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抗擊八國聯軍》教學設計奈曼四中聶云一、課程標準要求:1、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2、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分析《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啟迪學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三、教材重難點分析:重點: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的簽訂。難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辛丑條約》的簽訂。四、教學經過: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景導入: (屏幕展示)1900年的幾張國外明信片:這組明信片上反映的什么歷史事件?1900年,人類用歡呼聲擁抱新的世紀之年,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是滿懷著喪權辱國的屈辱與悲憤跨入20世紀的。因為這一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中國1900后的的屈辱歷史,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導入新課探究新知:一、反帝怒火----義和團運動1898年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1、義和團是怎么組織發展起來的?最初的矛頭是誰?后來斗爭的矛頭轉向誰?2、義和團提出了怎樣的斗爭口號?你如何認識這一口號?3、面對義和團的崛起和帝國主義的入侵,清政府的態度有何變化?為什么?師生利用義和團民謠共同分析義和團的興起、發展和清對其態度的轉變(民間反帝愛國圖片——義和團運動“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二、列強野心----抗擊八國聯軍1900年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1、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分別是什么?2、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中國的義和團戰士和部分清軍愛國官兵進行了哪些英勇抵抗?3、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4、義和團的最終結果如何?師利用戰爭路線圖及相應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師利用課本以及課件中的圖片引導學生探討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問題2:清朝統治者在哪兒?問題3:義和團的命運如何呢?5、總結并升華:學習了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同學們有何感想?三、民族傷痛----《辛丑條約》的簽訂1901年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1、《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對象?2、在教材上標出條約的內容?3、《辛丑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師利用《辛丑條約》的內容引導學生分析八國聯軍侵華對中國的影響條款內容影響賠款清政府共賠款白銀4.5億兩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清王朝完全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災難越來越深重。圈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在使館區的監控下,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完全處于洋人的控制之下。禁止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中國人民受到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的朝廷。駐軍拆毀大沽到北京炮臺,允許列強派兵駐扎中國在軍事上也失去自主權。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對中國的影響?學生齊讀目標,感知這節課的內容通過自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取民謠有效信息進行思考,分析得出: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后,中華民族在這時候已處于亡國滅種的關頭。中國社會各個階層都起來進行救亡圖存,從1898年起,活躍在山東的民間組織義和團,掀起了反帝愛國運東。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帝國主義列強組成八國聯軍開始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快速閱讀課本內容,了解八國聯軍在北京城欠下中國人民的一筆筆血債。學生回憶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史實,體會清朝的無能、衰敗;同時也提高了對新舊知識進行縱向聯系的能力。結合教材小字、圖片內容揭露八國聯軍的暴行。學生們踴躍發言:1.殺:據不完全統計,聯軍攻占北京之初,闔家引火自焚、仰藥自盡、投井而死者有1798人。至于平民百姓的死難者,則數不勝數。八國聯軍在莊王府一帶就殺害義和團員1700多人。2.搶:八國聯軍在北京實際公開搶劫了8天,其后更繼以私人搶劫,對北京城進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樂大典》307冊,經史子集4.6萬余冊,國庫藏書4.7萬余本,寶物2000余件,鍍金佛3000余尊等,被盡行劫毀。通過北京淪陷后三部分人的行為對比,讓同學們談感想各組學生熱烈討論,選出代表,說明其觀點。 1.八國聯軍侵華是人類歷史上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兇惡本質。 2.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斗爭雖然失敗了,但它顯示了中華民族有著不屈不撓、反抗外侮的光榮傳統,我們應繼承和發揚。 3.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落后必定挨打。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之崛起而貢獻力量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看書解決各組學生通過討論,把條約內容歸納成經濟、政治、軍事、外交四個方面引導學生分析后得出: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除此之外,對于反帝運動鎮壓不力的官員,有“即行革職,永不敘用”的規定,這不僅束縛了中國人民的手腳,便于列強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侵略的幫兇。經濟: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再加各地賠款,總數達10億兩,這相當于清政府12年的財政總收入。這些賠款被清政府層層轉嫁到人民頭上,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同時,中國的關稅、鹽稅均被帝國主義所把持。??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這使得外國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區,使清政府完全處于外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外交: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使館界”的設立,實際上是一個“國中之國”,成為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清政府完全處于列強的控制之下,成為“洋人的朝廷”。影響:《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能力升華:概述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各組學生根據所學及了解的知識進行發揮,根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定義,積極思維,可從下列幾個途徑論證答案、分析條約的危害: 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諸項內容及危害進行對比、邏輯推理,最終得出答案;同時也理出清朝統治(近代史部分)的基本線索之一: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四、課堂小結:進入20世紀后,新世紀的曙光并沒有給中國人民帶來絲毫喜悅,相反,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古老的中華民族陷入災難的深淵,雖然有義和團和部分清軍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資本主義制度、清政府的腐敗等原因,這種弱勢中的反抗還是失敗了,清王朝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代理人。中國怎樣才能不受外辱?當時的許多有識之士已開始在積極的搜尋救國之路。思考本課學習到了什么?還有哪些是你想了解的?板書設計:教學反思:1、是否能夠理解重難點。2、情感是否得到了升華。長處:1、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把生活引入課堂教學中,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2、設計上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講述、討論,比較、歸納,搜集資料互相交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提出質疑,積極探究,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取得良好的效果。3、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讓他們多用眼看、多用耳聽,多動腦、多動手、多動嘴,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的圖表、地圖、圖片、資料等形式,多方位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在感知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結構。4、注重歷史的德育功能,實時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不足:1、讓學生自己感悟得太少,不大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2、時間分配不大合理,“義和團運動”講得過多了點,應把重心放在《辛丑條約》的講解及分析上。引用課本的義和團民謠,展開教學(共43張PPT)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反思說課流程教學過程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教學目標1教材分析重點難點234說課流程課程標準教材地位課程標準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本單元主要講述近代化的探索及民族危機的加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課是20世紀西方列強侵華的第一場戰爭,《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本單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重點: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的簽訂。難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辛丑條約》的簽訂。教材分析1.了解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2、引導學生分析《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3、啟迪學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法學法學情分析教法學法1教法學法2說課流程授課對象授課基礎學情分析學生特點八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了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因此,學生對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初中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還不強,教學中應該補充一些圖片、視頻等直觀材料,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同時在直觀感受中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標。學法教法圖片教學法、史料分析、講授法自主探究法、討論交流法、整理歸納法學情分析教學學法“導入”說課流程“探究”“升華”教學過程教學過程:1、情景導入設計意圖:通過圖片,介紹中國1900后的遭遇,讓學生感受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導入新課1.說出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發展以及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2.識記《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危害。3.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情感,繼承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前仆后繼、反抗外辱的優良傳統。教學過程:展示目標一、反帝怒火----義和團運動1898年進文本,識真知教學過程:2、探究新知1、義和團是怎么組織發展起來的?最初的矛頭是誰?后來斗爭的矛頭轉向誰?2、義和團提出了怎樣的斗爭口號?你如何認識這一口號?3、面對義和團的崛起和帝國主義的入侵,清政府的態度有何變化?為什么?問題引領,走進文本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義和團歌謠設計意圖:通過史料幫助學生了解義和團及其斗爭的對象,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設計說明:通過引導學生對義和團運動的不同評價,幫助學生認識義和團運動的局限性,使學生能夠客觀地認識義和團運動。二、列強野心----抗擊八國聯軍1900年進文本,識真知進文本,識真知1、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分別是什么?2、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中國的義和團戰士和部分清軍愛國官兵進行了哪些英勇抵抗?3、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4、義和團的最終結果如何?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問題引領,走進文本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根本原因:進一步瓜分中國義和團和清軍抗擊八國聯軍的主攻方向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和敗退路線1900年8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路線主要戰斗地點渤海塘沽大沽天津楊村廊坊通州京師(北京)北運河永定河海河京津形勢西摩爾(英)許勇《義和團血戰廊坊》義和團和清軍抗擊八國聯軍的主攻方向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和敗退路線1900年8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路線主要戰斗地點渤海塘沽大沽天津楊村廊坊通州京師(北京)北運河永定河海河京津形勢大沽炮臺守軍與侵略軍激戰6月17日,大沽失陷6.15清軍與義和團在天津老龍頭火車站包圍侵略軍7月14日,天津失陷北京城在聯軍的炮火下燃燒(選自吉爾斯的“北京使館被圍記”)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被八國聯軍搶劫后放火燒掉的部分北京城【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探究一】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八國聯軍在北京齊化門(今朝陽門)外屠殺義和團民聯軍進入大清門,堆滿珍寶文物的宮室苑囿被洗劫一空【探究三】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故宮宮殿前鎦金銅缸上面,一條條刮痕正是八國聯軍刮金所致。通過圖片和學生的講述,幫助學生認識八國聯軍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認識其兇惡的本質。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京師(北京)宣化大同西安青島大沽山海關太原井陘威縣冠縣平原濟南保定曹州沂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形勢圖義和團早期主要活動地區義和團主要起義地點義和團反帝斗爭地區八國聯軍入侵路線清帝后逃跑路線問題2:清朝統治者在哪兒?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挾光緒帝倉皇出逃西安1902年慈禧太后回到北京【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的變化清政府的態度鎮壓招撫鏟除問題3:義和團的命運如何呢?通過北京淪陷后三部分人的行為對比,讓同學們談感想,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落后必定挨打,正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才讓我們一次次的遭受失敗,讓我們國家一次次的遭受著屈辱。興起發展高潮招撫八國聯軍瘋狂侵華扶清滅洋無條件接受強迫簽訂失敗鏟除剿殺義和團清政府帝國主義《辛丑條約》三、民族傷痛----《辛丑條約》的簽訂1901年進文本,識真知進文本,識真知1、《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對象?2、在教材上標出條約的內容?3、《辛丑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問題引領,走進文本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第二單元《辛丑條約》內容①經濟: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②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③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④外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中國人民受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在軍事上失去了自主權使館界成為國中之國。清政府完全處于各國軍隊的影響和控制之下。改變了外交機構的地位,更適合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需要,但這種轉變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第二單元影響《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概述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陷入大大加深開始變為XYO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教學過程:3、能力升華各組學生根據所學及了解的知識進行發揮,根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定義,積極思維,可從幾個侵華事件中分析對中國的危害;同時也理出清朝統治(近代史部分)的基本線索之一: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挑戰練習冊搶答題(答對加分,答錯扣分)達標檢測布置作業1、東交民巷的大炮注視和監督著紫禁城,象征著條約制度的權威和中國的國將不國”材料中導致中國“國將不國”的條約是()A.《尼布楚條約》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20世紀初有報道稱:“各國洋兵俱以捕拿義和團,搜查軍械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槍,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凡銀錢鐘表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謂之擾城。稍有攔阻,即被戕害。”這段文字直接控訴了A.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侵略軍的罪行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的罪行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八國聯軍的罪行D.鴉片戰爭中英國在廣州的罪行3、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發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這描寫的是()A.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C.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D.國民革命軍的北伐1(5分)風險題(答對加分,答錯扣分)2(5分)4(10分)3(10分)達標檢測布置作業(2019廣東)太后、皇帝和侍從“穿著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員認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長途的艱難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來。”這情形出現在()A.鴉片戰爭期間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5分)(5分)達標檢測布置作業2、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列強憑借堅船利炮,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以下屬于三個條約對中國的共同影響的是A.巨額賠款,加重人民的經濟負擔B.協定關稅,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C.開設工廠,便利了列強資本輸出D.清政府完全淪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0分)3.下列各項最能說明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是()A.賠款4.5億兩白銀B.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C.拆毀大沽炮臺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4、下列哪一順序正確反映了中國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歷史過程()(10分)A.《馬關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B.《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C.《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南京條約》“重難點”說課流程“能力”“情感”教學反思謝謝各位專家的聆聽!(共12張PPT)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的內容影響興起發展高潮招撫八國聯軍瘋狂侵華扶清滅洋無條件接受強迫簽訂失敗鏟除剿殺義和團清政府帝國主義《辛丑條約》1、《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內容?2、《辛丑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民族傷痛----《辛丑條約》的簽訂1901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第二單元《辛丑條約》內容①經濟: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②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③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④外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中國人民受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在軍事上失去了自主權使館界成為國中之國。清政府完全處于各國軍隊的影響和控制之下。改變了外交機構的地位,更適合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需要,但這種轉變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第二單元影響《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概述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陷入大大加深開始變為XYO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1、東交民巷的大炮注視和監督著紫禁城,象征著條約制度的權威和中國的國將不國”材料中導致中國“國將不國”的條約是()A.《尼布楚條約》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列強憑借堅船利炮,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以下屬于三個條約對中國的共同影響的是()A.巨額賠款,加重人民的經濟負擔B.協定關稅,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C.開設工廠,便利了列強資本輸出D.清政府完全淪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3、下列哪一順序正確反映了中國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歷史過程()A.《馬關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B.《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C.《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南京條約》√4、.閱讀下列材料: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并劃分勢力范圍,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縱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同時控制中國的海關,壟斷中國的內外交通和對外貿易……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他們還以辦學、建教堂、發行報紙、辦慈善事業等方式進行文化侵略。這樣,帝國主義就從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國,成為近代中國災難和禍害的總根源,也是阻礙中國獨立發展的根本原因。——何沁、羅正楷主編《中國革命史》請回答:(1)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如何?(2)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中對中國危害較為嚴重的有哪三次?其中,什么戰爭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3)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國農民階級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動?(4)從近代中國社會這部屈辱史中,作為一個愛國者,你認識到清政府的本質是什么?同學們辛苦了!你們是最棒的(共35張PPT)這組明信片上反映的什么歷史事件?1900年,人類用歡呼聲擁抱新的世紀之年,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是滿懷著喪權辱國的屈辱與悲憤跨入20世紀的。因為這一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1900年的幾張國外明信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1.說出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發展以及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2.識記《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危害。3.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情感,繼承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前仆后繼、反抗外辱的優良傳統。學習目標一、反帝怒火----義和團運動1898年進文本,識真知1、義和團是怎么組織發展起來的?最初的矛頭是誰?后來斗爭的矛頭轉向誰?2、義和團提出了怎樣的斗爭口號?你如何認識這一口號?3、面對義和團的崛起和帝國主義的入侵,清政府的態度有何變化?為什么?問題引領,走進文本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義和團歌謠二、列強野心----抗擊八國聯軍1900年進文本,識真知進文本,識真知1、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分別是什么?2、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中國的義和團戰士和部分清軍愛國官兵進行了哪些英勇抵抗?3、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4、義和團的最終結果如何?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問題引領,走進文本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根本原因:進一步瓜分中國義和團和清軍抗擊八國聯軍的主攻方向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和敗退路線1900年8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路線主要戰斗地點渤海塘沽大沽天津楊村廊坊通州京師(北京)北運河永定河海河京津形勢西摩爾(英)許勇《義和團血戰廊坊》義和團和清軍抗擊八國聯軍的主攻方向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和敗退路線1900年8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路線主要戰斗地點渤海塘沽大沽天津楊村廊坊通州京師(北京)北運河永定河海河京津形勢大沽炮臺守軍與侵略軍激戰6月17日,大沽失陷6.15清軍與義和團在天津老龍頭火車站包圍侵略軍7月14日,天津失陷北京城在聯軍的炮火下燃燒(選自吉爾斯的“北京使館被圍記”)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被八國聯軍搶劫后放火燒掉的部分北京城【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探究一】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八國聯軍在北京齊化門(今朝陽門)外屠殺義和團民聯軍進入大清門,堆滿珍寶文物的宮室苑囿被洗劫一空【探究三】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問題1:八國聯軍做了什么?故宮宮殿前鎦金銅缸上面,一條條刮痕正是八國聯軍刮金所致。京師(北京)宣化大同西安青島大沽山海關太原井陘威縣冠縣平原濟南保定曹州沂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形勢圖義和團早期主要活動地區義和團主要起義地點義和團反帝斗爭地區八國聯軍入侵路線清帝后逃跑路線問題2:清朝統治者在哪兒?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挾光緒帝倉皇出逃西安1902年慈禧太后回到北京【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探究】北京淪陷后的情況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的變化清政府的態度鎮壓招撫鏟除問題3:義和團的命運如何呢?興起發展高潮招撫八國聯軍瘋狂侵華扶清滅洋無條件接受強迫簽訂失敗鏟除剿殺義和團清政府帝國主義《辛丑條約》三、民族傷痛----《辛丑條約》的簽訂1901年進文本,識真知進文本,識真知1、《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對象?2、在教材上標出條約的內容?3、《辛丑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問題引領,走進文本自主閱讀課文,并做好勾畫、批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第二單元《辛丑條約》內容①政治: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②經濟: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③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④外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中國人民受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在軍事上失去了自主權使館界成為國中之國。清政府完全處于各國軍隊的影響和控制之下。改變了外交機構的地位,更適合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需要,但這種轉變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第二單元影響《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概述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陷入大大加深開始變為XYO合作探究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總結提升挑戰練習冊搶答題(答對加分,答錯扣分)達標檢測布置作業1、東交民巷的大炮注視和監督著紫禁城,象征著條約制度的權威和中國的國將不國”材料中導致中國“國將不國”的條約是()A.《尼布楚條約》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20世紀初有報道稱:“各國洋兵俱以捕拿義和團,搜查軍械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槍,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凡銀錢鐘表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謂之擾城。稍有攔阻,即被戕害。”這段文字直接控訴了A.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侵略軍的罪行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的罪行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八國聯軍的罪行D.鴉片戰爭中英國在廣州的罪行3、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發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這描寫的是()A.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C.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D.國民革命軍的北伐1(5分)風險題(答對加分,答錯扣分)2(5分)4(10分)3(10分)達標檢測布置作業(2019廣東)太后、皇帝和侍從“穿著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員認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長途的艱難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來。”這情形出現在()A.鴉片戰爭期間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5分)(5分)達標檢測布置作業2、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列強憑借堅船利炮,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以下屬于三個條約對中國的共同影響的是A.巨額賠款,加重人民的經濟負擔B.協定關稅,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C.開設工廠,便利了列強資本輸出D.清政府完全淪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0分)3.下列各項最能說明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是()A.賠款4.5億兩白銀B.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C.拆毀大沽炮臺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4、下列哪一順序正確反映了中國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歷史過程()(10分)A.《馬關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B.《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C.《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南京條約》同學們辛苦了!你們是最棒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學設計歷史.doc 《抗擊八國聯軍》微課(奈曼旗第四中學、聶云、歷史).mp4 《抗擊八國聯軍》說課(奈曼旗第四中學、聶云、歷史).mp4 八上第7課 八國聯軍說課歷史.pptx 抗擊八國聯軍微課程歷史.pptx 抗擊八國聯軍教學課件歷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