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1、下列符合“低碳經濟”的行為方式是( )①以車代步 ; ②攜帶購物袋; ③隨手關燈;④拔掉充電器插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近年來,我國北部、西部大部分地區頻繁出現揚塵天氣和沙塵暴。據報道,我國沙漠化速度每年近3000多平方公里,因沙化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40億元。這表明( )①我國的環境問題仍十分嚴峻 ②應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③應該把環境治理作為強國之路 ④荒漠化是中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今年來,中、美兩國貿易活動頻繁,中、美兩國積極開展的雙邊合作應堅持( )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②一個中國的原則③集體主義原則 ④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4、每掀過一張日歷,就有5萬個中國娃降生在已經十分擁擠的國土上,地球每繞太陽一周,我國凈增ll84萬人口。這表明我國( )①人口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②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③人口增長與環境保護必須適應 ④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三農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新中國成立后,黨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民公社化B、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農業合作化——土地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民公社化D、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6、2010年6月,《福布斯》發布了“2010中國慈善榜”,高居榜首的北京世紀金源的黃如論2009年現金捐贈2.87億元,主要捐贈方向是教育、扶貧開發。這體現了企業家( )①對社會的責任感 ②熱衷追逐個人名利③有愛心和奉獻精神 ④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7、澳門回歸十多年來,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長,人均GDP已達3.9萬美元,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這一事實表明,“一國兩制”的實行( )A、融洽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B、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C、促進了特區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D、保持了特區生活方式的長期不變8、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個城市積極參與2011年“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全球有6000多個城市10多億人共同參與。這說明①我國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的關鍵靠科技③節能減排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④倡導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國的積極響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不斷:北澇南旱西地震。但是全國人民有信心重建美好家園,取得抗災救災斗爭的勝利。這是因為( )①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②經濟實力雄厚,全國人民富裕③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 ④中華民族有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0、2009年10月31日“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在京逝世,半個世紀前,他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國,投身祖國建設。從他身上我們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艱苦奮斗 B、愛好和平 C、愛國主義 D、改革創新11、榮獲“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的溫嶺石塘漁民郭文標,三十年來不計得失,不顧個人安危,在驚濤駭浪中救起了130多條生命,他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有( )①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 ②不圖回報的奉獻精神③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④鞠躬盡瘁的為政風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有人對我國人們生活飲食內容的變化總結了這樣三句話:“上世紀80年代,有啥吃啥;90年代,想啥吃啥;現在,咋科學咋吃。”這形象地說明了我國( )A、已經實現了現代化 B、已經全面實現小康C、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D、綜合國力不斷增強13、我國對西藏自治區實行的一項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一國兩制C、共同富裕 D、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4、一個和諧的世界,必定遵循規則。當今國際關系中最權威經濟規則的制定者是( )A、歐盟 B、聯合國 C、世界貿易組織 D、七十七國集團15、為了更好地履行保護環境義務,當代青少年學生應該( )①提高環境意識 ②增強法制觀念 ③落實環保行動 ④加強環境立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6、2011年9月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成功舉辦,本屆博覽會累計實現對外經濟貿易成交總額55.06億美元,其中出口成交總額23.75億美元;進口訂貨總額22.33億美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成交8.98億美元,中國與亞歐國家的友好關系不斷發展,在區域內外享有廣泛的影響。這表明( )①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 ②開展國際競爭,有利于形成一體化格局③有利于實現和平共處 ④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共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改革開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例證如下①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②中國結束了千百年來農民種田“交皇糧”的歷史;③“入世”和成功舉辦奧運會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④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總體上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德國媒體在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沒有中國的參與,任何世界重大議題均無法獲得解決,從氣候保護、伊朗核問題、朝核問題到聯合國的改革等等。”這說明A、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B、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C、中國反對霸權主義 D、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最大19、今天我們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目的是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內容B、把學習中華古典文學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C、實施“走出去”戰略,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D、正確面對外來文化的傳播和影響20、從年初開始的阿拉伯世界的動蕩迄今仍持續發酵,希臘和以色列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英國倫敦發生了令人瞠目的騷亂,如今就連美國也遭遇了民眾憤怒的大爆發。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把2011年稱為“全球憤怒之年。以上材料說明當今世界的主題是( )A、恐怖主義 B、貧富差距 C、和平 D、強權政治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題,共50分)21、材料一: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商討尋求設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關鍵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約20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專家學者等出席了會議,中國政府在會議上將建設性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積極采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材料二: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積極采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國務院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承諾:2015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1)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專家學者等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討全球氣候協議書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什么原則? 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應負主要責任的是什么樣的國家?(2分)(2)材料一體現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的哪一做法?上述材料體現了中國怎樣的國策?(4分)(3)材料二的做法說明中國政府是怎樣的一個政府?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國政府的做法表明,面對全球性問題我們要怎樣做?(4分)22、材料一:G20峰會于2011年11月3日-4日在法國南部城市戛納召開。本次峰會的召開正值一個微妙的時刻:歐洲債務危機不斷發酵、美國經濟復蘇步履維艱、新興經濟體面臨保增長與抑通脹兩難困境。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題為《合力推動增長合作謀求共贏》的重要講話。材料二:國家主席胡錦濤于今年的11月10日至14日出席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胡錦濤主席在在會上作了題為《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講話,就亞太經合組織如何支持各成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發揮獨特作用提出了重要主張(1)材料說明國際社會的什么基本特征?(2分)(2)材料說明世界存在什么問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啟示我們解決問題的對策是什么?(3分)(3)材料說明我國怎樣的外交政策?(2分)(4)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何意義?(3分)23、九年級學生萍萍通過網上搜索,采集到以下信息:信息一:【2011年網絡流行語】臺灣,咱媽62歲生日,叫你回家吃飯!【解決臺灣問題政策】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信息二:2010年,中央批準設立喀什經濟特區,舉全國之力把喀什建設成為世界級的國際化大都市。喀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是祖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喀什的石油、天然氣、玉石等礦藏儲量豐富。但喀什的人均GDP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根據以上信息,回答問題。(1)信息一蘊含著兩岸同胞怎樣的共同心愿 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什么內容 (2分)(2)根據信息二分析為什么國家設立喀什為經濟特區?(3分)(3)信息二說明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分)新疆喀什發展區域經濟要遵循什么原則?(2分)(4)材料告訴我們作為青少年學生應自覺承擔什么責任和義務 (2分)24、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以前,中華民族有成就,也有失誤和挫折,1978年后,進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新時期,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材料二:2011年,我國的GDP位居世界第二位。分析材料回答:材料三:2011年8月,由蘭溪愛心市民捐贈了10萬件冬衣發送給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貧困群眾。本次活動,該市248名志愿者擔任義工。(1)1978年以來具有最顯著的時代特點是什么?在今后我們還要通過他破解發展難題、贏得發展機遇,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2)中國在2011年取得經濟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我國GDP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什么?(2分)(4)90后的你們生活在一個中華民族急劇上升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要求你們樹立哪些意識來自覺承擔社會責任?(2分)(5)材料三啟示我們應怎樣承擔社會責任?(2分)25、材料一: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發射成功,并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材料二:中共中央、國務院2011年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胡錦濤主席向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王振義頒獎.。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說明我國提高了什么能力?我國為什么要提高這種能力?(2分)(2)我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反映了我國正在實施什么戰略 (2分)實施這一戰略的關鍵是什么 (2分)(3)“航天工程”的實施對人類應對資源危機有何啟示?(1分)(4)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是什么?(2分)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單元練習三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A D B A C B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A C B C C B A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24(1)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3分)(2))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分)(3)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分)(4)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責任意識,樹立“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奉獻意識。(2分)(5)“關愛社會,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熱心公益,服務社會.(2分)25、(1)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或科技創新能力。(1分)因為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1分)(2)(2)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2分)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2分)(3)擴展資源開發的范圍,這是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1分)(4)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