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六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素養及目標核心素養要求學習任務要求1.政治認同:知道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定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2.科學精神:了解村委會和居委會的內容,能夠區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3.法治意識:能夠依法參與基層群眾自治,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行使憲法規定的權利。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積極、主動、有序參與基層群眾自治。1.了解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熟悉發展基層民主的原因及實踐;掌握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2.能夠結合實際闡述人民群眾通過哪些形式的實踐直接行使民主權利。3.深刻領會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自覺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01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基層群眾自治主體人民群眾行為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領導城鄉基層黨組織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實質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基層民主特點發生領域基層性民主參與直接性管理活動自治性與國家和政府層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層群眾性自治是非政權型的,即非國家性質的自治,而是一種社會自治。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3、農村村民村委會性質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職能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產生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管理在農村基層治理實踐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的有效途徑。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村民會議的組成及作用(1)村民會議由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既可以由18周歲以上的全體村民組成,也可以由每戶派代表參加。(2)村民會議是村民最直接、最全面地表達自己利益和愿望的會議。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哪些要辦,哪些不辦,哪些急辦,哪些緩辦,人力如何組織,費用如何籌集等,都由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知識延伸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4、城市居民居委會01性質02職能03產生04意義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選舉產生,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居委會成員居民選,社區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這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注意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非政府,非國家機關,非基層政權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政權機關(鄉鎮一級的人大和政府)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黨組織村委會和居委會≠社會團體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基層政府)①居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而街道辦事處是地方基層政府在城鎮的派出機構受地方政府領導和委派,從事相關行政管理工作,街道辦事處可以對居民委員會工作進行指導支持、幫助,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居)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②村(居)民委員會要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村(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村(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居)民委員會≠村(社區)黨支部①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最基層的組織,本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斗堡壘。村黨支部領導村民委員會,支持和保證村民委員會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及自治章程充分行使職權。黨支部對村委會的領導是政治思想的領導,不是上下級的關系。②同理,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社區黨支部領導居委會,但也不是上下級關系。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會議≠村民委員會職權村民會議由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它有權決定村集體的重大事項。村民委員會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村民會議可以評議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有權撤銷或變更村民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02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一)發展基層民主原因發展基層民主①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實踐在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途徑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和城市的居民委員會,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選舉產生。民主選舉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是居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民主協商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公共事村民商量著辦,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公共事務居民商量著辦,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民主決策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作出決定。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民主管理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干部行為,運用民主辦法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區的全體居民,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各專門委員會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力。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民主監督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在農村,通過民主評議對村委會實行民主監督的職能,主要由村民會議承擔。城市社區居委會進行民主評議和監督的主體,也可以是居民代表、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也可以是居委會代表、社區協商議事會代表和居民代表聯合組成的民主評議小組。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形式內容民主選舉直接選舉產生村委會、居委會成員民主協商有序參與,合理表達,在城市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民主決策凡關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務的事項,集體做出決定民主管理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民主監督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區分民主選舉、協商、決策、管理、監督誤區警示【誤區1】村(居)民委員會屬于基層政權提示:村(居)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屬于基層政權。【誤區2】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提示: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誤區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提示: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誤區4】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唯一途徑。提示: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效途徑,而不是唯一途徑。板書設計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5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形式民主管理民主協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城市居民自治農村村民自治課堂練習1.某社區建立“開放空間居民議事廳”,在既定的議事規則下,居民對自己感興趣的社區事務暢所欲言,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平臺,形成了“微信議事廳”“網格議事廳”“樓宇議事廳”等細分載體,社區許多公共問題得以解決。這一做法( )①實現民事民定,調動了基層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②提高了居民管理國家事務的能力和水平③推動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提高了基層政府治理效率④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具體實踐,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A.①④ B.②③C.①③D.②④A2.(2020·海南高考真題)某地建立新時代村務活動“積分銀行”制度,把傳統美德、遵紀守法、公益行動等內容作為積分存儲,積分既可以兌換生活用品,還可以作為村民獲得各種榮譽的依據。“積分銀行”制度()①完善了基層政權治理體系②擴大了村民管理公共事務的權利③調動了村民參與村務活動的積極性④推動了鄉村社會治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3、M社區采取“社區居委會+社工+社區居民”聯動的方式,打造出本土議事協商品牌——“六事工作法”(點事定事、議事、決事、辦事、評事),建立“民情懇談、社區聽證、社區論壇、社區評議”對話機制,促進居民參與社區自治。這一民主管理辦法()①能完善基層民主自治的組織形式,保障居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②能夠提供訴求表達新渠道,破解社區決策不規范等一系列難題③意在突顯居民在行政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為居民自治奠定了基礎④能找到群眾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約數,促進基層民主健康發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感謝各位的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pptx 先鋒潮--《新中國70年·影像辭典》:基層群眾自治制度.mp4 合寨村1.flv 合寨村2.flv 居委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