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課件01020304學習目標新課導入合作探究拓展練習目錄學習目標01他的愿望實現了嗎?“......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以此計算),二世三世于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為什么龐大的秦帝國只存在了14年歷史?新課導入02阿房宮秦始皇陵兵馬俑長城秦滅六國之后,為了抵御匈奴,即開始修筑長城,每年征發民工40余萬人。在當時生產力極度低下,男人辛苦勞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紡織的布都無法蔽體。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漢書.嚴安傳》束頸的鐵鉗鐵桎(zhì腳鐐)族誅——指某人犯了大罪致使血親均受連累而受刑。閱讀課本第53頁資料1、資料2,嘗試歸納秦朝刑罰的特點連坐——指某人犯了罪致使鄰居或熟人共同受刑。秦朝刑罰特點:刑罰種類繁多,刑罰手段殘忍,刑期很長,輕罪重罰。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為馬為什么龐大的秦帝國只存在了14年歷史?(1)大興土木,濫用民力。(2)沉重的徭役和兵役。(3)嚴刑峻法(4)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延續了秦始皇的統治方法,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末農民起義有人說,陳勝、吳廣之所以起義,是因為在前往漁陽戍邊的途中遇雨誤期,按秦律當斬,才揭竿而起的。如果沒有遇到大雨,農民戰爭就不會爆發了。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第一階段: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吳廣起義起義的原因直接原因:陳勝等戍邊農民因大雨無法按期抵達目的地,按律當死根本原因:秦的暴政使國內矛盾激化自主探究閱讀書本53頁合作探究03時間:公元前209年地點:大澤鄉經過:起義軍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陳勝自立為王,隊伍也發展到幾十萬人結果:不到半年,起義軍遭到鎮壓,吳廣陳勝相繼被部下殺害意義:我國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第二階段:項羽、劉邦起義項羽先是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與此同時,劉邦率兵西攻咸陽。公元前207年,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楚漢之爭西漢的建立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戰爭,歷史上稱為“楚漢之爭”。漢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結合閱讀卡,分析劉邦戰勝項羽的原因劉邦:①劉邦進入咸陽時,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廢除秦時的苛法,贏得了民心。②劉邦善用人才,得到眾人的輔佐,如蕭何、張良、韓信等人。③劉邦有富饒的關中地區作為根據地。項羽:驕傲自大,聽不進意見,縱兵殺掠,大失民心。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秦朝暴政秦朝滅亡的直接原因:農民起義材料一:……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材料二: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食。——《史記·平準書》以上圖文資料分別反映了什么時候的什么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漢朝歷代統治者的勵精圖治漢初漢文帝、漢景帝背景: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國家貧窮。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采取休養生息政策來恢復經濟。自主探究閱讀書本54頁漢初的統治主要的措施:漢高祖劉邦總結秦亡經驗,減輕賦稅和徭役,開始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規定田租十五稅一。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文帝減輕賦稅和徭役,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漢景帝劉啟漢景帝認為:農業是天下的根本。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文景之治什么叫做“文景之治”?指西漢漢文帝和漢景帝所統治的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盛世局面。為什么會出現“文景之治”呢?吸取秦亡的教訓;輕徭薄賦,減輕刑罰;獎勵耕作;提倡節儉;“以德化民”。拓展練習04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質問聲中,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序幕,請問這次起義發生在( )A.西周B.秦朝C.西漢D.東漢B人們常把秦朝稱為“暴秦”,下列選項能體現秦朝“暴”的有( )①沉重的賦稅②繁重的徭役③繁重的兵役④殘酷的刑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A.國人暴動B.陳勝、吳廣起義C.楚漢戰爭D.牧野之戰B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戍守長城的農民因雨誤期B.陳勝吳廣殺死了押送他們的軍官C.戍邊農民的極力鼓動D.秦朝的暴政D秦末農民起義秦朝的暴政陳勝、吳廣起義項羽、劉邦起義,推翻秦朝西漢的建立①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②注重發展農業生產。③減輕刑罰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初中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