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微小世界1.我們可以把放大鏡移至眼前,再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晰。或者將物體放好位置,將放大鏡移動與眼睛和物體之間,直至圖像大而清晰。2.清晨,出現在樹葉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3.放大鏡也叫凸透鏡,,特點是中間厚.兩邊薄的透明物體都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4.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能縮小物體的圖像。老花鏡的鏡片是凸透鏡能放大物體圖像。5.放大鏡能顯現物體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6.放大鏡的放大功能只與放大鏡的凸度有關,與放大鏡的大小無關。7.格羅斯泰斯特發明了放大鏡,培根發明了眼鏡。8.借助放大鏡,我們觀察到了昆蟲世界更多的秘密。9.在放大鏡下觀察,我們發現不同昆蟲的觸角形狀不同。10.在放大鏡下,我們發現蜻蜓的眼睛是復眼。11.蒼蠅在豎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會滑落,這跟它腳上的吸盤有關,與它的翅膀無關。12.通過觀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滿的彩色小鱗片其實是扁平的細毛,蟋蟀的耳朵長在足的內側,蒼蠅的眼睛是復眼。13.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14.許多巖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的。15.晶體的形狀多種多樣,但都是很有規則。制造晶體的方法有蒸餾.降溫等。16.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17.一般來說,同種物質的顆粒形狀都大致一樣。18.如果不借助放大鏡.顯微鏡,我們也能看到晶體的樣子,因為有些晶體很大。19.花崗巖中的礦物晶體主要有長石.云母.石英等三種。20.玻璃.珍珠.松香和琥珀不是晶體集合而成的。21.由于顯微鏡的發明,人們能夠觀察到比通過放大鏡觀察所能達到的更加豐富的微觀世界。22.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23.顯微鏡和量筒.彈簧秤一樣,是人類認識周圍物質的一種工具。2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25.調節顯微鏡兩塊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可獲得更清晰的圖像。26.一般常用的光學顯微鏡的鏡片是兩塊凸透鏡。27.一般情況下,下列三種器材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小的是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望遠鏡)28.科學家選擇電子顯微鏡來觀察SARS病毒。29.把整個洋蔥放到顯微鏡下,我們不可以直接觀察它的精細結構。30.如果目鏡.物鏡上分別標著“10×”.“16×”,那么物體的圖像將被放大160倍。31.第一臺顯微鏡的制造者是列文﹒虎克,而羅伯特·胡克最早發現了細胞。32.載玻片移動的方向與從目鏡里看到的物體圖像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33.通過調節載物臺下的反光鏡,可以增加目鏡中標本圖像的亮度。34.如果目鏡或物鏡的鏡面比較臟,要用擦鏡紙而不能用手直接擦。35.下列儀器中,顯微鏡適合觀察細菌。(顯微鏡.放大鏡.望遠鏡)36.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37.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的。38.氣孔是植物氣體和水汽蒸騰的通道。39.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場所。40.我們喝的桶裝礦泉水是經過凈化處理的,但是里面還有微生物。41.微生物是一種生物,因此也會新陳代謝。42.我們可以利用干草來培養微生物。43.制作微生物玻璃片標本時,我們可以用吸水紙吸走多余的水分來控制微生物的運動。44.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許多微小生物。45.霍亂.肺結核.傷寒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6.綠藻能使魚缸里的水發綠。47.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我們稱之為晶體,它們的排列雖然是規則的,但形狀是多種多樣的。48.科學研究發現昆蟲頭上的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49.在顯微鏡未發明以前,人們還能依靠放大鏡觀察世界。50.球形透明體放大的倍數是很大的。51.為了便于觀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標本要求薄而透明。52.綠藻能使魚缸里的水變綠。53.霍亂.肺結核.傷寒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54.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能觀察到的范圍就越小。55.把簡易顯微鏡的制作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正確的是:先準備兩個放大鏡,然后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最后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鑷子夾取實驗材料培養皿盛放多余的洋蔥片滴管吸取少量液體載玻片放置切片標本碘酒染色燒杯盛放液體裁紙刀切割洋蔥吸水紙吸取多余水分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2.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被我們認識的。3.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4.物質的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5.物質的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6.空氣.火焰.聲音.熱.電和磁等都是物質。7.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8.人也是由物質構成的。9.把沙和豆子混合,輕輕攪拌,沙和豆子沒有明顯變化。10.用蠟燭火焰加熱調羹中的白糖,白糖會變成液態的糖。11.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的過程中,白糖會發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12.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先熔化成蠟油,這種變化屬于物理變化。13.有蠟燭火焰加熱調羹中的白糖5分鐘,白糖先熔化成液體的糖,屬于物理變化;后來白糖沸騰燃燒,產生火.光.熱.煙.碳.氣等新物質,屬于發生化學變化。14.米飯剛嘗到的味道是無味的,咀嚼一分鐘后味道變甜,推測的原因是米飯中含有淀粉,屬于化學變化。15.含有淀粉的食物有米飯.面粉.馬鈴薯.紅薯等糧食類,不含有淀粉的食物有蔬菜類和水果類。16.米飯.饅頭遇到碘酒變成藍紫色,因為它們都含有淀粉。17.米飯遇到碘酒會生成藍紫色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18.食物發生顏色變化,不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19.往豬肉上滴碘酒,豬肉不會變成藍紫色,說明豬肉中不含有淀粉。20.小蘇打的特點的是粉末狀顆粒。21.白醋的特點的是具有酸味.無色液體。22.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新氣體,并產生含有新物質的液體,屬于化學變化。23.把點燃的細竹條伸進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會馬上熄滅。24.把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氣體倒向蠟燭的火焰,火焰會立即熄滅。25.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氣體,分析其有什么特點?1,無色透明2,比空氣重3,能熄火26.硫酸銅溶液的顏色是藍色的。27.把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能看到的現象是變顏色的新溶液.鐵釘上有新附著物,屬于化學變化。28.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伴隨許多現象,不一定只會伴隨著發光.發熱的現象。29.物質發生化學變化,一定生成新物質。30.生成氣體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水變成水蒸氣。3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是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32.哪些地方的房屋鐵窗容易生銹?有水和空氣的地方,如潮濕的熱帶海邊等。33.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鐵器生銹?要求有效隔絕水和空氣,方法有:1.涂上油漆。2.放在干燥處。3.完全浸沒在食用油中。4.制成合金。5.放入真空中。34.物質的變化無處不在,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35.食物要經過許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36.生產水泥的過程,包含著一系列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37.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古代的煉丹道士發明的。。38.我們能直接或間接地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39.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特點是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的特點是產生新物質。40.物質的化學變化會伴隨著一些現象的發生,如發光發熱,顏色變化和產生新氣體等。41.咀嚼米飯會感覺到甜,這是因為米飯含有淀粉。42.馬鈴薯遇到碘酒會變色,這種變化的物質既不是馬鈴薯,也不是碘酒。43.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44.物質的變化有快有慢,但都會變化。45.利用淀粉和碘酒反應時會發生顏色變化這一特征,我們可以用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46.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后,鐵釘上不僅有新附著物,而且溶液的顏色會變淺,屬于化學變化。第三單元宇宙1.自古以來,人們就不斷地改進觀測工具去探索和認識月球。2.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月球。3.2007年10月24日,我國發射了“嫦娥”一號探月衛星。4.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月球自西向東(逆時針)環繞地球公轉。5.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6.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足跡的宇航員是阿姆斯特朗。7.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倍。8.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9.月相圓缺變化一個周期的時間大約是一個月。10.月相最圓的時間大約是農歷的每月十五或十六。11.農歷上半月的月相變化規律是由缺變圓,左黑右亮,下半月是由圓變缺,左亮右黑。12.月相變化過程有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1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著許多環形山。14.環形山大多是圓形的,大小不一,環形山由單個的,也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分布上沒有規律。15.“撞擊說”認為,環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月球留下的痕跡。16.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是貝利環形山。17.科學家將月球上的環形山分為5類。18.帶有輻射紋的環形山通常是哥白尼型環形山。19.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歷的初一。20.農歷的十五可能會發生月食。21.日食.月食發生時,太陽.月球.地球基本上在一條直線上。22.日食時,月球在太陽.地球之間。包括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23.月食時,地球在太陽.月球之間。包括月全食和月偏食。24.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月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25.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26.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就可能產生日食。27.月食發生時太陽.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處于中間的是地球。28.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等組成的天體系統。29.八大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0.太陽系里唯一發光的恒星是太陽。31.太陽直徑大約是140萬千米。32.月球是地球的衛星。33.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34.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35.天空中看起來大小差不多的星星距離我們的遠近是不一樣的。36.星座實際上是幾顆彼此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穹上排列的圖像。37.北極星是天空中一般亮的一顆星星。38.我們可以借助北斗星來尋找北極星。39.從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圖像都是不一樣的。40.為了便于辨認,人們把星星分成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稱為星座。41.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明顯標志。42.軒轅十四位于獅子星座。43.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里有著名的北極星。44.牛郎星.織女星.天津四構成了“夏季大三角”。45.只要在晴天晚上8:00,我們這里一年四季不一定都能看到銀河。46.在夏季,我們都能看到北極星。47.利用活動觀星圖,我們可以觀察一年四季的星座。48.在夜晚觀星時,可以將活動觀星圖舉過頭頂來觀察。49.銀河系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一個恒星集團。50.光年就是光一年所走的距離,是用來計量恒星間距離的單位。51.現在人們用天文望遠鏡不能觀察到了宇宙的邊緣,人類已發現了超過100億個河外星系。52.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恒星在誕生和消亡。53.有些恒星會有節奏地膨脹和收縮。54.銀河系大約有1000億-2000億顆恒星組成,直徑有10萬光年。55.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56.中國歷史上首位飛上太空的人是楊利偉。5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58.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59.從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圖形都不一樣。60.許多的恒星都不停地向外界拋射物質。61.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海王星。62.光傳播的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63.在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中,手電筒代表太陽。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1.減少垃圾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2.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經用過的東西,使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3.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大多是由玻璃.金屬.紙.塑料等制成的。4.廢電池就是一種需要謹慎處理的垃圾。5.要有效地回收垃圾中的材料,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6.絕大多數的水污染是由人類的活動引起的。7.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水庫.湖泊或河流。8.自來水是主要的飲用水,在飲用水源區是禁止游泳的。9.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生活廢水.工業污水.農業污水等。10.我們能用沉淀.過濾等方法把污水中雜質分離出來。11.水污染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嚴重的威脅。12.自來水廠的除了沉淀和過濾,還需要進行滅菌處理。13.洗過衣服的水會造成水污染。14.許多國家都已經通過立法來減少工廠的廢氣和廢物排放量。15.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16.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17.我們面臨的污染有大氣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等。18.為了限制各國碳氫化合物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召開的聯合國“防止地球溫暖化京都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19.被人們稱為“白色污染”的是塑料制品。20.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加速了物種的滅絕,并使生物資源瀕臨枯竭。21.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產生了溫室效應。22.今天地球上的生物消失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23.科學家正在研制太陽能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減少空氣污染。24.大氣中的浮塵會造成人體呼吸系統的病變。25.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26.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27.每年的9月22日是“國際無車日”。28.廢舊日光燈管是屬于有害垃圾,里面含有的是液體金屬汞,也就是俗稱的水銀,是劇毒。(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