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期初學科質量檢測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Ⅰ(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C A B A C B二、選擇題Ⅱ(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D B D A D A C B A B D D題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答案 A C B D C C D C A D D D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10分、8分、8分、6分、10分,共42分)34.(10分)(1)大躍進運動(1分);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重大損失。(2分)(2)“文化大革命”時期(3)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2分)(時間、事件各1分)(4)經濟發展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必須始終堅持。(3分)35.(8分)(1) 海陸兼備 (1分); 亞熱帶季風氣候 (1分)(2)我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浙江省政府恰當的宏觀調控;浙江精神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答出其中一點給1分,共3分)(3)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節約資源,減少資源浪費;與西部地區優勢互補,跨區域利用西部地區的能源資源(答出其中一點給1分,共3分)36.(8分)(1)民族精神(1分) 核心:愛國主義(1分)(2)①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或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責任;②弘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或發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傳統美德。(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3)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③黨和政府關注民生、努力解決民生問題。(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4)①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自覺承擔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2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37、(6分)(1)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② ③ ① ④ ⑤(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2分)38.(10分)(1)成就: 國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1分)城鄉居民收入逐年增長。(1分)原因: ①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分)②其他原因:黨的正確領導;堅持基本路線(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實行各項富民政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讓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答出其中一點給1分,共2分)(2)問題: 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沒有國家財政收入增長快;(1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總體不平衡,存在較大差距。(1分)建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實行各種富民政策(所有制、分配制度);關注民生,讓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答出其中一點給1分,共2分)(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道路。(2分)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期初學科質量檢測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科目為開卷考試。答題時可查閱課本及其他材料,但必須獨立答題,不能交流材料、討論問題。2.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答題方式詳見答題紙上的說明。4.考試結束后,試題卷和答題紙一并上交。一、選擇題Ⅰ(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法國巴黎當地時間2011年6月24日晚,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中國 ▲ 成為世界遺產,這是我國第41處世界遺產。A.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B.云南元陽梯田 C.中國大運河文化景觀 D.中國嵩山2.201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 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A.65 B.70 C.85 D.90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深化 ▲ 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A.經濟體制 B.政治體制 C.文化體制 D.社會管理體制4.為抗議華爾街“貪婪”無止境,指責政府救助少數金融機構而使多數人陷入經濟困境,美國公眾于2011年9月中旬掀起“ ▲ ”抗議活動,目前已蔓延美國和世界多個城市。A.占領華爾街 B.占領華盛頓 C.占領曼哈頓 D.占領洛杉磯5.2011年12月11日上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周年高層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A.9 B.10 C.15 D.206.北京時間2011年7月26日,中國載人深潛5000米級海試現場傳來捷報, ▲ 在第二次下潛試驗中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057米,并成功回收至“向陽紅09”船。A.蛟龍號 B.長征三號 C.長征二號 D.天宮一號7.2011年10月9日上午9時,紀念辛亥革命 ▲ 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胡錦濤高度評價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進一步提出了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國家完全統一的殷切希望。A.90 B.95 C.100 D.1108.2011年11月1日,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于11月3日與2011年9月29日發射的 ▲ 目標飛行器順利進行交會對接。A.神舟六號 天宮一號 B.神舟八號 天宮一號C.神舟八號 嫦娥二號 D.神舟九號 嫦娥二號二、選擇題Ⅱ(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文章合為時而著”,高考作文題也能彰顯時代精神。195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義是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使人民過上好日子 B.大躍進運動使人民豐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運動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開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10.小敏同學準備作一個題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發言,以下內容不適合出現在發言提綱中的是A.民主法制遭受踐踏 B.國民經濟破壞嚴重C.文化教育歷經浩劫 D.外交事業停滯不前11.口號、標語不僅是濃縮的歷史,還是影響人們思想觀念,引導人們行為取向的有效的鼓動方式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下列口號、標語,按提出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②“上山下鄉”,“停課鬧革命”③“港澳回歸,洗雪國恥” 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12.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讀右圖,從圖中看出,某縣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抽樣數18529戶)從1978年到1982年呈上升趨勢。出現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開展B.農業合作化的推行C.人民公社化的發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13.深圳后海社區居民張先生說:“我親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發展繁榮起來。深圳30年的變化真可以說是天翻地覆啊!”張先生的所見所感①說明改革開放符合民心 ②表明改革開放順應了時代潮流③印證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④證明我國步入了發達國家行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財富》雜志曾于1995年預言“香港將死”,但幾年之后它的編輯總監卻稱香港為“活力之都”;2006年,澳門也被評為亞洲“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城市”。這充分證明A.求同存異方針的成功 B.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C.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D.“一國兩制”英明正確15.被火燒斷為兩截的元朝名畫《富春山居圖》,分藏于浙江和臺灣。2011年5月,大陸將畫的前半卷移交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拉開序幕,這是該畫被分開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幅名畫的歷史性合璧:A.反映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B.標志著兩岸實現了“三通”C.表明了祖國統一問題已經解決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16.一位老攝影記者至今仍珍藏著l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喬冠華開懷大笑的照片。喬冠華豪放、爽朗的笑是緣于A.中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周恩來推動萬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C.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權利D.中國和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7.下圖是1949-2009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新中國出現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中美關系的改善C.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D.蘇聯解體1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順口溜出現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有①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②當今百姓愛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農民大棚種野菜,商城專把活魚賣③白手打起兩層樓,高檔家電樣樣全,妻兒外出有私車,吃喝穿戴屬一流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個米糠窩窩頭,一天三頓難見油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9.外交是智者的游戲,外交是妥協的藝術。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一次國際會議的圓滿結束。這次會議是A.第26屆聯合國大會 B.亞非會議C.亞太經合組織會峰會 D.中印關于西藏地區的談判20.對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時代性。“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做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這幅對聯中的兩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C.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1.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普查登記的大陸人口共1339724852人,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大陸人口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年平均增長率0.57%,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A.人口分布極不平衡,農村人口過多B.男女比例失調,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C.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D.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22.下列三幅圖片記錄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不同時期的會晤。你對這些圖片反映的信息,最為恰當的理解是A.中美友好是歷史發展的主流,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B.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畏懼美國而與之交往C.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美國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遠流長,近現代史上從沒有過摩擦和對抗23.民族團結友愛,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民族紛爭,則社會動蕩,人民遭殃。世界上許多國家把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做法稱為“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是指A.一國兩制 B.西部大開發 C.民族區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會制24.2011年2月14日,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排名全球第二。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我國A.已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已進入社會主義高級階段 D.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發達國家25.2011年1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師昌緒、王振義兩位院士獲得。國家重獎科技人才的理由是①我國科技創新人才缺乏 ②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③科技創新,人才為本 ④有利于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6.2011年9月1日,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新法實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工薪族不再繳納個稅,個稅納稅人數將由原來的8400萬銳減至2400萬。這一變化A.降低了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 B.減緩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C.有利于調節收入差距,維護社會公平 D.表明公民個人財產受法律保護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上第70億公民在菲律賓降生。中國人口在世界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卻逐年下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2%下降到2010年的19%。回答27~28題。27.中國人口所占比例下降得益于我國堅持 的基本國策。A.可持續發展 B.改革開放 C.計劃生育 D.科學發展觀28.中國人口所占比例下降①緩解了人口過多過快增長給資源和環境帶來的負擔 ②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的就業壓力③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和規模 ④有利于提高人們生活水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目前,全國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喪失了使用功能,流經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嚴重污染;3億農民喝不到干凈水,4億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回答29~30題。29.上述材料說明①我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②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少③環境問題直接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 ④環境惡化會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0.這啟示我們①要加強立法,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護環境②要自覺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③面對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④把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1.近年來,世界的手機生產廠家都盯著中國,并不遺余力地宣傳,致使年輕人手機的更換速度超過一年一部。這導致了快買快扔的“拋棄型”消費行為,產品的設計使用壽命被人為縮短,浪費增加。上述材料啟示我們①應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②應注重物質消費③倡導節約消費,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 ④不與周圍的人進行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2.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一方面,86%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57.05分,環保行為得分為55.17分,沒過及格線。這些數字警示我們①要加強環保立法、嚴格執法②每個公民都應自覺地參與環保行動,保護好我們的家園③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還很艱巨④要大力宣傳環保知識,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33.溫家寶總理說,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讓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下列措施符合其精神的是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完善分配制度,確保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③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保人民當家作主④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10分、8分、8分、6分、10分,共42分)34.(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08年,電視連續劇《金婚》在全國熱播。《金婚》以編年體的形式描寫了一對普通的中國夫婦(佟志和文麗)50年的婚姻生活,同時也折射出新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變遷。請從下列鏡頭回放中,挖掘出相關歷史信息,回答問題。鏡頭1:《金婚》第4集中,1958年,莊嫂生下兒子取名“躍進”。(1)莊嫂給兒子取名“躍進”,你可以從取名中推斷出當時全國正在掀起 運動。(1分)這一運動的危害之處在于 。(2分)鏡頭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將們有這樣一段對話:造反派小將們將佟志和文麗背靠背推向墻邊站著,一邊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動派!佟志說: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2)請問:這一場景發生在哪一歷史時期?(2分)鏡頭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廠要和港商合資,動員職工買股票。(3)鏡頭3反映了改革開放后的社會現象,改革開放開始的標志是什么?(2分)(4)以上三組鏡頭反映了新中國的歷史變遷,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有益啟示?(3分)35.(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經濟增長速度居全國之冠,秘訣之一是堅持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位,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2006年,省政府又出臺了“非公32條”,放寬市場準入,加大財稅金融支持等方面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我省經濟的發展還得益于“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發圖強”的浙江精神,它是我省經濟和社會強勁發展的引擎。材料二:我省經濟在創造奇跡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省每億美元GDP的能耗量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水平。“能源、資源荒”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材料三:我國西部主要能源、資源占全國儲量比例能源資源種類 煤炭 天然氣 水能 鉛 鋅 鉻 鉀西部儲量(﹪) 61.2 57.6 83 56.3 64.5 89.4 99.6(1)浙江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從海陸位置來看,它具有 的特點,有利于對外開放;從氣候條件來看,屬于 (填氣候類型),有利于發展農業。(2分)(2)結合材料一,分析浙江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3分)(3)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談談浙江經濟發展怎樣才能走出“能源、資源荒”。(3分)36.(8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2011年7月23日,溫州。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當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門和地方務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組織好救援工作,同時查明原因,做好善后處理。盡管事故發生在鐵路上,但在突如其來的災禍面前,溫州人用仁愛之心默默承受了苦難,并迅速行動起來,自覺地組織起救援隊,參加救助工作,千余人自發排隊獻血、上萬志愿者熱心服務……溫家寶總理對此予以高度評價“就是在這起災難發生的時候,溫州人民又向世人展示了他們的另一面,那就是大愛的精神。”新華時評的評論是:溫州市民生死大救援,彰顯的是道德的力量。……今天再以“善行天下”“義行天下”而博得世人刮目相看!(1)溫州人民的大愛精神是什么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集中體現?這種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2)提取材料信息,結合教材知識,談談為什么溫州市民能再次博得世人刮目相看?(2分)(3)黨和國家領導人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說明了什么?(2分)(4)結合材料和自己實際情況,談一談青少年如何向他們學習?(2分)37、(6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以下信息分別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哪一方面的要求?請將其數字序號填在下面的表格中。(4分)①2010年9月6日,由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近日在北京揭曉,全國114位道德先進典型榜上有名。其中,廣州有9人入選。②寧波繞城高速公路日前全面建成投入使用。③2010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的決定。④2011年8月8日,2011年浙江省寧波全民健身活動日活動啟動儀式在寧波舉行。⑤2009年,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節能空調500多萬臺、高效照明燈具1.5億只。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2)填寫完上表,你認同了課本中的一個什么觀點?(2分)38.(10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部分指標增長情況(單位:%)我國經濟發展部分指標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經濟總量 生產總值(GDP) 12.7 14.2 9.6 9.2 10.3財政收入 22.5 32.4 19.5 11.7 21.3居民人均收入 城鎮 10.4 12.2 8.4 9.8 7.8農村 7.4 9.5 8.0 8.5 10.9(1)請根據圖表簡要概括我國“十一五”期間的經濟發展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4分)(2)從圖表中,你能發現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并為在“十二五”期間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兩點合理化建議。(4分)(3)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人民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偉大復興之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請你運用所學知識,用一句話描述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照抄例句不得分)(2分)2011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期初學科質量檢測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答題卷一、選擇題Ⅰ(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二、選擇題Ⅱ(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題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答案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10分、8分、8分、6分、10分,共42分)34.(10分)(1)(2)(3)(4)35.(8分)(1) ;(2)(3)36.(8分)(1)(2)(3)(4)37、(6分)(1)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2)38.(10分)(1)成就:原因:(2)問題:建議:(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1年學年第二學期期初考試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 試題卷.doc 2011年學年第二學期期初考試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doc 2011年學年第二學期期初考試思想品德、歷史社會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