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點備考解讀11月3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吹響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沖鋒號角?!督ㄗh》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建議》內容,有利于扎實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礎,更好地把握“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戰略方向和重點任務。《建議》共劃分為三大板塊、十五個部分、六十條建議,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同時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關鍵詞、關鍵考點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指標總體將如期實現,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了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我國生產總值已達到99.1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萬億元,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75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十三五”期間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28%;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2019年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1.5萬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2690億元;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基本實現;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績也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二、明確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外部環境來看,“十四五”時期和平與發展仍是主題,“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為我國創造了抓住時代機遇的外部條件。我國自身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但也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艱巨,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因此“十四五”規劃制定實施的過程中,既要鞏固建黨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果,也要為建國一百年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與新要求,也要深刻認識新矛盾與新挑戰,辯證的認識機遇與挑戰的關系,把握危中有機、??赊D機的時代特點,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三、《建議》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將是未來3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五中全會《建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基礎上進一步描繪了2035年的情景,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分階段推進戰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將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體上看,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提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上新臺階,具體細化為以下遠景目標。1.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4.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5.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6.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7.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9.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10.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四、《建議》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原則《建議》明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以下五項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五、《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明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促進質量效益提升,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市場主體活力,健全公平競爭制度,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民族凝聚力。——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高效合理配置能源資源,持續減少污染物排放,筑牢生態安全平常,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充分高質量就業,改善分配結構,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衛生健康體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完善國家行政體系,彰顯社會公平正義,提升行政服務效率,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健全防范重大風險體制機制,提升突發公共事件應對能力,推動國防軍隊現代化。“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重大舉措、重大改革、重大工程(一)堅持創新核心地位(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三)構建新發展格局(四)全面深化改革(五)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六)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七)促進和諧綠色發展(八)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九)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一)市場主體乘勢而行(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三)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四)健全規劃制定、落實機制..........核心知識考點預設:一、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有什么重要意義?1.宣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堅定決心。2.昭示了我國即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3.描繪了國家未來發展藍圖,明確了我國的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二、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何高度重視民生建設放?1.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4.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5.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6.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7.黨和政府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三、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什么要提出深化改革建議?1.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2.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3.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4.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5.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四、“十三五”時期,我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得益于我國堅持哪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等?1.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2.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3.發展理念:綠色、協調、創新發展理念。五、我國“十三五”時期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原因?1.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主要原因: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⑤全國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等。六、“十四五”遠景中,高度重視環境的發展(綠色、和諧)。這說明了什么?1.我國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要。2.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3.我國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4.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七、我國為什么要充分保障人權(以人民為中心)?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3.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4.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2035年遠景目標的提出有何重大意義?1.有利于明確我國未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2.有利于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弘揚偉大民族精神。3.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九、為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國家應該怎么做?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3.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4.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5.堅定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等。十、要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政府應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能?1.必須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依據憲法和法律正確行使權力。2.政府要增強責任意識,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3.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防范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4.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十一、請談談你對2035年遠景目標中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認識。1.“綠水青山”指生態環境保護,“金山銀山”指經濟發展。2.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3.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十二、請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說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由。1.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2.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3.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否則必然受到它的懲罰。4.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十三、要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應如何作為?1.國家: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懲破壞環境的行為;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低碳新生活。2.企業: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加快科技創新,加大環保節能投入,促進節能減排。3.個人: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踐行綠色生活理念,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十四、作為青少年,為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生活中應采取哪些具體行動?1.關注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積極擁護我國的基本國策和戰略。2.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習慣。3.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4.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5.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6.綠色出行,出門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十五、“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為什么要在網上征求意見,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2.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3.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4.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十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在網上征求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有何意義?1.有利于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2.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熱情。3.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4.有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