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氧氣和氧化(1)點擊要點1.氧氣的物理性質主要有:(1) 常溫下無色 味,呈 態;(2) (填“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 法收集氧氣);(3) 密度比空氣 (所以也可以采用 法收集氧氣);(4) 液化時呈 色。2.氧氣的化學性質主要有:(1) 與硫反應:其文字表達式是___ _,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 的火焰,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發出 的火焰,生成一種 具有 的 體。(2) 與鐵反應:其文字表達式是___ _,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___ _,生成一種 色 體。做實驗前,在瓶底鋪一層細砂或裝少量水的原因是_ 。(3) 與碳反應:其文字表達式是___ _,燃燒時發出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 的___ _。(4) 呼吸作用是個比較復雜的緩慢氧化過程,以葡萄糖為例,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是: 。由此可知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 的氣體。課堂講練例1 下列性質,屬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 B.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C.氧氣能支持燃燒 D.氧氣能提供呼吸鞏固訓練1 以下對氧氣性質和用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氧氣液化時呈淡藍色 B.氧氣不易溶于水 C.氧氣能燃燒,供給呼吸 D.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鎂條點燃后生成黑色固體 B.細鐵絲伸入氧氣瓶中火星四射 C.紅磷點燃后伸入氧氣瓶中產生大量白霧 D.硫磺點燃后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鞏固訓練2 某種淡黃色的固體物質A,點燃后放入盛有某無色氣體B的集氣瓶中燃燒,看到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C的名稱叫 ____,A和B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跟蹤演練1.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能生成白色固體的是( ) A.硫粉 B.木炭 C.鎂帶 D.細鐵絲2.檢驗氧氣最簡單的方法是( ) A.將帶火星的細木條伸入瓶內 B.測密度 C.用紅熱的木炭 D.只要聞氣味、觀察顏色3.下列氧氣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B.氧氣不易溶于水 C.蠟燭能在氧氣中燃燒 D.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4.下列各組物質中,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的是( ) A.二氧化碳、冰 B.氯酸鉀、二氧化錳 C.氧化鎂、錳酸鉀 D.水、液態氧5.能說明木炭跟氧氣發生化學變化的事實是( ) A.燃燒匙內還有黑色固體剩余 B.發出明亮的白光 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集氣瓶變熱6.在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操作或現象不正確的是( ) A.先在酒精燈上加熱細鐵絲 B.盛氧氣的集氣瓶底沒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為黑色固體 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7.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具有可燃性 B.氧氣能提供動植物呼吸 C.氧氣能支持燃燒 D.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能燃燒8.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為什么要在集氣瓶底預先放少量的水或在底部鋪一層細砂( ) A.防止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B.防止生成熔融狀態的四氧化三鐵炸裂瓶底 C.防止生成的有毒物質逸出瓶外 D.防止生成密度很大的的四氧化三鐵砸壞瓶底9.下列有關氧氣的性質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相同條件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 B.氧氣不易溶于水 C.氧氣能液化成無色液體 D.硫在氧氣中能燃燒10.(2011煙臺)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工業上可以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 B.氧氣可以支持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C.氧氣供給呼吸,它和體內物質反應,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D.夏天魚池內開啟增氧泵,是因為溫度升高,氧氣在水中溶解量減少二、填空題11.A-F是描述一些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發生的現象,選擇正確的序號填在后面的括號內。(1)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 )(2) 硫在氧氣中燃燒。( )(3) 碳在氧氣中燃燒。( ) A.發出白光 B.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C.火星四射 D.有水霧生成 E.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F.劇烈燃燒,產生濃厚的白煙12.根據化學反應中的現象說明下列作用:(1) 鎂曾用作照相機中閃光燈的原料: ;(2) 磷常在軍事上用作煙幕彈的原料: 。13.如右圖所示,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觀察到木條復燃,且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劇烈。上述現象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是:(1) ___ _;(2) ____ ____。14.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時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D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試判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用化學式表示)A. ,B. ,C. ,D. 。三、實驗、簡答題15.(2011合肥)某研究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現:鐵絲燃燒沒有火焰,蠟燭燃燒卻有明亮的火焰。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1) 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__ __(填“固態”或“氣態”)物質燃燒形成的。(2) 探究二:物質燃燒產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閱資料】物質熔點/℃沸點/℃燃燒時溫度/℃石蠟50~70300~550約600鐵15352750約1800鈉97.8883約1400 由上表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 (填“熔點”或“沸點”)和燃燒時溫度有關。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 (填“有”或“沒有”)火焰產生。(3)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沒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燒時會產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16.右圖所示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全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 選用的鐵絲應該進行 的處理。(2) ①鐵絲為什么要繞成螺旋狀? ____。 ②鐵絲前端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___。 ③集氣瓶內為什么要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 ④點燃火柴后,鐵絲插入集氣瓶中適宜時刻和方法是__ __。(3)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____ ____ ____。(4) 若某同學取了一段紗窗網上的細鐵絲,來做這個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應有的實驗現象。請分析此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 17.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圖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現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1) 所發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分別是:①___ _;②___ _;③___ _;④___ _。(2) 甲實驗進行時,燃燒匙中硫的狀態是___ 。參考答案:2.2 氧氣和氧化(1)【點擊要點】1.(1)無 氣 (2)不易 排水 (3)大 向上排 空氣 (4)淡藍2.(1)硫十氧 二氧化硫 淡藍色 藍紫色 刺激性氣味 氣(2)鐵十氧氣四氧化三鐵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黑 固 防止燃燒出現高溫熔融物滴在瓶底,導致瓶體受熱不均而破裂(3)碳十氧氣二氧化碳 白光 變渾濁 氣體(4)葡萄糖十氧氣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活潑例1 B 鞏固訓練l C例2 D 鞏固訓練2 二氧化硫 硫十氧氣二氧化硫【跟蹤演練】1.C 2.A 3.C 4.A 5.C 6.B 7.A 8.B 9.C 10.B 11.(1)C (2)E (3)A 12.(1)鎂在空氣中燃燒會發出耀眼的白光 (2)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白色固體形成白煙13.(1)氧氣是助燃劑 (2)氧氣密度比空氣大14.A.O2 B.S C.SO2 D.CO215.(1)氣態 (2)沸點 有解析:由表格數據進一步探究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熔點、沸點和燃燒時溫度的關系:①分析蠟燭的熔點、沸點和燃燒時溫度,發現其燃燒的溫度比沸點高,燃燒產生了火焰。②分析鐵絲的熔點、沸點和燃燒時溫度,發現其燃燒的溫度比沸點低,燃燒不產生火焰。③再分析鈉的熔點、沸點和燃燒時溫度,發現其燃燒的溫度比沸點高,故推斷其燃燒能產生火焰。 (3)木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2 等可燃性氣體繼續燃燒產生了火焰16.(1)用沙皮紙清除氧化層(2)防止熱量散失,以快速達到著火點 引燃 防止燃燒出現高溫熔融物滴在瓶底,導致瓶體受熱不均而破裂 立即放入充滿氧氣的瓶中 (3)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4)細鐵絲全都被氧化,收集的不是氧氣,沒有使鐵絲彎曲成螺旋狀,和氧氣接觸不充分等等。17.(1)①反應都放出大量的熱 ②反應條件都是點燃 ③都是氣體與固體反應 ④都與氧氣反應(2)液態 2.2 氧氣和氧化(2)點擊要點1.物質與 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在氧化反應中氧氣具有 性。2.氧化反應有以下三種情況:(1) 燃燒是指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 、 、 的 反應。① 可燃物燃燒必須同時滿足的兩個條件是:一是要有 參與,二是溫度要達到 。每種物質的著火點是不同的,這是物質的 ____。白磷的著火點是 ____。② 由物質燃燒的條件可知,滅火的原理是 ____或 ____即可。(注意課本42頁活動、44頁第3題)(2) 如果燃燒以極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間里發生,則可能發生 ___。(3) 緩慢氧化:① 物質在緩慢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如不及時散失,則可能引起 __。② 緩慢氧化常見的情況有: __、 __、生物的呼吸作用、動植物尸體的腐爛等。3.滅火與火災自救(1) 滅火的方法:①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下;②可燃物與氧氣隔絕。(2) 火災自救及措施見課本43頁。課堂講練例1 通常所說的燃燒、爆炸和緩慢氧化的相同之處是( ) A.都屬于氧化反應 B.都有發光、發熱現象 C.都是劇烈的化學反應 D.可燃物都要達到著火點鞏固訓練1 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鐵生銹 B.釀酒 C.蠟燭燃燒 D.食物腐敗例2 (2011寧波)5月12日為“國家防災減災日”。下列關于火災、滅火與逃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燃燒是一種緩慢的氧化反應 B.火災時,只能用CO2 滅火 C.高樓發生火災,應該跳樓逃生 D.在火場的濃煙中逃生,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勢前行鞏固訓練2 假如你在家中發現燃氣(煤氣或液化氣等)泄漏,你首先應該做的是( ) A.立即關嚴門窗,隔絕外界空氣B.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斷絕火源C.立即在家中撥打電話通知煤氣管理所D.用明火查找漏氣部位跟蹤演練1.下列變化中,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牛奶變酸 B.鋼鐵生銹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D.農家肥料腐熟2.現有下列事實:①動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爛;④火藥爆炸。它們的共同點是( ) A.都發光 B.都劇烈燃燒 C.都是氧化反應 D.都發生爆炸3.(2011臺州)當發生火災時,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 A.高樓起火跳樓逃生 B.先找貴重物品 C.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D.乘座電梯逃離4.在實驗室里,通常將白磷浸沒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 ) A.降低白磷的溫度 B.防止白磷與空氣接觸 C.將白磷與水反應 D.將白磷浸濕而不易著火5.下列滅火的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 ①炒菜時,鍋里的油起火應采取的最佳滅火措施是蓋上鍋蓋;②秸稈、柴草著火,最好用嘴吹滅;③熄滅酒精燈,最好用嘴吹滅;④電器著火,應當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⑤汽油著火,應立即用水澆滅;⑥灑在實驗桌上的酒精著火,應用濕的抹布蓋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6.火柴劃著后,如果將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 A.氧氣不足 B.沒達到著火點 C.火柴的著火點升高 D.空氣不足7.(2011黃石)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其中“火要虛”的意思是說:燃燒木柴時,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燒得更旺。“火要虛”的實質是( ) A.散熱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木柴的著火點降低 D.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8.(2010婁底)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燃燒反應的歷史。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9.(2010玉溪)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開挖隔離帶,其目的是隔絕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隊員用水撲滅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汽油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是因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燈帽蓋滅酒精燈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10.(2010福州)英國科技人員研制出自動滅火陶瓷磚,磚里壓入了一定量的氦氣和二氧化碳。這種磚砌成的房屋發生火災時,在高溫烘燒下,磚會裂開并噴出氦氣和二氧化碳,從而抑制和撲滅火焰。自動滅火陶瓷磚的滅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 C.降低燃燒物的著火點 D.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二、填空、簡答題11.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據右圖所示燃燒的條件填寫:曹軍的木船是 ,木船燃燒的條件是____ 、 。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你認為常用的兩種滅火方法是 和 。12.(2010邵陽)某校五樓寢室,學生熄燈就寢后,一同學違規點蠟燭看書,不小心引燃蚊帳,導致火災。就此事件回答下列問題:(1) 從物質燃燒的條件看,蚊帳是___ _。(2) 該同學慌忙打開房門,致使火勢迅速擴大,其原因是___ _____。(3) 同寢室同學驚醒后,一邊撥打“119”,一邊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 A.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 B.跳樓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 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噴水將大火撲滅,水滅火的原理是 。13.2010年紅河州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干旱,天干物燥,易引發火災,我們每個人都要增強防范意識。(1) 一旦室內起火時,如果打開門窗,火反而會燒得更旺,原因是 。(2) 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其滅火原理是_ ___。14.(2010大連)冬季可用煤爐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現象中的原理。(1) 生煤爐時,需先引燃木材。 (2) 開始時煤燃燒較弱,過一會變得劇烈。 (3) 煤層上方有時會出現藍色火焰。 (4) 用扇子扇爐火,越扇越旺。 三、實驗、探究題15.小浪用右圖所示裝置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他在燒杯中注入開水(水溫為90℃),并投入一小塊白磷(著火點為40℃),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紅磷(著火點為240℃),另一端放一小塊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試回答下列問題:(1) 小浪在實驗中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2) 通過這個實驗,小浪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 實驗完畢,小浪將燒杯中的熱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時,小浪發現白磷剛露出水面就劇烈燃燒起來,請解釋該現象: ____。(4)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16.面粉加工廠的車間若懸浮著較多的面粉粉塵,遇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這是因為面粉粉塵與空氣充分接觸后,遇到明火急劇燃燒,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在有限空間內迅速膨脹,從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擬粉塵爆炸的一個實驗:如圖所示,在無蓋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點燃蠟燭,用塑料蓋蓋住金屬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氣,不久,便會聽到“砰”的一聲,爆炸的氣浪將金屬筒的塑料蓋掀起。試問:(1) 在上述實驗中,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 ___。(2) 下列情況下,不會發生爆炸的是__ __。(填序號)① 金屬筒不加蓋時;② 蠟燭沒有點燃時; ③ 無蓋小塑料筒中裝的是干燥煤粉時。(3) 面粉廠為了避免爆炸事件發生,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___ _(寫出一種即可)。提高班習題精選1.(2010蘇州)為了避免火災,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嚴禁煙火 B.禁止使用手機 C.架高頂棚加強通風 D.降低燃料著火點2.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 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 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此變化的本質特征是( ) A.產生了大量的熱 B.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C.反應前后鐵絲變色 D.生成了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4.(2010綦江)下列滅火方法與隔絕氧氣無關的是( ) A.森林大火時設置一條隔離帶 B.用CO2 滅火器滅火 C.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 D.用燈帽蓋滅酒精燈5.“蜂窩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燒、提高燃燒效率,這主要是因為( ) A.降低了煤的著火點 B.升高了煤的著火點 C.提高了氧氣的濃度 D.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6.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上燒,水燒開了,紙盒仍不會燒著,這是因為( ) A.水能夠滅火 B.紙的著火點高于水的沸點 C.火焰的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 D.水善于將熱迅速向外散發7.(2010新疆)根據右圖所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現象①③說明白磷的著火點高于紅磷的著火點B.現象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溫度一定要達到著火點C.現象②③說明白磷與紅磷的著火點均高于80℃D.現象①②③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同時溫度要達到著火點8.(2011衢州)小華同學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點燃鐵絲。請分析回答:(1) 把鐵絲放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當鐵絲發紅時,把鐵絲移入盛有氧氣和少量水的集氣瓶內,鐵絲并不能燃燒(如圖甲所示),這是因為將發紅的鐵絲移至集氣瓶內時, ;(2) 改用火柴引燃鐵絲,鐵絲在盛有氧氣和少量水的集氣瓶內發生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如圖乙所示)。請寫出這種黑色固體的化學式 。9.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給生活與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燒不當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害。(1) 燃燒不完全既浪費資源,產生的氣體又對環境造成污染。為研究影響物質燃燒的因素,現設計如下實驗: 將燃燒匙內小木炭塊灼燒至紅熱后,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并塞緊橡皮塞。將注射器內氧氣迅速推入集氣瓶內,觀察到木炭發出白光。該實驗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 有關。燃燒的劇烈程度還與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如____ (舉一日常生活實例)。(2) 小明、小剛同學在研究滅火的原理時,進行了如下實驗:分別在兩個小鐵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點燃,小明用坩堝鉗把小鐵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觀察到火焰立即熄滅,該實驗證明了滅火的原理是 ,小剛同學將一塊濕抹布蓋在小鐵盒上,火焰也立即熄滅,他依據的滅火原理是_ ___ 。10.(2010寧夏)某學校化學學習小組設計出右圖所示裝置,并進行白磷燃燒實驗。(1) 當燒杯內的水受熱,溫度計顯示30℃時,打開活塞,在盛有水的試管中有氣泡均勻逸出,白磷未燃燒,關閉活塞。白磷未燃燒的原因是 。(2) 隨著水溫升高,溫度計顯示45℃時,再次打開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燒。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滅火的原因是___ _。而本實驗中白磷在水里還能夠燃燒的原因是 。(3) 本實驗裝置的A部分還可以用于制取的氣體是 ,收集方法是 ;也可用于制取 氣體。2.2 氧氣和氧化(2)【點擊要點】1.(1)氧氣 氧化2.(1)發光 發熱 劇烈 氧化 ①助燃劑(一般是氧氣) 著火點 一種特性 40℃ ②去除助燃劑 不能達到著火點 (2)爆炸 (3)①自燃現象 ②生銹 老化例l A 鞏固訓練l C例2 D 解析:A.燃燒是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所以錯誤。B.滅火的原理有三種,分別是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或空氣、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根據不同原理和具體情況,可采取多種形式,所以錯誤。C.高樓發生火災,跳樓逃生易摔傷或致死,所以錯誤。D.濕毛巾有類似防毒面具作用,能防止吸入燃燒時生成的有毒氣體,氣體受熱密度變小,有毒氣體上升聚集在高處,所以正確。故選D。鞏固訓練2 B【跟蹤演練】1.C 2.C 3.C 4.B 5.D 6.B 7.B 8.D 9.A 10.B 11.可燃物 助燃劑(氧氣) 溫度達到著火點 隔絕空氣 溫度達不到著火點12.(1)可燃物 (2)開門使室內空氣形成對流,使室內氧氣更充足(3)A (4)將可燃物溫度降低至著火點以下13.(1)增大空氣的流通,使燃燒更旺 (2)隔離(或清除)可燃物14.(1)提供熱量使煤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2)燃燒放熱增多,大于散熱,使更多的煤溫度高于著火點,燃燒旺盛(3)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被熱的碳還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4)增加空氣量,助燃15.(1)白磷A不燃燒,白磷B燃燒,紅磷不燃燒。(2)除了必備可燃物之外燃燒的條件是助燃劑(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3)可燃物只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助燃劑(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才能燃燒(4)保存冷水中16.(1)提供助燃劑(氧氣) (2)①② (3)隔絕空氣或溫度低于著火點【提高班習題精選】1.D 2.B 3.D 4.A 5.D 6.B 7.D8.(1)鐵絲的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 (2) Fe3O49.(1)氧氣的濃度(或氧氣的含量、氧氣的純度、氧氣的質量分數、氧氣的體積分數) 將煤做成蜂窩狀,燃燒更劇烈(或木材架空后燃燒更旺等) (2)將可燃物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 將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隔絕10.(1)溫度未達到白磷的著火點(2)可以使可燃物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或隔絕氧氣(寫出一條即可) 溫度達到著火點,同時又與氧氣充分接觸(3)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氣法 氫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2.2 氧氣和氧化(1).doc 名師導學——2.2 氧氣和氧化(2).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