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二民法典時政材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目前最長的、擁有法律條文最多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深遠意義。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從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從婚姻家庭到日常生活,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2019年10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審稿,并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全國人大網或者通過郵寄方式提出修改意見。民法典編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法典化立法項目。教材鏈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說明什么?或民法典的立法過程中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依法行使國家立法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科學立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前提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民法典向我們傳遞了哪些信息?法律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法律的規范和保護作用法律就在我們身邊,要養成遵守法律的習慣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民法典的制定為什么要依據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4.民法典的通過和實施有何現實意義?(1)有利于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推進科學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有利于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3)有利于弘揚法治精神,推動法治中國建設。5.如何加強和推進民法典的全面實施?(1)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帶頭遵守民法典(2)司法機關要依據民法典公正司法維護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3)全社會要積極宣傳民法典使其深入人心(4)公民認真學習民法典,依法規范自身行為。6.我國編纂民法典,集中體現了什么??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等。7.民法典的性質: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8.民法典為什么由全國人大來制定?全國人大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依法形式國家立法權,所以民法典的制定要由全國人大來完成。9.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體現了通過什么方式讓公民參與民主生活?民法典草案的征求意見體現了我國怎樣的立法理念?民主決策民主立法,立法為民。10.請你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角度,回答上述法律審議通過的意義。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擴大開放;利于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國家治理提供法律依據;等等11.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總規矩”。二者的區別是:(1)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是國家的根本法;民法典規定民法領域的問題。(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民法典根據憲法制定,不能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3)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民法典更嚴格。12.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到與法同行?(1)樹立法治觀念,增強守法意識;(2)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3)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