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寬容是一種美德,但有一種寬容叫和而不同。下面是某年高考卷的作文題目: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和而不同”是整個材料的核心。“和而不同”是為人處事的智慧之舉,是人類社會交流互鑒的融合之道。“和而不同”追求的終極價值是美美與共,互利共贏。請談談你對“和而不同”的理解。快樂島通過課前收集資料和小組討論,總結一下,同學之間做到和而不同的具體事例。實踐島和而不同的事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一聽。在非洲的某個國家,曾經掀起過淘金熱潮,淘金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沒有水喝。因此,人們一面尋找金礦,一面不停地抱怨。甲說:“誰讓我喝一壺涼水,我愿意給他一塊金幣?!?br/>乙宣布:“誰讓我痛飲一頓,我給他兩塊金幣?!?br/>丙發誓:“誰讓我把水喝夠,我出三塊金幣。”當時也是淘金者的阿南,同樣也遭遇了沒水喝的困境,也發出過沒水喝的抱怨聲。后來阿南再也不抱怨了,因為他從沒水喝的問題中發現了機遇:如果將水賣給這些人,就能賺很多錢,于是他毅然放棄淘金,挖了條水渠,將水運到那里,把水一壺一壺賣給淘金的人。后來,那些淘金者大多空手而歸,而阿南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發了大財。阿南順應了淘金的潮流,這是“和”。但他沒有重復別人的做法,這是“不同”,這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別人高明。高明的人總是追求和諧,在大目標不沖突的前提下,承認差異,尊重差異,乃至包容差異,在多元中達成和諧。課后與家人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做到和而不同。我要這樣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