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第六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素養及目標核心素養要求學習任務要求1.政治認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制度,明確我國的政黨制度是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認同人民政協的作用。2.科學精神: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和內容,知道我國的政黨制度既不是一黨制,也根本區別與西方多黨制。3.法治意識:明確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我國政黨制度的知識,配合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工作,為國家治理貢獻力量。1.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形成與發展,理解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2.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和內容。3.理解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主題、職能、要求。4.我國政黨制度是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專政決定決定國體即國家性質它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義。它在我國政治制度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國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監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立法創制出來的,都要受其統領和制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0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0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01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鏡頭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鏡頭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鏡頭2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鏡頭4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大膽運用協商等形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新中國成立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等等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推動各項社會改革、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創新發展,并被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形成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過程中確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得到發展。鮮明特色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憲法規定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民主黨派簡稱成立時間、地點組成成員民革1948.1香港與國民黨有歷史聯系的人士為主民盟1941.3重慶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民建1945.12重慶經濟界人士為主民進1945.12上海文教出版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農工黨1930.8上海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中國致公黨1925.10舊金山歸僑和僑眷為主九三學社1945.9重慶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臺盟1947.11臺灣臺灣省人士為主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前進。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性質)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奉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二)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注意: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互相監督的關系而非監督與被監督,特別強調參政黨對執政黨的監督。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前提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與根本保證。在政黨之間的關系上,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二)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政治上組織上法律地位監督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相互獨立的關系平等的關系互相監督的關系事業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關系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政治地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二)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不是在野黨、反對黨。不是參加執政、共同執政、輪流執政、聯合執政。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李濟深(民革)張瀾(民盟)宋慶齡(民革名譽)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活動準則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二)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總綱: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總綱:第二條中國民主同盟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準則,在憲法賦予的權利和義務范圍內……總綱:中國致公黨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準則,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民主同盟章程中國致公黨黨章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三)我國政黨制度的創新性和優越性與人大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中國特色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三)我國政黨制度的創新性和優越性優越性1優越性2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優越性2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執政,惡性競爭的弊端。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因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人民利益政黨關系決策科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02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的組成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題和職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題團結民主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督。民主監督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政治協商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參政議政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題和職能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豐富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易錯辨析人民政協≠國家機關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履行國家職能,人民政協不是各種民主黨派政治聯盟,不是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機構和組織形式。政協≠各民主黨派除了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外,還包括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等。人民政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監督是一種民主監督,不具有法律效力。010203提案≠議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議案,政協向政協提交提案。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區別性質國家權力機關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職能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監督效力具有法律效力,通過聽取報告、質詢、檢查工作等方式進行屬于民主監督、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基本方式是批評和建議產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政協委員由提名推薦產生聯系①都從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都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助于監督國家機關開展工作,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③都接受黨的領導板書設計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3我國民主黨派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我國政黨制度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4性質12組成3主題4職能5作用6要求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5課堂練習1.當今,我國每年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實施,人大都要經過“中國共產黨提出—民主黨派協商—人大通過—政府執行”的程序,這可以稱為“中國式的決策過程”。這一決策過程()①表明中國共產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②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③表明中國共產黨執掌并統一行使國家權力④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全民意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2.政協關注的問題,常常是群眾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會每年提交的五六千提案,大多涉及老百姓最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問題;每年政協委員反映的社情民意,也基本上與民生有關。由此可見,人民政協()A.開展政治協商,是愛國人士的政治聯盟B.推進民主團結,是民主管理的重要機構C.堅持依法執政,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D.積極參政議政,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D3.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下列對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認識正確的是①是通力合作、共同執政的親密友黨②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③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④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在組織上互相獨立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②A擼起袖子加油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mp4 02.mp4 6.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