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2年高二政治學業水平測試政治生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2年高二政治學業水平測試政治生活

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
第一單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點1、國家的根本屬性(A)
(1)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本質上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
(2)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考點2、我國的國家性質及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B)
(1)國家性質: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對占全國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考點3、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B)
(1)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根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法律和物質(選舉經費,選舉活動有政府開支)的保障,也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考點4、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A)
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
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脫離法律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監督權:公民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控告權)。
政治性義務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
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
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光榮的義務。)
考點5、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B)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平等享有權利、義務,保護合法權益,一切違法行為受到制裁)
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①關系: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不可分離。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
②要求: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依法行駛自己的權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另一方面: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我國,國家、集體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一致的,但某些具體問題上也會產生一些矛盾。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這是公民愛國的表現。
考點6、公民應依法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B)
(1)公民為什么要依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可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能否進行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我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這也是對我們政治素養的檢驗。
(2)公民如何做到有序地政治參與?
遵循法律、法規、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3)有序的與無序政治參與的準繩是法律與規則。
考點7、民主選舉的幾種方式(A)
直接選舉、 間接選舉 、等額選舉, 差額選舉
注: 直接選舉,縣及縣以下的人大代表選舉,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居民委員會選舉。間接選舉,縣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鄉及鄉以上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人
考點8、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A)
1、間接決策:通過選舉代表人民意志的人民代表進入決策機關。
2、直接決策的四種方式:(要學會識別)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②專家咨詢制度:(舉行論證會、座談會等)有得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③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
④社會聽證制度:聽證于民是為了決策利民。
考點9、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性質(A)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性質: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考點10、發展基層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B)
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徑,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考點11、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的合法渠道(A)
①信訪舉報制度②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③輿論監督制度④新形式、新方法: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
考點12、公民正確行使監督權的要求(C)
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監督權。
另一方面,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事實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鞏固練習
判斷題
1.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說明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 ( )
2.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 ( )
3.聽證于民的目的在于決策利民 ( )
4、村民委員會是我國的基層國家政權機關 ( )
5、公民依法有序的政治參與就是民主決策 ( )
二、選擇題
2011年7月28日,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傳達貫徹全國深化政務公開推進政務服務經驗交流會精神時指出,建設服務型政府,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據此回答1~2題。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  )
A.廣泛性     B.真實性 C.依法治國 D.人民當家作主
2.在今天,我國深化政務公開,建設服務型政府。體現了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  )
A.階級性 B.全民性 C.真實性 D.廣泛性
《憲法》將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列為公民基本權利的首位,它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徑,也是最能讓人民感覺生活得更有尊嚴。據此回答3~4題。
3.依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我國(  )
A.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B.所有公民都享有的政治權利
C.年滿18周歲的公民都享有的權利
D.公民都具有的基本政治權利和自由
4.作為一個有理想、有責任的青年學生應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小鋒今年十六周歲,他可以參與的政治生活有(  )
①就學生交通安全問題向公安機關提出建議 ②向居委會反映社區環境衛生問題
③參加基層人大代表的選舉 ④參加教育局舉辦的教育收費聽證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  )
A.民主選舉 B.政治自由 C.監督權 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6.“穿睡衣睡褲不能出門”,這是2010年上海召開世博會之前,該市政府對居民的要求。這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方面,穿睡衣確實不符合國際禮儀,但有聲音也認為,如果政府連睡衣都管,社會的自由度就會降低。對此,作為公民我們的正確態度應該是(  )
①認識到自由是相對的,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由權利
②在行使自己合法權利時,自覺履行維護國家榮譽的義務
③在行使自己合法權利時,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執行法律法規時要充分考慮到民俗民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微博類似于博客與論壇的綜合,用不超過140個文字在網絡上發布信息、即時互動。微博在匯聚民眾智慧的同時,也可能成為謠言散布的途徑。公民在微博上(  )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
B.可以擴大生活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
C.有發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達的自由也需承擔表達的責任
8. “發展基層民主,擴大鄉鎮直選試點面,普遍實行鄉鎮政府副職差額選舉,支持有條件的鄉鎮開展正職差額選舉試點?!辈铑~選舉的優點在于(  )
①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②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
③選舉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 ④促進候選人與選民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9.在生活中,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多種多樣。下列屬于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是
A.高三部分適齡學生參加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
B.眾多網民對某市政府出臺的公交票價調整方案提出意見
C.某中學生幫助當地居委會出黑板報
D.中學生打電話到電視臺,反映學校亂收費
10.對于村民委員會認識正確的是(  )
①是我國的基層政權組織  ②是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③是我國民主的重要組織形式?、苡舌l鎮人民代表大會產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黨中央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展農村基層民主高度重視。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包括建立健全既保證黨的領導又保障村民自治權利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這就要求(  )
①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 ②完善村務公開,村民監督制度
③堅持黨的領導、基層民主和依法辦事的統一
④加強鄉鎮政府對村委會的直接領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上海世博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在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期間,上海市市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世博會的資金投入和使用全部過程審計,將向社會公開,請大家共同監督?!比绻惆l現問題,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
①通過輿論監督制度行使監督權
②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實行民主監督
③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監督權
④通過張貼大字報進行監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三、簡答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憲法賦予公民監督權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公民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
1-5 BBABB
1-5 DCAAD 6-10 ADDBB 11-12 AA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②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5 BBABB
1-5 DCAAD 6-10 ADDBB 11-12 AA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②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5 BBABB
1-5 DCAAD 6-10 ADDBB 11-12 AA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②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5 BBABB
1-5 DCAAD 6-10 ADDBB 11-12 AA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②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5 BBABB
1-5 DCAAD 6-10 ADDBB 11-12 AA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②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5 BBABB
1-5 DCAAD 6-10 ADDBB 11-12 AA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①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②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政治生活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
【考點梳理】
考點1、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基本權利和義務(A)
主權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
(1)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有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權。主權作為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2)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
基本權利:
①獨立權(自由修改憲法、變更政體、確定經濟體制、締結條約、進行自衛戰爭等);
②平等權(不強迫別國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等)、
③自衛權(防御外敵入侵、自衛權);
④管轄權(對公民的管理包括居住國外的僑民,對物的管理包括駐外的使館等)。
承擔的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的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考點2、聯合國的宗旨(A)----新加的考點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 簡單地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考點3、我國在聯合國中地位和作用(A)
(1)地位: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2)作用:①一貫遵循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照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
②在世界裁軍、環境保護,保障人權、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在聯合國的活動表明中國是負責任的國家。
考點4、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B)
(1)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表現: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3)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
考點5、在國際關系中,我國必須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C)
(1)我國國家利益的內容:
①安全利益。如國家統一,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鞏固。
③經濟利益:資源利用的效益,經濟活動的利益,國家物質基礎的增強。
(2)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必要性: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當的、正義的。
(3)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正當的國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考點6、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A)
(1)、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較量。
(2)、世界多數國家以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的地位。
考點7、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A)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消除了我國屈從于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這就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對外政策的依據,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考點8、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B)
(1)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2)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就是維護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3)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4)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鞏固練習】
一、判斷題,正確A錯誤B
1、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口。( )
2、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是國家關系的決定因素。( )
3、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軍事、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
4、我國支持聯合國的一切工作。( )
5、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
二、單項選擇題
1.一位政治家曾經說過:“我們不當任何人的小兄弟,不做任何大國的勢力范圍,我們要獨立和主權?!敝鳈嘀灾匾且驗? ( )
A.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成為國際社會的成員
B.主權是構成國家的唯一要素
C.主權國家是國際組織的主要成員
D.主權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2、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基本權利的同時,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下列屬于國際義務的是( )
①不干涉他國內政 ②獨立權
③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④不侵犯別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英國人阿克毛因攜帶4000于克海洛因入境中國,在新疆烏魯木齊被注射執行死刑。英國政府曾就阿克毛的案件同中國進行了10次交涉,但中國拒絕了所有關于免除他死刑的呼吁。這是我國政府維護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 ( )
A.自治權 B.管轄權 C.自衛權 D.平等權
4.2010年1月15 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辦公室說,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下午與海地總統普雷瓦爾通電話時表示,聯合國已經全面動員起來,以全力幫助海地政府和人民渡過難關?!堵摵蠂鴳椪隆分幸幎ǖ穆摵蠂淖谥?,簡單地說就是( )
A.調解國際爭端,消除國家間的矛盾
B.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C.維護各國主權的平等,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
D.發揮安理會的主導作用,進行人道主義援助
5、 我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是( )
①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②我國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
③聯合國及其有關組織已成為中國引進資金、技術、信息的—條重要渠道
④我國有原則地參加聯合國的各項活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6、溫家寶總理曾引用日本的諺語“盡管風在呼嘯,山卻不會移動”來形容中日戰略互惠關系。這種關系 ( )
A.是由兩國的國家實力決定的 B.是由兩國的共同利益決定的
C.表明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D.表明國際關系由競爭走向合作
7.2010年6月3日,中緬兩國總理溫家寶和登盛出席了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相關文件的簽字儀式,并共同觸摸標志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開工的電子球。按照規劃,這條管道起點在緬甸西部港口城市實兌,終點在中國云南省會昆明,全長約2380公里。油管的年設計輸送能力為2000萬噸。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主要是有利于維護我國的( )
A.安全利益 B.政治利益 C.經濟利益 D.社會利益
8、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將繼續發揚光榮傳統,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依據是( )
A.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   B.國家利益和國家性質
C.黨的性質和政府宗旨    D.國際關系和國家主權
9.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在有關我國外交政策的闡釋中,最能體現這一理念的是我國( )
A.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據 B.對外政策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C.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D.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10.2010年8月23日上午9時左右,菲律賓發生劫匪劫持中國香港游客事件,造成香港游客8人死亡,6人受傷。“悲痛的中國和丟臉的菲律賓是這起事件的兩大受害者。兩國應該痛定思痛,化危機為契機,謀求建立長期的反恐安保合作機制,防患于未然,造福兩國人民?!边@表明 ( )
A.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B.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合作
C.積極尋求合作是各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D.恐怖主義是時代的主要矛盾
三、分析題
11.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始終把中國人民的利益與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通過維護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構筑一個富有魅力的和諧世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曾在在日本福岡共同簽署的《三國伙伴關系聯合聲明》就是有力的佐證。
材料二:為了打擊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猖獗的海盜活動,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曾赴該海域執行護航,其主要任務是保護航經該海域中國船舶和人員安全以及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這是我國根據聯合國宗旨和安理會有關決議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遠海堅決捍衛國家尊嚴與利益的正當行動。
(1)材料一體現的我國外交政策及其宗旨是什么?請指出中日韓建立三國伙伴關系的《政治生活》的理論依據。
(2)閱讀上述材料,談談在國際關系中,我國致力于維護自己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理由。
(3)作為當代青年學生,你覺得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我們應該怎么做?
政治生活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
一、1-5 B B B B A 二、1-10 D C B B C B C B C A
11.(1)①我國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②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2)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②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③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符合中國人民,乃至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與根本利益。
(3)①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將來報效祖國打好基礎;
③自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自覺抵制別國的干涉,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進行斗爭。
政治生活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
一、1-5 B B B B A 二、1-10 D C B B C B C B C A
11.(1)①我國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②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2)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②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③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符合中國人民,乃至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與根本利益。
(3)①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將來報效祖國打好基礎;
③自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自覺抵制別國的干涉,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進行斗爭。
政治生活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
一、1-5 B B B B A 二、1-10 D C B B C B C B C A
11.(1)①我國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②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2)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②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③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符合中國人民,乃至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與根本利益。
(3)①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將來報效祖國打好基礎;
③自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自覺抵制別國的干涉,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進行斗爭。第三單元 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考點內容]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A)
性質:都是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職權:① 立法權 ② 決定權 ③ 任免權 ④ 監督權
2.人大代表的職權(A)
① 審議權 ② 表決權 ③ 提案權 ④ 質詢權
3.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含義(A):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4.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政體)
(1)含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即政權組織形式,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國體)決定的。
(3)基本內容: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③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
④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4)優勢: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顯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鮮明的特點。
5.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A)
性質: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B)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中國人民經歷長期的實踐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是由它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
(2)意義 :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7.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A)
(1)含義:①科學執政: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規律)
②民主執政: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人民)
③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法制化、規范化。(法律)(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這是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
(2)三者的關系: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8.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A):(不是一黨制,也不是多黨制)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共同執政)
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政治上的領導,組織上不領導)
③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不是監督與被監督)
④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法律地位平等,組織獨立)
⑤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9.人民政協的性質和職能(A)
(1)性質:人民政協是我國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國家機關)
(2)職能: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10.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B)
(1)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A民族平等原則。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
②我國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
B民族團結原則(重要性):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C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必要性):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關系:三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11.珍惜、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C)
(1)國家:堅持和完善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公民:①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業已形成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②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③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
④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團結幫助少數民族,與一切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
12.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堅實基礎和優越性(B)
(1)含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自治機關是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核心內容是自治權。)
(2)堅實基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3)優越性:①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民族區域自治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
②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③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④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13.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內容(A)
(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內涵:公民有信仰和不信仰的自由,有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內不同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仰,現在信仰的自由,有過去信仰,現在不信仰的自由。
②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侵犯這一權利,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這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不受外國勢力支配,堅持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
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部分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A)
1、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民族有四個特征,即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
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我國共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由于人口較少,習慣上稱為少數民族。
⒊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展有著本土性、多元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⒋我們偉大祖國是由各組人民共同締造的。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祖國遼闊的疆域、發展了祖國的經濟和文化、捍衛了祖國的獨立和尊嚴、參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創立了新中國。
⒌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二、我國民族政策適合中國國情(B)
1、我國民族政策的客觀依據
(1)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2)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政策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我國民族政策的制定,既考慮到歷史上處理民族關系的經驗和新時期民族關系的特點,又充分考慮了我國56個民族在發展水平和文化風俗上存在的差異。
(3)我國民族政策的實踐,對保障各族人民當家作主地位,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鞏固國家統一,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2、我國民族政策的主要內容 (注意:民族政策不等于民族區域自治政策。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包括幾方面的內容。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
(1)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兩個共同”的主題,即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①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民族政策的基石。
②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③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我國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場。
(3)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4)此外,我國還重視培養少數民族干部,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積極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科教文衛等各項事業。
3、我國民族政策的優越性:(與政治生活考點12中不太相同,兩者結合起來背誦?。?br/>①促進了各民族共同發展;②促進了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全面進步;
③保障了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④極大地調動了各族人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高,人民各項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民族平等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4、從政治上分析我國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原因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黨的民族原則、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消滅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三、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C)
1、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原因:①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②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有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2、我們公民該做什么、我們能做什么: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業已形成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增強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意識;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擁護和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與破壞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言行作斗爭,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其他民族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
3、我們黨和國家怎么做: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根本政治保證;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斷發展和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少數民族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達地區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練習
一、判斷題
1.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 )
2.人大大表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多黨合作的重要國家機構。( )
4.我國政黨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
5.民主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
6.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這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二、單項選擇題
1. 2010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社會保險法》。該法于2011年7月1日實施。這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 )
①行使立法權 ②行使決定權
③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④堅持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2. 2011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上述材料說明( )
①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其他國家機關對它負責
②全國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相互監督 ③全國人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④全國人大依法行使最高監督權和最高決定權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3. 2011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召開,假如你是一位參加今年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針對當前房價問題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簽名附議的基礎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獲得大會表決通過。那么,你履行了人大代表的( )
①審議各項議案權 ②表決各項議案權 ③提案權 ④決定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 201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做的 《政府工作報告》,經代表們分組認真審議并提出修改意見后,在3月18日的全體會議上獲高票通過,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③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④國務院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和決定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11年2月25日通過,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在行使( )
A.表決權 B.監督權 C.立法權 D.決定權
6.2011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施57周年。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到2011年3月5日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經不斷完善,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表明( )
①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定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組織和活動最重要的特點是( )
A.健全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體制機制
B.實行民主集中制
C.政府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相互制約
D.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
8.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 )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人民通過選舉選出人民代表 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③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政權的組織形式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9.黨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制定了一年內推進生下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標,并從教育、法規制度、監督制約三方面作出了較為詳細的工作要求和目標,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關于三種執政方式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①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
②依法執政是科學執政和民主執政的保證
③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是黨依法執政的重要表現
④依法執政有利于更好地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0.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切實保障農民權益,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做的依據是( )
①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②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
④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執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體現這一基本方式的是( ?。?br/>①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②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 
③黨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茳h領導政協發揮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對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之間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
B.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礎
C.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D.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政治保證
13.我國的政黨制度在世界政黨制度中獨具特色。這種特色表現為( )
①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合作 ②共產黨立法,多黨派守法
③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參政 ④共產黨監督,多黨派協商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4.下列有關民族區域自治的認識正確的是 ( )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自治權 ②民族鄉人民政府屬于自治機關
③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它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地方實行區域自治
A.①② B.① C.①②③ D.③④
15.本屆人大代表中,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擁有1名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 )
A.民族團結原則 B.民族互助原則
C.民族平等原則 D.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16.在處理與宗教界朋友關系的問題上,我國政府一貫主張“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這一主張的依據在于 ( ?。?br/>A.我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我國宗教的本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C.在我國,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D.在我國,宗教與政治、司法相互融合
17.2011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2周年。52年來,西藏各族人民在黨中央領導和全國人民支援下,高舉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旗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今日西藏,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這雄辯地證明( )
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西藏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西藏各族人民走向富裕繁榮的必由之路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西藏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④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是實現西藏繁榮昌盛的必然要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形成,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
①我國從古至今一直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②我國已經消滅了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
③我國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
④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9.保障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D.以公有制為主體、多鐘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
20.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設置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這體現了 ( )
①我國堅持少數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方針
②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③我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我國通過教育強化青少年的中華民族意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簡答題
1.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和睦、社會的穩定,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意愿,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任何制造事端、圖謀分裂的行為,都是全國各族人民所不允許的。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解決問題,是黨和政府的職責,也必然會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1)根據上述材料,從公民和國家的角度,分析我們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行為。
(2)我們能為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行為做什么?
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練習
一、判斷題:BBBABB
二選擇題
1-5BBDBC 6-10BBDDD 11-15DCDBC 16-20ADDAB
1.(1)①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因此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地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
②民族團結,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③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積極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領土完整。
(2)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業已形成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增強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意識;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擁護和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與破壞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言行作斗爭,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其他民族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
一、判斷題:BBBABB
二選擇題
1-5BBDBC 6-10BBDDD 11-15DCDBC 16-20ADDAB
1.(1)①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因此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地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
②民族團結,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③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積極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領土完整。
(2)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業已形成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增強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意識;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義務;擁護和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與破壞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言行作斗爭,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其他民族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第二單元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考點梳理]
1.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 B
(1)我國政府的性質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2)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指政府負擔著保衛國家的獨立與主權;
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種合法權益;
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
保障人民民主,協調人民內部矛盾,懲治犯罪分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等職能。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包括①經濟調節、②市場監管、③社會管理、④公共服務。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指政府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組織和發展科教文衛體等各項事業、表彰模范道德人物等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指政府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衛生設施等建設;
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
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控制人口增長,促進優生優育;
優化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等
備注:政府承擔重要職能,但不是包辦一切,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2.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B
(1)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2)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堅持這一原則的具體要求是:
①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②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的途徑A
多種途徑: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推行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了法律途徑。
4.我國行政監督體系A
a.行政系統外部監督包括國家權力機關(人大)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的監督等
b.行政系統內部監督(上級政府、法制部門、監察部門、審計部門等)的監督。
[習題鞏固]
1.最近,國務院要求,繼續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爭到2012年末,基本解決1540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從政治生活角度看,體現了(  )
①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②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③政府依法執政  ④政府實行多黨合作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這是(  )
A.由我國的政體決定的 B.由我國國家性質決定的
C.由我國政府職能決定的 D.由我國經濟發展現狀決定的
3.在今天,“幸福指數”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每年進行的和諧社會指標體系調查。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我國政府應該(  )
A.認真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 B.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C.逐步淡化政府的監管職能 D.依法行政,擴大政府的職權范圍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強化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責任。這要求政府必須充分行使(  )
A.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5.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了多種途徑,下列屬于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的途徑是( )
①開設熱線電話?、诎l展電子政務 ③設立信訪部門
④建立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近一段時期以來,公共輿論出現了“被就業”“被增長”“被自愿”等“被”現象。所謂“被增長”,就是說實際沒有增長,但在統計數據中卻增長了,使我們都被統計數字“幸?!钡鼗\罩著。 “被”現象的出現對政府的啟示是(  )
A.公民要不斷增加政治參與度 B.政府要不斷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C.政府要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D.政府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7.近年來,國家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深入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這說明我國政府(  )
①認真履行市場監管的職能  ②堅持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 
③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④堅持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8.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它包括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和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下列屬于行政系統外部監督的是(  )
①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谒痉C關的監督 ③審計部門的監督?、鼙O察部門的監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9.我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一直采取積極措施。2011年中國把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使經濟增長建立在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基礎上,做到開發與節約并重。
結合材料,運用政府職能相關知識分析我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應該采取的措施。(12分)
《政治生活》第二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1—5 BBBDD 6-8 CAC
二.非選擇題:
9. 答案:(1)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通過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落實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效等政策和措施。
(2)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組織和發展教育、科技等事業,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變為全社會的自覺行為。
(3)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
(4)各級政府堅持民主集中制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依法行政,嚴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辦事,以切實保障公民的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奉节县| 辉县市| 班戈县| 饶阳县| 永福县| 临汾市| 镇雄县| 通山县| 菏泽市| 夏津县| 谢通门县| 阳新县| 凤庆县| 抚顺县| 商水县| 西昌市| 阿拉善左旗| 禄劝| 张家港市| 海口市| 马山县| 綦江县| 绿春县| 嵩明县| 桂林市| 乌兰察布市| 广安市| 阿巴嘎旗| 临安市| 大理市| 海兴县| 武隆县| 虎林市| 金沙县| 务川| 葫芦岛市| 临湘市| 宜春市| 浦城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