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地球內部有什么教學目標1.知道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知道地殼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巖石構成。2.能基于所學知識猜測地球內部有什么;能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知道地球內部的結構,并能選擇自已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地球內部有什么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在尊重證據(jù)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4.善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重點:知道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地殼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巖石構成。難點:會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知道地球內部的結構。活動準備:熟雞蛋、橡皮泥、豐富的圖片資料或視頻資料。活動流程:導人新課地球是我們人類可愛的故鄉(xiāng)、唯一的家園,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始于地球。我們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原、山脈、海洋、盆地……,可是你們知道這個巨大的圓球里面是什么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地球內部有什么”?二、活動過程(一)地球內部構造是怎樣的?1.猜想與假設:通過整理課前查閱的資料,根據(jù)學生平時對地球的了解,引導學生猜想地球內部會有什么?(學生猜測地球內部可能會有巖漿、地下水、礦物等。)我研究地球內部構造的記錄表我了解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說明地球內部有什么地球由外到內分為哪幾個圈層火山噴發(fā)2.教師展示事先準備的影像資料。(師生觀看火山噴發(fā)、巖漿、地球磁場、溫泉、石油等圖片。)地球內部的結構是怎樣的?地球表面的物體,人們能夠看得見,可是地球內部是什么樣的,我們沒法看到。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地球內部秘密的呢?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可以通過鉆探機鉆探,可以知道地球的的內部有什么?可是從地面到地球的中心約6300千米,而現(xiàn)在最先進的鉆機鉆探的深度也不超過20千米,僅為地球半徑的1/500。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個蘋果的話,那就相當于連表皮也沒有鉆透。怎么才能知道地球內部的情況呢?2.老師介紹:科學家還利用監(jiān)測到的地震波、磁力等對地球內部的情況進行了推測,認為地球由外到內依次分為地殼、地幔、地核3個圈層。3.出示資料卡,指名閱讀。4.學生提出可以觀察熟雞蛋的內部結構來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溫馨提示:(1)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手。(2)要注意衛(wèi)生。(3)在研究雞蛋時,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結合課前搜集的地球內部結構的資料,認真讀一讀,比較一下地球和雞蛋的內部結構有哪些相似之處。(4)要注意小組的分工合作。(學生分組觀察熟雞蛋的內部結構.類比猜測地球內部結構有可能是分層的,并通過實際的地球內部結構圖明確地球的內部結構。)(三)地殼是由什么巖石組成的?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那么,你們知道地殼是由什么巖石組成的嗎?2.學生猜想交流。3.教師出示巖石形成過程中的大致分布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討論。4.學生匯報。我知道的組成地殼的主要巖石類別巖石名稱視頻展示什么是礫巖和玄武巖、頁巖。出示資料卡:介紹地殼地殼巖石的組成。7.教師小結:根據(jù)巖石形成的原因,巖石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類,地殼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巖石組成。(四)做地球結構模型。1.在科學研究中,對無法直接觀測的事物,科學家會按照對事物已有的認識建立一個模型。對我們來說,雖然無法親眼看到地球的內部,但可以根據(jù)對它的了解,用橡皮泥來制作一個“能打開的地球”。2.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在討論和交流時要圍繞解決以下問題:制作模型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制作模型時,有哪些方法可以區(qū)分地球的內部構造?(3)制作地殼、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的用量是多少?三者用料的比例是多少?……3.交流匯報,確定方案。4.分組制作。5.學生小組展示,進行自評與互評。三、拓展活動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知道了地球內部的構造,而且了解了建立模型這種便于研究地球結構的科學方法。課下,請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板書設計地球內部有什么地殼地球地幔地核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21張PPT)12.地球內部有什么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五﹒四學制)新知導入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盆地、海洋等,地球內部是什么樣子的?任務卡搜集有關地球內部結構的資料。搜集有關地球內部結構的資料。材料包熟雞蛋、橡皮泥活動過程火山噴發(fā)泉水噴涌地球內部有什么活動過程煤礦開采石油鉆探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地球表面的物體,人們能夠看得見,可是地球內部是什么樣的,我們沒法看到。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地球內部秘密的呢?地球內部結構是怎樣的活動過程從地面到地球的中心約6300千米,而現(xiàn)在最先進的鉆機鉆探的深度也不超過20千米,僅為地球半徑的1/500。活動過程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個蘋果的話,那就相當于連表皮也沒有鉆透。怎么才能知道地球內部的情況呢?活動過程科學家曾利用挖掘或鉆探的方式深入地下探索,但從地面到地心約6370千米,而現(xiàn)在最先進的鉆探機鉆探的深度也不超過20千米。科學家還利用監(jiān)測到的地震波、磁力等對地球內部的情況進行了推測,認為地球由外到內依次分為地殼、地幔、地核3個圈層。地殼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厚度從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陸地部分厚。地幔厚約2870千米,溫度為1000°C~3000°C。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徑約為3470千米,溫度約為4700°C。資料卡新知講解活動過程1.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手。2.要注意衛(wèi)生。3.在研究雞蛋時,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結合課前搜集的地球內部結構的資料,認真讀一讀,比較一下地球和雞蛋的內部結構有哪些相似之處。4.要注意小組的分工合作。溫馨提示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地殼是由什么巖石組成的?活動過程礫巖活動過程玄武巖活動過程巖漿形成后由于溫度降低而冷卻固結形成的巖石叫巖漿巖,花崗巖、玄武巖都屬于巖漿巖。沉積巖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等產(chǎn)生的物質,經(jīng)過搬運、沉積、成巖等一系列地質作用而形成的。砂巖、頁巖都屬于沉積巖。變質巖是巖石受到高溫、高壓等因素的影響,物質成分與結構、構造發(fā)生變化而形成的新巖石。大理巖是石灰?guī)r和白云巖的變質巖。資料卡活動過程頁巖活動過程地殼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巖石組成。提示:(1)制作模型用什么材料?(2)制作模型時,有哪些方法可以區(qū)分地球的內部構造?(3)制作地殼、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的用量是多少?三者用料的比例是多少?……活動過程制作一個“能打開的地球”橡皮泥打開的地球拓展提高查閱資料,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wǎng)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地球內部有什么.doc 12.地球內部有什么.ppt 玄武巖.mp4 礫巖.mp4 頁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