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課時【內容∕段落】完成《逐水草而居》教學【側重目標】能夠根據照片和示意圖,說明非洲熱帶草原上降水的變化。能夠描述馬賽人游牧生活的特點,并說明這種生活特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通過典型案例,了解草原牧民生產、生活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感受牧民對草原的熱愛之情。【評價任務】獨立完成作業本練習【學習過程】導入新課新課教學1、(多媒體出示非洲熱帶草原風光圖片及世界地圖)根據地圖說說非洲熱帶草原主要分布特點?地跨赤道,呈馬蹄形包圍熱帶雨林,南北半球大致對稱分布。2、(多媒體出示問題:)為什么非洲赤道東部地區不是熱帶雨林氣候?海拔高3、(多媒體出示問題:)看課文73頁圖3-46、3-48,說說非洲熱帶草原的氣候有何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干濕季交替。【學習過程】雨季(濕季):降水充沛,植物繁盛,郁郁蔥蔥旱季(干季):降水稀少,草木稀疏,草原一片枯黃4、(多媒體出示問題:)熱帶草原上的降水在時間上有怎樣的變化?草原上的降水在時間上有明顯的季節差異(南半球),每年11-4月為濕季,5-10月為干季,北半球剛好相反5、多媒體播放視頻: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大遷徙(馬拉河之渡)歸納總結:在干季數百萬頭角馬經過馬拉河從坦桑尼亞來到肯尼亞6、(多媒體出示地圖:)從圖上找出肯尼亞和坦桑尼亞7、(多媒體出示問題:)馬賽人的生產方式是什么?其特點是什么?主要食物來源是什么?馬賽人的生產方式是:放牧。其特點是:逐水草而居。主要食物來源是牛。8、(多媒體出示問題:)牛在馬賽人的生產和生活中有何地位?9、(多媒體出示問題:)“逐水草而居”的馬賽人生活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地處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有明顯的干濕季,野生動物繁多10、(多媒體出示問題:)根據課文73頁圖3-48,說說從緯度位置看,基塔萊和多多馬分別位于什么半球?它們分別屬于哪個國家?基塔萊位于北半球,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基塔萊屬于肯尼亞,多多馬屬于坦桑尼亞11、(多媒體出示問題:)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各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它們降水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塔萊:4—11月,多多馬:11月—次年4月;兩地半球位置不同12、(多媒體出示問題:)根據課文73頁圖3-48,說說馬賽人遷徙的理由?5-6月,南方漫長干季到來(草原開始枯黃)馬賽人北遷到正值濕季的北方(水草豐美)。10月北方干季到來,回遷至南方迎接濕季。13、多媒體出示馬賽人獨特的生活方式的圖片①衣服的款式:斗篷式,為什么用這樣的款式?②馬賽人房屋的材質是什么?為什么?③馬賽人的房屋的整體構造是怎樣的?這又是為什么?歸納總結:馬賽人能與自然和諧相處13、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