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一、教學目標:①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知道主要營養物質的作用和營養物質的食物來源;②了解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來源和缺乏癥狀;③加深對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實施探究計劃、處理數據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①營養物質的類別;探究的一般過程及對探究數據的處理;②探究活動的組織及如何減少實驗的誤差是本節的難點。三、教學方法:分析法和講授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2課時)創設情境,引入課題:航天員飛向太空,在飛船上進行各種科學實驗,甚至還要出艙活動,這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體力。假如有一天你有機會飛太空,你將帶什么食物去?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請同學們思考:我們常吃的各種食物中含有哪些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來自哪些生物?都有哪些作用?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正課:請同學寫出早上常吃的食物,并通過查閱教科書第38~39頁“常見的食物成分表”,把這兩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填入P21資料分析的表格中。(學生寫出兩種食物,查閱教科書第38-39頁“常見的食物成分表”,并填寫資料分析中的表格)這種食物中各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它們所占比例相同嗎?一、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糖類、蛋白質、脂肪對人體有什么作用呢?它們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在書上劃出來。老師巡視、指導學生看書和完成以上討論,并給予表揚。細胞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與人體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有什么關系?啟發學生進行討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人體細胞所含物質的來源。各小組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積極討論,作出假設。(巡視、指導、糾錯。)請將課前準備的實驗裝置向同學們展示,并說出它的優點??隙▽W生的制作及豐富的想像力。請各組同學討論、交流各自設計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進行操作。利用課前自制的裝置和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按照課前的分工進行探究。巡視并對探究過程予以適當的點撥指導。二、水、無機鹽、維生素同學們平時每天都要喝水,為什么?水是人體的主要成分,人體里的營養物質以及廢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運送出去。不管是從含量,還是作用來看,水都是我們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白開水。)食物中還有哪些并不含有能量,但對健康也很重要的物質呢?(如水分是人體細胞的一種主要成分,約占體重的60%~70%。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離開水都無法進行,廢物類營養物質,在我們身體內含量雖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們,我們就會患各種各樣的疾病。同學們知道它們是什么嗎?(無機鹽和維生素。)無機鹽和維生素的種類都非常多。如果同學們有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種維生素或某種無機鹽而營養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學就患病了。(課前挑選的一名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自說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同學們都是“小醫生”,能幫這位病人診斷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嗎?但當醫生不能只看病不開藥啊!你覺得要治好他的病,應該多補充哪些食物呢?(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帶等海產品。我們內陸地區食海產品的機會相對較少,為了補充足夠的碘,我們吃的鹽都是“加碘鹽”。)還有“小患者”愿意上臺讓同學們幫助診斷的嗎?臺下的學生發言踴躍,爭論熱烈,查食物成分表積極。還有一位同學,經常出現排便困難的癥狀,大家覺得應多補充哪類食物呢?(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除了能幫助排便外,對身體還有許多好處,所以一些科學家將它稱為“第七類營養素”。(引導學生看書P25)三、探究測定某種實物中的能量食物中含有能量,這一結論是僅僅靠推測得出的嗎?能不能通過實驗來測定呢?下面我們就分小組來測定食物中的能量。請同學們看教材P21頁中的插圖,你們小組想知道什么呢?小組同學通過看插圖并討論后,提出探究的問題。食物中是否確實含有能量?一?;ㄉN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個能量多?(讓學生明確探究過程中,問題不同,假設也就不同,實驗的方法步驟也會有不同)。在這一節的學習中,同學們覺得自己有哪些收獲呢?你能說出它們的種類嗎?應該改掉偏食的毛病。能自覺地合理飲食,健康快樂地成長。練習鞏固書P24~25練習題作業:設計探究方案,比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