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3.1影子的形成導入皮影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呢?聚焦根據我們已有的知識,發現一天中的影子方向、長短都會隨著太陽的改變而改變,生活中,除了陽光下的影子,開燈后房間中的影子,打開手電筒后產生的影子,都是常見的現象。那么,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呢?探索一產生影子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擬實驗。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2、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探索一產生影子影子是從哪里來的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遇到不透明物體的時候,光線就被擋住了。這個時候它也不會從物體的旁邊繞到后面去,因此物體背光的一面沒有光線就成了黑暗的一片,這一塊地方就是影子。發光的物體擋住光行進路線的物體呈現影子的地方光源遮擋物呈現影子的屏(或稱投影面)探索一產生影子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呈現影子的屏,它們是影子產生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探索一產生影子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擬實驗。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2、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手電筒模擬的是光源、木圓柱模擬的是遮擋物、桌面模擬的是能夠呈現影子的屏,它們是影子產生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手電筒為木圓柱影子的產生提供了光源,光源要照到木圓柱上才會有影子的出現!光源能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如燈、太陽、恒星、燃燒著的物體。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實驗一: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角度的關系。只改變光源(手電筒)的方向和位置(照射的角度),不改變光源與木圓柱的距離。實驗方法:通過改變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變化和光源的關系。實驗材料:手電筒、木圓柱、桌子、活動手冊。實驗猜想:影子隨光源的改變而改變。實驗步驟:1、將木圓柱放在桌子上。2、用手電筒分別從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圓柱。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影子的方向與長短隨著光照射角度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方向與長短隨著光源的改變而發生改變。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實驗二: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源所照射物體擺放的關系。實驗方法:手電筒位置不變,改變木圓柱的擺放方式,用手電筒照射并仔細觀察。實驗猜想:用光源照射不同擺放方式的物體,影子的形狀是不同的。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實驗二: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源所照射物體擺放的關系。實驗步驟:1、用手電筒分別照射不同擺放方式的木圓柱的側面。2、用筆和活動手冊記錄不同擺放方式的木圓柱在桌面上產生的不同的影子。3、比較不同擺放方式的木圓柱產生影子的形狀。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實驗二: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源所照射物體擺放的關系。實驗分析:1、從不同擺放方式的木圓柱的側面照射得到的影子的形狀與木圓柱側面的形狀一致。2、當物體不同側面的形狀不同時,從物體不同側面照射就會得到不同的影子。這是由于物體不同側面對光的遮擋情況不同。實驗結論: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探索三手影游戲手影游戲視頻1、我們要找一個光線比較暗的地方來做,這樣效果才會更好一些。2、注意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角度的關系。要點提示比一比,誰表演的手影更有趣研討一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結論: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源、遮擋物、屏(能夠呈現影子的物體、如墻面、地面等),并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研討二影子可以發生哪些變化?1、方向的變化:物體的影子的方向隨著光源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在背光的一面。2、長短的變化:物體影子的長短隨著光源照射角度的改變而改變:光源直射時,影子最短,隨著光源斜射的程度越來越大,影子越來越長。3、形狀的變化:當物體不同側面的形狀不同時,從物體不同側面照射就會得到不同形狀的影子;即使相同的側面,從不同角度照射也會得到不同形狀的影子。4、清晰度的變化:物體離光源遠時產生的影子的清晰度要低于離光源近時產生的影子,例如:我們離路燈遠時,產生的影子模糊,走近時,產生的影子清晰。研討三想一想,太陽的位置與影子的變化有什么關系?結論: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拓展延伸觀察云當云遮擋住太陽,我們立刻會感覺到天色暗淡下來,這是因為云作為遮擋物擋住了太陽這個大光源,而我們之所以感覺周圍天色暗了下是因為我們正處在云的影子(投影區)內。點撥在天空中,有一種天然的擋光物——云,它變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觀察云課堂練習1、沒有點燃的蠟燭不是光源。2、太陽和月球都是光源。()一、判斷對錯()解析:光源是指可以自己發光并正在發光的物體。解析:太陽是光源,月球不是,月球反射的是太陽的光。課堂練習1、物體的影子總是在()。二、選一選A、向光B、背光C、無法判定B2、改變光源的照射角度,()是不會出現的現象。A、影子與光源在同一側B、影子形狀變化C、影子大小變化A解析:由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可知影子與光源分別在物體的兩側。課堂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3.1影子的形成1、影子的方向與長短隨著光源的改變而發生改變。2、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光源、遮擋物和屏(呈現影子的物體)是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和遮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的變化3.1影子的形成一、填空題1、影子產生的條件是要有光源、()、()。2、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的()、()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的()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物體的()有關。3、在天空中,有一種天然的擋光物(),它變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二、判斷題。1、影子的大小與光源和遮擋物之間的距離有關。()2、一個正方體,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射,得到的影子都是正方形。()3、太陽的位置越高,地球上物體產生的影子越長。()4、沒有光源就不會產生影子。()三、選擇題。1、在燈光靠近墻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種手勢,在墻上會開成手影。當電燈保持靜止,手向燈靠近時,在墻上的手影會()。A.變小B.變大C.不變2、如圖所示,在用手電筒照射木塊的三種方式中,木塊的影子最長的是()。A.①B.②C.③3、物體的影子總在()的一面。A.向光B.背光C.無法判定4、用手電筒分別從上面和側面照射同一個文具盒,產生的影子()。A.形狀完全相同B.形狀可能不同C.方向相同四、簡答題黑色的云和白色的云哪個更厚?為什么?五、實驗操作在家里,瑞澤利用電燈和白墻給爺爺、姐姐表演手影(如圖)1、瑞澤的手在產生影子的過程中是充當()的作用。A.光源B.遮擋物C.呈現影子的屏2、下列敘述中的“影”與產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樣的是()。A.立竿見影B.形影不離C.湖光倒影3、請你說出兩種使墻上的手影變大的方法。六、實驗探究婷婷在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陽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下面是她每隔0.5小時測量的竹竿影子的長度變化數據統計表。時間(小時)00.511.522.533.54影長(厘米)906035221161122351、人上表中發現,在觀察的這段時間里,經過()小時的時候影子最短,它大概是一天中的()。我認為,同一物體,決定影子長短的是(),決定影子方向的是()。2、婷婷在觀察記錄的同時,也給旁邊一棵樹拍下了四張照片,根據影子變化的特點,按時間順序給這四張照片排序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答案及解析一.1、遮擋物接收影子的屏2、位置方向距離形狀3、云我們的生活二.1、√2、×3、×4、√三.1、B2、C3、B4、B四、黑色的云更厚。因為云層越厚,透過來的太陽光越少,所以顏色越黑。五、1、B解析:瑞澤的手擋住了光的傳播路線,因而在墻上形成手影,即手是遮擋物,墻是呈現影子的屏2、C解析:立竿見影和形影不離中的“影”都是由于物體擋住了光的傳播路線而形成的,與手影的成因相同;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方法一:將手向光源方向移動。方法二:將光源向手的方向移動。解析:遮擋物距接收影子的屏越遠,影子越大;遮擋物距光源越近,影子越大。六、1、2.5正竿太陽高度太陽位置2、B①②③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4頁)3.1影子的形成課題影子的形成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學科科學年級四年級科學概念目標1、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遮擋物的陰影。2、光源、遮擋物和屏(呈現影子的物體)是影子產生的條件。3、光源和遮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的變化。4、影子的變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長短的變化。目標解讀知道影子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形狀、大小等變化是隨著光源的改變而改變,并能夠通過實驗總結出影子的變化和光源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探究目標1、通用實驗研究影子的形成和變化的秘密。2、根據實驗發現,實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3、掌握模仿和創作不同手影的方法。目標解讀要將生活中常見現象通過模擬實驗來完成分析,在實驗中,學生要用多種方法讓影子發生變化,如改變光源位置、方向、與遮擋物的遠近等,也可以說將學生在生活中的認知充分地調動起來。科學態度目標1、分工合作,樂于參與,探索“影子的秘密”的興趣。2、積極尋找改變影子的方法,體會創作手影帶來的樂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2、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光影的世界里,人們對光影規律有各種各樣的運用。重點影子的變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長短的變化。難點根據實驗發現,實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導入:學習本課之前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播放視頻《皮影戲》簡介: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皮影戲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激趣導入新知探究聚焦: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呢?過渡: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發現一天中的影子方向、長短都會隨著太陽的改變而改變,生活中,除了陽光下的影子,開燈后房間中的影子,打開手電筒后產生的影子,都是常見的現象。那么,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呢?學生觀察并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光和影之間的關系。科學探索求真知,教師點撥解疑難。新知探究探索一:產生影子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擬實驗。課件出示: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2、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問題1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手電筒模擬的是太陽,圓木柱模擬的是人,桌子模擬的是地面。問題2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看看通過視頻你了解到了什么?播放視頻《影子是從哪里來的》通過視頻我們知道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遇到不透明物體的時候,光線就被擋住了。這個時候它也不會從物體的旁邊繞到后面去,因此物體背光的一面沒有光線就成了黑暗的一片,這一塊地方就是影子。通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知道要想產生影子,就必須有能夠發光的物體,我們把這種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稱之為“光源”;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通過“當遇到不透明物體的時候,光線就被擋住了”,我們知道了產生影子的另一個條件是需要有不透明的物體擋住光行進的路線。我們將這種擋住光行進路線的物體稱其為“遮擋物”“這一塊地方就是影子”說明要有能夠呈現影子的地方,我們將其稱為呈現影子的屏(或稱投影面)。光源、遮擋物、呈現影子的屏,它們是影子產生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通過視頻一起來了解。播放視頻《影子產生的條件》。現在請你結線路問題1、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回答問題2、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課件出示小結:手電筒模擬的是光源、木圓柱模擬的是遮擋物、桌面模擬的是能夠呈現影子的屏,它們是影子產生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像太陽和手電筒這樣能夠自身發光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光源,一起來了解,播放視頻《光源》。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過渡:我們已經知道太陽下物體的影子會發生變化,想辦法讓我們模擬實驗中的影子也發生變化。實驗一: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角度的關系。實驗方法:通過改變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變化和光源的關系。實驗材料:手電筒、木圓柱、桌子、活動手冊。實驗猜想:影子隨光源的改變而改變。實驗步驟:1、將木圓柱放在桌子上。2、用手電筒分別從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圓柱。學生實驗通過觀察你有怎樣的發現對了影子的方向與長短隨著光照射角度的改變而改變。通過實驗你能得出怎樣的實驗結論:影子的方向與長短隨著光源的改變而發生改變。實驗二: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源所照射物體擺放的關系。課件出示實驗方法、實驗分析等。實驗結論: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探索三:手影游戲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1、影子的方向與長短隨著光源的改變而發生改變。2、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利用所學我們來進行手影游戲,通過改變手形,我們可以變化出許多有趣的手影。一起來了解,播放視頻《手影游戲》比一比,誰表演的手影更有趣?要點提示:1、我們要找一個光線比較暗的地方來做,這樣效果才會更好一些。2、注意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角度的關系。知道影子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形狀、大小等變化是隨著光源的改變而改變,并能夠通過實驗總結出影子的變化和光源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探索求真知,教師點撥解疑難。研討探究研討一: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結論: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源、遮擋物、屏(能夠呈現影子的物體、如墻面、地面等),并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研討二:影子可以發生哪些變化?1、方向的變化。2、長短的變化。3、形狀的變化。4、清晰度的變化。研討三:想一想,太陽的位置與影子的變化有什么關系?結論: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根據已有認識對問題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拓展延伸觀察云在天空中,有一種天然的擋光物——云,它變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一起來了解。播放視頻《觀察云》點撥:當云遮擋住太陽,我們立刻會感覺到天色暗淡下來,這是因為云作為遮擋物擋住了太陽這個大光源,而我們之所以感覺周圍天色暗了下是因為我們正處在云的影子(投影區)內。結合本課所學,你還能說一說云的知識嗎?如黑色的云為什么會比白色的云更厚一些?拓寬領域探新知,知識運用巧遷移。課堂練習幻燈呈現應用所學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回顧本課所學建立知識體系板書回顧本課所學建立知識體系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影子的形成 教案.doc 3.1影子的形成 課件.ppt 3.1影子的形成 課時練習(含答案解析).doc 光源.mp4 影子形成的條件.mp4 影子是從哪里來的.mp4 手影游戲.mp4 皮影.mp4 觀察云.mp4 踩影子游戲.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