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觀看視頻:3D版清明上河圖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學習目標了解宋朝社會生活的大概風貌。了解宋朝社會的文化娛樂活動情況。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化、藝術成就。123學習目標目錄宋詞和元曲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壹貳繁華的都市生活叁第一部分——繁華的都市生活觀看視頻:繁華的汴京南宋臨安(人口約124萬)元朝大都(人口約110萬)注:以上數據分別引自《太平寰宇記》《臨安志》《元大都人口考》北宋開封(人口約150萬)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汴梁(開封、東京)北宋首都開封“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東京夢華錄》卷三南宋首都臨安“萬物所聚,諸行百市”,“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即無虛空之屋。”——《夢梁錄》卷十三外國巨價異物及百貨之輸入此城(大都)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百物輸人之眾,有如川流之不息。僅絲一項,每日城者計有千車。——(法)沙海昂注、馮承鈞譯《馬可波羅游記》23:00-1:003:00-5:00夜市繁華,通宵不斷萬物匯集,店鋪林立國際貿易繁榮,國際性大都市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市民階層是一群有______有_______有_______的群體錢閑趣大相國寺行走北宋開封,體驗市民生活——徐蘋芳復原的北宋相國寺平面圖寵物市場日用百貨市場文化市場書籍古玩市場手工藝品市場行走北宋開封,體驗市民生活場地大廟會頻活動多規格高場地寬闊,可容萬人每月舉辦多次廟會①各種商品貿易;②傀儡戲,舞劍,雜技等表演元宵節時有皇家樂隊演奏“勾欄”“瓦子”請你用簡圖表示出瓦子和勾欄的關系欄桿戲臺觀眾席勾欄形制示意圖瓦子勾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行走北宋開封,體驗市民生活觀看視頻:瓦子材料瓦舍是一種有固定演出地的大型綜合性商業娛樂場所。它以勾欄演出為中心,勾欄里上演的有雜手伎、弄蟲蟻、舞旋、神鬼、講史、說諢話等表演、歌舞、說唱之類的伎藝。勾欄中的表演項目猴戲雜劇蹴鞠說書木偶戲斗蟋蟀行走北宋開封,體驗市民生活傀儡戲雜技猴戲第二部分——宋詞和元曲201、宋詞閱讀教材,從中找出詞的相關信息詞的特點詞的發展演變詞的格式詞的內容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詞出現于唐朝,經五代到兩宋得到很大發展,是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每首詞依據樂譜要求,都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起初大多描寫女性傷離怨別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較大變化,風格多樣,內容廣泛。閱讀教材,從中找出宋代杰出詞人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的相關信息人物時代詞風成就蘇軾北宋李清照兩宋之交辛棄疾南宋豪邁而飄逸,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勝、激發情感的藝術效果對詞的發展有突出貢獻,改進了詞的創作,擴大了詞的境界,提高了詞的格調繼承蘇軾以來的豪放詞風和報國情懷,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委婉、細膩、清秀在當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進一步提高了詞的社會功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蘇軾像李清照像《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山東濟南辛棄疾紀念館辛棄疾2、元曲元朝戲劇空前發達,出現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元曲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元代雜劇作家有200人左右,劇目600種左右,現存的有150多種。(1)概況:(2)代表人物及成就:①元代最優秀的戲劇家是關漢卿,他一生創作許多劇本,流傳至今的有10多種,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相關史事關漢卿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藝,了解人民疾苦,熟悉民間語言,又常與藝人交往,甚至親自登臺演出。《竇娥冤》寫了一個與婆婆相依為命的年輕女子竇娥,遭受無賴陷害,反被受賄的貪官判處死刑。竇娥無處伸冤,臨死發出誓愿:要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大早。她的誓愿感天動地,竟然實現。關漢卿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地鞭撻了黑暗勢力。關漢卿像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為天!——竇娥在刑場的唱詞關漢卿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地韃了黑暗勢力。②與關漢卿齊名的雜劇家還有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等。關、馬、鄭、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元曲四大家”第三部分——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司馬光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這部史書300多萬字,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中國16朝代。《資治通鑒》是一部什么題材的史學著作?這部著作有什么歷史地位?《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司馬遷司馬光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紀傳體),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他們也被后人稱為“史學兩司馬”。對比《資治通鑒》與《史記》體例的不同,認識其歷史地位。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編年體通史紀傳體通史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宋元時期都市文化都市生活文化大都市:開封、臨安、大都市民生活:市民階層壯大瓦子、勾欄和雜劇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宋詞: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元曲:關漢卿《竇娥冤》史學:司馬光《資治通鑒》圖為我國古代的“瓦舍”,取“來時瓦舍,去時瓦解”之意。它的出現反映了( )A.隋唐科舉制發展B.唐朝民族關系和諧C.宋代市民文化豐富D.明清工商業繁榮√如果你是生活在宋代的市民,你的文化生活可能包括( )①逛廟會 ②逛瓦子 ③聽說唱 ④耍雜技 ⑤在茶館里讀《紅樓夢》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宋代出現氣象萬千的社會風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進一步加強B.我國的經濟重心發生了南移C.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繁榮D.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他的詞中寫道:“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倆難以忘懷的是( )A.祖國山河的統一B.中華文化的弘揚C.旖旎宜人的風光D.個人的離愁別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該詞風格委婉,感情真摯,清新淡雅,明白如話。其作者是()A.蘇軾 B.辛棄疾C.陸游D.李清照元雜劇作家中最負盛名的是關漢卿。其代表作是()A.《竇娥冤》 B.《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C.《定軍山》D.《念奴嬌·赤壁懷古》√√謝謝您的觀看指導!BUSINESSPRACTICALREPORTTEMPLAT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課件.pptx 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mp4 汴京.mp4 清明上河圖3D.mp4 瓦子.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