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春有格》導學案 學習目標 ①學會辯證理性的對待青春; ②能夠認識到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懂得每個人都要有至善的追求,重視修身,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做到慎獨; 二、評價任務 ①通過圖片展示,觀看視頻,情景分析等方式,知道行己有恥的內涵和要求,樹立在個人交往和社會正和社會生活中講道德,負責任的價值觀; ②學會辯證理性的對待青春,能夠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 ③通過觀看視頻,辯論會等方式,認識到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懂得每個人都要有至善的追求,重視修身,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做到慎獨。 三、學習過程 目 標 任 務 活 動 評 價(ABC) 目標一:學會辯證理性的對待青春 任務一:行己有恥 活動1: 賞視頻《行己有恥》 1.“行己有恥”的含義是什么? 2.“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怎么做? 活動2: 播放視頻《中國式闖紅燈》 為什么事件中的老奶奶違反交通法規卻不以為然? 活動3;嶧城“百姓心中的好法官”孟凡軍 思考:孟凡軍的事例說明了什么? 活動4:通過情景展示,你會做出什么選擇? 通過活動,知道行己有恥的內涵和要求 1.知道行己有恥的內涵和要求,能夠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2. 請給自己掌握的情況打分。 評價標準:(1)掌握很好得A(2)掌握的較好B;(3)掌握一般C. 你的得分( ) 目標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 任務二:止于至善 活動1,觀看《止于至善》,掌握止于至善的行為要求是 ? 活動2: 東東捐款,思考:東東的做法給你什么啟示?舉例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 活動3.榜樣的力量,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榜樣?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活動4:小小辯論會“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 聽對話,答問題: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 1.認識到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懂得每個人都要有至善的追求2. 請給自己掌握的情況打分。 你的得分( ) 當堂達標練習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10分。 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紛繁復雜的、美丑、善惡交織,這就是要求我們“行己有恥”。引導我們辨別是非,作出正確選擇的主要因素是( ) A.個人的情感好惡 B.自身的愿望 C.羞惡之心 D.他人的評價 下列對于“止于至善”理解正確的是( )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 ③“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 ④“止于至善”要從點滴小事做起,極少成多,善于成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生活踐行知榮恥》共10分 3. 人民網曾報道:公交車投幣箱里,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游戲幣、鐵圈、鑰匙、一角硬幣、一元假鈔、殘幣甚至冥幣等“無效”錢幣。現在能做的,只能是依靠駕駛員更細心一些。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這種現象?(4分) 從青少年角度看,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你有何建議?(6分) 評價標準:同桌互評,12分以上為及格,16分以上為優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