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三)探究: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學科 生物學 學段: 初中 年級 初一 教材 書名:《生物學》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解釋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 2.概述人體對食物中能量的轉化和利用過程。 3.認同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需要物質和能量,且物質和能量的變化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 (二)能力方面 1.掌握測定某種食物中能量的方法,理解設置重復組的意義。 2.鞏固并實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樹立合理營養、積極運動的健康生活觀念。 2.認同科學探究是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教學重點】 1.掌握測定某種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2.鞏固并實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3.認同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需要物質和能量,且物質和能量的變化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 【教學難點】 1.概述人體對食物中能量的轉化和利用過程。 2.認同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需要物質和能量,且物質和能量的變化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 回顧復習導入新課 回顧七年級上學期《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以及《細胞的生活》相關知識,結合本節內容,分析食物中糖類、脂肪、蛋白質三類供能物質對人體的重要作用。 理解以細胞為基本單位的人體需要從食物中獲取物質和能量 了解不同食物中的物質和能量 請學生先對幾種常見食物的能量含量高低進行推測和排序,再通過查閱《常見的食物成分表》確定答案,引導學生發現能量含量與供能物質含量的關系,認識不同食物由于供能物質組成差異,能量含量也有所不同。 認同能量需要以物質為載體進行流動和轉換 探究活動: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提問:如果沒有資料數據,如何知道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含量呢?以教材中的花生和核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探究問題并根據問題作出假設。通過分析實驗原理,聯系已經學習過的“種子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的實驗,引導學生制訂實驗計劃,將花生中有機物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變為水的熱能來進行測量,補充完整學習任務單上的實驗方案,從而熟悉實驗器材和操作方法。 通過實驗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完整規范的實驗流程,提醒實驗注意事項,在注意實驗安全的前提下請學生動手實踐,將得出的數據填寫在學習任務單上,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通過對比不同小組的實驗數據,以及實驗結果與花生理論能量含量的對比,幫助學生認識實驗誤差的存在,引導學生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和改進方法,認識設置重復組的必要性。 加深對科學探究主要環節的認識,理解設置重復組的意義。 人體內能量的轉化和利用 啟發學生思考如何人體如何將食物中的能量轉化為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通過視頻動畫形象地展示食物中的供能物質消化、吸收并通過線粒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教師進行小結歸納,舉例說明食物提供的能量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理解人體對食物中能量的轉化和利用過程。 人體能量攝入和消耗的平衡 通過學習任務單上的學生活動,請學生計算自己一天中通過食物攝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思考能量供需不平衡可能引發的問題,找出維持身體能量平衡的合理方法。 認同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需要物質和能量變化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樹立合理營養、積極運動的健康生活觀念。 評價檢測 拓展練習 通過分析大鼠膳食限制和運動對壽命的影響這一探究實驗,請學生回答實驗結果中以大鼠平均壽命作為檢測指標的原因,從實驗結果中得出合理的膳食限制和運動都能延長大鼠壽命的結論。 檢測學生對設置重復組的理解,認識到科學探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進一步理解營養和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