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1】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專題三:力和運動分析方法辨析(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1】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專題三:力和運動分析方法辨析(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三
力和運動分析方法辨析
考點解析☆目標分解
a級目標:理解參照物概念,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知道力、重力、彈力的概念。
b級目標:說明摩擦力的概念以及摩擦力大小的變化;能區分相互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區別;概述慣性的概念并能用慣性解釋相關現象。
目標分解:
①運動的描述和參照物。
②牛頓第一定律。
③摩擦力
④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考點剖析☆聚焦高頻
考點一: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1.如圖所示是卡車和轎車的某兩個時刻的行駛位置,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兩車的運動情況是
(???
)
A.?轎車運動,卡車靜止????????????B.?卡車運動,轎車靜止????????????
C.?兩車都靜止????????????
D.?兩車都在運動
【答案】
D
【解答】地面和地面上的柱子保持相對靜止,以地面或以柱子為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是相同的,在甲、乙圖中,轎車與卡車相對于地面上的柱子位置都發生了改變,所以以柱子(或地面)為參照物,兩車都在運動,D選項正確。
【解析】判斷物體的運動需要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參照物。參照物的選取可以是任意的,一切物體都可以做參照物。參照物選擇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同。一但被選為參照物的物體是靜止的,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改變的物體是運動的,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改變的物體即是靜止的。
2.戰斗機水平飛行時,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如圖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線”,當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如圖乙所示時,飛機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沖?????????????????????
C.?豎直向上爬升????????????????????D.?豎直向下俯沖
【答案】
B
【解答】A、當戰斗機斜向上爬升時,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左低由高的,故A錯誤
B、當戰斗機斜向下俯沖時,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左高右低,如圖乙所示時,故B正確;
C、當戰斗機豎直向上爬升,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還是水平的,且與飛機的距離越來越遠,故C錯誤;
D、當戰斗機向下俯沖時,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還是水平的,且與飛機的距離越來越近,故C錯誤;
【關鍵點撥】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3.流速為5千米/時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以如圖所示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面行,1小時后兩船離木桶的距離(??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無法確定
【答案】B
【解答】由圖可知,V甲船=V乙船
=
30km/h,
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順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則甲船的實際速度V甲實=
V甲船-V水
=
30km/h
-
5km/h=
25km/h,乙船的實際速度V乙實=V乙船-V水=
30km/h
+5km/
h=
35k:m/h,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
=
5km/h,
根據v=S/t可得,甲船、乙船和木桶1h通過的距離分別為:S甲船=
V甲實t
=
25km/hx1h=25km,S乙船=V乙實t=35km
S木桶=V木桶t=
5km/hx1h=
5km,所以,1小時后甲、乙船離木桶的距離分別為:
S甲船=S甲船+S木桶=25km
+5km
=
30km,S乙船=35k-5km=30km
故選:
B。
【關鍵點撥】甲船逆流而行,實際速度為船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乙船順流而行,實際速度為船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木桶自由漂浮,其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根據以上分析利用速度公式解答即可。
4.自主研發的“海斗一號”(如圖),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達到10907米。“海斗一號”在完成了巖石狀物體樣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遙控拋載安全上浮。對于上浮過程,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________的,海底是
________的,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
________?的。(均填“運動”或“靜止”)
【答案】
運動;運動;靜止
【解答】(1)對于上浮過程,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相對它的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海底相對它的位置不斷改變,也是運動的。
(2)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相對與它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是靜止的。
【解析】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運動的;否則,它就是靜止的。
考點二:牛頓第一定律
1.運輸機參加抗震救災,在空中沿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間隔相同時間從飛機上靜止釋放四個相同的物資。下圖能正確表示物資著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氣阻力不計)(
????)
A.?????????????????????????????????B.?
C.???????????????????????????????????D.?
【答案】
C
【解答】由于慣性,在四個物體離開飛機后,還會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同的速度運動;因為它們下落時間隔時間相同,根據公式△s=v×△t可知,當它們落地后,相鄰的兩個物體之間的間隔相等,故A、B錯誤;且哪個物體先落下,哪個物體就先著地,即在左邊;哪個物體后落地,它就在右邊,因此從左到右的排列應該為①②③④,故C正確,而D錯誤。
【解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物體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種性質叫慣性;
(2)已知速度和時間根據公式s=vt確定路程的大小。
2.如圖為小車載著木塊向右運動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都是在小車突然停止時發生的
B.?都是在小車突然啟動時發生的
C.?圖甲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
停止或突然加速時發生的
D.?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的
【答案】
D
【解答】A.當木塊和小車一起向右運動的時候,如果小車突然停止,那么木塊會由于慣性向右傾倒,而甲圖的情形不符,故A錯誤;
B.當木塊和小車一起向右運動的時候,如果小車突然啟動,那么木塊會由于慣性向左傾倒,而乙圖的情形不符,故B錯誤;
C.圖甲所示的現象應該是小車運動中突然加速時發生的,而小車突然停止應向右傾倒,故C錯誤;
D.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的,故D正確。
【解析】慣性是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針對每個選項中的情形確定小車的傾倒方向,然后與圖中的情形進行比較判斷即可。
3.在一艘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游輪上,某同學朝各個方向用相同的力進行立定跳遠,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A.?朝與游輪運動方向一致跳得最遠?????????????????????????B.?朝與游輪運動方向相反跳得最遠
C.?朝與游輪運動方向一致跳得最近?????????????????????????D.?朝各個方向跳都一樣遠
【答案】
D
【解答】由題意可知,人與游輪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勻速運動,保持相對靜止。當人原地豎直起跳后,由于人具有慣性,人仍具有與游輪相同的速度,始終能落到原來的起跳點。所以人在向各個方向用相同的力進行立定跳遠時,不受到游輪運動的影響,朝各個方向跳都一樣遠,D選項正確。
【解析】(1)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的性質。靜止的物體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有慣性;
(2)由相對運動可知,在勻速直線運動的游輪上,人與游輪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人與游輪保持相對靜止;
(3)從原地起跳用慣性來分析出與游輪的勻速運動無關始終落到原點,再分析朝各個方向運動的情況。
4.放在一輛足夠長的表面光滑的平板車上的兩個物體,隨車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這兩個物體在車上將會(不計空氣阻力)(  )
A.一定不相碰
B.一定相碰
C.若兩物體質量相等,一定不相碰
D.若兩物體質量不相等,一定不相碰
【答案】A
【解答】兩物體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由于慣性,兩個物體仍會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不變,繼續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因此,它們一定不會相碰。
故選A。
【解析】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因此,放在車上的兩個物體在運動時會一起運動,停止時也會一起停止,而且速度、方向也應該一致,這樣就不難想象出它們是否能夠相碰了.
5.如圖所示,懸掛于O點的輕繩下端系有小球,不計阻力,它在豎直平面內的A、B之間來回自由擺動,當小球從A點擺動到B點時,若繩子突然斷裂且一切外力均消失,則小球將________?(選填“保持在B點靜止”、“沿BD水平向右勻速”、“沿BE豎直向下加速”或“沿BC斜向上減速運動”)。
【答案】
保持在B點靜止
【解答】當小球運動到B點時,此點為右邊的最高點,此時小球重力勢能最大,而動能為零,即小球的速度為零。如果繩子斷裂且外力全部消失,那么由于慣性,它會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即保持在B點靜止。
【解析】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當物體受到的外力為零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據此分析判斷。
考點三:摩擦力
1.如圖甲所示,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兩次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勻速直線運動。兩次拉動木塊的s-t圖像分別是圖乙中的圖線①②。則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A.?木塊前后兩次所受摩擦力????????????????????????????????????
B.?木塊前后兩次運動的速度
C.?前后兩次在相同時間內拉力所做的功??????????????????
D.?前后兩次拉力的功率
【答案】
A
【解答】A.同一物體重力不變,則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那么木塊前后兩次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變,故A正確;B.根據圖乙可知,兩次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都是通過坐標原點的斜線,因此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在相同的時間內,①通過的路程大于②的路程,根據v=s/t可知,①的速度大于②的速度,故B錯誤;C.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前后兩次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拉力等于摩擦力。因為摩擦力相等,所以木塊受到的拉力相等。且通過的路程s1>s2
,根據W=Fs可知,做的功W1>W2
,故C錯誤;D.前后兩次木塊受到的拉力相等,但速度v1>v2
,根據P=Fv可知,拉力的功率P1>P2
,故D錯誤。
【關鍵點撥】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判斷摩擦力的大小關系;
2.如圖所示,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彈簧測力計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水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T,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C.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
【答案】
D
【解答】A、由于此時木塊A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此時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錯誤;
B、此時長木板也處于平衡狀態,即此時長木板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故此時長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也是F,故錯誤;
C、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此時長木板仍處于平衡狀態,故此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拉力F,故錯誤;
D、若用2
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此時木塊A仍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此時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正確.
故選D.
【解析】本題通過對于摩擦力的有關概念和規律的認識,來考查對于概念和規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木塊雖然處于靜止,但木塊和長木板間有相對運動,木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確定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由滑動摩擦定律來確定,也可以由木塊處于靜止,受力平衡來確定.木塊處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跟彈簧秤的拉力相平衡,滑動摩擦力等于T.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運動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無關,不管長木板的速度多大,也不管它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都等于T
.
3.如圖甲所示,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物體所受水平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物體相應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則0~2s,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2~4s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答案】
2;4
【解答】(1)根據丙圖可知,0~2s內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此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據乙圖可知,此時物體受到的拉力為2N,那么此時受到的摩擦力f=F=2N。
(2)根據丙圖可知,4~6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據乙圖可知,此時物體受到的拉力為4N,那么此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4N。在2~4s內物體做加速運動,由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還是4N。
【解析】(1)首先根據丙圖確定0~2s內物體的運動狀態,再根據甲圖確定此時受到的拉力,再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摩擦力;
(2)根據丙圖可知,4~6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乙圖確定此時受到的拉力,再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判斷3~4s內摩擦力的大小是否發生改變。
4.體育課上體重50kg的小明練習爬桿和爬繩。
(1)小明沿桿勻速向上爬的過程中,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g取10N/kg)
(2)小明在沿比桿粗糙的繩勻速下滑,其沿繩受到的摩擦力為f繩

沿桿勻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為f桿
,則f繩________?f桿(選填“>”“=”或“<”)。
【答案】
(1)豎直向上;500N
(2)=
【解答】(1)小明沿桿勻速向上爬的過程中,他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向后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摩擦力是豎直向上的;因為重力G=mg=50kg×10N/kg=500N,所以摩擦力大小是500N;
(2)小明在沿比桿粗糙的繩勻速下滑,他仍然處于平衡狀態,即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那么f繩=G。因為f桿=G,所以f繩=f桿。
【關鍵點撥】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解答;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同一物體上,據此解答。
5.木塊在兩端開口且足夠長的豎直筒中自由釋放可向下作勻速直線運動;若木塊在其右側質量為5千克的物體牽引下則可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繩子質量及滑輪與轉軸、繩子間的摩擦均忽略不計),如圖所示。問:(g取10牛/千克)
(1)當右側物體剛落地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為________
(2)木塊的質量為________千克
(3)若右側物體下落20厘米時其重力做的功為________焦
【答案】
(1)豎直向下
(2)2.5
(3)10
【解答】(1)當右側物體剛落地時,木塊豎直向上運動;因為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木塊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當木塊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即f=G;
繩子上的拉力F=G物=m物g=5kg×10N/kg=50N;
當木塊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f、重力G和拉力F之間的關系是:F=G+f=2G;
那么木塊的重力是;
那么木塊的質量為:;
(3)若右側物體下落20cm時其重力做的功:W=G物h=50N×0.2m=10J。
【關鍵點撥】(1)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2)當木塊在豎直筒中向下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木塊的重力;當木塊在豎直筒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根據二力平衡原理分析木塊的質量即可;
考點四: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疊放著A、B兩物體,物體A上表面受到一豎直向下的壓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體A和物體B的總重力
D.?B物體受到A對它的壓力大小與F的大小相同
【答案】
C
【解答】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A上,B物體受到的壓力作用在B上,二者大小都等于A的重力和F的和,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為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
B.A受到的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和F的和,與A的重力大小不等,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總重力和壓力F的和,故C錯誤;
D.B物體受到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和壓力F之和,故D錯誤。
【解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據此分析判斷。
2.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擠壓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大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
C.?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
D.?增大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答案】
C
【解答】A.兩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都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鉛筆處于平衡狀態,即左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等于右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鉛筆對左邊手指的壓力等于鉛筆對右邊手指的壓力,故B錯誤;
左右兩邊手指受到的壓力相等,而受力面積S左>S右
,根據公式p=F/S可知,左邊手指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的壓強,故C正確;根據公式p=F/S可知,當壓力相等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即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D錯誤。
【解析】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和同一直線上;以鉛筆為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比較手指受到壓力大小;
3.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A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B.?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水平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C.?甲、乙兩圖中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D.?甲、乙兩圖中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零
【答案】
B
【解答】甲圖: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與拉力F相互平衡,即fB→A=F。A對B的摩擦力與B對A的摩擦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相等,因此B物體受到的A物體的摩擦力fA→B=F。
乙圖:A與B之間保持相對靜止,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因此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零,故A、C、D錯誤;
將A和B看做一個整體,它們都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地面對B的摩擦力與拉力F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地面=F,故B正確。
【解析】將A和B看做一個整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地面對B的摩擦力;對A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B對A的摩擦力,并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分析A對B摩擦力的大小。
4.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彈簧測力計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鉤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別拉開,F1=F2=5N,兩彈簧測力計靜止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對乙的拉力和乙對甲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對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數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對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數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為零,示數均為零
【答案】
B
【解答】A.甲對乙的拉力作用在乙上,而乙對甲的拉力作用在甲上,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
B.甲處于靜止狀態,那么甲受力平衡,即手對甲的拉力和乙對甲的拉力相等。因為手對甲的拉力F1=5N,所以乙對甲的拉力也是5N,甲的示數是5N,故B正確;
C.因為乙處于靜止狀態,所以乙受力平衡,即手對乙的拉力F2與甲對乙的拉力大小相等,因此甲對乙的拉力為5N,乙的示數也是5N,故C錯誤;
D.甲和乙都處于平衡狀態,合力為零,但是示數都是5N,故D錯誤。
【解析】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
5.小濤按圖所示用手豎直握緊飲料罐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對罐的壓力與罐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若手對罐的壓力增加,則罐受到的摩擦力將增大
C.?罐對手的摩擦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罐受到的重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
C
【解答】A.手對罐的壓力沿水平方向,罐受到的重力沿豎直方向,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肯定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當飲料罐保持靜止狀態時,它受到的重力和靜摩擦力相互平衡。只有重力發生改變,它受到的靜摩擦力才會改變,故B錯誤;
C.罐對手的摩擦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大小相等,故C正確;
D.罐受到的重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二者都作用在飲料罐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關鍵點撥】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
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
6.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f=kN來計算(k表示滑動摩擦系數,N
表示壓力)。如圖所示,木板重400牛,人與木板、木板與地面的滑動摩擦系數k都為0.3,現在有一人用150N水平拉繩子,使他本人和木板一起向左作勻速運動,則木板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牛,人的質量________千克。(g=10牛/千克)
【答案】
300;60
【解答】(1)將木板和人看作一個整體,它們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那么它們受到向左的兩個拉力與向右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即f=2F=2×150N=300N;
(2)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人和木板的總重力,即N=G人+G板;
根據f=kN得到:300N=0.3×(m人g+400N);
解得:m人=60kg。
【解析】(1)將木板和人看作一個整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木板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人和木板的總重力,即N=G人+G板
,然后根據f=kN計算人的質量即可。
考點過關☆專項突破
考點一: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1.下列語句中加橫線部分描繪的運動情景,選取山為參照物的是(
??)
A.?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C.?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答案】
D
【解答】A、“兩岸青山相對出”中“山”是運動的,是以“船或船上的人”等為參照物的,故不符合題意。
B、“巍巍青山兩岸走”中“山”是運動的,是以“竹排或竹排上的人”等為參照物的,故不符合題意。
C、“看山恰似走來迎”中“山”是運動的,是以“船或船上的人”等為參照物的,故不符合題意。
D、“輕舟已過萬重山”中“舟”是運動的,是以“山或地面”等為參照物的,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
一個木箱漂浮在河中,隨平穩的河水向下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條小船,兩船到木箱的距離相等,且同時劃向木箱,若兩船在靜水中劃行的速度相等,那么(  )
A.上游的小船先撈到木箱
B.下游的小船先撈到木箱
C.兩船同時到達木箱處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答案】
C
【解答】以河水為參照物,則木箱是靜止的,兩船相當于在靜水中劃行。又因兩船在靜水中劃行速度相同,且兩船到木箱的距離相同,故同時到達木箱。
3.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系的s-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線,則由圖像可知(???
)
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B.?兩物體在5秒內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
【答案】
D
【解答】s-t圖象中兩線在5s時相交表示兩物體在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但題中沒有說明運動方向,則t=5s時不一定能相遇,故A、B錯誤;s-t圖象僅描述直線運動,甲物體的運動圖象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由圖象看出甲物體的圖象是一條曲線,表示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表示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
4.晉朝的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認為云朵向西運動,月亮向東運動,他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
???)
A.?山、地面??????????????????????????B.?月亮、地面??????????????????????????C.?山、云朵??????????????????????????D.?江水、山
【答案】
C
【解答】如果以地面上靜止不動的山為參照物,云朵在向西的方向上距離山越來越遠,那么云朵是向西運動的。以云朵為參照物,月亮在向東的方向上距離不斷增大,所以它是向東運動的,故C正確,而A、B、D錯誤。
5.《龜兔賽跑》新篇:兔子和烏龜自從上次賽跑后,成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跑,在水中烏龜馱著兔子游,兔子和烏龜因此都走得更快更遠。當兔子背著烏龜在陸地上奔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是運動的??????????????????????????????B.?以烏龜為參照物,兔子是靜止的
C.?以路邊的大樹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的?????D.?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的
【答案】
B
【解答】A.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相對兔子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烏龜是靜止的,故A錯誤;
B.以烏龜為參照物,兔子相對于烏龜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兔子是靜止的,故B正確;
C.
以路邊的大樹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相對于大樹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它們都是運動的,故C錯誤;
D.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它們都是運動的,故D錯誤。
6.2016年11月19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對接后,“神舟十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________的。“天宮二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并將最終建設成為空間站。空間站既能作為________的研究室和實驗站,又能作為人類飛向月球和其他行星的________。
【答案】
靜止;空間科學技術;中間站
【解答】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進行對接完成后,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不變,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天宮二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并將最終建設成為空間站。空間站既能作為空間科學技術的研究室和實驗站,又能作為人類飛向月球和其他行星的中間站

故答案為:靜止;空間科學技術;中間站
考點二:牛頓第一定律
1.在甲、乙兩艘遮蔽門窗的船上,分別觀察到小球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小球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船向左做勻速運動,乙船靜止?????????????????????????B.?甲船向右做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C.?乙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D.?甲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
C
【解答】甲船和乙船中的小球由于慣性都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甲船中的小球向右運動,其實說明船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可能是甲船向左運動時突然加速,也可能是向右運動時突然減速,但不可能是勻速,故A、B、D錯誤;
乙船中的小球保持靜止狀態,說明船的運動狀態沒有變化,即可能它是靜止的,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
2.如圖,木塊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木塊沒有受到小車的摩擦力
B.?木塊運動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C.?木塊對小車的壓力與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當小車受到阻力突然停止運動時,如果木塊與小車接觸面光滑,木塊將向右傾倒
【答案】
A
【解答】A.木塊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和小車之間保持相對靜止,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因此木塊不會受到小車的摩擦力,故A正確;
B.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故B錯誤;
C.木塊對小車的壓力作用在小車上,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作用在木塊上,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
D.當小車受到阻力突然停止運動時,如果木塊與小車接觸面光滑,木塊的運動狀態會保持不變,因此不會傾倒,故D錯誤。
3.車廂在水平路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廂內一水平桌面上放著質量分別為M和m的兩個物體,且M>m。設物體與桌面之間無摩擦,當車突然停止運動時,兩個物體在離開桌面之前將(
?)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無法判斷是否相碰
【答案】
B
【解答】解:車停止前,物體M、m和車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并且兩物體和車具有共同的速度,當車突然停止時,由于物體在光滑的桌面上,因此兩物體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大小不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兩個物體間的距離不變,一定不會相碰。
4.圖中AOB是光滑軌道,A點的高度H大于B點的高度h,讓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自由滑下,沿軌道AOB到達B點后離開(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離開B點后的運動軌跡最符合實際的是________。
【答案】
c
【解答】根據題意,小球從A點由靜止滑下,所以小球的機械能等于A點時的重力勢能,整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a的最高點超過了A點的高度,故a不可能;b點的最高點與A點的高度相同,而在最高點時,小球仍具有向右運動的速度,所以b圖線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故b不可能;c圖線的最高點低于A點,由于在最高點時小球仍運動,其總機械能可能與開始時的機械能相等,故c符合實際;小球離開軌道時,由于慣性,應具有沿軌道方向向上運動的速度,故d不可能。
考點三:摩擦力
1.如圖所示,質量為
10
千克的物體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
f
與時間
t
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哪一個圖線(
??)
A.?????????????????????????????????????????????B.?
C.?????????????????????????????????????????????D.?
【答案】
A
【解答】當物體在豎直墻壁上保持靜止狀態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與重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保持不變。當物體開始下滑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但是壓力不斷減小,那么滑動摩擦力逐漸減小,因此摩擦力先不變,再減小,故A正確,額B、C、D錯誤。
2.如圖甲是消防隊員小王進行爬桿訓練的示意圖,在某次爬桿訓練中,小王沿桿豎直向上運動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6s內,小王沿桿勻速向上運動????????????????????
B.?6~15s內,小王沿桿上爬的距離是5.4m
C.?0~18s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15~18s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答案】
B
【解答】A.根據乙圖可知,0~6s內,小王的速度不斷增大,做加速運動,故A錯誤;
B.6~15s內,小王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0.6m/s,那么上爬的距離s=vt=0.6m/s×9s=5.4m,故B正確;
C.0~18s內,小王始終在向上爬,它對桿子向下用力,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C錯誤;
D.15~18s內,小王做減速運動,說明合力向下,即向上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故D錯誤。
3.體育課上有爬繩和爬桿兩種運動,某同學先后以相同的姿勢順著繩或桿勻速向上爬(??
)
A.?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繩子粗糙
B.?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爬桿時手握桿的力要大些
C.?爬繩和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
D.?爬繩和爬桿時速度不一樣,則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答案】
C
【解答】某同學先后以相同的姿勢順著繩或桿勻速向上爬,那么它在豎直方向上保持平衡狀態,即它受到的摩擦力和自身重力是一對平衡力,那么摩擦力f=G;因為他的重力不變,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相同。
4.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涂些鎂粉;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這兩種做法(??

A.?前者是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為了減小摩擦????????B.?兩者都是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為了減小摩擦,后者是為了增大摩擦????????D.?兩者都是為了減小摩擦
【答案】
A
【解答】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涂些鎂粉,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防止從杠上滑下來;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這是通過減小壓力的方式減小摩擦力,保證動作的順利完成,故A正確,而B、C、D錯誤。
5.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塊相同的條形磁鐵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1)取走其中一塊后,磁鐵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則F2________F1(選填“>”“=”或“<”)。
(2)如圖丙所示,磁鐵在F2的作用下,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若閉合開關S,則磁鐵運動速度將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當推力F2變為F3時,磁體又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欲保持磁鐵勻速直線運動,F3應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
(1)<
(2)變小;變大
【解答】(1)甲圖和乙圖中,條形磁鐵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它們受到的推力都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取走其中一塊磁鐵后,磁鐵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減小,因此磁鐵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減小,那么磁鐵受到的推力減小,即F2(2)根據丙圖可知,螺線管上電流從上倒下;用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朝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那么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條形磁鐵受到排斥力。由于排斥力的方向向左,與運動方向相反,所以磁鐵做減速運動
,即運動速度將變小。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那么條形磁鐵受到的排斥力增大。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只有F3變大,才能保持磁鐵勻速直線運動。
6.網上購物帶動了快遞業的發展,包裹的分撿常需借助傳送帶。
(1)傳送帶的表面往往比較粗糙,其目的是________。
(2)包裹剛放上傳送帶時受到________個力的作用。
(3)包裏與傳送帶一起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________個力的作用。
【答案】
(1)增大摩擦
(2)3
(3)2
【解答】(1)傳送帶的表面往往比較粗糙,其目的是增大摩擦。
(2)包裹在豎直方向上保持靜止狀態,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相互平衡。包裹剛放到傳送帶上時,由于傳送帶的速度大于它的速度,所以它相對傳送帶向左運動,因此受到傳送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即受到3個力的作用。
(3)包裏與傳送帶一起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時,二者之間保持相對靜止狀態,沒有摩擦力,此時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即受到2個力的作用。
7.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輪,輕質小盤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繩與桌面上質量為0.4kg的木塊相連。當小盤內放有重力為0.5N的砝碼使木塊未被拉動,這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當小盤內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作勻速運動,這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當小盤內放上重為0.7N的砝碼時,小盤拖動木塊運動,當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
【答案】
0.5;0.6;0.6
【解答】對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進行受力分析可知,木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兩者是平衡力。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繩子對木塊水平向右的拉力F1=0.5N,由于木塊保持靜止可推出木塊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f的作用,且拉力和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f1=F1=0.5N;
當小盤內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作勻速運動?,此時木塊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拉力F2=0.6N,由于木塊勻速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應該還受到一個向左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且與拉力是平衡力,f2=F2=0.6N;當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運動
,此時木塊受到的仍是滑動摩擦力,與上題相比,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變,所以摩擦力仍是0.6N。
故答案為:0.5;0.6;0.6
考點四: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1.如圖所示,幾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關于比較甲、乙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乙圖大?????????????????????????
B.?乙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甲圖大
C.?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相等????????????????????????????????
D.?無法確定
【答案】
C
【解答】甲、乙兩圖中均有兩塊磁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不是磁體,因此不會受到磁力。將疊在一起的磁體看成一個整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它們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它們自身的重力,所以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相等,故C正確,而A、B、D錯誤。
2.某次演練中,直升飛機懸停于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在0~t1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內,傘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D.?在t2~t3內,傘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
【答案】
B
【解答】A.在0~t1內,傘兵在做加速運動,此時合力的方向向下,即G-f>0,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故A錯誤;?
B.在t1~t2內,傘兵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合力為零,即G-f=0,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故B正確;?
C.在t2~t3內,傘兵做減速運動,即G-f<0,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故C錯誤;?
D.在t2~t3內,傘兵的速度減小量逐漸變小,因此阻力在不斷減小,故D錯誤,
3.如圖所示,用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力計的示數等于(????

A.?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C.?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D.?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大小
【答案】
C
【解答】用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即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相互平衡,即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確,而A、B、D錯誤。
4.水平桌面上有一靜止的鐵塊,當一條形磁鐵沿豎直方向逐漸靠近鐵塊時,鐵塊對桌面的壓力將________,鐵塊受到的重力將________。(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
變小;不變
【解答】(1)鐵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電磁力,即G=F支持+F磁。當條形磁鐵靠近鐵塊時,磁力增大,那么桌面對鐵塊的支持力減小。鐵塊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鐵塊的支持力為相互作用力,因此鐵塊對桌面的壓力減小。
(2)根據G=mg可知,鐵塊的質量不變,那么它的重力不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三
力和運動分析方法辨析
考點解析☆目標分解
a級目標:理解參照物概念,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知道力、重力、彈力的概念。
b級目標:說明摩擦力的概念以及摩擦力大小的變化;能區分相互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區別;概述慣性的概念并能用慣性解釋相關現象。
目標分解:
①運動的描述和參照物。
②牛頓第一定律。
③摩擦力
④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考點剖析☆聚焦高頻
考點一: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1.如圖所示是卡車和轎車的某兩個時刻的行駛位置,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兩車的運動情況是
(???
)
A.?轎車運動,卡車靜止????????????B.?卡車運動,轎車靜止????????????
C.?兩車都靜止????????????
D.?兩車都在運動
【答案】
D
【解答】地面和地面上的柱子保持相對靜止,以地面或以柱子為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是相同的,在甲、乙圖中,轎車與卡車相對于地面上的柱子位置都發生了改變,所以以柱子(或地面)為參照物,兩車都在運動,D選項正確。
【解析】判斷物體的運動需要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參照物。參照物的選取可以是任意的,一切物體都可以做參照物。參照物選擇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同。一但被選為參照物的物體是靜止的,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改變的物體是運動的,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改變的物體即是靜止的。
2.戰斗機水平飛行時,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如圖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線”,當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如圖乙所示時,飛機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沖?????????????????????
C.?豎直向上爬升????????????????????D.?豎直向下俯沖
【答案】
B
【解答】A、當戰斗機斜向上爬升時,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左低由高的,故A錯誤
B、當戰斗機斜向下俯沖時,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左高右低,如圖乙所示時,故B正確;
C、當戰斗機豎直向上爬升,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還是水平的,且與飛機的距離越來越遠,故C錯誤;
D、當戰斗機向下俯沖時,飛行員以飛機為參照物時,將看到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還是水平的,且與飛機的距離越來越近,故C錯誤;
【關鍵點撥】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3.流速為5千米/時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以如圖所示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面行,1小時后兩船離木桶的距離(??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無法確定
【答案】B
【解答】由圖可知,V甲船=V乙船
=
30km/h,
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順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則甲船的實際速度V甲實=
V甲船-V水
=
30km/h
-
5km/h=
25km/h,乙船的實際速度V乙實=V乙船-V水=
30km/h
+5km/
h=
35k:m/h,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
=
5km/h,
根據v=S/t可得,甲船、乙船和木桶1h通過的距離分別為:S甲船=
V甲實t
=
25km/hx1h=25km,S乙船=V乙實t=35km
S木桶=V木桶t=
5km/hx1h=
5km,所以,1小時后甲、乙船離木桶的距離分別為:
S甲船=S甲船+S木桶=25km
+5km
=
30km,S乙船=35k-5km=30km
故選:
B。
【關鍵點撥】甲船逆流而行,實際速度為船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乙船順流而行,實際速度為船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木桶自由漂浮,其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根據以上分析利用速度公式解答即可。
4.自主研發的“海斗一號”(如圖),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達到10907米。“海斗一號”在完成了巖石狀物體樣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遙控拋載安全上浮。對于上浮過程,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________的,海底是
________的,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
________?的。(均填“運動”或“靜止”)
【答案】
運動;運動;靜止
【解答】(1)對于上浮過程,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相對它的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海底相對它的位置不斷改變,也是運動的。
(2)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相對與它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是靜止的。
【解析】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運動的;否則,它就是靜止的。
考點二:牛頓第一定律
1.運輸機參加抗震救災,在空中沿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間隔相同時間從飛機上靜止釋放四個相同的物資。下圖能正確表示物資著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氣阻力不計)(
????)
A.?????????????????????????????????B.?
C.???????????????????????????????????D.?
【答案】
C
【解答】由于慣性,在四個物體離開飛機后,還會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同的速度運動;因為它們下落時間隔時間相同,根據公式△s=v×△t可知,當它們落地后,相鄰的兩個物體之間的間隔相等,故A、B錯誤;且哪個物體先落下,哪個物體就先著地,即在左邊;哪個物體后落地,它就在右邊,因此從左到右的排列應該為①②③④,故C正確,而D錯誤。
【解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物體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種性質叫慣性;
(2)已知速度和時間根據公式s=vt確定路程的大小。
2.如圖為小車載著木塊向右運動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都是在小車突然停止時發生的
B.?都是在小車突然啟動時發生的
C.?圖甲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
停止或突然加速時發生的
D.?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的
【答案】
D
【解答】A.當木塊和小車一起向右運動的時候,如果小車突然停止,那么木塊會由于慣性向右傾倒,而甲圖的情形不符,故A錯誤;
B.當木塊和小車一起向右運動的時候,如果小車突然啟動,那么木塊會由于慣性向左傾倒,而乙圖的情形不符,故B錯誤;
C.圖甲所示的現象應該是小車運動中突然加速時發生的,而小車突然停止應向右傾倒,故C錯誤;
D.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的,故D正確。
【解析】慣性是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針對每個選項中的情形確定小車的傾倒方向,然后與圖中的情形進行比較判斷即可。
3.在一艘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游輪上,某同學朝各個方向用相同的力進行立定跳遠,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A.?朝與游輪運動方向一致跳得最遠?????????????????????????B.?朝與游輪運動方向相反跳得最遠
C.?朝與游輪運動方向一致跳得最近?????????????????????????D.?朝各個方向跳都一樣遠
【答案】
D
【解答】由題意可知,人與游輪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勻速運動,保持相對靜止。當人原地豎直起跳后,由于人具有慣性,人仍具有與游輪相同的速度,始終能落到原來的起跳點。所以人在向各個方向用相同的力進行立定跳遠時,不受到游輪運動的影響,朝各個方向跳都一樣遠,D選項正確。
【解析】(1)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的性質。靜止的物體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有慣性;
(2)由相對運動可知,在勻速直線運動的游輪上,人與游輪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人與游輪保持相對靜止;
(3)從原地起跳用慣性來分析出與游輪的勻速運動無關始終落到原點,再分析朝各個方向運動的情況。
4.放在一輛足夠長的表面光滑的平板車上的兩個物體,隨車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這兩個物體在車上將會(不計空氣阻力)(  )
A.一定不相碰
B.一定相碰
C.若兩物體質量相等,一定不相碰
D.若兩物體質量不相等,一定不相碰
【答案】A
【解答】兩物體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由于慣性,兩個物體仍會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不變,繼續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因此,它們一定不會相碰。
故選A。
【解析】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因此,放在車上的兩個物體在運動時會一起運動,停止時也會一起停止,而且速度、方向也應該一致,這樣就不難想象出它們是否能夠相碰了.
5.如圖所示,懸掛于O點的輕繩下端系有小球,不計阻力,它在豎直平面內的A、B之間來回自由擺動,當小球從A點擺動到B點時,若繩子突然斷裂且一切外力均消失,則小球將________?(選填“保持在B點靜止”、“沿BD水平向右勻速”、“沿BE豎直向下加速”或“沿BC斜向上減速運動”)。
【答案】
保持在B點靜止
【解答】當小球運動到B點時,此點為右邊的最高點,此時小球重力勢能最大,而動能為零,即小球的速度為零。如果繩子斷裂且外力全部消失,那么由于慣性,它會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即保持在B點靜止。
【解析】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當物體受到的外力為零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據此分析判斷。
考點三:摩擦力
1.如圖甲所示,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兩次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勻速直線運動。兩次拉動木塊的s-t圖像分別是圖乙中的圖線①②。則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A.?木塊前后兩次所受摩擦力????????????????????????????????????
B.?木塊前后兩次運動的速度
C.?前后兩次在相同時間內拉力所做的功??????????????????
D.?前后兩次拉力的功率
【答案】
A
【解答】A.同一物體重力不變,則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那么木塊前后兩次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變,故A正確;B.根據圖乙可知,兩次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都是通過坐標原點的斜線,因此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在相同的時間內,①通過的路程大于②的路程,根據v=s/t可知,①的速度大于②的速度,故B錯誤;C.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前后兩次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拉力等于摩擦力。因為摩擦力相等,所以木塊受到的拉力相等。且通過的路程s1>s2
,根據W=Fs可知,做的功W1>W2
,故C錯誤;D.前后兩次木塊受到的拉力相等,但速度v1>v2
,根據P=Fv可知,拉力的功率P1>P2
,故D錯誤。
【關鍵點撥】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判斷摩擦力的大小關系;
2.如圖所示,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彈簧測力計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水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T,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C.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
【答案】
D
【解答】A、由于此時木塊A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此時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錯誤;
B、此時長木板也處于平衡狀態,即此時長木板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故此時長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也是F,故錯誤;
C、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此時長木板仍處于平衡狀態,故此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拉力F,故錯誤;
D、若用2
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此時木塊A仍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此時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正確.
故選D.
【解析】本題通過對于摩擦力的有關概念和規律的認識,來考查對于概念和規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木塊雖然處于靜止,但木塊和長木板間有相對運動,木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確定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由滑動摩擦定律來確定,也可以由木塊處于靜止,受力平衡來確定.木塊處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跟彈簧秤的拉力相平衡,滑動摩擦力等于T.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運動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無關,不管長木板的速度多大,也不管它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都等于T
.
3.如圖甲所示,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物體所受水平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物體相應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則0~2s,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2~4s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答案】
2;4
【解答】(1)根據丙圖可知,0~2s內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此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據乙圖可知,此時物體受到的拉力為2N,那么此時受到的摩擦力f=F=2N。
(2)根據丙圖可知,4~6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根據乙圖可知,此時物體受到的拉力為4N,那么此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4N。在2~4s內物體做加速運動,由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還是4N。
【解析】(1)首先根據丙圖確定0~2s內物體的運動狀態,再根據甲圖確定此時受到的拉力,再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摩擦力;
(2)根據丙圖可知,4~6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乙圖確定此時受到的拉力,再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判斷3~4s內摩擦力的大小是否發生改變。
4.體育課上體重50kg的小明練習爬桿和爬繩。
(1)小明沿桿勻速向上爬的過程中,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g取10N/kg)
(2)小明在沿比桿粗糙的繩勻速下滑,其沿繩受到的摩擦力為f繩

沿桿勻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為f桿
,則f繩________?f桿(選填“>”“=”或“<”)。
【答案】
(1)豎直向上;500N
(2)=
【解答】(1)小明沿桿勻速向上爬的過程中,他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向后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摩擦力是豎直向上的;因為重力G=mg=50kg×10N/kg=500N,所以摩擦力大小是500N;
(2)小明在沿比桿粗糙的繩勻速下滑,他仍然處于平衡狀態,即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那么f繩=G。因為f桿=G,所以f繩=f桿。
【關鍵點撥】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解答;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同一物體上,據此解答。
5.木塊在兩端開口且足夠長的豎直筒中自由釋放可向下作勻速直線運動;若木塊在其右側質量為5千克的物體牽引下則可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繩子質量及滑輪與轉軸、繩子間的摩擦均忽略不計),如圖所示。問:(g取10牛/千克)
(1)當右側物體剛落地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為________
(2)木塊的質量為________千克
(3)若右側物體下落20厘米時其重力做的功為________焦
【答案】
(1)豎直向下
(2)2.5
(3)10
【解答】(1)當右側物體剛落地時,木塊豎直向上運動;因為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木塊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當木塊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即f=G;
繩子上的拉力F=G物=m物g=5kg×10N/kg=50N;
當木塊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f、重力G和拉力F之間的關系是:F=G+f=2G;
那么木塊的重力是;
那么木塊的質量為:;
(3)若右側物體下落20cm時其重力做的功:W=G物h=50N×0.2m=10J。
【關鍵點撥】(1)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2)當木塊在豎直筒中向下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木塊的重力;當木塊在豎直筒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根據二力平衡原理分析木塊的質量即可;
考點四: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疊放著A、B兩物體,物體A上表面受到一豎直向下的壓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體A和物體B的總重力
D.?B物體受到A對它的壓力大小與F的大小相同
【答案】
C
【解答】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A上,B物體受到的壓力作用在B上,二者大小都等于A的重力和F的和,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為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
B.A受到的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和F的和,與A的重力大小不等,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總重力和壓力F的和,故C錯誤;
D.B物體受到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和壓力F之和,故D錯誤。
【解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據此分析判斷。
2.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擠壓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大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
C.?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
D.?增大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答案】
C
【解答】A.兩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都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鉛筆處于平衡狀態,即左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等于右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鉛筆對左邊手指的壓力等于鉛筆對右邊手指的壓力,故B錯誤;
左右兩邊手指受到的壓力相等,而受力面積S左>S右
,根據公式p=F/S可知,左邊手指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的壓強,故C正確;根據公式p=F/S可知,當壓力相等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即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D錯誤。
【解析】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和同一直線上;以鉛筆為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比較手指受到壓力大小;
3.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A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B.?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水平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C.?甲、乙兩圖中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D.?甲、乙兩圖中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零
【答案】
B
【解答】甲圖: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與拉力F相互平衡,即fB→A=F。A對B的摩擦力與B對A的摩擦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相等,因此B物體受到的A物體的摩擦力fA→B=F。
乙圖:A與B之間保持相對靜止,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因此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零,故A、C、D錯誤;
將A和B看做一個整體,它們都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地面對B的摩擦力與拉力F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地面=F,故B正確。
【解析】將A和B看做一個整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地面對B的摩擦力;對A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B對A的摩擦力,并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分析A對B摩擦力的大小。
4.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彈簧測力計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鉤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別拉開,F1=F2=5N,兩彈簧測力計靜止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對乙的拉力和乙對甲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對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數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對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數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為零,示數均為零
【答案】
B
【解答】A.甲對乙的拉力作用在乙上,而乙對甲的拉力作用在甲上,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
B.甲處于靜止狀態,那么甲受力平衡,即手對甲的拉力和乙對甲的拉力相等。因為手對甲的拉力F1=5N,所以乙對甲的拉力也是5N,甲的示數是5N,故B正確;
C.因為乙處于靜止狀態,所以乙受力平衡,即手對乙的拉力F2與甲對乙的拉力大小相等,因此甲對乙的拉力為5N,乙的示數也是5N,故C錯誤;
D.甲和乙都處于平衡狀態,合力為零,但是示數都是5N,故D錯誤。
【解析】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
5.小濤按圖所示用手豎直握緊飲料罐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對罐的壓力與罐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若手對罐的壓力增加,則罐受到的摩擦力將增大
C.?罐對手的摩擦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罐受到的重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
C
【解答】A.手對罐的壓力沿水平方向,罐受到的重力沿豎直方向,二者沒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肯定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當飲料罐保持靜止狀態時,它受到的重力和靜摩擦力相互平衡。只有重力發生改變,它受到的靜摩擦力才會改變,故B錯誤;
C.罐對手的摩擦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大小相等,故C正確;
D.罐受到的重力與手對罐的摩擦力,二者都作用在飲料罐同一物體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關鍵點撥】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
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
6.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f=kN來計算(k表示滑動摩擦系數,N
表示壓力)。如圖所示,木板重400牛,人與木板、木板與地面的滑動摩擦系數k都為0.3,現在有一人用150N水平拉繩子,使他本人和木板一起向左作勻速運動,則木板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牛,人的質量________千克。(g=10牛/千克)
【答案】
300;60
【解答】(1)將木板和人看作一個整體,它們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那么它們受到向左的兩個拉力與向右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即f=2F=2×150N=300N;
(2)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人和木板的總重力,即N=G人+G板;
根據f=kN得到:300N=0.3×(m人g+400N);
解得:m人=60kg。
【解析】(1)將木板和人看作一個整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木板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人和木板的總重力,即N=G人+G板
,然后根據f=kN計算人的質量即可。
考點過關☆專項突破
考點一: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1.下列語句中加橫線部分描繪的運動情景,選取山為參照物的是(
??)
A.?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C.?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
一個木箱漂浮在河中,隨平穩的河水向下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條小船,兩船到木箱的距離相等,且同時劃向木箱,若兩船在靜水中劃行的速度相等,那么(  )
A.上游的小船先撈到木箱
B.下游的小船先撈到木箱
C.兩船同時到達木箱處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3.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系的s-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線,則由圖像可知(???
)
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B.?兩物體在5秒內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
4.晉朝的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認為云朵向西運動,月亮向東運動,他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
???)
A.?山、地面??????????????????????????B.?月亮、地面??????????????????????????C.?山、云朵??????????????????????????D.?江水、山
5.《龜兔賽跑》新篇:兔子和烏龜自從上次賽跑后,成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跑,在水中烏龜馱著兔子游,兔子和烏龜因此都走得更快更遠。當兔子背著烏龜在陸地上奔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是運動的??????????????????????????????B.?以烏龜為參照物,兔子是靜止的
C.?以路邊的大樹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的?????D.?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的
6.2016年11月19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對接后,“神舟十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________的。“天宮二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并將最終建設成為空間站。空間站既能作為________的研究室和實驗站,又能作為人類飛向月球和其他行星的________。
考點二:牛頓第一定律
1.在甲、乙兩艘遮蔽門窗的船上,分別觀察到小球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小球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船向左做勻速運動,乙船靜止?????????????????????????B.?甲船向右做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C.?乙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D.?甲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2.如圖,木塊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木塊沒有受到小車的摩擦力
B.?木塊運動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C.?木塊對小車的壓力與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當小車受到阻力突然停止運動時,如果木塊與小車接觸面光滑,木塊將向右傾倒
3.車廂在水平路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廂內一水平桌面上放著質量分別為M和m的兩個物體,且M>m。設物體與桌面之間無摩擦,當車突然停止運動時,兩個物體在離開桌面之前將(
?)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無法判斷是否相碰
4.圖中AOB是光滑軌道,A點的高度H大于B點的高度h,讓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自由滑下,沿軌道AOB到達B點后離開(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離開B點后的運動軌跡最符合實際的是________。
考點三:摩擦力
1.如圖所示,質量為
10
千克的物體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
f
與時間
t
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哪一個圖線(
??)
A.?????????????????????????????????????????????B.?
C.?????????????????????????????????????????????D.?
2.如圖甲是消防隊員小王進行爬桿訓練的示意圖,在某次爬桿訓練中,小王沿桿豎直向上運動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6s內,小王沿桿勻速向上運動????????????????????
B.?6~15s內,小王沿桿上爬的距離是5.4m
C.?0~18s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15~18s內,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3.體育課上有爬繩和爬桿兩種運動,某同學先后以相同的姿勢順著繩或桿勻速向上爬(??
)
A.?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繩子粗糙
B.?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爬桿時手握桿的力要大些
C.?爬繩和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
D.?爬繩和爬桿時速度不一樣,則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4.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涂些鎂粉;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這兩種做法(??

A.?前者是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為了減小摩擦????????B.?兩者都是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為了減小摩擦,后者是為了增大摩擦????????D.?兩者都是為了減小摩擦
5.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塊相同的條形磁鐵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1)取走其中一塊后,磁鐵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則F2________F1(選填“>”“=”或“<”)。
(2)如圖丙所示,磁鐵在F2的作用下,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若閉合開關S,則磁鐵運動速度將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當推力F2變為F3時,磁體又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欲保持磁鐵勻速直線運動,F3應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網上購物帶動了快遞業的發展,包裹的分撿常需借助傳送帶。
(1)傳送帶的表面往往比較粗糙,其目的是________。
(2)包裹剛放上傳送帶時受到________個力的作用。
(3)包裏與傳送帶一起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________個力的作用。
7.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輪,輕質小盤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繩與桌面上質量為0.4kg的木塊相連。當小盤內放有重力為0.5N的砝碼使木塊未被拉動,這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當小盤內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作勻速運動,這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當小盤內放上重為0.7N的砝碼時,小盤拖動木塊運動,當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
考點四: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1.如圖所示,幾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關于比較甲、乙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乙圖大?????????????????????????
B.?乙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比甲圖大
C.?兩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相等????????????????????????????????
D.?無法確定
2.某次演練中,直升飛機懸停于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在0~t1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內,傘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D.?在t2~t3內,傘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
3.如圖所示,用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力計的示數等于(????

A.?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C.?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D.?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大小
4.水平桌面上有一靜止的鐵塊,當一條形磁鐵沿豎直方向逐漸靠近鐵塊時,鐵塊對桌面的壓力將________,鐵塊受到的重力將________。(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威海市| 忻州市| 马边| 广东省| 嘉禾县| 南平市| 莱阳市| 霍邱县| 台南市| 嘉禾县| 珲春市| 两当县| 措勤县| 肥城市| 介休市| 太康县| 花莲县| 南漳县| 北京市| 淅川县| 北辰区| 九江县| 西充县| 磐石市| 江西省| 遂川县| 南澳县| 凤阳县| 奉化市| 准格尔旗| 四会市| 临沂市| 石首市| 邳州市| 兰州市| 长海县| 保山市| 崇信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