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地球的衛星——月球》練習一、填空題1、月球是圍繞地球_____方向運行。2、月球的地形主要有兩種,______和______。3、_______開創了人類對月球科學探索的先河。4、月球也有引力,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月球引力的_______。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宇宙只有地球有衛星。()(2)中國宇航員已經成功在月球留下腳印。()(3)月球上可以自由看書和通話。()(4)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大小差不多。()(5)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達300多攝氏度。()(6)月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公轉。()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在月球上通話必須使用無線電設備,是因為()A.月球上沒有空氣B.月球上沒有水C.月球上晝夜溫差大2、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足跡的宇航員是()A.嫦娥B.阿波羅C.阿姆斯特朗3、關于月球和地球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運動B.地球是月球的衛星,地球圍繞著月球運動C.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地球圍繞著月球運動4、在地球上行走很容易,而在月球上卻不那么容易,這是因為()A.地球的引力小于月球B.月球上的溫度太低,人不習慣在月球上行走C.地球的引力大于月球D.月球表面有環形山,表面不平5、我國的“嫦娥工程”將按“繞月、落月和駐月”三步進行,預計2012年實施落月探測,下列設想你認為合理的是()A.月球車不需要進行防銹處理B.月球車必須配備降落傘,以確保安全著陸C.月球上可以放風箏D.月球上夜晚能看到流星劃過月空6、地球和月球已經共存了大約45億年了,雖然月球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影響著我們的地球。月球環繞地球一圈耗時27.3天,自轉一圈也需要27.3天,所以月球正對著地球的一面是不變的。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產生了漲潮和退潮的潮汐現象。我們總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A.月球繞地球一圈和自轉一圈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B.月球能反射太陽光C.月球繞著地球轉四、連線題:請將下列天體與其對應的特點連線。有生命太陽能發光地球有水月球有環形山有黑子五、排序題ABCD人類探索月球的歷程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六、綜合題1、月亮對我們的重要性幾乎決定著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與否,月球表面也有很多資源可供人類利用。(1)關于月球的知識你知道多少?請列舉兩條。(2)但月球并不適合人類居住,原因有很多,請你說出其中兩條:(3)你還想知道關于月球的問題有哪些?(寫一條即可)2、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0千米。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軌道,其近地點(離地球最近時)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63300千米,遠地點(離地球最遠時)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405500千米,相差42200千米。1969年7月,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等三人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他們在月球表面安裝了一臺測震儀、一臺激光反射器......(1)關于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近地點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40.55萬千米B.遠地點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6.33萬千米C.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千米(2)1969年7月,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這個腳印至今還留在月球上,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3)美國宇航員在月球安裝激光反射器是為了測量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科學家向月球發射激光,2.56秒后,激光返回到了地面,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是多少?(光速為300000千米/秒)3、2013年12月,我國“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成功著陸,開始了探月之旅。有媒體用擬人的手法刊出了一幅漫畫,該漫畫中有不符合科學道理的地方嗎?為什么?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逆時針2、月海環形山3、伽利略4、六分之一二、判斷題(1)?(2)?(3)?(4)√(5)√(6)√三、選擇題1、A2、C3、A4、C5、A6、A四、連線題有生命太陽能發光地球有水月球有環形山有黑子五、排序題ABCD六、綜合題1、(1)月球不發光,月食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潮汐是因為地月間的引力等;(2)晝夜溫差巨大;沒有適宜人類的水和氧氣;缺乏大氣層的保護,太陽的紫外線非常強烈;重力過小,對生理系統造成傷害;經常受到小行星的撞擊等。(3)環形山是如何形成的?月球的背面是什么?2、(1)C(2)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沒有風,沒有雨,所以腳印不會被侵蝕。(3)300000×(2.56+2)=384000(千米)3、漫畫中有不符合科學道理的地方。月球表面沒有大氣,不能傳播聲音,所以兔子無法對著麥克風唱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地球的衛星——月球教科版六年級下新知導入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象面圓鏡,有時象把鐮刀。新知導入月亮,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墨客的的青睞,留下了很多月亮的詩句。你知道哪些呢?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新知導入月亮,自古以來就被蒙上神秘的色彩,留下許多神話傳說和故事,你又知道哪些呢?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天狗吃月吳剛伐桂新知導入人們為什么對月亮充滿好奇和憧憬?因為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新知導入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衛星是指在圍繞行星軌道上運行的天然天體或人造天體。新知講解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搭載著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史迎來又一個里程碑,而這也是中國航天日的由來。新知導入在茫茫宇宙的無數天體中,月球只是一個小天體。除了太陽之外,天空中沒有任何天體比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更加顯著。①月球到底有哪些奧秘?②人們又是怎樣去探索認識月球的?新知講解活動1: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說一說圖片的主要內容◆圖中觀察月球的工具分別是什么◆從工具的發展過程,你知道了些什么◆對這些工具,你有沒有補充的內容新知講解從遠古開始的用肉眼觀察月球,用石頭、木碳等來作觀月記錄。新知講解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測月亮,發現月亮表面是那樣的凹凸不平,還分布有很多環形山,伽利略據此繪制了一幅月面圖。新知講解1959年至1976年,美國和前蘇聯先后向月球發射了80多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有45取得成功。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人類探索的腳印終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新知講解1959年9月,前蘇聯科學家利用無人駕駛的火箭,飛過月球的背面,對它進行拍照,使人們了解了月球全貌。1978年,美國向中國贈送了一件特殊的禮物——一塊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巖石樣品,只有1克的質量。這是從月球表面帶回的。我們將這1克月球巖石切成大小相等的兩塊,一塊保存起來,一塊用來研究。新知講解2007年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2020年嫦娥五號成功取回千克月壤。新知講解肉眼觀察望遠鏡觀察飛行器探索登月考察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認識過程小結這一個歷時幾千年的過程,不僅僅是探測工具不斷改進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科學不斷推進,人類鍥而不舍、不斷追求精神的寫照新知講解活動2:我的“月球卡”◆搜集有關月球的資料,相互交流并記錄在我們的“月球卡”上。◆交流時,利用多媒體展示月球相關圖片、文字或視頻。新知講解月球的運動月球是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運行◆月球公轉周期:恒星月周期為27.5天;朔望月周期是29.5天。◆月球的公轉與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公轉速度為1.02千米/秒。朔望月:月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地球一周的時間恒星月:月球繞地球運動的真正周期新知講解有關月球的數據◆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4◆月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80◆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1/6新知講解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光需要1.3年,飛機需要16天,高速列車需要80天,人跑需要11年。新知講解月球的地形特點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巖構成的盆地,是無一滴水的“海”。用肉眼遙望是月球上的黑暗色斑塊。月球的地形主要有兩種:月海和環形山。新知講解直徑超過1千米的就有33000多個。環形山,希臘文的意思是“盤子”。通常指碗狀凹坑結構的坑,稱為“月坑”。新知講解月球溫度月表的溫度變化非常劇烈:白天最熱時,溫度可達127℃;夜間最冷時,溫度則可降到—183℃。新知講解月球上沒有水,沒有生命存在。月球沒有大氣層存在,處于一種高度的真空狀態,連聲音都無法傳播宇航員能邊聽音樂邊看書,這是不可能的月球生命新知講解已經知道月球的年齡和地球很近,約46億年。雖然地球年齡和月球相近,但月球卻不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因為從巖石礦物成分相比,并不一致。月球多的,地球反而少,月球少的,地球反而多。月球年齡新知講解制作我的“月亮卡”根據收集、交流,整理有關月球資料,制作“月亮卡”。合作探究為何月球體積比太陽小得多,但看起來卻大小相似?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比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小得多。月地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400。課堂練習1、判斷下列說法正誤。(1)宇宙只有地球有衛星。()(2)中國宇航員已經成功在月球留下腳印。()(3)月球上可以自由看書和通話。()(4)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大小差不多。()(5)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達300多攝氏度。()(6)月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公轉。()???√√√課堂練習2、在月球上通話必須使用無線電設備,是因為()A.月球上沒有空氣B.月球上沒有水C.月球上晝夜溫差大3、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足跡的宇航員是()A、嫦娥B、阿波羅C、阿姆斯特朗AC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利用多種渠道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并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討論與整理,了解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知道科學的進步需要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板書設計地球的衛星——月球探索月球歷程月球卡月球的基本情況數據月球的運動月球的地形有關人類登月的事作業布置1.課后繼續搜集有關月球的知識。2.注意每天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工作。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年級下3.1《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設計課題地球的衛星——月球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6學習目標1、科學概念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多方面與地球有所不同。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進行交流討論并整理記錄下來。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產生對月球探索的興趣。重點收集有關月球資料,進行交流記錄。難點區分地球與月球的不同及對月球直接與間接的認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猜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象面圓鏡,有時象把鐮刀。2、月亮,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墨客的的青睞,留下了很多月亮的詩句。你知道哪些呢?明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3、月亮,自古以來就被蒙上神秘的色彩,留下許多神話傳說和故事,你又知道哪些呢?明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天狗吃月、吳剛伐桂……4、人們為什么對月亮充滿好奇和憧憬?明確:因為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衛星是指在圍繞行星軌道上運行的天然天體或人造天體。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搭載著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史迎來又一個里程碑,而這也是中國航天日的由來。6、在茫茫宇宙的無數天體中,月球只是一個小天體。除了太陽之外,天空中沒有任何天體比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更加顯著。①月球到底有哪些奧秘?②人們又是怎樣去探索認識月球的?猜謎語交流交流回答閱讀資料思考激發探究月球興趣,聚焦問題,導入新課。講授新課一、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說一說圖片的主要內容◆圖中觀察月球的工具分別是什么◆從工具的發展過程,你知道了些什么◆對這些工具,你有沒有補充的內容【交流】1、從遠古開始的用肉眼觀察月球,用石頭、木碳等來作觀月記錄。2、1959年至1976年,美國和前蘇聯先后向月球發射了80多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有45取得成功。3、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人類探索的腳印終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4、1959年9月,前蘇聯科學家利用無人駕駛的火箭,飛過月球的背面,對它進行拍照,使人們了解了月球全貌。5、1978年,美國向中國贈送了一件特殊的禮物——一塊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巖石樣品,只有1克的質量。這是從月球表面帶回的。我們將這1克月球巖石切成大小相等的兩塊,一塊保存起來,一塊用來研究。6、2007年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2020年嫦娥五號成功取回千克月壤。【小結】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認識過程:肉眼觀察→望遠鏡觀察→飛行器探索→登月考察。這一個歷時幾千年的過程,不僅僅是探測工具不斷改進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科學不斷推進,人類鍥而不舍、不斷追求精神的寫照。二、我的“月球卡”◆搜集有關月球的資料,相互交流并記錄在我們的“月球卡”上。◆交流時,利用多媒體展示月球相關圖片、文字或視頻。【交流】1、月球的運動月球是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運行。月球公轉周期:恒星月周期為27.5天;朔望月周期是29.5天。月球的公轉與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公轉速度為1.02千米/秒。注釋:朔望月:月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地球一周的時間恒星月:月球繞地球運動的真正周期2、有關月球數據◆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4◆月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80◆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1/6◆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光需要1.3年,飛機需要16天,高速列車需要80天,人跑需要11年。3、月球的地形特點月球的地形主要有兩種:月海和環形山。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巖構成的盆地,是無一滴水的“海”。用肉眼遙望是月球上的黑暗色斑塊。環形山,希臘文的意思是“盤子”。通常指碗狀凹坑結構的坑,稱為“月坑”。直徑超過1千米的就有33000多個。4、月球溫度月表的溫度變化非常劇烈:白天最熱時,溫度可達127℃;夜間最冷時,溫度則可降到—183℃。5、月球生命月球上沒有水,沒有生命存在。月球沒有大氣層存在,處于一種高度的真空狀態,連聲音都無法傳播。6、月球年齡已經知道月球的年齡和地球很近,約46億年。雖然地球年齡和月球相近,但月球卻不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因為從巖石礦物成分相比,并不一致。月球多的,地球反而少,月球少的,地球反而多。【制作我的“月亮卡”】根據收集、交流,整理有關月球資料,制作“月亮卡”。三、合作探究為何月球體積比太陽小得多,但看起來卻大小相似?明確: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比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小得多。月地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400。四、課堂練習1、判斷下列說法正誤。(1)宇宙只有地球有衛星。()(2)中國宇航員已經成功在月球留下腳印。()(3)月球上可以自由看書和通話。()(4)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大小差不多。()(5)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達300多攝氏度。()(6)月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公轉。()2、在月球上通話必須使用無線電設備,是因為()A.月球上沒有空氣B.月球上沒有水C.月球上晝夜溫差大3、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足跡的宇航員是()A、嫦娥B、阿波羅C、阿姆斯特朗五、作業布置1.課后繼續搜集有關月球的知識。2.注意每天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工作。看圖回答,并補充收集資料,交流制作卡片探究獨立完成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過程,懂得科學永無止境的道理。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學以致用完成達標測評鞏固課堂知識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利用多種渠道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并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討論與整理,了解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知道科學的進步需要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地球的衛星——月球》教案.doc 3.1《地球的衛星——月球》練習(含答案).doc 3.1《地球的衛星——月球》(33張PPT).ppt 地球的衛星--月球.mp4 科教片《月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