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1)點擊要點1. 是最早提出原子概念的科學家。2.在水通電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水分子變成了 和 ,它們不再保持水的化學性質了,該實驗充分說明了:水分子是由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構成的 和 ;這種比分子更小的微觀粒子就是原子。3.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 的最小粒子。4. 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5.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 。課堂講練 例1 若用“●”表示氫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則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可表示為( ) 鞏固訓練1 下圖是電解水時,水分子分解過程示意圖,關于對該圖理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水分子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 D.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2 物質的構成與分子和原子間的關系是( ) A.原子→分子→物質 B.分子→原子→物質 C.原子→分子→物質 D.分子→原子→物質 鞏固訓練2 下列實驗能證明在化學反應中分子是可分的是( ) A.冷卻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可得到硝酸鉀晶體 B.碘的升華 C.水通直流電得到氫氣和氧氣 D.水蒸氣液化成液態(tài)水跟蹤演練一、選擇題1.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以上都不是2.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三態(tài)變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發(fā)生了變化 B.分子的質量發(fā)生了變化 C.分子總是不斷運動的 D.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3.關于液態(tài)氧和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的物理性質相同 B.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C.它們由同種分子構成 D.它們是不同種物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物質 B.分子既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也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成的5.下列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的是( )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腦丸不久不見了 C.工業(yè)上蒸發(fā)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D.白磷自燃6.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在不斷運動著的 B.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唯一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微粒 D.物質都是由分子緊密排列聚集而成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唯一粒子 C.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D.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是分子變化的結果8.下列物質:①氧化鎂;②空氣;③高錳酸鉀④河水;⑤二氧化碳;⑥氧氣。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9.電解水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1個水分子中含有麗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之間存在間隔10.(2011龍巖)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其中錯誤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停運動 B.熱脹冷縮,說明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降而改變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D.濕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二、填空題11.在分子構成的物質中,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12.空氣中的氧氣、氧氣瓶中的液態(tài)氧氣、實驗室里制取出來的氧氣,都能和碳、硫、鐵等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這是因為構成三處不同地方的氧氣微粒都是 ,而且相同的分子 相同。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在室內放上一盆桂花,滿室清香,說明分子 。籃球越擠壓越吃力,并不能無限擠小,說明分子 。13.在水電解時,我們發(fā)現(xiàn)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它們不再保持水的化學性質,可見同種分子性質 ,不同種分子性質 。 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14.二氧化碳是我們熟悉的物質,但我們卻無法看到構成二氧化碳氣體的分子,因而人們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來表示二氧化碳的結構。右圖是一個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個單元表示的就是一個二氧化碳分子,而每個單元中的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白色小球代表氧原子。(1)根據圖中的結構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氣瓶的二氧化碳氣體其實是由許許多多個 構成,而二氧化碳分子又是由 構成的。(2)如果用大寫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個數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二氧化碳的符號嗎?(3)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氣體也可以壓縮成液態(tài)的二氧化碳。液態(tài)的二氧化碳和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它們的不同在于分子之間的間隔不同,氣態(tài)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比液態(tài)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大。根據以上信息,參照上圖模型,你能畫出液態(tài)二氧化碳和氣態(tài)二氧化碳的模型嗎?15.科學研究證實,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請你填寫構成下列物質的具體微粒的名稱。 (1)體溫計中的汞是由 構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是由 構成的。三、實驗簡答題16.下圖是電解水中水分子分解過程示意圖,你能從中得出什么規(guī)律或結論嗎?17.氧化汞(一個氧化汞分子由一個氧原子一個汞原子構成)受熱分解得到氧氣和汞,用模型來表示上述反應。18.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酒精燃燒和酒精揮發(fā)有什么不同?參考答案:1.2 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1)【點擊要點】1.道爾頓 2.氫分子 氧分子 氫原子 氧原子 3.化學性質 4.原子 5.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例1 C 鞏固訓練l A例2 C 鞏固訓練2 C【跟蹤演練】1.C 2.D 3.C 4.C 5.D 6.A 7.C 8.C 9.D 10.B 11.分子 原子12.氧分子 化學性質 在不斷運動著 之間有斥力13.相同 不同 分子14.(1)二氧化碳分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2) CO2 (3)圖略15.(1)汞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16.(1)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3)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組成新的分子; (4)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保持不變。17.18.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變化時酒精分子與氧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不變化,重新組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酒精揮發(fā)是物理變化,變化時分子本身不發(fā)生變化,只是分子間的間隔增大了。1.2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2)點擊要點1.物質的構成: ①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有: (如鐵Fe、鈉Na等), (如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 (如碳C、磷P、硫S、硅Si等)。②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有: 水 、 、 、 、 、 等。 2.原子的種類比較多,現(xiàn)在已知的有幾百種原子。不同種類和不同數量的原子就能構成各種不同的分子,從而使自然界中有種類繁多的物質。它們之間的互相組合就好比是26個英文字母可組合成無數個英文單詞一樣。 ①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 ②同種原子構成不同物質時結構是不一樣的,如 和石墨。 ③原子是一種微粒,具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通常原子半徑一般在 數量級,不同種類的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 3.分子與原子的比較:相同點不同點分子質甚微,體甚小,有間隙,永恒運動,同種性相同,異種性各異原子注意分子比構成分子本身的原子大,但不能說原子一定比分子小課堂講練 例1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鞏固訓練1 下面有關分子的正確說法是( ) ①分子由原子構成;②分子是由一種原子構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構成的;④分子構成了所有物質;⑤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例2 下圖分別為金剛石、石墨的結構示意圖,結合示意圖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B.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原子不同 D.石墨轉化成金剛石是物理變化鞏固訓練2 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不同是由于( ) A.構成它們的碳原子不同 B.金剛石是純凈物,石墨是混合物 C.它們的用途不同D.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跟蹤演練一、選擇題1.卡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氧氣 B.金剛石 C.氯酸鉀 D.碘2.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所在數量級可能是多少米( ) A.10-8 B.10-9 C.10-10 D.10-113.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碳 B.高錳酸鉀 C.空氣 D.水4.煮沸過的水不宜養(yǎng)魚,是因為煮沸過的水中幾乎不含有(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氫分子5. 199I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碳單質——碳納米管,它是由環(huán)形的碳原子構成的管狀大分子,可用下列模型表示的是( ) A. B. C. D.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分子的體積一定比原子大 C.1個氫原子的質量大約為一粒米質量的1% D.分子的質量和體積一定比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和體積大7.金剛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構成,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卻差別很大,這是由于( ) A.原子的內部結構不同 B.原子組成的分子不同 C.原子的排列順序不同 D.原子的質量不同8.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B.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D.相同的原子構成的物質是一樣的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時,只是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沒有變化 B.空氣里的氧氣分子與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的氧氣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 C.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硫分子和氧分子都發(fā)生變化,結合生成了二氧化硫分子 I).蔗糖放入水中很快就不見了,這是由于蔗糖分子不斷運動10.(2011百色)有關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D.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二、填空題11.碳原子、氧原子和氫原子的不同組合,可以構成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分子。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1)根據所學知識,建立下列物質的分子模型:氫分子 氧分子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2)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氫原子,根據下列分子模型回答: 雙氧水的分子模型 ,乙炔的分子模型: a.每一個雙氧水分子是由 和 構成的。 b.每一個乙炔分子中,含有 個原子,含有 種原子。 (3)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kg,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為 kg。12.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金剛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質,俗稱鉆石;石墨很軟,可以做鉛筆芯。它們的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13.我們用科學方法測得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那么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的1/12是_ kg,若一個氫原子的質量是1.674×10-26kg,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2.657×10-26kg,那么一個水分子的質量是_ kg,它的質量是一個碳原子1/12質量的_ 倍,由此可以推知1kg水中含有_ 個水分子。三、實驗簡答題14.在一濾紙上滴了A、B、C、D四滴酚酞試液,再將此濾紙條放在試管內,在管口塞一團棉花用膠頭滴管吸取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如圖)。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這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 。15.碘是一種由碘分子構成的非金屬,某同學利用碘進行了如下的實驗:(1)把少量的固體碘放在濕潤的饅頭上,發(fā)現(xiàn)饅頭會變藍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饅頭去沾取碘液,發(fā)現(xiàn)饅頭也會變藍色。則:(1)取少量的碘放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碘升華變成碘蒸氣,把濕潤的饅頭放在碘蒸氣中,饅頭 變藍色(填“會”或“不會”)。(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饅頭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饅頭 (填“會”或“不會”)變藍色。(3)請用分子的觀點來解釋實驗中的現(xiàn)象 。(4)現(xiàn)在從市場上買來的食鹽大多是加碘鹽,用饅頭蘸取少量的碘鹽水,饅頭卻不變色,這說明,我們食用的碘鹽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提高班習題精選1.下列物質中,含有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是( ) A.空氣 B.蒸餾水 C.碘鹽 D.二氧化碳2. 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其主要論點有: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③同類原子的性質和質量都相同。從現(xiàn)代的觀點看,這三點中不正確的是( )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3.(2010紹興)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個水分子”所表示意義的是( )4.下列說法:①氧氣的體積是由氧分子的大小決定的;②分子只有加熱時才運動;③液態(tài)空氣是由空氣的分子構成的;④因為液態(tài)氫和氫氣的狀態(tài)不同,故它們的化學性質也不相同;⑤V1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得VmL溶液,則V1+ V2=V;⑥氣體受壓,體積變小,是因為受壓時氣體分子的體積變小的緣故。其中錯誤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5.有①氧氣,②碘,③金剛石,④水,⑤水銀,⑥高錳酸鉀,⑦氧氣,⑧磷8種物質。其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②③⑧ B.③⑤⑧ C.②⑤⑦ D.①④⑥6.(2011南通)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下列有關水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受熱時水分子的體積逐漸變大 B.降溫時水分子的化學性質發(fā)生改變 C.反應時構成水分子的原子種類發(fā)生改變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分子是可分的7.固態(tài)碘、碘溶液和碘蒸氣中都存在碘分子,饅頭遇到固態(tài)碘、碘溶液和碘蒸氣都能變藍色這一實驗現(xiàn)象說明( ) A.分子始終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B.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8.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據圖得出的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 A.這一變化是化學變化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構成的 C.汞是由汞分子構成的 D.這一變化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9.從課本第6頁圖1-14可知,水和過氧化氫不屬于同一種物質是因為( ) A.水分子和過氧化氫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不同 B.水分子和過氧化氫分子構成時原子種類不同 C.水分子和過氧化氫中所含氫原子個數不同 D.以上都不對10.在下列有關敘述后的橫線上,填寫有關的序號: ①分子的體積很小②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③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④溫度升高后,分子運動加快,間隙變大 (1)濕衣服晾一段時間就會變干,主要是因為 。 (2)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氣體受壓時體積縮小,主要是因為 。 (3)把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變黑了,主要是因為 。 (4)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 。 (5)夏天自行車車胎易爆是因為 。11.下列事實及對這些事實的解釋,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 A.金屬導電——原子是運動的 B.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原子之間有間隔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D.電解水制取氫氣和氧氣——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12.如圖所示,把充滿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和無色氫氣的集氣瓶中間的玻璃片抽走,使兩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蕩),可觀察到(a)中兩瓶氣體的顏色很快趨于一致,(兩種氣體不反應)而(b)中需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通過觀察此實驗現(xiàn)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有:① ;② 。參考答案:1.2 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2)【點擊要點】1.①金屬 稀有氣體 部分固態(tài)非金屬 ②二氧化碳 氮氣 氫氣 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一氧化碳 甲烷 氧氣 酒精2.金剛石 10-10米3.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分裂,重新組成新物質的分子構成物質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后沒有變成其他原子 能構成分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例l D 思維點拔:選項A中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分子、原子有多種,有的分子比原子大,有的分子比原子小,所以無法比較分子和原子的大小。要比較二者,必須在一個前提條件下,即構成分子的原子比該分子小,如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則水分子比氫原子或氧原子大。選項B、C中說法也是錯誤的。因為構成物質的微粒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有的物質由分子構成,如:氧氣,有的物質由原子構成,如:鐵。物質是由何種微粒構成,其化學性質就由該種微粒保持,故分子、原子都能構成物質,都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選項D中說法是正確,因為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另外的分子。鞏固訓練l D例2 B 鞏固訓練2 D【跟蹤演練】1.B 2.C 3.C 4.C 5.D 6.D 7.C 8.C 9.B 10.D 11.(1) (2)a.2個氧原子2個氫原子 b.4 2 (3) 7.247×10-261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3. 1.661×10-27 2.992×10-26 18 3.342×1025 14.ABCD點依次變藍 在不斷地運動l5.(1)會 (2)會 (3)碘是由碘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在上述實驗中碘分子都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都能使淀粉變藍色(意思對即可) (4)不存在【提高班習題精選】1.A 2.D 3.D 4.C 5.B 6.D 7.D 8.C 9.A 10. (1)② (2)③ (3)② (4)① (5)④11.A 12.①分子在不斷運動 ②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氫氣的密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1.2 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1).doc 名師導學——1.2 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2).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