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信息技術會考必背知識點匯總信息與信息技術1、信息概念的幾種說法(1)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指的是有新內容或新知識的消息(2)信息是區別于物質和能量的第三類資源(3)利用文字、符號、聲音、圖形等形式作為載體,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的信號、消息或報道等內容,都可以稱之信息。(學會區分信息(內容)和載體(物體))(4)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2、信息的傳播過程:信息發出方—用何載體—以何途徑—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信息傳遞)????(信宿)3、信息的載體形式: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符號、視頻、動畫等4、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夠根據實例分析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須依附一定的載體表現出來,如:看到螞蟻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價值性:信息能夠滿足人們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③時效性:如:天氣預報、市場信息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④共享性:一個信息可以由多人進行分享;如:網絡上的信息被人下載和利用⑤真偽性:“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諸葛亮“空城計”⑥可處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詩詞多為反復修改、推敲而成⑦傳遞性:一傳十,十傳百。5、什么是信息技術(英文縮寫:IT)信息技術包括四個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的核心與支柱)、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傳感技術。6、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先后順序①語言的使用,是從猿進化到人的重要標志(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②文字的創造,信息的存儲和傳遞首次超越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③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為知識的積累和傳播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證④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進一步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⑤電子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了數字化的信息時代。7、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①多元化②網絡化③多媒體化④智能化⑤虛擬化⑥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⑦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⑧越來越高的性能價格比信息獲取1、有效獲取信息的一般過程為:確定信息需求→確定信息來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2、信息來源的三大分類:媒體:報紙、書刊、廣播、電視、網絡等他人:老師、父母、同學、朋友、專家等事物本身:最為可靠,如親自動手做科學實驗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掃描儀、照相機、攝像機、錄音設備、計算機4、常用的文件格式(計算機以文件的形式存儲信息)文字:.txt、.doc、.wps、.html圖形圖像:.jpg、.gif、.bmp動畫:.gif、.swf音頻:.wav、.mp3、.midi視頻:.avi、.mpg、.mov、.rm壓縮:.zip、.rar可執行文件:.exe5、網絡信息檢索的方法1)直接訪問網頁2)使用搜索引擎3)查詢在線數據庫6、搜索引擎分:全文搜索(關鍵詞搜索),如:Google、Baidu(百度)分類目錄類搜索,如:Yahoo(雅虎)、Sohu(搜狐)、Sina(新浪)7、信息的下載(1)文字:使用“復制”、“粘貼”或“另存為”文本文件的方法(2)圖片:右擊圖片,選擇“圖片另存為”。(3)網頁:“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A)…”選項。文件類型可以保存為網頁類型(.htm),也可以是文本文件(.txt)。(4)文件下載的方法:1.右擊,選擇“目標另存為(A)…”(使用瀏覽器直接下載,較慢,若斷網從零開始)2.使用下載工具軟件下載:如網際快車(FlashGet),迅雷,網絡螞蟻(NetAnts)。8、通用下載工具軟件的特點:支持批量下載、多線程下載、定時下載及斷點續傳。9、URL(統一資源定位器)的組成例:http://www./index.htm其中http為協議,www為主機名,為域名,index.htm為網頁名。附:域名說明:.com(商業性網站).net(網絡服務).org(組織).gov(政府).edu(教育).cn(中國)10、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從信息的來源、價值取向、時效性三方面判斷文本信息加工1、加工過程:確定主題—收集與選擇素材—設計版面—制作作品—評價修改2、常用字處理軟件:記事本、寫字板、Word、Wps(1)Word(.doc)、Wps(.wps):能制作一個圖文并茂的電子報刊作品(2)寫字板,記事本:只能處理純文字信息3、圖文混排:各種環繞方式如下圖所示:(區分四周型和緊密型)4、分欄排版5、編輯:(1)選中:按住鼠標左鍵拖動選中,全選(Ctrl+A)(2)復制:復制(Ctrl+C)+粘貼(Ctrl+V)(3)移動:剪切(Ctrl+X)+粘貼(Ctrl+V)(4)刪除:Delete:刪除光標后的字符、Backspace:刪除光標前的字符6、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點:(1)設置版面規格:文件——頁面設置確定紙張規格大小、上下左右邊距、版式、紙張來源、每頁行數和字數等。(2)表格:表格——插入——表格,例如:該表格為3行4列7、報刊類文本信息的加工:(1)藝術字(2)文本框(3)自選圖形、(4)圖形對象的組合(按shift鍵選擇多個對象)圖表信息加工1、認識Excel(1)工作簿:Excel文件(.xls)(2)在一本工作簿中,可以擁有多張工作表。新建的文檔中包含3張工作表,默認名為“Sheet1”、“Sheet2”、“Sheet3”。(3)單元格:比如“A3”,就代表了“A”列的第“3”行的單元格。(4)表格區域:例如:A1:D4,2、數據的計算:必須以“=”開頭;在地址欄中輸入;①公式法:=B3+C3+D3②函數法:=SUM(B3:D3)③數值法:=5+3+2常用函數:Average(平均值)、Count(計數)、Sum(求和)Max(最大值)、Min(最小值)注意:最后可以使用填充柄(+)復制函數(最為快捷)3、幾種常用的數據圖表的適用范圍柱形圖比較數據間的多少與大小關系條形圖同上線形圖(也稱折線圖)按時間軸表現數據的變化趨勢餅形圖(也稱扇形圖)描述數據之間的比例分配關系多媒體信息加工1、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它的重要特點是交互性。例如:3D動畫、游戲、多媒體光盤、視頻聊天、視頻會議、MP3播放器、可拍照的彩屏手機、數碼攝像機、可發聲的電子詞典。2、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堅持“適用”原則)需求分析——規劃與設計——素材采集與加工——作品集成——發布與評價3、多媒體加工工具軟件:(1)、多媒體加工工具:PowerPoint(.ppt)、Flash(.swf)、Word、Wps、FrontPage(網頁)(2)、動畫制作軟件:Flash(.swf)(3)、音頻編輯軟件:音頻解霸、CoolEdit、WaveEdit、GoldWave(4)、視頻處理軟件:超級解霸、Adobepremiere(5)、圖像處理軟件:ACDSee、PphotoSshop、畫圖算法1、用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檢測結果分析問題,分析問題的需求情況及已知條件,然后給出一個精確的描述設計算法,根據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編寫程序,選擇一種程序設計語言來編寫程序,實現算法調試運行,檢查程序的可行性檢測結果,對程序功能進行檢測2、算法: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算法是編程的基礎,也是編程的核心。3、算法的三種描述方法:自然語言,流程圖、程序代碼(計算機語言)等4、計算機語言:低級語言高級語言機器語言、匯編語言、VisualBasic(VB)、Pascal、C、C++、Java人工智能1、人工智能兩大研究領域:模式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模式識別應用:指紋打卡、語音輸入漢字、手寫板、觸摸屏、OCR光學字符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應用:翻譯軟件,在線翻譯、網絡上與機器人對話2、其他人工智能應用::PDA(個人數字助理)、智能機器人、計算機博弈、智能代理、機器證明、無人駕駛飛機、專家系統等信息的發布與交流1、因特網上信息發布的常見方式:(1)、在因特網上發布自己的網頁(2)、BBS:網絡論壇公告板(3)電子郵件:E-mail、(4)網絡技術論壇、(5)新聞組服務、(6)網絡調查、(7)QQ、MSN、博客(Weblog?)、網絡會議等。2、上述工具都除BBS外,都可以在網絡上發送文件,但注意:當文件好幾M或更大時,最好不要用E-mail來發送。3、海外親友的電腦中沒有中文字庫,要使他能看到中文郵件最有效、快捷的方法是用PhotoShop等軟件把郵件制作為圖片并發送 信息資源管理1、信息資源管理的應用領域:課本、報刊、個人藏書、圖書館藏書、音像資料、計算機文件、因特網信息等,都是豐富的信息資源。2、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3、信息資源管理的一般形式(人工、文件、數據庫)(1)、手工管理如:個人藏書、圖書館藏書管理(2)、計算機管理:1)文件:如:Windows資源管理器,IE收藏夾、網絡日志等2)數據庫,如:學籍管理、圖書館管理,銀行、超市、售票系統等4、網上信息資源的四種組織方式:主題樹方式:搜索引擎的分類目錄檢索方式數據庫方式:搜索引擎的關鍵詞檢索方式(最普遍的方式)文件方式:指以文件系統為單位對信息資料進行組織和檢索,如FTP超媒體方式:超級鏈接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組織利用網上資源的方式最佳組織方式:數據庫方式與超媒體方式相結合5、數據庫應用1)數據庫:(簡稱DB)指一個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統一管理的數據集合。2)數據庫管理系統:(簡稱DBMS)如:Access3)數據庫應用系統:針對某個特定目標(有一定的功能),建立在數據庫管理系統之上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程序和用戶組成。信息安全網絡應用的有關社會道德問題2、《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五要,五不要3、《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是保護計算機知識產權方面的法規4、信息安全威脅: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硬件故障、軟件漏洞、操作失誤、病毒入侵、黑客攻擊、內部泄密、外部泄露、計算機犯罪等。維護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保障計算機及網絡系統的安全②預防計算機病毒③預防計算機犯罪等6、計算機病毒的概念: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的特點:非授權可執行性、隱蔽性、傳染性、潛伏性、破壞性、表現性、可觸發性常用殺毒軟件:金山毒霸、瑞星殺毒、江民殺毒軟件(KV2009)、卡巴斯基、Norton(諾頓)等8、黑客:利用系統安全漏洞對網絡進行攻擊破壞或竊取資料的人。9、維護信息系統安全的一般措施物理安全(硬件):①環境維護②防盜③防火④防靜電⑤防雷擊⑥防電磁泄漏邏輯安全(數據信息):①訪問控制:用戶身份識別和認證;訪問權限設置②信息加密:數據加密和數字簽名10、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產品防病毒產品:殺毒軟件等防黑客產品:防火墻信息安保產品:信息加密,數字簽名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