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1)點擊要點1.人通過呼吸,使氣體的成分發生了變化:呼出的氣體中 降低, 明顯增加。呼吸是指肺換氣,包括 和 。2.人體的氣體交換是在 內進行的。 呼吸道:包括__ __。 肺:由 組成,肺泡是 的場所。肺泡特點:數目多,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 構成,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有利于氣體交換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彈性。3.肺胞內的氣體交換(1) 交換原理:氣體的 作用。(2) 氣體交換的方向:肺泡 血液 4.呼氣和吸氣是依靠膈肌和肋間肌的活動而產生的。膈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肋骨胸骨胸腔體積胸腔壓力氣流方向吸氣呼氣5.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細胞利用 將養分 ,生成 和水,并放出 的過程。文字表達式: 。課堂講練例1 人體在呼吸時呼吸系統中會有以下變化:①膈肌收縮;②膈肌放松;③膈變拱形;④膈變扁平;⑤胸腔體積擴大;⑥胸腔體積縮小,則屬于呼氣的選擇為(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鞏固訓練1 如圖是一個人體氣體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1) 上圖表示的過程為___ _。(2) 血管B內血液的pH值 血管D內的pH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甲、乙兩處的氣體交換主要通過( ) A.呼吸作用 B.滲透作用 C.擴散作用 D.交換作用(4) 在下列各項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 A.肺泡 B.組織細胞 C.血液 D.組織液例2 下圖表示人的呼吸運動模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氣球、橡皮膜、鐘罩分別相當于人體的___ _、___ _、___ _。(2) A圖表示在___ _、B圖表示在___ _。(3) 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___ _,使胸腔容積___ _,肺隨著___ _,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___ _,氣體便被吸入。(4) 呼氣時,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___ _,使胸腔容積___ _,肺隨著___ _,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___ _,氣體便被排出。鞏固訓練2 如下圖,左圖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壓變化的示意圖,右圖是平靜呼吸時胸廓變化示意圖。在左圖的d點處,此時肺內氣壓比外界大氣壓___ _(填“高”、“低”或“相等”)。當胸廓變化處于右圖的B狀態時,肺內氣壓的變化反映于左圖中的___ 段(用壽圖中的字母表示)。跟蹤演練1.人體食物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的結構是( ) A.鼻腔 B.咽 C.喉 D.支氣管2.當人體在吸氣時,膈肌和肋骨的變化是( ) A.膈肌收縮,肋骨上升及外移 B.膈肌放松,肋骨上升及外移 C.膈肌收縮,肋骨下降及內移 D.膈肌放松,肋骨下降及內移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主要理由是( ) A.鼻腔對空氣具有清潔作用 B.鼻腔對空氣具有溫暖作用 C.鼻腔與口在生理上本來就有分工 D.用鼻呼吸,鼻才能感受各種氣味4.(2011濟寧)呼吸時,氧氣由肺泡進入血液的原因是( ) A.肺泡內有氧氣,血液里沒有氧氣 B.肺泡收縮產生的壓力 C.肋間肌和膈肌收縮產生的壓力 D.肺泡內氧氣濃度大于血液中氧氣的濃度5.登山運動員攀登海拔較高的山峰,盡管有充足的休息,但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呼吸急促,其主要原因是( ) A.腹中饑餓 B.血液中CO2 增多 C.人體細胞內O2 含量降低 D.山地更加陡峭6.某同學用嘴往氣球里用力吹氣,吹一段時間后感到頭暈,其原因是( ) A.呼吸肌運動過于強烈,使呼吸中樞疲勞 B.呼吸肌運動過于強烈,使呼吸中樞興奮 C.吹氣過長,吸氣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體內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樞 D.吹氣過長,吸氣短促,吸入的新鮮空氣少,使腦供氧不足7.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原理是( ) A.肺的通氣 B.呼吸頻率 C.呼吸運動 D.氣體的擴散作用8.人體呼吸過程中,當肋間外肌和膈肌同時舒張時,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氣體進入肺 B.氣體排出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變小9.人體呼吸過程中,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相比較,呼出的氣體( ) A.氧氣的含量增加 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水蒸氣的含量減少 D.氮氣的含量減少10.下列不利于呼吸系統保健的是( ) A.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適宜的體力勞動 B.保持環境中空氣的新鮮、清潔 C.少用鼻呼吸 D.不吸煙、不吸毒11.(2011臨沂)右圖表示人的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A.膈肌從甲到乙時,呼氣B.膈肌從甲到乙時,吸氣C.呼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乙狀態D.吸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甲狀態12.小明在學習了呼吸系統的結構后,寫下了自己身上的幾個結構:①鼻腔;②喉;③咽;④肺泡;⑤氣管;⑥支氣管。小明對呼吸過程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④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③②⑤⑥④二、填空題13.呼吸系統由 和 兩部分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14.如圖表示膈肌的不同運動狀態,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 當膈肌由A狀態向B狀態轉換時,正在完成 動作。判斷依據是膈的頂部 ,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此時膈肌處于 狀態,肺容積增大,肺內氣壓 ,結果是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2) 當膈肌由B狀態向A狀態轉換時,正在完成 動作。判斷的依據是膈的頂部 ,胸廓的上下徑減小,此進膈肌處于舒張狀態,肺容積 ,肺內氣壓 ,結果是肺內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15.右圖表示人體內某處氣體交換的示意圖。(1) 請填寫A、B的名稱: A ;B 。(2) B結構中CO2 和O2 之所以能與A結構內的CO2 和O2 進行氣體交換,依據的原理是 。(3) B中的CO2 含量比A中的含量 ,O2 的含量比A中的含量 。三、實驗、簡答題16.下圖表示研究人體吸入氣體與呼出氣體成分差異的實驗裝置,實驗過程中要求被測試者通過圖中的“2”吸入氣體,通討“3”呼出氣體。(1) 實驗裝置存在錯誤,指出哪兩根玻璃管應變矮一點 。(2) 以下問題假定實驗裝置是正確的:幾次呼吸后,燒杯X和Y內溶液的顏色分別是 和 。(3) 從中可得出關于吸入氣體與呼出氣體成分的區別是_______ 。2.4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1)【點擊要點】1.氧氣的含量 二氧化碳、水汽的含量 呼氣 吸氣2.呼吸系統 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 肺泡 氣體交換 一層上皮細胞3.(1)擴散 (2)肺泡 血液4.膈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肋骨胸骨胸腔體積胸腔壓力氣流方向吸氣收縮收縮舒張向上向外移變大減小進肺部呼氣舒張舒張收縮向下向內移變小增大出肺部5.氧氣 氧化 二氧化碳 能量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例l D 鞏固訓練l (1)肺泡和血液的氣體交換 (2)< (3)C (4)B例2 (1)肺、膈、胸廓(2) 吸氣,呼氣(3) 收縮;增大;擴張;減小(4) 舒張;減??;回縮;增大 解析:對照人體呼吸系統組成,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模型中玻璃管、玻璃管的分支、氣球,橡皮膜、鐘罩分別相當于人體的氣管、支氣管、肺、膈、胸廓。比較A、B可以發現:A中膈肌收縮,膈膜下降,肺處于擴張狀態,此時胸腔內的氣壓要比外界小,氣體由外界進入肺部,根據吸氣和呼氣時膈肌和肺的特點,以及氣流流動方向可以確定B為呼氣狀態,A為吸氣狀態。吸氣時,肺間肌和膈肌收縮;使胸腔容積增大,肺隨之擴張,肺內的氣壓相應變小,氣體便被吸入。相反,呼氣時,肋間肌、膈肌放松,使胸腔容積縮小,肺借助彈性恢復原來的體積。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變大,氣體被排出。鞏固訓練2 低 bc【跟蹤演練】1.B 2.A 3.A 4.D 5.C 6.D 7.D 8.A 9.B 10.C l1.B 12.D 13.呼吸道 肺14.(1)吸氣 下降 收縮 降低(2)呼氣 上升 變小 升高15.(1)肺泡 毛細血管(2)氣體擴散(3)多 少16.(1)2和4(2)無色(無明顯變化) 乳白色(3)呼出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 2.4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2)點擊要點1.動物的呼吸:昆蟲呼吸作用產生的 被堿石灰吸收,管內 變小,指標向 移,而對照實驗中指標不移動。實驗證明: 。2.堿石灰的組成: 和 ,作用是 ,寫出反應方程式: 。3.植物的呼吸實驗分析:(1) 把吸干水的豆芽裝入塑料袋中,密封,在暗處放置一個晚上。(2) 觀察實驗:塑料袋內壁有明顯的水珠生成;將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 ;用溫度計測量,可以發現溫度計的讀數略有 。(3) 這個實驗說明: 。同時我們還能看到有 生成,并釋放 。4.呼吸作用(1) 化學方程式 ;(2) 意義: 。課堂講練例1 對呼吸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呼吸作用能將有機物中的能釋放出來B.呼吸作用屬于分解反應C.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鞏固訓練1 下列哪些活動所需能量只能來自植物呼吸作用的釋放( )①礦物質的吸收 ②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 ③細胞的分裂與生長 ④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例2 右圖為測量動物呼吸作用的密閉實驗裝置,圖中a為紅墨水珠,b中裝有NaOH溶液。隨著動物呼吸的進行,試推測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珠的移動方向是( ) 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先向右再向左移動 D.先向左再向右移動鞏固訓練2 某同學為了證明蝗蟲也要進行呼吸,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了實驗:(1) 蝗蟲身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 __。(2) 蝗蟲的發育不經過下列哪個階段( ) A.卵 B.幼蟲 C.蛹 D.成蟲(3) 觀察甲、乙兩裝置中紅色水滴與橡皮塞之間的距離,測量結果記錄在下表中。小明將該實驗結果的數據用下圖來表示,但還未完成,請將它補充完整。紅色水滴與橡皮塞之間的距離開始時10分鐘后甲裝置9.0cm4.6cm乙裝置9.2cm9.1cm ①甲裝置中,紅色液滴為什么會向橡皮塞方向有明顯移動? ②乙裝置中,從數據分析,紅色水滴有細微移動,提出一種可能的解釋。跟蹤演練1.我國北方農村里常將馬鈴薯貯藏在地窖中。進入地窖取物之前,農民往往把一盞油燈吊在地窖內,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測量窖內的二氧化碳含量 B.測量窖內氧氣的含量 C.主要是為了照明 D.測量窖內氮氣的含量2.植物的呼吸作用進行的時間是( ) A.白天 B.晚上 C.有光的情況下 D.晝夜3.動物在呼吸時,呼出的氣體中占體積分數最多的氣體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氧氣 D.水蒸汽4.植物能進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根 B.莖 C.任何部位 D.有生命活動的部位5.呼吸作用對生物本身的意義是( ) A.分解有機物 B.釋放能量 C.與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D.為各項生命活動提供動力6.俗話說“水多會把植物淹死”,主要原因是( ) A.水太多,植物會脹死 B.水太多,溫度太低而凍死 C.被淹部分二氧化碳太多而中毒 D.被淹部分缺氧不能呼吸7.甲、乙兩個暖水瓶,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與甲瓶等量的煮熟的種子。兩瓶均用插有溫度計的橡皮塞塞嚴,置于溫暖的地方,幾小時后看到的現象是( ) A.甲瓶溫度下降,乙瓶溫度升高 B.甲瓶溫度升高,乙瓶溫度不變 C.甲、乙兩瓶溫度都升高 D.甲、乙兩瓶溫度都不變8.家庭中一般是利用冰箱來儲存水果和蔬菜,利用你學過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冰箱能延長果蔬儲存時間的主要原因是( ) A.減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了環境的溫度,減緩呼吸作用 C.降低了環境的溫度,加快呼吸作用 D.減少環境中氧氣的含量,減緩呼吸作用二、填空題9.呼吸是生物體吸進 ,呼出 ,即生物體與空氣之間 的過程。10.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細胞內 與氧反應,最終生成 、 ,同時釋放 ,供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這是一種 氧化。11.呼吸作用在 進行。一切生物體都要進行呼吸作用,因為它為生命活動提供了__ __。12.右圖為驗證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實驗示意圖:甲、乙兩個玻璃瓶中分別裝有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后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加蓋并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將燃燒的蠟燭放入甲、乙兩瓶中,觀察燃燒情況。_ 瓶中的蠟燭立即熄滅,通過這個實驗驗證了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_ _ 。三、實驗、簡答題13.下圖所示裝置用于測定蝗蟲呼吸作用的速率,圖中的NaOH溶液能夠充分吸收瓶中的CO2 氣體,據圖回答問題:(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期間蝗蟲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該裝置可測定的是蝗蟲呼吸作用過程中吸收O2 的速率還是釋放CO2 的速率? (2) 15分鐘后,U形管左右兩側的管內液面位置有何改變? 14.學生活動:證明植物進行呼吸的實驗。將前一天由實驗小組長準備的實驗材料拿出來,如圖所示。按要求實驗:(1) 觀察塑料袋內壁有 產生,說明 。(2) 將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試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水 現象,說明 。 (3) 打開塑料袋用溫度計測量袋內溫度,觀察到 ,說明 。(4) 點燃的蠟燭放入裝有綠色植物的瓶中,觀察到 ,說明 。結論:植物與動物一樣,也能進行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思考:為什么要將材料放在暗處處理?植物的呼吸在白天進行嗎?提高班習題精選1.驗證種子有呼吸作用時最好選用( ) A.干種子 B.熟種子 C.萌發的種子 D.剛收獲的種子2.呼吸作用的實質是( ) A.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 B.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 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3.右圖所示表示每次呼吸肺內氣量的變化曲線。與此相適應,符合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是( )4.下圖是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過程,請回答:(1) 已知A是體內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則A的名稱是 。在A中與氣體交換有關的結構是 ,其有利于氣體交換的特征是 。(2) 試想一下,如果毛細血管中的O2 要進入到體內某細胞中,則O2 濃度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細胞內,而如果體內細胞中的CO2 要進入毛細血管,則CO2濃度要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毛細血管內。5.如圖是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1) A圖中蠟燭熄滅是因為瓶中缺少 ,所以不能支持燃燒。(2) B圖中試管內原來澄清的石灰水變 ,是因為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放出了大量的_ ___積累在袋內,而這種氣體可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新的物質,這是_ ___變化。(3) 將幼嫩的枝葉在黑暗中放置24小時的目的是 。6.(2011溫州)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種子的萌發過程可能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他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打開D裝置中的閥門,水位下降,空氣就會依次進入裝置。(1) A裝置的作用是 ____。(2) 如果觀察到 ____現象,則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3) 請指出D裝置的一個優點 ____。7.如圖是某同學所做的測定昆蟲呼吸作用強度的實驗裝置,請回答:(1) 此裝置可直接測量昆蟲在單位時間內_ ___。(填“吸收O2 的量”或“放出CO2 的量”)(2) 欲測定葉片呼吸作用強度,需對該裝置做何種處理?8.(2011黃岡)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 設計圖A實驗裝置所探究的問題是___ _ ;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以后,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 ;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會出現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過葉片上的__ __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2) 裝置圖B中是18世紀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個有名的實驗。據此實驗他得出的結論是植物能夠更新因為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請你大膽地推測普利斯特利隨后可能探究的問題是 。2.4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2)【點擊要點】1.二氧化碳 氣壓 左 動物也在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2.氫氧化鈉(NaOH) 氧化鈣(CaO)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 2NaOH+CO2==== Na2CO3+H2O、CaO+H2O==== Ca(OH)2 3.(2)渾濁提高(3)植物也在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 水 熱量4.C6H12O6+6O2 6CO2+6H2O +能量 為生物體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例l B鞏固訓練l C 解析:該題旨在考查對呼吸作用意義的理解,能量有多種形式,但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一般只能來自有機物分解時釋放的化學能。水分的散失所需能量除呼吸作用釋放的以外,更多來自環境的熱能。例2 A鞏固訓練2 (1)細胞 (2)C(3)圖示如右①甲裝置中蝗蟲進行呼吸,消耗了試管內的氧,產生了二氧化碳,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導致管內氣體總量明顯減少,壓力減小,紅色水滴向左移動 ②死蝗蟲體內有微生物活動。它們會消耗試管內的氧,產生了二氧化碳,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導致管內氣體總量有些許減少,壓力變化產生細微變化。紅色水滴有細微移動。 【跟蹤演練】1.B 2.D 3.B 4.D 5.D 6.D 7.B 8.B9.氧氣 二氧化碳 交換10.有機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緩慢11.活細胞內 能量12.甲 吸收(消耗)氧氣13.(1)釋放CO2 的速率(2)左上升右下降14.(1)水珠 呼吸作用產生水(2)變渾濁 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3)溫度計略有升高 呼吸作用有熱量產生(4)蠟燭熄滅 瓶中氧氣含量極低在暗處是只進行呼吸作用,而在白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有,為了防止實驗干擾。【提高班習題精選】1.C 2.D 3.C 4.(1)肺 肺泡 布滿毛細血管,管壁具有彈性 (2)大于 大于5.(1)氧氣(2)渾濁 二氧化碳 化學(3)充分積累呼吸作用的產物6.(1)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干擾(2)C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3)可以通過控制水流的速度來控制空氣通入的速度;可以收集氣體;防止外界的氣體從右側進入C裝置等(答出一點即可),7.(1)吸收O2 的量(2)遮光8.(1)植物呼吸釋放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 變渾濁 氣孔(2)合理即可,如老鼠能為植物的生存提供原料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2.4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1).doc 名師導學——2.4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2).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