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人教版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將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按照人、動物和植物分成了三部分。本節是講解動物部分中的一個類群——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教材中以毛毛蟲和蝴蝶之間的關系引入,分別以家蠶和蝗蟲為例,介紹了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因此教學的難點應是對學生課前對家蠶觀察飼養過程的指導和督促。讓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上通過啟發、觀察、比較、討論、探究等形式,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創造思維的空間,產生思維的火花,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感受到生物的神奇與偉大,體驗到生物學知識與人類關系的密切。本節課蘊涵著一個巨大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中國的絲綢,中國的絲綢之路。這是一個將思想教育融入學科教育的絕佳機會。二、教學目標分析(一)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2.描述變態發育的過程,說明變態發育的概念。(二)能力目標1.觀察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提高觀察能力2.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三)情感目標認同動物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危害,養成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三、教學重點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能夠舉例說出昆蟲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四、教學難點觀察家蠶的生殖與發育過程,理解家蠶完全變態發育的真正含義。五、學情分析1.生殖和發育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于昆蟲的生殖和發育在不同程度上有感性認識。2.觀察圖片的經驗豐富,對身邊的生物學現象也有一些了解,但深入觀察的意識不強,所以歸納生物學知識的能力要加強。3.能領會生物學與人類生活、生產的關系,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實例。六、教學過程?教學流程活動設計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從學生熟知的情景入手,提高學習興趣。引入課題: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熱身:昆蟲知識競賽,蜻蜓點水與生物的哪種行為有關?毛毛蟲與蝴蝶有關嗎?知了為什么要蛻皮?等引出課題。觀察圖片,思考問題。教授新課質疑:你們聽說過絲綢之路的故事嗎?悠悠文明史,慢慢絲綢路。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你養過家蠶嗎?你知道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嗎?學生觀看視頻《蠶的一生》解答疑問,引入家蠶的生殖與發育。家蠶的生殖與發育課件展示有關“家蠶與人類的關系”圖片,提出問題:你養過家蠶嗎?想一想,蠶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家蠶的一生要經歷哪幾個階段?請大家觀察課本P9“家蠶生殖發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形態圖”小組討論并將各圖按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進行排序,最后用自己的話描述蠶寶寶的一生經歷。學生觀察課本P9“家蠶生殖發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形態圖”小組討論并將各圖按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進行排序:5→2→1→6→4→3最后用自己的話描述蠶寶寶的一生,分析歸納家蠶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創設情境,引入家蠶的生殖與發育,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要學生學會遷移應用,同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出示家蠶的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的差異比較表,引導學生對家蠶發育過程各階段的形態特點進行比較。學生比較家蠶的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的差異。得出變態發育的概念: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和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別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變態發育。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列表比較分析,歸納出變態發育的概念,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蝗蟲的發育過程教師展示蝗蟲發育過程的圖片,并和蠶的發育過程圖片進行對比,提出問題:“蝗蟲和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有什么異同?你知道昆蟲的變態發育有幾種類型嗎?課本分別以哪種昆蟲為代表加以介紹?什么叫“完全變態”?什么叫“不完全變態”?你對此還有什么疑惑嗎?學生觀察圖片,列表比較兩種昆蟲發育過程的異同。歸納總結,蝗蟲的發育過程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各小組派代表列舉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有哪些,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有哪些,全班同學動手寫出: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列表比較,歸納出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達到突破本節重點的目的。同時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昆蟲與人類的關系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絲綢、蜜蜂采蜜、蝗蟲對作物的危害等圖片。學生舉例,說明昆蟲與人類的關系。注意從生活實際出發,關注生物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關愛生命、保護生物的意識。課堂小結提出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收獲了什么?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昆蟲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二、昆蟲的發育方式:變態發育1、完全變態發育:昆蟲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2、不完全變態發育:昆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梳理,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總結規律。課堂練習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把答案寫的作業本上。學生獨立思考并按要求完成作業。鞏固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七、板書設計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一、昆蟲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二、昆蟲的發育方式:1、完全變態發育:卵→幼蟲→蛹→成蟲2、不完全變態發育:卵→若蟲→成蟲八、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注意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比較等活動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讓學生獲得有關昆生生殖發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認識,效果很好。教師大膽地設計了一系列的討論問題,放手讓學生去討論、去探究、去展示、去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符合新課程所提倡的“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理念。由于本節內容對學生而言,難度不是很大,加之學生在生活中對昆蟲都不陌生,所以教師應該更大程度的讓學生自主學習。另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還有一點體會:在教學活動中,的確應該注意生物學知識的生活化,知識源于生活,有許多知識只有融入于生活實際才能感受到其存在的價值。在學完本節知識后,我引導學生分析一下昆蟲與人類的關系。學生暢所欲言,從不同的方面談了昆蟲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如:昆蟲對農業的危害、給植物傳播花粉、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等。學生不僅學到課本中的知識,還學到了很多課本外的知識。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主動觀察,在生活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生物學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