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系統的軟件與應用1、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及其工作過程信息系統主要的體系結構類型有客戶機/服務器結構(Client/Server結構,簡稱C/S結構)、瀏覽器/服務器結構(Browser/Server結構,簡稱B/S結構)、對等網絡結構(PeertoPeer結構,簡稱P2P結構)等。(1)客戶機/服務器結構(2)對等網絡結構(3)瀏覽器/服務器結構2、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信息系統的開發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1)系統規劃:明確系統的發展方向、系統規模、開發計劃;(2)系統分析:明確用戶需求及解決方案,建立邏輯模型。明確做什么,分析結構與功能,業務流程數據流;(3)系統設計:設計系統的技術藍圖。系統總體設計,體系機構,功能結構,配置信息系統環境,詳細設計,數據庫設計、代碼設計、輸入輸出以及用戶界面設計;(4)系統實施:將設計階段的成果在計算機和網絡上具體實現,設計文檔變成軟件系統。配置環境,選擇合適的開發環境及工具,軟件編程與測試,數據庫建立與測試,進行數據轉換,系統交接。(5)系統運行與維護:日常維護、新需求的滿足、系統的技術支持。3、基礎軟件及其作用(1)操作系統OperatingSystem簡稱OS,目前,操作系統主要有Unix、Linux、Windows移動終端操作系統有iOS和Android等。(2)數據庫系統數據庫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中、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常見的數據庫有MySQL、ORACLESQL,SQLServer。中間件是介于應用系統和系統軟件之間的一類軟件,它使用系統軟件所提供的基礎服務(功能),銜接網絡上應用系統的各個部分或不同的應用,能夠達到資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應用軟件及其設計過程應用軟件及其作用:圖書館管理軟件,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OA軟件、財務軟件等,直接面對用戶的需求和組織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低工作成本,減少人為出錯機會。應用軟件設計過程1)需求分析:分析人員,開發人員,客戶準確領會客戶意圖,將客戶意圖轉化成軟件2)體系結構模式的選擇單用戶體系結構單一計算機上執行、資源不共享客戶機/服務器結構系統用戶較多、功能復雜、存儲信息量大、需要專業人員維護和管理的系統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用戶能夠在簡單、易用、單一、統一的可視化界面對等網絡結構即時通信和不間斷地更新數據時模塊設計:分析人員,開發人員,客戶準確領會客戶意圖,將客戶意圖轉化成軟件數據庫設計:數據流程圖、編寫數據字典、設計數據邏輯結構5、應用軟件設計過程(1)數據庫開發工具(2)應用軟件集成開發工具VisualStudioAccess6、信息系統在社會應用中的優勢(1)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2)有助于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3)進行輔助管理控制(4)降低企業的人力和信息成本7、信息系統在社會應用中的局限性(1)信息系統設計缺陷導致用戶損失(2)信息系統受制于網絡環境的安全因素(3)信息系統面臨病毒攻擊的風險(4)信息系統實施過程中隱藏的風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