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學習目標】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2.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尊重客觀事實、不迷信權威、敢于懷疑的思維品質。【課前預習】1.原始大氣中不含有的氣體成分是( )A.二氧化碳B.氧氣C.氫氣2.米勒模擬實驗得出的結論是()A.無機小分子合成有機小分子B.有機小分子合成有機大分子C.有機大分子形成多分子體系D.多分子體系形成原始生命3.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A.原始生命可能來自其他星球B.原始地球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C.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D.原始生命的形成需要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條件4.科學家推測,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A.原始生命B.有機小分子C.低等的動植物D.有機大分子5.人們普遍認可的生命起源所經歷的過程依次為A.無機物→有機物→原始生命B.有機物→無機物→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有機物→無機物D.原始生命→無機物→有機物6.假如火星上存在生命,且與地球上生命的形成過程相同,則火星上的原始生命最初生活在A.原始大氣中B.原始陸地中C.原始海洋中D.火山口中7.原始海洋在生命誕生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A.為有機小分子的合成提供能量B.使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C.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場所D.使地球溫度升高8.米勒在模擬裝置中,采用火花放電的目的是( )A.模擬原始地球上的火山噴發B.產生原始大氣C.模擬原始地球上的閃電D.產生原始生命9.自然發生論也就是“自生論”,人們根據自己雙眼對許多表面現象的觀察,如腐肉可以產生蛆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產生的結論,這一理論后來由下列哪位科學推翻( )A.弗朗西斯科·雷迪B.米勒C.巴斯德D.范·海爾蒙特10.化學進化論中有關原始地球的敘述,錯誤的是( )A.沒有游離氧B.原始地球環境惡劣C.原始大氣中有氨、氫氣、甲烷D.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學習探究】自主學習閱讀課本完成下列問題1.科學的推測需要有_____________,憑空想像往往是站不住腳的。人類起源于_____________,這一結論的獲得就有許多化石證據的支持,而在這些證據面前,“神創論”不攻自破。科學推測還需要有_____________,也需要豐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_。2.地質學研究表明,地球大約是在_____________年前形成的,那時候地球溫度很高,地面上的環境與現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熱炎炎,或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原始大氣中沒有_____________。3.1953年,美國青年學者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大氣成分,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體泵入一個密閉的裝置內,通過進行火花放電(模擬_____________),和城里多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一類有機物)。此外,還有一些學者模擬原始地球的大氣成分,在實驗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機物。4.米勒和其他學者的實驗說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_____________。科學家推出,原始大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后來地球的溫度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又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_____________中。5.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地相互作用,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大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_____________年左右,才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生命。互學探究1.閱讀課本第51頁資料分析1,討論解答下列問題:①你認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么?說出你的理由。②原始大氣來源哪里?③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④原始大氣中有沒有氧氣?[]⑤原始地球的這種狀況是科學家自己看到的嗎?2.閱讀課本第52頁資料分析2,討論解答下列問題:①.右容器內的氣體相當于什么?②.左容器內的液體相當于什么?③.右容器內的火花發電相當于什么?④.火花放電后在什么地方會檢測到氨基酸?⑤.米勒的模擬試驗說明了什么?3.通過以上問題,我們可以推測出原始生命是在哪里形成的?4.嘗試表述出原始生命的形成過程。[]5.從米勒實驗推測,原始地球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哪些條件?6.說說你對生命起源的看法?【課后練習】1.關于生命的起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原始大氣中存在著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B.現代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C.米勒實驗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等有機物D.生命起源于原始陸地2.證據和邏輯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依據“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實驗結果,通過推理得出的結論是( )A.原始大氣中存在著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B.原始地球條件下,簡單無機物可以生成簡單有機物C.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形成生命D.非生命物質演變為原始生命要經過漫長的時間3.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下列有關原始生命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B.能夠利用氧氣,分解有機物,獲得能量C.具有繁殖能力D.細胞中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基本結構4.原始地球條件下,氨基酸等簡單有機小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誕生分別在A.原始海洋和原始陸地B.原始大氣和原始陸地C.原始大氣和原始海洋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氣5.地球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原始的大氣層中沒有的氣體是( )A.氫氣B.甲烷C.水蒸氣D.氧氣6.請根據科學家推測的生命起源的化學演化學說對下列四步排序正確的是()①形成原始生命②形成大分子有機物③形成小分子有機物④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單細胞生物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7.1953年,美國科學家米勒模擬原始地球閃電和大氣成分,在密閉的裝置里,連續進行火花放電,合成了()A.原始細胞B.氨基酸C.核酸和蛋白質D.原始生命8.大量證據表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誕生于()A.原始大氣B.原始陸地C.原始森林D.原始海洋9.科學研究證明,在通常情況下合成物質的過程是一個吸收能量的過程,請問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無機小分子合成有機小分子,所需能量來源于下列哪一項()A.燃燒釋放的能量B.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C.紫外線閃電等釋放的能量D.無機物分解釋放的能量10.原始生命形成的場所是( )A.原始大氣B.原始海洋C.陸地上D.大氣層中11.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包括的地質年代主要有____、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從地球形成到約5.5億年前的地質年代又稱為____。12.原始大氣的成分:氨、氫、____、水蒸氣。13.分析說明:米勒實驗開創了生命起源的新途徑,通過實驗得到了許多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據此分析,米勒實驗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十九世紀著名的進化論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提出了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5.達爾文把通過激烈的________,適者生存,不適者被________的過程,稱為________.【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B2.A3.B4.B5.A6.C7.C8.C9.A10.D【課后練習】1.B2.B3.C4.C5.D6.B7.B8.D9.C10.B11.太古代前寒武紀時期12.甲烷13.無機物可以轉變為簡單的有機小分子物質14.達爾文15.生存斗爭淘汰自然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