①錯誤,②正確;在瓶中藥液輸完之前,滴壺中的液面高度不變,即液體壓強不變;根據B中的氣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的和保持不變可知,B內上方氣壓也保持不變,故③正確,④錯誤。【關鍵點撥】當藥液勻速下滴時,輸液瓶口的壓強始終等于一個標準氣壓,即p大氣=p內+p液;4.小金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打開天窗,其它車窗關閉,空氣通過天窗流動的方向是________(選填“車內→車外”或“車外→車內”),原因是________。為防止車輪打滑,小金想在汽車尾部裝上尾翼,其剖面如圖乙、丙所示,則尾翼安裝方向應是圖________所示。【答案】車內→車外;車外空氣的流速大與車內,使車內氣壓大于車外;丙【解答】(1)小金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打開天窗,其它車窗關閉,空氣通過天窗流動的方向是車內→車外,原因是:車外空氣的流速大與車內,使車內氣壓大于車外。(2)為了防止車輪打滑,需要安裝尾翼增大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即空氣對尾翼產生向下的壓力。因為尾翼曲面上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平面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所以此時尾翼的曲面必須朝下安裝。【難點點撥】曲面上空氣流速大,平面上空氣流速小,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尾翼產生壓力的方向,進而確定它的安裝方式。5.高壓鍋是應用液體沸點會隨著氣壓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設計的,如圖為水的沸點跟氣壓的關系圖象。已知高壓鍋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12mm2,限壓閥的質量為72g。請你通過計算并對照圖來判斷;用該高壓鍋燒水,水溫最高可以達到多少?(大氣壓值取1.0×105Pa)【答案】限壓閥的自重對排氣孔產生的壓強;鍋內的最大壓強:p內=p大氣+p自重=105Pa+0.6×105Pa=1.6×105Pa。根據圖像可知,此時鍋內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為115℃。【解析】首先根據壓強公式計算限壓閥的自重對排氣孔產生的壓強,再根據p內=p大氣+p自重計算高壓鍋內的壓強,最后根據圖像確定鍋內的最高水溫。考點三: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的簡單計算1.如圖所示三個容器,若都裝入相同質量的酒精,則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A.?一樣大?????????????????????????????????B.?A最大?????????????????????????????????C.?B最大?????????????????????????????????D.?C最大【答案】B【解答】三個容器內酒精質量相等,根據G=mg可知,那么酒精的重力相等。A容器下口大,那么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B容器粗細相同,那么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C容器下口小,那么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因此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大的是A。【解析】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容器的形狀有關。如果容器上下粗細一致,那么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重力;如果下口大,那么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液體重力;如果下口小,那么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小于液體重力,據此分析判斷。2.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從虛線處將其沿豎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兩塊,則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甲、P乙的大小關系是(???)A.?P甲大于P乙????????????????????????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D.?無法判斷【答案】B【解答】根據公式p=ρgh可知,甲乙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只與密度和高度有關,與底面積的大小無關,因此壓強相等。【解析】對于密度均勻、粗細一致的柱體,它對地面的壓強為:。3.同學們在進行估測大氣壓實驗時,首先讀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長度為L;然后按照如圖所示的過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圖沒有蓋上橡皮帽、乙圖在排盡空氣后蓋上了橡皮帽),剛好拉動活塞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是F1和F2。下列計算式正確且最接近真實值的是(???)A.?F1LV???????????????????????????????B.?F2LV???????????????????????????????C.?(F2+F1)LV???????????????????????????????D.?(F2?F1)LV【答案】D【解答】甲:注射器沒有蓋上橡皮帽,此時活塞內外的大氣壓力相互抵消。此時它受到測力計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F1;乙:注射器蓋上橡皮帽,抽盡空氣,那么活塞受到測力計左的拉力,大氣向右的壓力和向右的摩擦力,那么F2=F大氣+f,因此注射器活塞上受到的大氣壓力為:F大氣=F2-f=F2-F1;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那么大氣壓強的數值為;。【解析】根據二力平衡的原理對甲、乙兩圖進行受力分析,進而計算出大氣壓力的數值。根據圓柱體的體積公式V=SL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最后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大氣壓強的數值。4.如圖,一塊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3,在板A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對桌面的壓強不變???????????????????????????????????????B.?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C.?A對桌面的壓力不斷變小???????????????????????????????D.?A對桌面的壓強不斷減小【答案】B【解答】當木板在桌面上時,桌面受到的壓力由木板的重力產生。因為木板的重力保持不變,所以木板移動時,它對桌面的壓力保持不變。當木板移動后,受力面積減小,根據公式可知,木板對桌面的壓強增大,故B正確,而A、C、D錯誤。【解析】【分析】根據F=G分析木板對桌面壓力的變化,根據壓強公式分析壓強的大小變化。5.如圖所示,幾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關于比較甲、乙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大小,下列說法(??)A.?甲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乙圖大?????????????????????????B.?乙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甲圖大C.?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相等????????????????????????????????D.?無法確定【答案】C【解答】條形磁鐵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重力相等;將疊放的磁鐵看作一個整體,那么它們對地面的壓力都等于重力之和,即F=G總,故C正確,而A、B、D錯誤。【解析】水平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上面所有物體的重力之和,即F=G總,據此判斷即可。6.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桶,在桶蓋上插上一根細長的直管,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直管子里灌水。結果只用了幾杯水,就把桶裂了,桶里的水就從裂縫中流了出來。(1)幾杯水灌進去后,桶便被壓裂的原因是________?;(2)直管的橫截面積為3cm2,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約為1.15×105Pa,若一杯水約500mL,請計算估測帕斯卡倒了幾杯水(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液=ρgh);(3)如果選用鹽水做該實驗,所需鹽水的體積應該________(選填“增多”或“減少”)。【答案】(1)水的壓強超過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圍(2)水柱的高度;注入水的體積:V=Sh=1150cm×3cm2=3450cm3;加入水的杯數:。(3)減少【解答】(1)幾杯水灌進去后,桶便被壓裂的原因是:水的壓強超過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圍;(2)水柱的高度;注入水的體積:V=Sh=1150cm×3cm2=3450cm3;加入水的杯數:。(3)直管上下粗細一致,因此水柱對木桶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據公式可知,當鹽水和水的重力相同時,鹽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鹽水的體積比水減少。【解析】(1)將水的壓強和木桶的承受能力進行比較即可;(2)首先根據p=ρ液gh計算出水柱的高度,然后根據V=Sh計算加入水的體積,最后根據計算倒入水的杯數;(3)直管上下粗細一致,因此水柱對木桶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然后根據進行比較即可。考點四:理解物體浮沉條件1.小明在寵物店買了淡水熱帶魚,為方便帶回家,商家將魚放在裝有水的輕薄的塑料袋里。如果小明將裝著魚且沒有打開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家里的淡水魚缸中,則下圖中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A.??????B.???????????C.???????????D.?【答案】B【解答】當塑料袋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而塑料袋內水的重力為:G=ρ水gV';因為V>V';所以F浮>G;那么塑料袋在水中漂浮,最終塑料袋受到的浮力F浮'=G;即:ρ水gV排'=ρ水gV';因此:V排'=V;那么塑料袋內外的水面相平。【解析】假設裝有魚的塑料袋在水里完全浸沒,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確定最終塑料袋所處的狀態,并對塑料袋內外的水面高度進行判斷即可。2.假如地球的引力減小一半,即g減小一半,那么對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來說,它所受的浮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與原來相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船受到的浮力不変.?船的吃水深度也不變????????????B.?船受到的浮力減小,船的吃水深度也減小C.?船受到的浮力減小,船的吃水深度不變???????????????D.?船受到的浮力不變,船的吃水深度減小【答案】C【解答】根據公式G=mg可知,當g減小一半時,物體的重力G變為原來的一半;該船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浮=G;因此當g減小一半時,它受到的浮力也減小;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減小到原來的一半,g減小到原來的一半,那么船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因此船的吃水深度不變。【解析】(1)當物體漂浮在液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據此分析浮力的變化;(2)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判斷船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進而確定船的吃水深度的變化。3.如圖所示,有一個中間均勻分布著四個相同空心圓的塑料球,在水下恰好能夠懸浮,若沿圖中實線位置將其分割成不等大的兩部分,則(??)A.?兩部分仍然懸浮B.?兩部分都下沉C.?左邊部分上浮、右邊部分下沉D.?左邊部分下沉、右邊部分上浮【答案】D【解答】原來塑料球在水中懸浮,那么它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如果從球的正中間切開,球的質量減半,空心體積減半,實心體積減半,因此平均密度不變,還是懸浮。如圖片所示,左邊:實心體積大于原來的一半,而空心體積等于原來的一半,相當于實心部分密度變大,在水中下沉;右邊:實心體積小于原來的一半,而空心體積等于原來的一半,相當球的平均速度變小,在水中上浮。【關鍵點撥】根據浮沉條件判斷即可。4.下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A【解答】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當浮力增大時,人排開水的體積肯定在不斷增大。根據圖片可知,在從①→②的過程中,人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從②→③→④,人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從④→⑤,人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因此運動員受到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①→②,故A正確,而B、C、D錯誤。【解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增大時人排開水的體積變化規律即可。5.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答案】D【解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大,而質量不變,根據公式可知,氣泡的密度變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水的密度不變,氣泡排開水的體積變大,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斷變大,故D正確,而A、B、C錯誤。【解析】首先確定上升過程中氣泡的體積變化,然后根據分析氣泡的密度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受到浮力的變化。6.如圖所示,在一個一端開口的U形管內裝有水,管的左端封閉著一些空氣,水中有一只小試管浮在水面,小試管中也封閉著一些空氣。向右管中注入水,則小試管相對左管內的水面變化情況(???)A.?小試管將上浮????????B.?小試管將向下沉一些????????C.?小試管將先向下沉一些,再上浮????????D.?無法判斷【答案】B【解析】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排開液體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圖示U形管,左端小試管受到浮力漂浮,當右側注水后,左端氣體受到的壓力增加,小試管內空氣被壓縮,由于小試管仍需漂浮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重力。據此可判斷出小試管的浮沉情況。【解答】圖示U形管,左端小試管受到浮力漂浮,當右側注水后,左端氣體受到的壓力增加,小試管內空氣被壓縮,由于小試管仍需漂浮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重力,所以小試管將向下沉一些,增加排開液體的體積,使浮力增加,B選項正確。A、C、D錯誤。7.在一個大型平底燒瓶濕潤的泥沙中插上幾枝新鮮的枝條和一支盛有適量NaOH溶液的試管,燒瓶口緊包一個氣球,使燒瓶懸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圖)。黑暗環境下隔天觀察,最終可以發現燒瓶的浮沉情況怎么樣?請解釋其中原因。【答案】沉底,剛開始燒瓶懸浮于玻璃缸中,燒瓶受到的浮力剛好等于其重力。(1)黑暗條件下該植物在燒瓶中只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被瓶中的NaOH溶液吸收,(3)使得瓶內氣體總體積減小,排開液體體積減小,浮力則減小。(4)燒瓶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5)則燒瓶沉到缸底。【解答】沉底,剛開始燒瓶懸浮于玻璃缸中,燒瓶受到的浮力剛好等于其重力。(1)黑暗條件下該植物在燒瓶中只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被瓶中的NaOH溶液吸收,(3)使得瓶內氣體總體積減小,排開液體體積減小,浮力則減小。(4)燒瓶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5)則燒瓶沉到缸底。【解析】首先根據浮沉條件,確定開始時燒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然后根據植物的呼吸作用確定燒瓶內氧氣量的變化,再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確定燒瓶內氣體體積的變化,接下來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確定燒瓶受到浮力的變化,最后再根據浮沉條件確定燒瓶的運動狀態。考點五: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者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1.將四個形狀不同、高度均為L的實心金屬塊,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L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時水未溢出。四個實驗中與左下圖所描繪的浮力大小F與金屬塊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一致的是(???)A.???????????????????????B.???????????????????????C.???????????????????????D.?【答案】A【解答】根據左下角的圖像可知,浮力雖然在不斷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不同。在開始的時間內,浮力增大的較快,后來浮力增大的較慢,因此V排的變化是先較快增大,再較慢增大。A.當圓球勻速進入水中時,在浸入一半體積前,V排增大的較快,在浸入一半體積后,V排增大的較慢,故A正確;B.長方體勻速浸入水中時,V排增大的速度相同,故B不合題意;C.圓臺勻速浸入水中時,V排增大的速度一直在減小,故C不合題意;D.沙漏狀物體勻速浸入水中時,V排開始增大的速度在減慢,后來增大的速度在加快,故D不合題意。【解析】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浮力與V排成正比,即F浮與h的變化規律與V排和h的變化規律相同。2.面積很大的水池,水面上浮著一邊長為a,質量為m的正方體均勻木塊,開始時木塊靜止,如圖甲。現用力F將木塊勻速下壓,運動時,F隨深度H變化如圖乙,則下列正確的是(????)A.?正方體木塊的密度為水的B.?在木塊勻速下沉過程中,F最大值是?C.?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重力對木塊做功是D.?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F對木塊做的功是【答案】C【解答】A.木塊的體積:V木=a3,由圖可知:木塊漂浮,F?浮=G木??∵木塊底面深度H為a時,壓力為0,則浸沒在水中的體積為a×a×a=a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ρ水gV排=ρ水g(V木),則ρ水gV排=ρ木gV木ρ水g(a3)=ρ木ga3∴ρ木=ρ水:故A錯誤。B.木塊漂浮時:F浮=G木=ρ水g(a3),即ρ水ga3=G木木塊浸沒時:F浮'=ρ水ga3?∵木塊浸沒時:F浮'=F壓+G木?∴手對木塊的壓力(最大壓力)F壓=F浮'-G木=G木-G木=G木=mg,故B錯誤。C.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由圖可知物體重心下降了a,重力做功為W=G木h=mg×a=mga,故C正確。?D.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F勻速下壓,力勻速增大,到浸沒時最大為Fmax=mg,所以F對木塊做功是W'=×mg×a=mga,故D錯誤。3.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答案】D【解答】(1)當物體浸在水中時,它會受到浮力;由于鋁塊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根據F=G-F浮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斷減小;(2)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鋁塊受到的浮力和它對水的壓力相等,而這個壓力會傳遞到燒杯底部。因為鋁塊受到的浮力在不斷增大,所以燒杯底部增加的壓力在不斷增大。根據F示數=G杯+G水+F壓可知,臺秤的示數在不斷增大。【解析】(1)當物體浸在水中時,它會受到浮力,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鋁塊受到浮力的變化,再根據F=G-F浮判斷測力計示數的變化;(2)臺秤的示數等于上面物體對它的壓力;首先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確定鋁塊對水的壓力變化,從而確定燒杯底部壓力的變化,最后根據F示數=G杯+G水+F壓分析即可。4.小剛家里養了幾條金魚,一天,他看到一條體積約為50厘米3的金魚停在水下20厘米處,這時金魚受到水的浮力約是________N。過了一會兒,金魚游到水下30厘米處,這時(忽略體積變化)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0.5;不變【解析】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計算金魚受到的浮力,且判斷浮力是否發生改變。【解答】這時金魚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50×10-6m3)=0.5N;雖然金屬的深度增大,但是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5.如圖甲,有一輕質桿,左右各掛由同種金屬制成、質量分別為m1和m2(m1>m2)的實心物塊后恰好水平平衡。(1)求左右懸掛點到支點O的距離L1與L2之比________。(2)將兩物分別浸沒于水中(如圖乙),桿將會________(選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試通過推導說明。【答案】(1)m2/m1(m2:m1)(2)仍然平衡,根據可知同種金屬制成的實心物塊的體積分別為:,;當浸沒水中后,實心物塊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1=ρ水gV排1=ρ水gV1=ρ水g×,F浮2=ρ水gV排2=ρ水gV2=ρ水g×;輕質桿左右兩邊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G1﹣F浮1=m1g﹣ρ水g×=m1g(1﹣),F2=G2﹣F浮2=m2g﹣ρ水g×=m2g(1﹣),則:F1L1=m1g(1﹣)L1,F2L2=m2g(1﹣)L2,由于,m1gL1=m2gL2,所以,F1L1=F2L2;即:杠桿仍然平衡。【解答】(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G1L1=G2L2;m1gL1=m2gL2;那么:m1L1=m2L2;解得:;(2)根據??可知,同種金屬制成的實心物塊的體積分別為:?,??;?當浸沒水中后,實心物塊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1=ρ水gV排1=ρ水gV1=ρ水g×??;F浮2=ρ水gV排2=ρ水gV2=ρ水g×??;輕質桿左右兩邊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G1﹣F浮1=m1g﹣ρ水g×??=m1g(1-??);F2=G2﹣F浮2=m2g﹣ρ水g×??=m2g(1-??);則:F1L1=m1g(1﹣??)L1;F2L2=m2g(1﹣??)L2;由于m1gL1=m2gL2,所以,F1L1=F2L2;即:杠桿仍然平衡。6.如圖甲,水平升降臺上有一圓柱形容器,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現將一實心正方體M(不吸水)懸掛在不可伸縮的細繩下端(細繩體積忽略不計),使M浸沒水中并剛好與容器底接觸但不產生壓力,現使升降臺勻速下降,圖乙是繩的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1)在t1和t2時刻,M所受浮力分別為F浮1、F浮2,則?F浮1________F浮2(選填“>”、“<”或“=”)。(2)求物體M的密度。(3)當繩子的拉力為0.63N時,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答案】(1)>(2)G=0.81Nm===0.081kgF浮=G-F拉=0.81N-0.54N=0.27N∵浸沒∴V排=V物∴F浮=ρ液gV排=ρ液gV物V物===2.7x10-5m3ρ===3×103kg/m3(3)F浮'=G-F拉=0.81N-0.63N=0.18N=2:3設正方體邊長為a,上表面距離水面高度為hV物=2.7x10-5m3=a3a=0.03mh=·h=0.01m【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t1時刻的拉力小于t2時刻的拉力,根據F浮=G-F可知,t1時刻的浮力大于t2時刻的浮力,即F浮1>F浮2;(2)根據乙圖可知,當物體完全出水后拉力F=0.81N,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得到,物體M的重力G=F=0.81N;那么物體M的質量為:?;當物體M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拉力為0.54N,那么此時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81N-0.54N=0.27N;∵因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所以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即V排=V物;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V物得到: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3)當繩子的拉力為0.63N時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81N-0.63N=0.18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浮力與V排成正比,得到:?;因為V物=V排'+V露,那么:;設正方體邊長為a,上表面距離水面高度為h,那么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與物體的邊長之比:;根據V物=2.7x10-5m3=a3得到物體M的邊長a=0.03m;那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考點過關☆專項突破考點一:理解壓強的概念1.如圖所示,關于下列四個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拔罐”既能說明大氣有壓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B.?某同學進行馬德堡半球實驗時,選用不同直徑的半球,拉開半球所用的力相等C.?圖中的自制氣壓計,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增大D.?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氣壓【答案】A【解答】A.“拔罐”時,皮膚向外突起,說明瓶內的氣壓小于人體內的壓強,即人體內也有壓強,故A正確;B.半球的直徑越大,受力面積S越大,根據公式F=pS可知,當大氣壓強相等時,受到的大氣壓力越大,自然拉開半球用的力就越大,故B錯誤;C.瓶內水柱升高,那么水柱的壓強增大,根據p內=p大氣+p水可知,大氣壓強減小,故C錯誤;D.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抗生素利用的是手對活塞的推力,與大氣壓強無關,故D錯誤。2.下面對生活中的場景所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用吸管喝飲料是由于人嘴的吸力作用B.?圖乙中寬的書包肩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圖丙中窗外的風使窗簾向外飄起,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D.?圖丁中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答案】A【解答】A.圖甲中用吸管喝飲料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圖乙中寬的書包肩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B正確不合題意;C.圖丙中窗外的風使窗簾向外飄起,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圖丁中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故D正確不合題意。考點二:大氣壓與生活中現象解釋以及高壓鍋問題1.將燒瓶內的水加熱至沸騰后移去火焰,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如圖所示。觀察到燒瓶內的水又沸騰起來,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的沸點降低????B.?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的沸點升高C.?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水的沸點降低????D.?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水的沸點升高【答案】A【解答】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燒瓶內氣體溫度降低,體積縮小,壓強減小,于是水的沸點降低。由于水的溫度高于沸點,所以水會重新沸騰起來,故A正確,而B、C、D錯誤。2.下列各種現象與其涉及知識之間的關系中,不正確的是(???)選項現象涉及知識A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氣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B水下潛水艇能夠上浮液體的壓強和深度的關系C高山上不易將飯煮熟沸點和氣體壓強的關系D氫氣球到高空會破裂大氣壓和海拔高度的關系A.?A???????????????????????????????????????????B.?B???????????????????????????????????????????C.?C???????????????????????????????????????????D.?D【答案】B【解答】A.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來源于機翼上下表面由于空氣流速不同而產生的壓力差,原理就是氣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故A正確不合題意;B.水下潛水艇能夠上浮,是因為壓縮空氣將水艙中的水排出后,使潛水艇的重力小于浮力實現上浮,與液體的壓強和深度的關系無關,故B錯誤符合題意;C.高山上不易將飯煮熟,是因為高山上大氣壓強低,而水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原理是沸點和氣體壓強的關系,故C正確不合題意;D.氫氣球到高空會破裂,因為高空氣壓小,氫氣球不斷膨脹,最終超過限度而爆炸,原理是大氣壓和海拔高度的關系,故D正確不合題意。3.下面對生活中的場景所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用吸管喝飲料是由于人嘴的吸力作用B.?圖乙中寬的書包肩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圖丙中窗外的風使窗簾向外飄起,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D.?圖丁中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答案】A【解答】A.圖甲中用吸管喝飲料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圖乙中寬的書包肩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B正確不合題意;C.圖丙中窗外的風使窗簾向外飄起,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圖丁中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故D正確不合題意。4.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于大氣壓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于大氣壓③噴泉停止時,容器A中的氣壓等于大氣壓④最后若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上述四點說明中,正確的是(??)A.?只有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答】“噴泉實驗”的原理是球體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時,水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球體中,形成“噴泉”,故①錯誤,②正確;當噴泉停止時,內外壓強平衡,此時容器中的氣壓與容器內水的壓強之和,等于外界大氣壓,因此容器內的氣壓小于大企業,故③錯誤;如果最后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因為大氣壓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正確。5.某小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實驗:(1)塑料瓶裝的牛奶,被喝光后,再用力吸一下,牛奶瓶會變癟,該實驗說明了________的存在。(2)如圖所示,將一個完好的空塑料瓶橫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個小紙團放在瓶口處,正對著瓶口用力迅速吹氣,此時小紙團將會________(選填“飛出瓶外”、“原地不動”或“進入瓶中”)。【答案】(1)大氣壓(2)飛出瓶外【解答】(1)塑料瓶裝的牛奶,被喝光后,再用力吸一下,牛奶瓶會變癟,該實驗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2)將一個完好的空塑料瓶橫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個小紙團放在瓶口處,正對著瓶口用力迅速吹氣,瓶口出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而瓶子內空氣流速小壓強大,于是產生向外的壓力差,因此此時的小紙團將會飛出瓶外。考點三: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的簡單計算1.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裝滿豆漿的密閉杯子,以下列四種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積是下表面面積的2倍,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大小分別是p甲、p乙、p丙、p丁,則(???)A.?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答案】C【解答】設一個杯子的總重力為G,甲的底面積為S,那么甲桌面受到的壓強:;乙桌面受到的壓強:;丙桌面受到的壓強:;丁桌面受到的壓強:;因此壓強的大小關系為:p乙<p甲=p丁<p丙。2.某同學自己設計了一個粗略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把兩個橡膠皮碗對在一起,用力擠出中間的空氣,如圖所示.把皮碗懸吊起來,在皮碗下掛重物,逐漸增加所掛的重物,測出最多能掛的物重G,再測出此時皮碗的直徑d,皮碗自重忽略不計.則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大氣壓P的公式是(???)A.????????????????????????B.?????????????????????????C.????????????????????????D.?【答案】C【解答】當皮碗剛剛被拉開時,它受到的大氣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F=G;皮碗的受力面積為:;那么大氣壓強。3.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圖所示,某餐廳的送餐機器人的質量為40kg,它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1m2。(1)求送餐機器人的重力;(2)若送餐機器人托著3kg的物體,求此時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答案】(1)送餐機器人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2)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F=G總=m總g=(40kg+3kg)×10N/kg=430N;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4.杠桿在工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如圖為某杠桿示意圖,物體C為邊長為50cm的正方體,其質量為65kg,杠桿AB可繞O點轉動,AO:0B=2:1,一個體重為600N的人用豎直向下的力拉繩子,對杠桿B端產生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且物體C對地面的壓強為2000Pa,杠桿自重、繩重及摩擦均不計。(1)地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是多少?(2)人對繩子的拉力是多少?(3)若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積為400cm2,則人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答案】(1)正方體的底面積S=a2=(0.5m)2=0.25m2;物體C對地面的壓力為:F=pS=2000Pa×0.25m2=500N;物體C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C的支持力為相互作用力,因此地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F支持=F=500N;(2)物體C對A端的拉力FA=GC-F支持=65kg×10N/kg-500N=150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FA×OA=FB×OB;150N×2=FB×1;解得:FB=300N;(3)人對地面的壓力F人壓=G人-FB=600N-300N=300N;人對地面的壓強。考點四:理解物體浮沉條件1.將一個小球放入裝有少量水的燒杯中,小球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向杯中緩緩倒入水,直至小球在如圖乙所示位置靜止,此時小球露出水面的體積與圖甲中小球露出水面的體積相同,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乙中小球所受浮力大于圖甲中小球所受浮力B.?圖乙中水對杯底的壓強大于圖甲中水對杯底的壓強C.?圖乙中小球所受重力與小球所受浮力是平衡力D.?圖甲中小球只受兩個力的作用【答案】A【解答】A.同一小球體積不變,因為甲和乙中露出水面的體積相同,所以它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圖乙和圖甲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故A錯誤符合題意;B.根據圖片可知,乙中水面高度大于甲中水面高度,即h乙>h甲;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圖乙中水對杯底的壓強大于圖甲中水對杯底的壓強,故B正確不合題意;C.因為圖乙中小球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平衡力,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圖甲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也是平衡力,因此它只受兩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不合題意。2.如圖所示,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水母身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腺,腺能產生一氧化碳改變自身體積,從而能在水中上浮與下沉。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水母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B.?處于懸浮的水母體積變大時會上浮C.?水母在下沉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變大??????????????????D.?水母漂浮時比沉在水底時排開的水要少些【答案】D【解答】A.水母漂浮時,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客棧,此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B.處于懸浮的水母,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當體積變大時,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會增大,即浮力大于重力,因此水母此時會上浮,故B正確不合題意;C.水母在下沉過程中,在水中的深度不斷增多,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它受到水的壓強變大,故C正確不合題意;D.水母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因此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大于下沉時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水母漂浮時比沉在水底時排開的水要多些,故D錯誤符合題意。3.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雞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鑒別其是否新鮮。為了驗證其真實性,小亮買了些新鮮雞蛋,并拿其中一顆進行實驗。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雞蛋沉入水底(如圖甲),取出雞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時雞蛋漂浮在水面(如圖乙),看來網傳是真的。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乙圖中雞蛋漂浮,浮力等于重力????????????????????????B.?甲乙兩圖中的雞蛋重力不會發生改變C.?甲圖中雞蛋沉底,浮力小于重力????????????????????????D.?雞蛋放置50天后漂浮,主要是因為雞蛋密度變小【答案】B【解答】乙圖中雞蛋漂浮,根據浮沉條件可知,此時浮力和重力相等,故A正確不合題意;在甲圖中,雞蛋沉底,那么浮力小于重力;在乙圖中,雞蛋上浮,那么浮力大于重力。因為雞蛋的體積不變,那么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即受到的浮力不變,因此雞蛋的重力減小了,故B錯誤符合題意;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甲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故C正確不合題意;雞蛋上浮后,雞蛋的重力減小,而體積不變,根據可知,雞蛋的密度減小了,故D正確不合題意。4.半潛船可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浮于海面(如圖甲);裝載時需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圖乙);待貨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力減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貨物裝載(如圖丙).半潛船在甲、乙、丙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1、F2、F3,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F1>F3>F2???????????????????????B.?F2>F3>F1???????????????????????C.?F3>F1>F2???????????????????????D.?F3>F2>F1【答案】B【解答】解:據圖可知,乙圖中半載船排開水的體積最大,其次是丙圖,甲圖排開水的體積最小,所以據F浮=ρgV排可知,液體的密度是相同的,乙圖中船受浮力最大,其次是丙圖,再次是甲圖,即浮力大小關系是:F2>F3>F1.5.人們常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做法是將幾個灌滿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兩旁,把空氣壓進浮筒將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隨著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浮筒充滿氣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小???????????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答案】B【解答】解: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故A錯誤;B、浮筒充滿氣后,浮筒綁在沉船兩側時使整體體積增大,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總的浮力增大,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減小,當浮力大于重力時,沉船就會浮上來.故B正確;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船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水的密度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錯誤;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D錯誤.考點五: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者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1.將冰塊放在濃鹽水中,液面位置如圖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將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下同);該濃鹽水的密度為1.2g/cm3,露出水面的冰塊體積是冰塊體積的幾分之幾?________;若用水代替鹽水,則液面高度將________。(冰的密度為0.9g/cm3)【答案】上升;1/4;不變【解答】(1)冰塊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那么它排開鹽水的體積為:;冰熔化后質量不變,熔化成水的體積為:;因為ρ水<ρ鹽水;所以V>V排;那么杯中液面高度上升;(2)當冰塊漂浮時,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ρ鹽水gV排=ρ冰gV;ρ鹽水V排=ρ冰V;1.2g/cm3×(V-V露)=0.9g/cm3×V;那么:;???????(3)根據(1)中分析可知:如果鹽水換成水,那么冰塊排開水的體積為:;此時化成水的體積和冰塊排開水的體積相同,因此液面高度不變。2.如圖1所示,一個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木塊,下面用一段細線與木塊相連,細線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之和大得多)。現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裝滿容器,如圖2所示。若細線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圖3,該木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_牛;木塊處于浸沒狀態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該木塊的密度為________。(g取10N/kg)【答案】10;BC;0.6×103kg/m3【解答】(1)木塊的體積為V=a3=(0.1m)3=0.001m3;該木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0.001m3=10N;(2)根據圖3可知,AB段細線的拉力不斷增大,肯定是木塊還沒有完全浸沒水中;BC段細線的拉力保持不變,說明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即它完全浸沒水中;(3)木塊的重力為:G=F浮-F=10N-4N=6N;那么木塊的密度為:。3.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個重為8N、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物塊M,M與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請解答下列問題:(1)當t=140s時,物塊M在水中收到的浮力是多少?(2)圖乙中a的值是多少?(3)在0~40s和40s~140s兩個階段,浮力對物體做功分別是多少?【答案】(1)漂浮時F浮=G物=8N(2)深度為a時,物塊受到的浮力剛好等于重力,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ρ水gSha得到:此時水面高度;(3)0~40s階段:W=F浮s=F浮×0m=0J(或物體沒有運動,做功為0J)40s~140s階段:浮力恒為8N,浮力做功W′為W′=F浮′s′=8N×(0.12m-0.08m)=0.32J【解答】木塊的密度為:,那么物塊M最終在水面漂浮。(1)當t=140s,物塊M處于漂浮狀態,物體M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G物=8N?;(2)深度為a時,物塊受到的浮力剛好等于重力,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ρ水gSha得到:此時水面高度;(3)?0~40s階段:W=F浮s=F浮×0m=0J(或物體沒有運動,做功為0J);40s~140s階段:浮力恒為8N,浮力做功W′=F浮′s′=8N×(0.12m-0.08m)=0.32J?。4.小明為了探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圓柱體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和彈簧測力計相應的示數F,實驗數據如表:次數1234567h(cm)024681012F(N)6.756.255.755.254.754.254.25(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完全浸沒的金屬圓柱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________成正比;(2)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數據,說明完全浸沒的金屬圓柱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與它所處的深度________關;(選填“有”或“無”)(3)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圓柱體的橫截面積是________平方厘米;(4)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F和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________【答案】(1)h(2)無(3)25(4)B【解答】(1)根據公式F浮=G-F計算出第2~5次實驗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分別為0.5N、1N、1.5N和2N,且浮力和對應深度的比值都是2.25,因此沒有完全浸沒的金屬圓柱體受到的浮力與深度成正比;(2)由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數據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后,隨物體浸入深度的變化,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由此可見:物體浸沒后,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深度無關。(3)由表格中數據知,物塊完全浸沒時的浮力F浮=G-F=6.75N-4.25N=2.5N;物體的體積;當物體在水中深度為10cm時,物體剛好完全浸沒,所以物體的橫截面積;(4)在第1-5次數據中,F隨h的增大而減小,而到第6、7次時,h增大,但F不再變化,故選B。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二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考點解析☆目標分解a級目標:增大或者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知道大氣壓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深度的定性關系;知道浮力的概念;描述阿基米德原理。b級目標:直接用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進行計算;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系解釋有關的現象;認識物體浮沉條件;運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簡單計算。目標分解:①理解壓強的概念。②大氣壓與生活中的現象解釋,高壓鍋問題。③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的簡單計算。④理解物體浮沉條件⑤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者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考點剖析☆聚焦高頻考點一:理解壓強的概念1.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②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③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象和甲圖中的對比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答】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都等于小桌和砝碼的重力之和,因此壓力相等,故①正確;②甲圖中海綿凹陷的更深一些,因此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故②正確;③甲、乙兩次實驗,壓力相等但是受力面積不同,因此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故③錯誤;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從而改變壓力,還要將小桌腿朝下保證受力面積相等,再和甲圖對比即可,故④錯誤。【關鍵點撥】根據對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的認識分析即可。2.如圖所示,將一截兩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個小氣球,另一端穿過雙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個U形管相連,向一個盛滿二氧化碳的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迅速塞緊橡皮塞。觀察到的現象是(??)A.?氣球沒有明顯變化,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氣球膨脹變大B.?氣球膨脹變大,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氣球又癟下去C.?氣球膨脹后又癟下去,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變D.?氣球比原來更癟了,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中的水全部進入到錐形瓶中【答案】B【解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從而使錐形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氣球內空氣增多,體積膨脹。打開止水夾后,U形管左邊壓強減小,那么左邊的水柱高度上升,右邊高度下降。由于錐形瓶內氣體體積減小,因此壓強會增大,導致氣球內的空氣被擠壓一部分出去,即氣球又癟下去了,故B正確,而A、C、D錯誤。【易錯點】忽略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氣體減少,據此分析判斷。3.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于大氣壓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于大氣壓③噴泉停止時,容器A中的氣壓等于大氣壓④最后若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上述四點說明中,正確的是(??)A.?只有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答】“噴泉實驗”的原理是球體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時,水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球體中,形成“噴泉”,故①錯誤,②正確;當噴泉停止時,內外壓強平衡,此時容器中的氣壓與容器內水的壓強之和,等于外界大氣壓,因此容器內的氣壓小于大企業,故③錯誤;如果最后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因為大氣壓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正確。【解析】液體總是從壓強大的地方流向壓強小的地方,據此結合大氣壓強的知識分析解答。4.端午節,小敏提著一盒粽子去看望長輩時,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壓強最大的是(???)A.?用單手提單繩??????????????????B.?用單手提雙繩??????????????????C.?用雙手提單繩??????????????????D.?用雙手提雙繩【答案】A【解答】小敏提著一盒粽子去看望長輩時,所以手受到的壓力是固定的;比較受力面積即可,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對比四種提法可知,單手提單繩時,手的受力面積最小,則其壓強最大;故A符合題意;【解析】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5.如圖所示,在盛滿水的燒杯中放入一個塑料小球,小球最終靜止在水面上,那么與放入小球前相比,燒杯底受到水的壓強將(??)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答案】C【解答】原來燒杯盛滿水,放入小球后,水會溢出,但水面的高度不變;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不變。【分析】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液體壓強與深度和密度有關,分析小球放入前后水面高度的變化對壓強的影響即可。6.某同學利用小桌、砝碼、泡沫塑料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是通過________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可以選用________兩次實驗;(3)由甲、乙兩圖所示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________。【答案】(1)泡沫塑料形變程度(凹陷程度)(2)乙丙(3)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解答】(1)該實驗是通過泡沫塑料形變程度(凹陷程度)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比較控制壓力相等而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因此可以選用乙丙;(3)甲和乙中,接觸面積相同,但是乙圖中小桌上有砝碼,因此壓力大,那么得到結論: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解析】(1)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控制相同的因素和改變的因素,進而確定對照實驗;(3)分析甲和乙兩圖中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然后根據控制變量法描述實驗結論。考點二:大氣壓與生活中現象解釋以及高壓鍋問題1.拔火罐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正常情況下,人體皮膚內外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的。拔火罐時先用火將罐里的空氣加熱,然后迅速將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膚上,冷卻后罐內的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罐子就會吸附在皮膚上。人體血液因體內壓強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內壓強而聚集在皮膚處,可觀察到皮膚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圓形的血印。【答案】相等;小于;大于【解答】(1)正常情況下,人的皮膚保持平整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皮膚內的壓強與皮膚外的壓強是相等的;(2)拔火罐時先用火將罐里的空氣加熱,然后迅速將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膚上,冷卻后皮膚向罐內凸起,那么罐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罐子就會吸附在皮膚上。人體血液因體內壓強大于罐內壓強而聚集在皮膚處,可觀察到皮膚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圓形的血印。【解析】(1)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比較皮膚內外壓強的大小關系;(2)皮膚總是向壓強減小的方向凸起,據此比較罐內氣壓和血液壓強大大小。2.在五一游藝晚會上,陳思同學演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排在一條線上的三個碗,中間碗內放一個乒乓球,當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氣,乒乓球將(??)A.?仍靜止??????????????????????????B.?運動到左碗??????????????????????????C.?運動到右碗???????????????????D.?無法確定【答案】C【解答】當用小管向乒乓球斜上方吹氣時,碗口上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乒乓球受到一個向上的壓力差,所以會上升。當乒乓球上升后,其右側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左側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所以乒乓球受到一個向右的壓力差,那么它會運動到右側,故A、B、D錯誤,而C正確。【解析】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分析即可。3.如圖為醫院為病人輸液的部分裝置,圖中A為輸液瓶,B為滴壺,C為進氣管,C與大氣相通。則在輸液過程中液體勻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不變;②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隨液面的下降而增大;③在瓶中藥液輸完以前,滴壺B中的氣體壓強保持不變;④滴壺B中的氣體壓強隨A中液面的下降而減小。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答】當藥液勻速下滴時,輸液瓶口的壓強始終等于一個標準氣壓,即p大氣=p內+p液;當瓶A中的液面下降時,p液減小,那么p內增大,即A上方氣體壓強增大,故①錯誤,②正確;在瓶中藥液輸完之前,滴壺中的液面高度不變,即液體壓強不變;根據B中的氣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的和保持不變可知,B內上方氣壓也保持不變,故③正確,④錯誤。【關鍵點撥】當藥液勻速下滴時,輸液瓶口的壓強始終等于一個標準氣壓,即p大氣=p內+p液;4.小金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打開天窗,其它車窗關閉,空氣通過天窗流動的方向是________(選填“車內→車外”或“車外→車內”),原因是________。為防止車輪打滑,小金想在汽車尾部裝上尾翼,其剖面如圖乙、丙所示,則尾翼安裝方向應是圖________所示。【答案】車內→車外;車外空氣的流速大與車內,使車內氣壓大于車外;丙【解答】(1)小金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打開天窗,其它車窗關閉,空氣通過天窗流動的方向是車內→車外,原因是:車外空氣的流速大與車內,使車內氣壓大于車外。(2)為了防止車輪打滑,需要安裝尾翼增大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即空氣對尾翼產生向下的壓力。因為尾翼曲面上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平面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所以此時尾翼的曲面必須朝下安裝。【難點點撥】曲面上空氣流速大,平面上空氣流速小,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尾翼產生壓力的方向,進而確定它的安裝方式。5.高壓鍋是應用液體沸點會隨著氣壓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設計的,如圖為水的沸點跟氣壓的關系圖象。已知高壓鍋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12mm2,限壓閥的質量為72g。請你通過計算并對照圖來判斷;用該高壓鍋燒水,水溫最高可以達到多少?(大氣壓值取1.0×105Pa)【答案】限壓閥的自重對排氣孔產生的壓強;鍋內的最大壓強:p內=p大氣+p自重=105Pa+0.6×105Pa=1.6×105Pa。根據圖像可知,此時鍋內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為115℃。【解析】首先根據壓強公式計算限壓閥的自重對排氣孔產生的壓強,再根據p內=p大氣+p自重計算高壓鍋內的壓強,最后根據圖像確定鍋內的最高水溫。考點三: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的簡單計算1.如圖所示三個容器,若都裝入相同質量的酒精,則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A.?一樣大?????????????????????????????????B.?A最大?????????????????????????????????C.?B最大?????????????????????????????????D.?C最大【答案】B【解答】三個容器內酒精質量相等,根據G=mg可知,那么酒精的重力相等。A容器下口大,那么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B容器粗細相同,那么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C容器下口小,那么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因此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大的是A。【解析】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容器的形狀有關。如果容器上下粗細一致,那么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重力;如果下口大,那么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液體重力;如果下口小,那么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小于液體重力,據此分析判斷。2.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從虛線處將其沿豎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兩塊,則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甲、P乙的大小關系是(???)A.?P甲大于P乙????????????????????????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D.?無法判斷【答案】B【解答】根據公式p=ρgh可知,甲乙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只與密度和高度有關,與底面積的大小無關,因此壓強相等。【解析】對于密度均勻、粗細一致的柱體,它對地面的壓強為:。3.同學們在進行估測大氣壓實驗時,首先讀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長度為L;然后按照如圖所示的過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圖沒有蓋上橡皮帽、乙圖在排盡空氣后蓋上了橡皮帽),剛好拉動活塞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是F1和F2。下列計算式正確且最接近真實值的是(???)A.?F1LV???????????????????????????????B.?F2LV???????????????????????????????C.?(F2+F1)LV???????????????????????????????D.?(F2?F1)LV【答案】D【解答】甲:注射器沒有蓋上橡皮帽,此時活塞內外的大氣壓力相互抵消。此時它受到測力計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F1;乙:注射器蓋上橡皮帽,抽盡空氣,那么活塞受到測力計左的拉力,大氣向右的壓力和向右的摩擦力,那么F2=F大氣+f,因此注射器活塞上受到的大氣壓力為:F大氣=F2-f=F2-F1;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那么大氣壓強的數值為;。【解析】根據二力平衡的原理對甲、乙兩圖進行受力分析,進而計算出大氣壓力的數值。根據圓柱體的體積公式V=SL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最后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大氣壓強的數值。4.如圖,一塊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3,在板A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對桌面的壓強不變???????????????????????????????????????B.?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C.?A對桌面的壓力不斷變小???????????????????????????????D.?A對桌面的壓強不斷減小【答案】B【解答】當木板在桌面上時,桌面受到的壓力由木板的重力產生。因為木板的重力保持不變,所以木板移動時,它對桌面的壓力保持不變。當木板移動后,受力面積減小,根據公式可知,木板對桌面的壓強增大,故B正確,而A、C、D錯誤。【解析】【分析】根據F=G分析木板對桌面壓力的變化,根據壓強公式分析壓強的大小變化。5.如圖所示,幾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關于比較甲、乙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大小,下列說法(??)A.?甲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乙圖大?????????????????????????B.?乙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甲圖大C.?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相等????????????????????????????????D.?無法確定【答案】C【解答】條形磁鐵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重力相等;將疊放的磁鐵看作一個整體,那么它們對地面的壓力都等于重力之和,即F=G總,故C正確,而A、B、D錯誤。【解析】水平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上面所有物體的重力之和,即F=G總,據此判斷即可。6.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桶,在桶蓋上插上一根細長的直管,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直管子里灌水。結果只用了幾杯水,就把桶裂了,桶里的水就從裂縫中流了出來。(1)幾杯水灌進去后,桶便被壓裂的原因是________?;(2)直管的橫截面積為3cm2,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約為1.15×105Pa,若一杯水約500mL,請計算估測帕斯卡倒了幾杯水(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液=ρgh);(3)如果選用鹽水做該實驗,所需鹽水的體積應該________(選填“增多”或“減少”)。【答案】(1)水的壓強超過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圍(2)水柱的高度;注入水的體積:V=Sh=1150cm×3cm2=3450cm3;加入水的杯數:。(3)減少【解答】(1)幾杯水灌進去后,桶便被壓裂的原因是:水的壓強超過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圍;(2)水柱的高度;注入水的體積:V=Sh=1150cm×3cm2=3450cm3;加入水的杯數:。(3)直管上下粗細一致,因此水柱對木桶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據公式可知,當鹽水和水的重力相同時,鹽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鹽水的體積比水減少。【解析】(1)將水的壓強和木桶的承受能力進行比較即可;(2)首先根據p=ρ液gh計算出水柱的高度,然后根據V=Sh計算加入水的體積,最后根據計算倒入水的杯數;(3)直管上下粗細一致,因此水柱對木桶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然后根據進行比較即可。考點四:理解物體浮沉條件1.小明在寵物店買了淡水熱帶魚,為方便帶回家,商家將魚放在裝有水的輕薄的塑料袋里。如果小明將裝著魚且沒有打開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家里的淡水魚缸中,則下圖中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A.??????B.???????????C.???????????D.?【答案】B【解答】當塑料袋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而塑料袋內水的重力為:G=ρ水gV';因為V>V';所以F浮>G;那么塑料袋在水中漂浮,最終塑料袋受到的浮力F浮'=G;即:ρ水gV排'=ρ水gV';因此:V排'=V;那么塑料袋內外的水面相平。【解析】假設裝有魚的塑料袋在水里完全浸沒,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確定最終塑料袋所處的狀態,并對塑料袋內外的水面高度進行判斷即可。2.假如地球的引力減小一半,即g減小一半,那么對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來說,它所受的浮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與原來相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船受到的浮力不変.?船的吃水深度也不變????????????B.?船受到的浮力減小,船的吃水深度也減小C.?船受到的浮力減小,船的吃水深度不變???????????????D.?船受到的浮力不變,船的吃水深度減小【答案】C【解答】根據公式G=mg可知,當g減小一半時,物體的重力G變為原來的一半;該船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浮=G;因此當g減小一半時,它受到的浮力也減小;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減小到原來的一半,g減小到原來的一半,那么船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因此船的吃水深度不變。【解析】(1)當物體漂浮在液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據此分析浮力的變化;(2)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判斷船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進而確定船的吃水深度的變化。3.如圖所示,有一個中間均勻分布著四個相同空心圓的塑料球,在水下恰好能夠懸浮,若沿圖中實線位置將其分割成不等大的兩部分,則(??)A.?兩部分仍然懸浮B.?兩部分都下沉C.?左邊部分上浮、右邊部分下沉D.?左邊部分下沉、右邊部分上浮【答案】D【解答】原來塑料球在水中懸浮,那么它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如果從球的正中間切開,球的質量減半,空心體積減半,實心體積減半,因此平均密度不變,還是懸浮。如圖片所示,左邊:實心體積大于原來的一半,而空心體積等于原來的一半,相當于實心部分密度變大,在水中下沉;右邊:實心體積小于原來的一半,而空心體積等于原來的一半,相當球的平均速度變小,在水中上浮。【關鍵點撥】根據浮沉條件判斷即可。4.下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A【解答】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當浮力增大時,人排開水的體積肯定在不斷增大。根據圖片可知,在從①→②的過程中,人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從②→③→④,人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從④→⑤,人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因此運動員受到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①→②,故A正確,而B、C、D錯誤。【解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增大時人排開水的體積變化規律即可。5.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答案】D【解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大,而質量不變,根據公式可知,氣泡的密度變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水的密度不變,氣泡排開水的體積變大,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斷變大,故D正確,而A、B、C錯誤。【解析】首先確定上升過程中氣泡的體積變化,然后根據分析氣泡的密度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受到浮力的變化。6.如圖所示,在一個一端開口的U形管內裝有水,管的左端封閉著一些空氣,水中有一只小試管浮在水面,小試管中也封閉著一些空氣。向右管中注入水,則小試管相對左管內的水面變化情況(???)A.?小試管將上浮????????B.?小試管將向下沉一些????????C.?小試管將先向下沉一些,再上浮????????D.?無法判斷【答案】B【解析】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排開液體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圖示U形管,左端小試管受到浮力漂浮,當右側注水后,左端氣體受到的壓力增加,小試管內空氣被壓縮,由于小試管仍需漂浮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重力。據此可判斷出小試管的浮沉情況。【解答】圖示U形管,左端小試管受到浮力漂浮,當右側注水后,左端氣體受到的壓力增加,小試管內空氣被壓縮,由于小試管仍需漂浮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重力,所以小試管將向下沉一些,增加排開液體的體積,使浮力增加,B選項正確。A、C、D錯誤。7.在一個大型平底燒瓶濕潤的泥沙中插上幾枝新鮮的枝條和一支盛有適量NaOH溶液的試管,燒瓶口緊包一個氣球,使燒瓶懸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圖)。黑暗環境下隔天觀察,最終可以發現燒瓶的浮沉情況怎么樣?請解釋其中原因。【答案】沉底,剛開始燒瓶懸浮于玻璃缸中,燒瓶受到的浮力剛好等于其重力。(1)黑暗條件下該植物在燒瓶中只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被瓶中的NaOH溶液吸收,(3)使得瓶內氣體總體積減小,排開液體體積減小,浮力則減小。(4)燒瓶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5)則燒瓶沉到缸底。【解答】沉底,剛開始燒瓶懸浮于玻璃缸中,燒瓶受到的浮力剛好等于其重力。(1)黑暗條件下該植物在燒瓶中只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被瓶中的NaOH溶液吸收,(3)使得瓶內氣體總體積減小,排開液體體積減小,浮力則減小。(4)燒瓶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5)則燒瓶沉到缸底。【解析】首先根據浮沉條件,確定開始時燒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然后根據植物的呼吸作用確定燒瓶內氧氣量的變化,再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確定燒瓶內氣體體積的變化,接下來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確定燒瓶受到浮力的變化,最后再根據浮沉條件確定燒瓶的運動狀態。考點五: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者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1.將四個形狀不同、高度均為L的實心金屬塊,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L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時水未溢出。四個實驗中與左下圖所描繪的浮力大小F與金屬塊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一致的是(???)A.???????????????????????B.???????????????????????C.???????????????????????D.?【答案】A【解答】根據左下角的圖像可知,浮力雖然在不斷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不同。在開始的時間內,浮力增大的較快,后來浮力增大的較慢,因此V排的變化是先較快增大,再較慢增大。A.當圓球勻速進入水中時,在浸入一半體積前,V排增大的較快,在浸入一半體積后,V排增大的較慢,故A正確;B.長方體勻速浸入水中時,V排增大的速度相同,故B不合題意;C.圓臺勻速浸入水中時,V排增大的速度一直在減小,故C不合題意;D.沙漏狀物體勻速浸入水中時,V排開始增大的速度在減慢,后來增大的速度在加快,故D不合題意。【解析】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浮力與V排成正比,即F浮與h的變化規律與V排和h的變化規律相同。2.面積很大的水池,水面上浮著一邊長為a,質量為m的正方體均勻木塊,開始時木塊靜止,如圖甲。現用力F將木塊勻速下壓,運動時,F隨深度H變化如圖乙,則下列正確的是(????)A.?正方體木塊的密度為水的B.?在木塊勻速下沉過程中,F最大值是?C.?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重力對木塊做功是D.?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F對木塊做的功是【答案】C【解答】A.木塊的體積:V木=a3,由圖可知:木塊漂浮,F?浮=G木??∵木塊底面深度H為a時,壓力為0,則浸沒在水中的體積為a×a×a=a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ρ水gV排=ρ水g(V木),則ρ水gV排=ρ木gV木ρ水g(a3)=ρ木ga3∴ρ木=ρ水:故A錯誤。B.木塊漂浮時:F浮=G木=ρ水g(a3),即ρ水ga3=G木木塊浸沒時:F浮'=ρ水ga3?∵木塊浸沒時:F浮'=F壓+G木?∴手對木塊的壓力(最大壓力)F壓=F浮'-G木=G木-G木=G木=mg,故B錯誤。C.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由圖可知物體重心下降了a,重力做功為W=G木h=mg×a=mga,故C正確。?D.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的過程中,F勻速下壓,力勻速增大,到浸沒時最大為Fmax=mg,所以F對木塊做功是W'=×mg×a=mga,故D錯誤。3.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答案】D【解答】(1)當物體浸在水中時,它會受到浮力;由于鋁塊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根據F=G-F浮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斷減小;(2)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鋁塊受到的浮力和它對水的壓力相等,而這個壓力會傳遞到燒杯底部。因為鋁塊受到的浮力在不斷增大,所以燒杯底部增加的壓力在不斷增大。根據F示數=G杯+G水+F壓可知,臺秤的示數在不斷增大。【解析】(1)當物體浸在水中時,它會受到浮力,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鋁塊受到浮力的變化,再根據F=G-F浮判斷測力計示數的變化;(2)臺秤的示數等于上面物體對它的壓力;首先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確定鋁塊對水的壓力變化,從而確定燒杯底部壓力的變化,最后根據F示數=G杯+G水+F壓分析即可。4.小剛家里養了幾條金魚,一天,他看到一條體積約為50厘米3的金魚停在水下20厘米處,這時金魚受到水的浮力約是________N。過了一會兒,金魚游到水下30厘米處,這時(忽略體積變化)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0.5;不變【解析】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計算金魚受到的浮力,且判斷浮力是否發生改變。【解答】這時金魚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50×10-6m3)=0.5N;雖然金屬的深度增大,但是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5.如圖甲,有一輕質桿,左右各掛由同種金屬制成、質量分別為m1和m2(m1>m2)的實心物塊后恰好水平平衡。(1)求左右懸掛點到支點O的距離L1與L2之比________。(2)將兩物分別浸沒于水中(如圖乙),桿將會________(選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試通過推導說明。【答案】(1)m2/m1(m2:m1)(2)仍然平衡,根據可知同種金屬制成的實心物塊的體積分別為:,;當浸沒水中后,實心物塊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1=ρ水gV排1=ρ水gV1=ρ水g×,F浮2=ρ水gV排2=ρ水gV2=ρ水g×;輕質桿左右兩邊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G1﹣F浮1=m1g﹣ρ水g×=m1g(1﹣),F2=G2﹣F浮2=m2g﹣ρ水g×=m2g(1﹣),則:F1L1=m1g(1﹣)L1,F2L2=m2g(1﹣)L2,由于,m1gL1=m2gL2,所以,F1L1=F2L2;即:杠桿仍然平衡。【解答】(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G1L1=G2L2;m1gL1=m2gL2;那么:m1L1=m2L2;解得:;(2)根據??可知,同種金屬制成的實心物塊的體積分別為:?,??;?當浸沒水中后,實心物塊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1=ρ水gV排1=ρ水gV1=ρ水g×??;F浮2=ρ水gV排2=ρ水gV2=ρ水g×??;輕質桿左右兩邊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G1﹣F浮1=m1g﹣ρ水g×??=m1g(1-??);F2=G2﹣F浮2=m2g﹣ρ水g×??=m2g(1-??);則:F1L1=m1g(1﹣??)L1;F2L2=m2g(1﹣??)L2;由于m1gL1=m2gL2,所以,F1L1=F2L2;即:杠桿仍然平衡。6.如圖甲,水平升降臺上有一圓柱形容器,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現將一實心正方體M(不吸水)懸掛在不可伸縮的細繩下端(細繩體積忽略不計),使M浸沒水中并剛好與容器底接觸但不產生壓力,現使升降臺勻速下降,圖乙是繩的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1)在t1和t2時刻,M所受浮力分別為F浮1、F浮2,則?F浮1________F浮2(選填“>”、“<”或“=”)。(2)求物體M的密度。(3)當繩子的拉力為0.63N時,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答案】(1)>(2)G=0.81Nm===0.081kgF浮=G-F拉=0.81N-0.54N=0.27N∵浸沒∴V排=V物∴F浮=ρ液gV排=ρ液gV物V物===2.7x10-5m3ρ===3×103kg/m3(3)F浮'=G-F拉=0.81N-0.63N=0.18N=2:3設正方體邊長為a,上表面距離水面高度為hV物=2.7x10-5m3=a3a=0.03mh=·h=0.01m【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t1時刻的拉力小于t2時刻的拉力,根據F浮=G-F可知,t1時刻的浮力大于t2時刻的浮力,即F浮1>F浮2;(2)根據乙圖可知,當物體完全出水后拉力F=0.81N,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得到,物體M的重力G=F=0.81N;那么物體M的質量為:?;當物體M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拉力為0.54N,那么此時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81N-0.54N=0.27N;∵因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所以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即V排=V物;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V物得到: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3)當繩子的拉力為0.63N時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81N-0.63N=0.18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浮力與V排成正比,得到:?;因為V物=V排'+V露,那么:;設正方體邊長為a,上表面距離水面高度為h,那么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與物體的邊長之比:;根據V物=2.7x10-5m3=a3得到物體M的邊長a=0.03m;那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考點過關☆專項突破考點一:理解壓強的概念1.如圖所示,關于下列四個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拔罐”既能說明大氣有壓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B.?某同學進行馬德堡半球實驗時,選用不同直徑的半球,拉開半球所用的力相等C.?圖中的自制氣壓計,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增大D.?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氣壓2.下面對生活中的場景所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用吸管喝飲料是由于人嘴的吸力作用B.?圖乙中寬的書包肩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圖丙中窗外的風使窗簾向外飄起,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D.?圖丁中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考點二:大氣壓與生活中現象解釋以及高壓鍋問題1.將燒瓶內的水加熱至沸騰后移去火焰,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如圖所示。觀察到燒瓶內的水又沸騰起來,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的沸點降低????B.?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的沸點升高C.?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水的沸點降低????D.?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水的沸點升高2.下列各種現象與其涉及知識之間的關系中,不正確的是(???)選項現象涉及知識A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氣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B水下潛水艇能夠上浮液體的壓強和深度的關系C高山上不易將飯煮熟沸點和氣體壓強的關系D氫氣球到高空會破裂大氣壓和海拔高度的關系A.?A???????????????????????????????????????????B.?B???????????????????????????????????????????C.?C???????????????????????????????????????????D.?D3.下面對生活中的場景所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用吸管喝飲料是由于人嘴的吸力作用B.?圖乙中寬的書包肩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圖丙中窗外的風使窗簾向外飄起,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D.?圖丁中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4.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于大氣壓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于大氣壓③噴泉停止時,容器A中的氣壓等于大氣壓④最后若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實驗前A球內為真空上述四點說明中,正確的是(??)A.?只有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5.某小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實驗:(1)塑料瓶裝的牛奶,被喝光后,再用力吸一下,牛奶瓶會變癟,該實驗說明了________的存在。(2)如圖所示,將一個完好的空塑料瓶橫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個小紙團放在瓶口處,正對著瓶口用力迅速吹氣,此時小紙團將會________(選填“飛出瓶外”、“原地不動”或“進入瓶中”)。考點三:壓強公式或者公式變形的簡單計算1.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裝滿豆漿的密閉杯子,以下列四種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積是下表面面積的2倍,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大小分別是p甲、p乙、p丙、p丁,則(???)A.?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2.某同學自己設計了一個粗略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把兩個橡膠皮碗對在一起,用力擠出中間的空氣,如圖所示.把皮碗懸吊起來,在皮碗下掛重物,逐漸增加所掛的重物,測出最多能掛的物重G,再測出此時皮碗的直徑d,皮碗自重忽略不計.則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大氣壓P的公式是(???)A.????????????????????????B.?????????????????????????C.????????????????????????D.?3.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圖所示,某餐廳的送餐機器人的質量為40kg,它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1m2。(1)求送餐機器人的重力;(2)若送餐機器人托著3kg的物體,求此時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4.杠桿在工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如圖為某杠桿示意圖,物體C為邊長為50cm的正方體,其質量為65kg,杠桿AB可繞O點轉動,AO:0B=2:1,一個體重為600N的人用豎直向下的力拉繩子,對杠桿B端產生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且物體C對地面的壓強為2000Pa,杠桿自重、繩重及摩擦均不計。(1)地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是多少?(2)人對繩子的拉力是多少?(3)若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積為400cm2,則人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考點四:理解物體浮沉條件1.將一個小球放入裝有少量水的燒杯中,小球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向杯中緩緩倒入水,直至小球在如圖乙所示位置靜止,此時小球露出水面的體積與圖甲中小球露出水面的體積相同,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乙中小球所受浮力大于圖甲中小球所受浮力B.?圖乙中水對杯底的壓強大于圖甲中水對杯底的壓強C.?圖乙中小球所受重力與小球所受浮力是平衡力D.?圖甲中小球只受兩個力的作用2.如圖所示,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水母身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腺,腺能產生一氧化碳改變自身體積,從而能在水中上浮與下沉。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水母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B.?處于懸浮的水母體積變大時會上浮C.?水母在下沉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變大??????????????????D.?水母漂浮時比沉在水底時排開的水要少些3.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雞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鑒別其是否新鮮。為了驗證其真實性,小亮買了些新鮮雞蛋,并拿其中一顆進行實驗。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雞蛋沉入水底(如圖甲),取出雞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時雞蛋漂浮在水面(如圖乙),看來網傳是真的。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乙圖中雞蛋漂浮,浮力等于重力????????????????????????B.?甲乙兩圖中的雞蛋重力不會發生改變C.?甲圖中雞蛋沉底,浮力小于重力????????????????????????D.?雞蛋放置50天后漂浮,主要是因為雞蛋密度變小4.半潛船可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浮于海面(如圖甲);裝載時需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圖乙);待貨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力減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貨物裝載(如圖丙).半潛船在甲、乙、丙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1、F2、F3,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F1>F3>F2???????????????????????B.?F2>F3>F1???????????????????????C.?F3>F1>F2???????????????????????D.?F3>F2>F15.人們常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做法是將幾個灌滿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兩旁,把空氣壓進浮筒將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隨著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沉船在河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浮筒充滿氣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C.?沉船在水下上浮時,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小???????????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考點五: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者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1.將冰塊放在濃鹽水中,液面位置如圖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將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下同);該濃鹽水的密度為1.2g/cm3,露出水面的冰塊體積是冰塊體積的幾分之幾?________;若用水代替鹽水,則液面高度將________。(冰的密度為0.9g/cm3)2.如圖1所示,一個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木塊,下面用一段細線與木塊相連,細線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之和大得多)。現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裝滿容器,如圖2所示。若細線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圖3,該木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_牛;木塊處于浸沒狀態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該木塊的密度為________。(g取10N/kg)3.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個重為8N、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物塊M,M與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請解答下列問題:(1)當t=140s時,物塊M在水中收到的浮力是多少?(2)圖乙中a的值是多少?(3)在0~40s和40s~140s兩個階段,浮力對物體做功分別是多少?4.小明為了探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圓柱體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和彈簧測力計相應的示數F,實驗數據如表:次數1234567h(cm)024681012F(N)6.756.255.755.254.754.254.25(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完全浸沒的金屬圓柱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________成正比;(2)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數據,說明完全浸沒的金屬圓柱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與它所處的深度________關;(選填“有”或“無”)(3)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圓柱體的橫截面積是________平方厘米;(4)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F和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考2021】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專題二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doc 【備考2021】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專題二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