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學201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2012/02/06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本屆七年級新生和以往初一學生相比在科學基礎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學科學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生活中又缺乏實踐活動,對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經過上學期我們的不懈努力,年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平均分76分的成績,在全縣排名中等,但是學生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自覺性還是很差。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科學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是觀察和實驗;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科學規律,也不善于表達,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二、教材分析第一章《對環境的察覺》首先從總體上描述人類怎樣用身體感覺器官來感覺周圍不斷運動和變化的環境。在介紹聲和光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描述耳的結構及聽覺的形成、眼的結構及視覺的形成過程。最后以人類如何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作為結束。第二章《運動和力》首先介紹各種形式的運動和能,使學生對物質的運動形式和能的形式有一個初步的、但較為全面的了解。然后集中對機械運動深入地進行研究,涉及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機械運動的分類,運動快慢的描述等。再學習力的有關知識,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彈力、力的測量、力的三要素及力的圖示,重點學習重力和摩擦力。最后是運動和力的關系,包括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的知識以及兩力平衡的條件。第三章《代代相傳的生命》以生物生命周期為框架,主要講述了人的生殖和發育、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動物新老個體的更替、被子植物的一生、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等知識,從而體現生命的周期性和生命代代相傳的原理。第四章《不斷運動的地球》主要從宏觀的層面上探討一些屬于地球科學領域、與人類活動關系十分密切的自然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和原因。內容包括地球自轉運動和繞日公轉運動的基本特征;地球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特點和產生原因;地方時和區時的劃分、計算;地球的公轉所產生的現象;地球內部的圈層特點;火山、地震的發生和分布規律;板塊構造理論的形成和主要觀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繪制方法等。三、教學目標1.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突出科學探究,強調對自然界的整體認識,鼓勵學生把學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現實生活,鼓勵學生對周圍事物探根究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2.知道一些基本的科學現象、事實、概念和原理;知道一些基本的科學詞匯和術語;知道科學技術在社會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實例。并通過查閱資料,搜集數據及同伴間的合作交流,確定探究對象。會正確裝置簡單的實驗儀器;會正確使用及規范操作基本儀器;會正確選用實驗儀器等。3.期末測試一分兩率進入縣前五名四、教學措施1、實施分組教學,導學案全程助學2、加強拔優扶差3、對作業練習加強訂正復批,重點抓落實4、加強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五、教學進度安排周次 時間 單元內容 課題 重點 難點 課時1 1 2/6 開學2 2/73 2/84 2/9 返校考試5 2/10 1.1 感覺世界(一) 人體的主要感官及感覺功能 皮膚感覺的特點 16 2/11 周末7 2/122 1 2/13 1.1 感覺世界(二) 嗅覺、味覺的特點 用實驗和歸納的辦法探究嗅覺和味覺的特點 12 2/14 1.2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影響聲速的因素 影響聲速的因素 13 2/15 1.3 耳和聽覺(一) 耳的結構和功能 聽覺的形成過程 14 2/16 1.3 耳和聽覺(二) 樂音的三個特征 噪聲的危害和防止 15 2/17 1.4 光和顏色(一) 光源,光的傳播 光傳播與聲音傳播的區別 16 2/18 周末7 2/193 1 2/20 1.4 光和顏色(二) 光的色散,物體的顏色 不可見光的特點 12 2/21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 光的反射定律及應用 光路圖的作法 13 2/22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二) 平面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虛像的理解 14 2/23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三) 光的折射現象和初步規律 光的折射的初步規律 15 2/24 1.6 眼和視覺(一) 凸透鏡成像的特點 凸透鏡成像特點的理解 16 2/25 周末7 2/264 1 2/27 1.6 實驗:凸透鏡成像規律 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12 2/28 1.6 眼和視覺(二) 眼球的結構,視覺的形成 近視、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13 2/29 *1.7 信息的獲取和利用 電磁波的利用 電磁波 14 3/1 本章復習 感覺的形成,聲音的發生和傳播、光的折射和反射 15 3/2 本章測試與講評 16 3/3 周末7 3/45 1 3/5 2.1 運動和能的形式 運動和能的各種形式 物體所具有的能的形式 12 3/6 2.2 機械運動(一) 機械運動的分類,參照物的概念 參照物的判斷和選擇 13 3/7 2.2 機械運動(二) 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方法速度的含義 有關速度的計算 14 3/8 2.2 機械運動(三) 學會有關速度問題的計算 速度變形公式的運用 15 3/9 2.2 實驗:測量平均速度 測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速度公式的理解 16 3/10 周末7 3/116 1 3/12 2.3 力的存在(一) 理解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效果的理解 12 3/13 第一次月考3 3/144 3/15 2.3 力的存在(二) 力的單位和測量 彈簧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5 3/16 2.4 力的圖示 對力的三要素的認識 力的圖示的作圖方法 16 3/17 周末7 3/187 1 3/19 2.5 物體為什么會下落(一) 重力的意義、大小和方向 重力和物體質量的關系 12 3/20 2.5 物體為什么會下落(二) 重力的圖示及示意圖的作圖 重力和質量的比較 13 3/21 2.6 摩擦的利和弊(一) 判斷摩擦力的存在及影響大小的因素 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4 3/22 2.6 摩擦的利和弊(二) 分析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和減小摩擦方法的實際應用 15 3/23 2.7 牛頓第一定律(一)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對于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理解 16 3/24 周末7 3/258 1 3/26 2.7 牛頓第一定律(二) 理解慣性 慣性和慣性定律的比較 12 3/27 2.8 二力平衡的條件 二力平衡的條件 平衡力與物體運動狀態的關系 13 3/28 本章復習 速度的概念、重力和摩擦力、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二力平衡 14 3/29 本章測試與講評 15 3/30 16 3/31 3.1 動物的生命周期 動物生命周期 動物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17 4/1 3.2 新生命的誕生(一) 人的生殖系統、精子和卵子的形態結構 受精過程 19 1 4/2 清明節放假2 4/33 4/44 4/5 3.2 新生命的誕生(二) 胚胎發育的過程 胚胎在發育過程中與母體間物質交換的途徑 15 4/6 3.3 走向成熟(一) 青春期人體的外表變化,第二性征 青春期發育及特點 16 4/7 周末7 4/8周次 時間 單元內容 課題 重點 難點 課時10 1 4/9 3.3 走向成熟(二) 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青春期身心健康發育 12 4/10 3.4 動物新老個體的更替1 動物有性生殖的特點 動物有性生殖的特點 13 4/11 3.4 動物新老個體的更替2 動物的無性生殖方式 人的衰老過程 14 4/12 3.5 植物的一生(一) 植物種子的結構、種子的分類 用控制變量法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15 4/13 3.5 植物的一生(二) 芽的結構和芽的發育 科學探究中如何控制變量 16 4/14 周末7 4/1511 1 4/16 3.5 植物的一生(三) 花的結構、植物的生命周期 花的主要結構及果實種子間的關系 12 4/17 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1 植物的有性生殖 傳粉的方式和途徑 13 4/18 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2 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及受精后花各部分結構的發育 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 14 4/19 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3 被子植物的營養繁殖 嫁接和扦插的區別 15 4/20 3.6 實驗:嫁接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如何是嫁接成功 16 4/21 周末7 4/2212 1 4/23 本章復習 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生殖方式 12 4/24 本章測試與講評 13 4/25 期中考試 14 4/26 15 4/27 4.1 地球的自轉 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 地球上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原因 16 4/28 4.3 地球的繞日運動(一) 太陽高度角 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17 4/29 五一勞動節放假13 1 4/302 5/13 5/2 4.3 地球的繞日運動(二) 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變化 14 5/3 4.5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1 地球內部結構,地殼變動的證明 認識地殼的變動、火山的成因 15 5/4 4.5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2 知道火山與地震的分布規律 讓學生知道地震的預兆和自我保護措施6 5/5 周末7 5/614 1 5/7 4.6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塊 板塊構造理論的主要觀點 理解板塊構造理論的形成過程 12 5/8 *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1 知道外力會使地形發生緩慢的變化 領悟地形不斷地發生著緩慢的變化 13 5/9 *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2 等高線的特點 判讀等高線地圖 14 5/10 本章復習 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及其產生的影響,板塊構造學說 15 5/11 本章測試與講評 16 5/12 周末7 5/1315 1 5/14 期末復習待定2 5/153 5/164 5/175 5/186 5/19 周末7 5/2016 1 5/212 5/22 第三次月考3 5/234 5/245 5/256 5/26 周末7 5/2717 1 5/282 5/293 5/304 5/315 6/16 6/2 周末7 6/318 1 6/42 6/53 6/64 6/75 6/86 6/9 周末7 6/10周次 時間 單元內容 課題 重點 難點 課時19 1 6/112 6/12 中考3 6/134 6/145 6/156 6/16 周末7 6/1720 1 6/182 6/193 6/204 6/215 6/22 端午節放假6 6/237 6/2421 1 6/252 6/263 6/27 期末考試4 6/285 6/296 6/30 周末7 7/122 1 7/22 7/33 7/44 7/55 7/66 7/7 周末7 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建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xls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檔.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