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金華市六校聯誼模擬測試社會·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保護法》,并將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是我國第一部流域保護的專門法律。A.黃河B.長江C.珠江D.淮河2.2021年2月16日,首批中國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運抵,該國成為首個購買中國新冠疫苗的歐盟國家。A.匈牙利B.奧地利C.西班牙D.德國3.如圖為世界地圖上的一條緯線,ab之間為世界屋脊,c點以東為太平洋,甲是該大洲的一個地點。下列關于圖中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甲所在的大洲是南美洲C.ab地區是黃土高原D.甲居民主要講漢語4.當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處于寒風凜冽時,下列現象最會出現的是()A.我國北方的人正在冰面上玩耍B.登山愛好者前往瑞士登山C.我國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時期D.馬賽人向水草豐美的南方遷移放牧5.面對全球疫情爆發、多國告急的局面,中國多省派志愿專家團援助海外。下列對于右圖中外出支援的四個省區說法正確的是()A.粵省的農作物一般為一年一熟B.滬市是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C.蜀省有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D.蘇省位于我國著名的東北平原6.讀圖經緯網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四地中,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寒帶的是丁甲B.地經緯度為(170°E,60°S)C.地球自轉一周時,甲、丙、丁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丙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7.下列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搭配正確的是()①張騫——出使西域,加強區域間的聯系②鄭成功——打敗英國殖民者,收復臺灣③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遠航西洋④董仲舒——建議漢高祖劉邦“罷黜百家”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科舉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中國古代官員選拔制度較之前更加公平公正。以下說法體現科舉制特點的是()A.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B.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父死子繼,兄終弟及D.軍功爵賞皆決于外,歸而奏之9.在中國近代史上,南京是一個特殊的見證者。下列事件南京沒有見證過的是()A.1858年開為通商口岸B.1912年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C.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D.1937年日軍大肆屠殺10.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下列文獻符合此敘述的是()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拿破侖法典》中美關系變遷折射了近代以來中國命運的沉浮,大國關系關乎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回答11-12題。11.中國與美國兩國關系曾經“為敵”也曾經“為友”,兩國“為友”的戰爭是()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B.第一次世界大戰C.世界反法西斯戰爭D.抗美援朝戰爭12.清明時節,鴨綠江畔,87歲的老兵劉金聲手捧鮮花,隔江遠眺對岸,追憶血與火的歲月,悼念犧牲戰友。他的戰友最有可能犧牲于()A.北伐戰爭B.抗日戰爭C.解放戰爭D.抗美援朝戰爭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緬懷過去,牢記先輩囑托;我們面向未來,為黨續寫新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3-15題。13.紅歌傳唱歷史。下列歌曲開始傳唱的年代排序正確的是()①《春天的故事》②《十送紅軍》③《義勇軍進行曲》④《解放區的春天》⑤《我和我的祖國》A.②③④①⑤B.①②③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②③①④⑤14.1949年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入城市的決策,促使作出這一決策的關鍵歷史背景是()A.解放戰爭轉入反攻B.戰略決戰取得勝利C.七屆二中全會召開D.渡江戰役解放南京15.《平凡的世界》中寫道:“雙水村生產大隊第一生產隊在隊長孫少安主持下,制定了一份農業作業組生產合同,準備實行包干到戶……”這段描寫反映我國當時正在實行的政策是()A.土地改革B.農業生產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運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6.下列符合“現狀——對策”模式的是()①資源分布不均——跨區域調配②水土流失嚴重——植樹造林,保持水土③資源利用率低——西部大開發④環境污染嚴重——治理污染,保護環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中國始終同國際社會一道抗擊疫情,毫無保留地同各國分享防控和治療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援助。這表明中國()①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②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③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④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穩定器。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④???D.①③④?18.暑假期間,金華市教育體育局通過人民政府網“政府信息公開”欄,分三批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和“黑名單”,提醒家長和學生理性選擇。此舉體現了金華市教育局()①依法行政,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②公正司法,規范政府行政權③依法辦學,規范校外培訓和學生減負④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知情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習近平主席說:“隨著中國發展,中國將……更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歷史上,新中國首次向國際社會“貢獻中國智慧”是提出()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求同存異”方針C.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D.“一國兩制”構想20.疫情期間,大學生郭岳“硬核”隔離38天,未連累一名親友。自武漢回鄉開始,他就戴了3層口罩和手套,未與任何人交談;返鄉后主動聯系社區說明情況,進行自我隔離;出院后繼續獨居車庫隔離,治愈后主動捐獻血漿。郭岳“硬核”隔離“硬”在他()①樹立了正確的權利義務觀②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③具有較強的科學文化素養④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五大題,共50分)21.(10分)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地帶之后,我國又一工業密集區——環渤海經濟圈已初步形成。環渤海地區人口約占全國17.5%,國民生產總值占全國生產總產值的26.2%。指出圖中A河流名稱及圖示河段的主要特點。說說B山脈兩側的農業類型。(4分)(2)分析環渤海地區鐵路分布密集的原因。(2分)(3)根據材料分析環渤海地區可以發展哪些優勢產業,并說明其依托的有利條件。(4分)22.(10分)民族交融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歷史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魏孝文帝遷都前后鮮卑族服飾的變化材料二:《遼、北宋、西夏形勢圖》材料三:清軍入關后,雖然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但還沒有完成全國真正統一的任務。康熙帝經過極大的努力,……終于建立起一個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項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孝文帝改革的積極影響。(3分)(2)《遼、北宋、西夏形勢圖》中澶州發生的事件對當時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1分)(3)康熙帝為“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西北、東北地區分別做了哪些“努力”?(4分)(4)綜合以上材料,概括民族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2分)2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表(單位:萬兩)年代農業稅收入工商雜稅收入其他收入總收入數額比重(%)數額比重(%)數額比重(%)數額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摘編自馮楊《低關稅與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材料三:清末狀元張謇曾說: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1895年,他放棄高官厚祿,創立了大生紗廠,于1899年建成投產。一投產就年年獲利,推動了一些官僚、商人投資于近代工業。1914年到1921年這八年中,大生紗廠利潤高達1000萬兩以上。——摘編自王敦琴《張謇一生成敗得失論》(1)概括材料一中的信息,并說明出現這些變化的原因。(4分)(2)由材料二圖表可以看出中國哪一行業得到了發展?與近代中國的哪一探索有關?(2分)(3)1895年開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24.(10分)戰勝深度貧困的華麗轉變——內蒙古科右中旗的脫貧攻堅之路。場景一:科右中旗貧困戶——包寶音圖:漫漫黃沙變成片片綠洲家園,短短兩年時間我家養的牛由4頭發展到16頭,家里的年收入也由不到3萬元增長到12萬元。場景二:蒙古族刺繡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科右中旗成立了專題性博物館和規模化產業發展基地,集中舉辦刺繡培訓班,共培訓繡工1.47萬人次。全旗從事蒙古刺繡的農牧民超過2.1萬人,已實現1000萬元的產銷收入。全旗2895名貧困戶實現人均年增收2000元,草原繡娘用纖纖巧手“繡”出花一樣的幸福生活。場景三:科右中旗實行“雙書記”周例會制度。在會上,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員們談初心、謀發展、理思路,確定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扶持發展“農家樂”等事項。(1)“漫漫黃沙變成片片綠洲家園”,指出“綠”“富”“雙贏”所蘊含的道理。(2分)(2)依據場景二分析發展蒙古刺繡業的原因。(4分)(3)綜合上述材料說說科右中旗為什么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4分)25.(10分)2021年3月11日,全國兩會在北京閉幕。閱讀以下部分摘錄,回答問題。摘錄一: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30元。(1)材料體現了我國在加強哪一文明建設?目標是什么?(2分)摘錄二: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新修正的全國人大組織法,將“同人民保持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始終堅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等規定寫入修正案。(2)民為邦本,法系根基。這一規定體現了民主與法治怎樣的關系?(2分)摘錄三: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3)從文化軟實力角度說說國家實施這一舉措的理由。(2分)摘錄四: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釋放源源動力。(4)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家這一做法的必要性。(4分)2021年金華市六校聯誼模擬測試社會·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5BADBC6-10ACBBD11-15CDACD16-20BDCAB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五大題,共50分)21.(1)黃河,地上河;畜牧業、種植業。(4分)(2)地處平原,地勢平坦。人口多。(2分)(3)采礦業:礦產資源豐富;漁業;瀕臨海洋,漁業資源豐富。(其他言之有理即可)(4分)22.(1)穿漢服;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北魏的實力,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此后,傳統的漢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3分)(2)宋遼間出現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有利于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1分)(3)新疆:平定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的局勢;東北:取得兩次雅克薩之戰的勝利,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為中國領土。(4分)(4)鞏固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2分)23.(1)工業比重上升,農業、服務業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例上升,農村人口比例下降;原因: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進程。(4分)(2)工商業;洋務運動。(2分)(3)戊戌變法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帝國主義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兩點即可,4分)24.(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分)(2)發展蒙古刺繡業有利于保護傳承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有利于發展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當地經濟發展。(4分)(3)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堅持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等。(4分)25.(1)社會建設;和諧(2)民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民主的保障、體現。(2分)(3)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基礎。(4)從企業和創新的關系;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我國科技現狀的不足;實施這一做法的意義等角度展開即可(任選2個角度)。試卷第1頁,總3頁試卷第1頁,總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