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學習目標 1、能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 2、通過資料分析及閱讀等活動,培養資料分析能力、發散思維、 求異思維的能力。 3、 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 學習重點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一些理論及相關證據的實驗 學習難點 通過資料分析等活動,理解地球上生命上起源的過程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看書找出: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什么?本方法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科學的推測需要確鑿的________,還需要嚴密的_________,豐富的_______和_______。 學習任務二:生命起源的過程 教學點1:據資料一請思考:1)簡述原始地球的自然條件? _______ 、閃電、火石噴發等。 2)原始大氣的成分 ,原始大氣沒有 。據此推測:原始地球上 _______ 。 3)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什么? 4) 46億年前地球上原始大氣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有什么明顯不同? 5) 原始地球的這種狀況是科學家自己看到的嗎? 教學點2:米勒實驗。1)簡述米勒實驗的過程,在課本中標注要點并回答科學家米勒是如何模擬原始地球上生命的出現的? 2)米勒實驗合成的有機物是 (小分子的有機物)。米勒的實驗證明了什么? 3)米勒和其他學者的實驗結果,可以推測 。 測一測:1953年,美國學者_______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大氣成分,人工合成了多種________,這是構成生物體中_________的基本單位.它的實驗說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_________,但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___________,米勒設計的實驗裝置。在燒瓶內有甲烷、氨、氫等氣體,這是模擬________ 的成分,正負電極火花放電,這是模擬_______ ,為實驗提供______ ;加熱的燒瓶,其作用是__________; U型管模擬的是_______ _,火花放電后,活塞處取到的樣品中含有的有機物是_______ _。 教學點3:據隕石相關資料,可以推測 。 1、你認為在現在的環境條件下,地球上會不會再形成原始生命?為什么? 2、我國“女媧造人”和西方“亞當與夏娃”的故事在解釋生命的起源問題上有什么相同論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針對上述論點你的質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于生命起源的問題歷史上有過許多爭論,一位科學家把加熱到100度的稻草水放在密閉的容器內(加熱滅菌)。可是不久,稻草水溶液里又長出草履蟲。現代科學已證明:(1)生命是不可能自發產生的;(2)草履蟲加熱到50度時就會死亡。你認為產生上述現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診斷評價 3759835284480001、下圖是米勒關于原始地球的模擬實驗裝置,根據下圖所示,填寫出該裝置的一些名稱,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米勒在圖中所示的A裝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氫、水蒸氣等氣體。該裝置模擬了_______ 的條件和???? _______的成分。 (2)這個實驗通過進行火花放電模擬_______為其提供能量。 (3)圖中B里為?????? ?? 。 (4)C中為含有?? ?????? 的溶液。 (5)米勒的實現說明: 2.填空: 447579842817400 28575001968500091440019812000原始大氣 高溫、紫外線 簡單( ) 地球降溫與水蒸氣 ( ) 凝結成雨水流入江河 160020019812000原始單細胞生物 ( )億年后,有機物形成 ( ) 生命起源過程示意圖 3. 根據地質學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約是在???????? 年前形成的。那時,地球的溫度???????? ,地面上常常發生???????? ,天空中常有????????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